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美國品格教育的六大支柱

美國品格教育的六大支柱趙衛雄  赴美培訓之前,我總是認為美國經濟高度發達,人們貪圖享受,會忽略青少年品格培養,因此國民的道德素質不會高。曾在一則新聞得知:紐約街頭出現的38個人目睹一歹徒追殺一婦人而無一人出來搭救或主動報警的悲劇,至於色情暴力、校園槍擊事件、吸毒、早孕、酗酒、騷亂等例子更是早有聽聞且確實存在。奇怪的是這三個多月,住在洛衫機爾灣地區,讓我感受到的美國卻是另一番情景:社會道德有很高的水準,整個社會高度文明, 大多數美國人遵規守矩,正直善良,誠實無私, 熱情開朗, 思想單純,樂善好施,且富有愛心;每天都兢兢業業的工作,生活也是以家庭為軸心——簡簡單單,很少人夜夜笙歌,花天酒地。在公共場合,隨時隨地可以看到到美國人彬彬有禮讓路讓行的舉動。我滿心的好奇:如此高的文明程度和公民素質源自何處呢?最後,還是在美國的學校、美國的整個國民素質教育體系中初步找到了答案。原來,近年美國道德教育水平上升迅速效果顯著,得益於他們推行了一套切實可行的「品質教育」(Character Education)又稱「道德品質教育」(Moral Character Education)或「品格教育」。加利福尼亞州建立的「重視品質同盟會」(Character Counts! Coalition,簡稱CC!)和在華盛頓建立的「品質教育聯合會」(The Character Education Partnership,簡稱CEP)是目前全美最有影響力的青少年道德教育研究機構,在網際網路上建立了大規模的資料庫和情報交換中心。如今,「品格教育」是美國公立中小學傳統的道德教育形式,它的主體框架由所謂「六大支柱」組成:信賴、尊重、責任、公平、關懷和公德。下面我以在美期間耳聞目睹的事實和切身體驗解讀如下  一、信賴(Trustworthness)教育「信賴」包括誠實,不欺騙,不偷竊,說到做到,堅持真理,建立聲譽,忠於家庭、朋友和國家。美國一直以來推崇守信者,「言行不一」、「不守信用」、「表裡不一」是大家深惡痛絕的。做到「一諾千金」、「言必信,行必果」的人在美國這個講究誠信的社會才能立身處世,否則,就連銀行的借貸也受到限制,你就會失去生存的根基!我們漫步在爾灣的馬路,發現所有的司機,不管有沒有人監視,都自覺服從交通燈的管制。當地人告訴我們,如果膽敢挑戰「信賴」,那後果是一輩子別想開車了。誠信,幾乎成了美國公民道德的一個基本規範,是美利堅民族生存的靈魂,是美國公民立足的基石!在一所名為「Sierra Intermediate」小學校,我們發現美國小學語言第一課是《華盛頓與櫻桃樹的故事》,內容大意是:在院里,華盛頓砍了他爸爸心愛的櫻桃樹,當他爸爸問誰砍了櫻桃樹時,華盛頓沒承認,爸爸嚴厲地批評並告誡他:「砍櫻桃樹並不嚴重,嚴重的是你撒了謊。誠實是一個人最起碼的品德,只有一個誠實的人呢才能在社會上立足,才能取得別人的信任,誠信比一千棵櫻桃樹還要重要。」為了培養值得信賴的小公民,美國的學校讓學生每天在國旗下宣誓對祖國效忠,還經常布置一種以收集事例、引語、格言或寫倫理觀點評價為主的德育實踐作業,讓學生帶回家,與家長一起完成。家長在與孩子協同完成的過程中還可以起監督幫助的作用。在學校,送達家長手中的校訊也大膽寫學生誠信方面的逸事並公開社區、家長對學生在這方面嚴肅的評價。許多學校唱的校歌,在學校建築物顯要地方標榜的信條、格言或誓詞,無不體現對誠信、維護真理等精神的弘揚與歌頌。可見,美國學校對誠信教育是非常重視的。正因為如此,美國才造就出千千萬萬誠實守信的公民二、尊重(Respect)教育「尊重」包括尊敬別人,寬容別人,舉止禮貌,語言文明,照顧別人的感情,不威脅、傷害別人,用和平方式處理憤怒、污辱和爭執。尊重,是美國兒童教育中的重要方式和特殊營養。比如,美國人講究對孩子說話的口氣和方法,不但大人要認真傾聽孩子的話,而且有時還要蹲下來同孩子對話,使孩子感到你在尊重他,避免他有「低一等」的感覺。孩子吃飯時不能硬逼;孩子做錯了事不得橫加訓斥;要孩子換衣服也不可用命令的口吻,否則,父母的做法就是一種犯罪,會給孩子的心理上留下自卑的陰影。