兩位媽媽傳授成功教育經驗:孩子學習有竅門

兩位媽媽傳授成功教育經驗:孩子學習有竅門
時間: 2009年12月09日作者:中考網編輯 來源:e度教育社區

  為什麼有的孩子半個小時就能做好的作業有的孩子卻要做上好幾個小時?為什麼有的孩子不花什麼力氣成績就很好,而有的孩子非常刻苦成績還上不去?為什麼一些孩子和家長老是說學習負擔太重,而另一些孩子卻覺得很輕鬆?教育專家朱棣雲分析,這歸結於孩子的學習能力。由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課題研究組和北京金色雨林學習能力研究中心主持開展的、針對小學生學習能力發展狀況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小學生學習能力發展失衡的比例為15.6%。孩子的學習能力來源於哪幾個方面?怎麼樣才能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讓我們來聽聽兩位家長的教育經驗吧。對比一下自己,學習一點別人的經驗。

  經驗之一:培養學習能力一生都有機會成功學生:龔之華目前情況:復旦大學軟體學院大四學生媽媽:徐路職業:出版社編輯

  孩子一生下來學習能力就蠻強的,首先是學習慾望。孩子都有強烈的好奇心,同時潛能開始發展,這時候引導是很重要的。

  我從兒子一歲開始就給他講故事,從簡單的幾句話到每天的睡前故事。這個好處很大,對兒子的語言表達、寫作文都是基礎。講故事是閱讀的起點,兒子知道這麼好聽的故事是從書上來的,自然就會喜歡書。後來就很愛看書,識字也非常快,到小學時就能看四五年級學生看的書了。在幼兒園時期,我每個月就給他訂了四五本雜誌,《看圖說話》之類的。這些,決定了孩子的作文能力,兒子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就會看圖寫作文,300多字,有情節,有對話,老師都驚訝得不得了。所以,現在一些孩子作文不好光看作文選並沒有什麼用處。

  手靈活了,大腦也聰明了

  學習能力的培養,觀察力、聽覺、感知覺的訓練也非常重要。兒子一歲半開始,每個星期天我都騎著自行車帶著他出去,不斷地停下來,一路上看到很多東西。但是,不是我指給他看,而是我找兒子注意的東西,再講給他聽,這些,兒子會特別記得住。三歲是孩子音樂發展的關鍵時期,我經常讓兒子聽各種各樣的音樂和兒歌,刺激他的聽覺發展。

  感知覺的培養要靠手,從小讓他接觸各種玩具,發展手的感覺。在小學階段,我都創造機會讓他自己動手,搭積木、拼拼圖、小製作,手靈活了,大腦也聰明了。

  光會寫作可不行,創造力對一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好奇心很強的時候,最容易培養創造力了。一般,孩子三歲的時候問題很多,我兒子也是這樣。但是我不像很多家長那樣直接給他答案,我會反問他,引導他,讓他思考,同他一起找答案。其實,這就是怎麼教他學習,通過這些例子的學習,讓他碰到一件事物就不斷找特點,不斷找與其他事物的不同。兒子上學時,校長就很奇怪,說他腦子特別會轉,會想到一般同學想不到的問題,很有深度。兒子的聰明是全校聞名的。

  口算訓練把手錶放在旁邊

  很多爸爸媽媽說,孩子做作業很慢,老是拖拖拉拉的,這就是學習效率的問題。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我就開始抓兒子做作業的速度。先從口算訓練開始。我把表放在兒子旁邊,掐著時間,一段時間以後,兒子口算就進步很快,後來他自己也體會到速度快的好處,做作業也不會拖了。

  而且,我在家裡是定了規矩的,小學裡,到了8點就不許再做作業了,一定要上床睡了,如果他到時還沒完成,就只能第二天很早起床再做完。從小到大,我從來沒有給他加過任何額外的作業。我定的還有一條規矩是,必須天天上課去,有點小病也絕對要去,不到39℃不準回家。所以我兒子也蠻能吃得起苦的。

  到了小學高年級,我就開始培養兒子的自學能力。他在四年級暑假的時候,就在一位數學老師的引導下,自學完五年級的數學課本,因為我覺得,學校里學來的知識比不上自學能力來得重要,這是受益終生的。

  好多家外企看中他

  我兒子在學校里不是最優秀的,但是個興趣廣泛、做什麼都能做好的人。初三時,學生會主席競選,他竟然打敗高中生,拿了個票數第一。考入復旦大學後,他先學法律,後來又轉到軟體學院,從文科系轉入理科系,高難度的事情都做到了。

  他還在媒體啊、網站啊等很多不同類型的單位實習過。今年畢業找工作,可選擇的單位太多了,好多家外企都看上他了,什麼汽車企業、投資公司,說他興趣廣,專業都能換,適應能力強。

  從去年開始,我就不寄生活費給他了,有時他反而會寄稿費回來給我。

  我教育孩子最大的感悟是,不要給孩子定什麼目標,成長是他自己的事情,也不要什麼都追求最好。孩子一生都在發展,一生都有機會,即使錯過了早期教育,機會還是有的,就看爸爸媽媽如何認真對待了。

  經驗之二:生活自理,學習也自立成功學生:盛哲目前情況:今年初中畢業,以學校第一名的成績免試進入杭州第二中學。媽媽:周女士職稱:高級工程師

  從小就讓他學會自己思考

  我們在盛哲小時候就挺注重智力開發的,他兩歲多時我就給他看識字的卡片,四歲時就可以記牢100多個字。經常給他講故事,還帶他到戶外走走,增長見識。他自己會看書後,我就給他買《十萬個為什麼》。

  上學後,我從不幫他做作業,也不幫他檢查。簽字時,只是看他有沒有完成作業。如果他作業做不出的時候,我也不會直接告訴他,而是啟發他,讓他自己考慮,養成自己思考的習慣。

  自理能力會促進學習

  我很注重培養他的自理習慣。從他小學二年級開始,我就不接送他了,讓他自己坐公交車來回,路上要轉車,起碼40分鐘。我帶了他一個星期,就讓他自己來回了。

  寒暑假他就一個人在家,自己燒中飯,自己坐車去學游泳。寒暑假我不讓他用電腦的,只有晚上我們回家時才能用一會。平時,我們的電腦都加了密碼,要經過同意才能上。

  平時在家我也讓他做些家務,洗洗東西,搞搞衛生,整理自己的房間等。我認為,自理能力強了,自我學習能力也會強。

  應該說,我們家裡的學習環境和氛圍還不錯,我們自己從來不打撲克、不搓麻將。他爸爸和我都是高級工程師,平時在家裡也經常看看書。家庭氛圍對孩子的成長也是很重要的。

  鼓勵的效果大過批評

  還有一點,我覺得挺重要的是,我們經常鼓勵他,批評非常少。因為我以前看過一本書,書名是《賞識你的孩子》,我受這本書影響比較大。經常給孩子鼓勵,能增強他的自信心,作為家長,看看這本書挺好的。


推薦閱讀:

如何糾正撲救前步法的小竅門
7個淘婚紗的省錢竅門
寫字好看有竅門
生活百科《生活小竅門大全》 - 薔薇的日誌 - 網易博客
挑水果可是有竅門的?教你分分鐘煉就「火眼金睛」!

TAG:經驗 | 教育 | 孩子 | 學習 | 媽媽 | 成功 | 竅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