家長帶孩子外出做客時,孩子想要什麼或是想看什麼都是合理的,因為孩子有這個需要,任何人都沒有理由來指責,只能根據情況適時適當地做出解釋、說明和引導。在學校,絕不允許教師當著人面斥責孩子「不爭氣」、「笨蛋」、「沒出息」,因為這會深深傷害孩子的自尊心。難怪我們走進美國的課堂,發現孩子普遍遇事積極樂觀、好奇欲強、敢嘗試、能吃苦、肯動腦。而我國的孩子則有遇事等待觀望、缺乏興趣、不敢嘗試、不能吃苦、不肯動腦之毛病,原因就在於不同的教育方式。第一,美國人對孩子鼓勵多於呵護,讓孩子做各種嘗試,在做中學、做中練,培養了能力、興趣,最重要的是樹立了自信心。我們往往過分地保護,造成孩子對父母的依賴,使孩子懷疑自己或失去自我,一切要等父母。家長怕孩子受傷、受欺、危險、臟等便剝奪孩子玩的權利。第二,美國人對孩子引導多於灌輸。「我覺得……會好些?我建議是……,你願意聽聽我的看法嗎?」等等這是美國老師或家長常對孩子說話的方式。美國人這樣尊重孩子,不僅僅是因為他們年齡小,需要愛護、關心和培養,還在於他們從出生起就被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自己是自己的主人,有自己獨立的意願和個性。無論父母還是老師都沒有特權去支配或限制他們的行為。在家裡,父母幫助孩子接受一整套他們賴以立身處世的牢固的社會準則——尊重和守紀;在學校,教師總是與學生一道定規則,一起商量制度的可行性,直到全體學生接受,老師才會把它掛到牆上,這就是尊重!也許你會懷疑美國人對孩子的尊重是否太過份了,但事實證明,受到父母良好尊重的孩子同父母大多非常合作,他們待人友善,懂禮貌,同大人談話沒有一點局促感,自我獨立意識強。在美國的學校和公共社區,是不會發生任何爭吵的現象的。兒童心理學家認為,這些都是孩子們受到應有尊重的良好反應。三、責任(Responsibility)教育「責任」包括做自己應該做的事,堅持不懈,自控、自律,謹慎、可靠。談到美國的責任教育,得追索中美不同的父母觀。在我國,毋庸置疑子女是屬於父母的,就像家中的其他東西一樣是父母的私有財產,一切得聽父母的;父母對子女照顧是無限責任:從孩子出生到孩子成年,家長几乎把孩子的一切都包了下來,做飯、洗衣服、打掃房間、陪讀(各種輔導班、學琴等),有時甚至把作業都包了。雙休日都搭在裡面,陪孩子上各種輔導班。還得想著如何攢錢供孩子讀大學、出國、結婚、養兒育女等。在美國,子女是獨立的個體,他們屬於自己,他們有自己的喜好、選擇、隱私、交際圈。父母對子女是有限責任,父母不會把孩子的事情全部包下來,反而孩子還必須承擔一些家務勞動,如擺餐桌、掃地、洗自己的衣服、剪草坪等。想外出旅遊的費用很簡單,孩子可以自己打工掙(在學校、在社會),也可以在家裡幹活,父母給記工錢。等到18歲成人讀大學,有出學費的當然是父母,但父母和孩子都明白這不是父母必須應該給的,只是幫助的責任。這種父母觀教育孩子什麼呢?就是讓孩子懂得自身的價值,從小懂得自立、責任與義務。在學校里,也經常聽到老師布置的課外作業:讓學生回家,到社區參加清理環境、清掃落葉等公益勞動。細心聽美國老師對學生講話,會發現他們習慣用語有很多「我有責任……我的疏忽導致……」等等充滿責任心的詞句。校長和教師多半會在學生面前撿起垃圾以作示範。下一節課是別的老師,則前者會主動擦好黑板表示尊重。在我們傳統的觀念中,認為美國是個很講民主的地方,學生上課時必定是自由散漫的。而我看到的偏和我們想像的不完全一樣,學校有非常嚴格的紀律要求,每個學校都有一個「學生行為與服裝規範」。在新學期開學初,學校要組織家長和學生學習「學生行為規範」,並和學生、家長簽訂一份落實「學生行為規範」的協議,一旦學生和家長在協議上簽字,表明學生和家長同意學校對學生的各項要求,並願意承擔違反規定可能帶來的後果。例如,周六到學校上課、請家長、停課一周、轉學等。這也是責任!美國人非常重視對孩子的責任教育,但並不象我們搞什麼「成年宣誓儀式」。而是非常重一些小事,一些小節,諸如孩子的畢業典禮,他們認為這是孩子成人、走向社會的標誌和起點,所以畢業典禮非常隆重,家長和親友都會來參加畢業典禮,目的是讓孩子明白和記住:他成人了,要對自己完全負責了。在孩子學會對自己負責後,才談得上實現對家庭、社會、國家負責。四、公平(Fairness)教育「公平」包括照章辦事,不存偏見,傾聽別人意見,不利用他人,不推諉過失。美國孩子從小就有一顆公正、公平的心,原因是它的教育灌輸給孩子的就是那種比本領、比本事而不是比父輩給予自己的財富,同時美國教育界致力推行公平均衡的教育理念。布希總統2002年簽署《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法》(No Child Lelt Behind Act)提出學校必須縮小富人和窮人、白人和小數民族的差別,就是公平的最好體現。每一所學校,首先提倡的是教師與學生在人格上的平等,因此校園的公告欄展示優點和成績,左邊是老師,右邊是學生,各佔一半平分秋色。在教師的眼光里,當官的、有錢人的孩子在學校享受不到任何特權,恰恰相反,這些孩子不敢奢求獲得偏心。大家知道,「股神」巴菲特的子女們不能從父母那裡繼承到哪怕是一美分;世界首富蓋茨的三個孩子每人也只能得到住宅,除了房子什麼都沒有,因為他的財富已經決定全部捐贈給公益事業。富豪們的這種做法是不是有些不近人情?巴菲特的回答是:「那種以為只要投對娘胎便可一世衣食無憂的想法,損害了我心中的公平觀念。」在美國,像巴菲特和蓋茨這樣不願給孩子留下巨額遺產的富翁大有人在。美國富翁不願子女不勞而獲 ,他們認為依附於父母是可恥的,每一個公民都應該自覺接受平等的授予。我在南加州一所簡稱「KvE」的學校參觀時,校長告訴我,這裡有很多殘疾的學生,他們同樣坐在教室里,與其他孩子一樣接受同等的學習待遇,除非他自願提出到特殊教育的學校,否則學校無權把生理缺陷的孩子拒之門外。在另一所學校「El Rancho Chartre school」,我們了解到,學校為來自背景不良的家庭或後進生免費開設提前入學課程和補習過渡課,目的是幫助這些下層學生趕上那些條件優越的學生,使他們同時站在一條起跑線上。  五、關懷(Compassion、 Consideration)教育「關懷」包括善良、熱情、感恩、寬恕、助人。美國的關懷教育滲透在日常的教育當中,貫穿與整個學校教育的全過程。在學校里工作的傳達員、維修工、食堂工人和自願者(Volunteer)等「無名英雄」都得到師生的關心和重視。隨便一節課,你會看到溫雅的笑容總是呈現在老師的臉上。課堂上,我們最常聽到的用語是「好,非常棒,聰明……」哪怕是學生答錯了,聽到的也總是鼓勵的話語,甚少聽到批評。學校每年花費一定的錢在獎品上,學生即使取得了最微小的進步,一支鉛筆、一粒糖果也使他們信心倍加,孩子們受表揚時的喜悅心情不言而喻。由此,美國的師生之間的關係非常融洽,老師總是和學生一起完成大掃除任務。在一個普通的小學課堂上,我看見老師和同學們席地圍圈而坐,無半點架子。學生可自由發問,自由表達;巡邏檢查的校長輕輕地撫摸一下學生頭髮,那種溫馨的場面讓我感受到關懷環境下凝聚的愛何等真摯深厚。在一所美國的學校—Gahr High School,我們了解到,班級多半沒有固定的班主任,而是實行教師兼做學生的「導師」和「朋友」。學校不能簡單給有心理障礙的學生下結論的,而是做得非常細心。當學生碰到任何困惑或不快,可找學校傾訴和尋求幫助。雖然沒有心理諮詢師,但學校中的校醫兼任心理工作者,或由幾名掛牌的教師兼任心理輔導工作。校外很多社會組織和熱心人士也提供大量心理諮詢網站、熱線電話為學生們服務。在一所名叫「Holly Woal」的學校聽課,我還看到家長當義工,主動幫助學校幹活或布置教室、輔導差生的。還有一些大個子的學生結對幫助弱小的小學生。社會也參與學校的關懷教育圈當中。社區各俱樂部、科學館、圖書館總是提供優惠或免費場所給學生活動。當得知生物課講授自然知識時,便有一些流動的服務車輛開進校園,車上裝滿了實物和道具,為孩子展示真實的動植物世界。老師還讓學生輪流把教室的種(養)的動植物帶回家,親身體驗關懷生靈的樂趣。真是處處體現出關懷!美國的私立學校還開設宗教課,教育孩子要關心他人,行善積德,助人為樂。教師時常給學生展示圖片並講述各國的饑荒、災難,希望孩子捐獻零花錢,幫助災民度過難關。據我們了解,美國學校每年都有一次幫貧助災的募捐活動,而且主張學生學會寫感謝條,結交一個貧困的筆友,在寒冷的冬季探望一名老人或生病的鄰居,以培養孩子關懷之心。六、公德或公民(Citizenship)教育「公德」或「公民意識」包括對學校和社區盡到自己的本分,合作、參與、遵紀守法、尊重上級、保護環境。在美國,公民意識主要指公民對於自身享有法定權利和義務的自覺,它包含著主體意識、權利意識、道德意識、社會責任意識等多方面的內容。重視和保障個人的權利和自由的前提是公民必須要有強烈的主體意識。美國的中小學都很重視規則意識教育。他們認為目標要求過高、內容脫離現實生活和效果缺乏實際意義的價值導向,造成了德育實效的低下。教育必須建立在學生最基本的社會規則意識的基礎之上,才能促成他律向自律內化的轉變。美國公民意識的培養,是讓學生首先從做好一個公民的角度去理解和領會教學內容的,讓學生在「潤物細無聲」的狀態下,由說教命令式為主轉變為以引導體驗式自主參與式為主。在加州,學校的教育管理必須是學生充分理解和認可的。有關學生的規定要通過一定的途徑聽取、吸收學生的意見,認為聽取同學意見的過程,實際上也是教育引導學生、給予學生責任的過程,因此在教室的牆上我們隨處看到教師與學生一起訂立的規章制度。在美國,學生社團等學生組織活動非常活躍,加州的一所學校「Snuuy Hill」就有聽證會、學生議事會,學生經常被學校派去參加校董會、鄉鎮、城市等事務會議。在一所名字叫「Sonora」的學校,校長告訴我們,學校的裝飾擺布都要過問學生代表的;供我們參觀的「學校的剪貼本」是學校所有員工加上學生、學生家長一起收集有關學校發展歷史的照片、成就等彙編而成。在事關學生利益的事項出台前,要通過召開學生會議以及公告公示等形式廣泛聽取同學意見。美國教育工作者主張構建開放式的社會教育體系,積極的組織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建立經常性的學生社會參與機制。例如他們提倡社區為本的教育,其目的是要使學生回到非學校的社區中,使學生在真實的世界中體驗公民身份,感受到信任和責任。學校經常開設一些社區論壇,邀請當地的僱主、成功企業家向學生談談公民意識或公德心等在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如今美國「PACT道德規範模式」非常流行,即關於渴望P(privacy隱私權),A(autonomy自主力)、C(caring關懷力)、T(trust信任感)等公民意識的培養的研究模式。顯示了美國公民教育的廣泛性和普及性。美國對青少年的品格教育其實就是美國的國民素質教育,其目的是迎接21世紀信息時代的挑戰,培養一大批高素質的競爭人才,培養一大批效忠美利堅的、品格高尚的公民。這種對提高現代人的思想素養有針對意義的教育策略非常值得我們借鑒。某些教育方法更值得我們探討和移用,諸如品格教育立法、設學校「藍帶獎」、「少年品格獎」、「榮譽牆」(Wall of Fame)等。有的學校還設立各種主題活動周(勇氣周、誠實周、友愛周)。美國波士頓大學教授瑞恩總結出品格教育的6E法,恰好六種方法的英文單詞都以「E」開頭。他認為,在學生的理智作用下,教師與學生進行有關的對話,向學生解釋(Explanation)某些規則,給予學生某種啟示;教師鼓勵學生的自我評價和評價(Evaluation)各種價值觀,並且提供各種評價機會;學生應該參加各種活動,親身體驗(Experience);為學生創設良好的道德氛圍,發揮環境期待(Enviroment Expectation)的作用,這些方法都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合作行為、道德反省、關心世界等,都是培養品格的有效途徑。
推薦閱讀:

美國的強大在體制和文化
中國需要什麼樣的美國?
啥叫升米恩斗米仇,讓美國黑人告訴你(上)
一個美國人的家,因為「中國」而驚艷全世界
再訪美國(12)——換套新衣過「三八」

TAG:教育 | 美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