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語文一年級上冊教案

語文一年級上冊教案

本冊教材分析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上冊),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方式,以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每個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目標。

一、 揣摩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

1、 準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總目標和階段目標,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為學生的終身需要與和諧發展奠定基礎。

2、 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在使學生獲得基本語文素養的同時,培養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感、社會主義道德品質、科學精神和健全的人格,使他們熱愛並繼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了解、吸納人類進步文化的精華。

3、 樹立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的教育理念。教材注意激發學習興趣、求知慾和進取精神,使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在語文實踐中逐步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

4、 教材體現了開放性,注意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

二、 再現教材的內容結構:

本冊教科書包括「我愛上學」「看圖說話學拼音」「識字」「課文」「語文百花園」幾個部分。

1、「我愛上學」部分:

「我愛上學」是向學生進行入學教育的主題內容。安排了3幅圖,對學生進行愛學校、愛老師、愛學習的教育和必要的學前教育,以激發兒童上學的興趣,培養良好的心理情感和行為習慣。情境圖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了解學習常規。第一幅畫的是兒童做遊戲、開展體育活動、與老師、同學交流等場面以及美麗歡樂的校園環境,讓學生感受上學的快樂,同時進行文明禮貌教育和滲透認識漢字等。第二幅畫的是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平等融洽交流的情景,目的是啟發學生熟悉新夥伴,溝通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感情,增強師生之間的親和力。第三幅安排的是老師激勵兒童學習、兒童合作學習以及課外學習的畫面,目的是激發學生喜歡識字、愛讀書的情感。

2、「看圖說話學拼音」部分:

看圖說話學拼音共14課。具體是:第1課安排學習單韻母a、0、e和四聲的讀法,認識2個漢字;第2課安排學習聲母b、p、m、f及其與單韻母的拼讀方法,認識1個漢字;第3課學習i、u、聲母y、w及整體認讀音節yi、wu、yu,認識2個漢字;第4、5兩課學習d、t、n、l和g、k h及其與單單韻母(包括聲介合母與單韻母)的拼讀方法,認識7個漢字;第6至8課學習j、q、x、z、c、s、zh、ch、sh、r,學習j、q、x 與相拼省略兩點的規則,學習整體認讀音節zi、ci、si、 zhi、chi、shi、ri,並認識11個漢字;第9到11課學習9個複韻母(包括特殊韻母er)及聲介合母與複韻母相拼的方法,學習兩個整體認讀音節ye、yue,並認讀13個漢字;第12到14學習9個鼻韻母及拼讀的方法,學習四個整體認讀音節yuan、yin、yun ying,認識11個漢字。

這部分教材每課都安排了有趣的情境圖,同時出現與兒童生活密切相關的漢字與音節,還採用給漢字注音的形式安排詞語或句子、兒歌等語言材料,啟發兒童通過看圖、說話、學拼音,將

觀察思維、口語表達與學、用漢語拼音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看的是情境圖,說的是比較完整的話或讀兒歌,練習的是拼音,同時識記學習一些漢字。這樣,既增強了趣味性,又降低了學習難度。這部分教材中的兒歌,在於複習鞏固所學音節和積累語言,主要是供學生朗讀和體會,不作任何講解。有的可由老師領讀幾遍,有的可讓學生藉助拼音試著讀一讀。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字母和音節,利用形象直觀的插圖,利用各種教學媒體,以及教師們創造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並保證教學效果,為今後的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打下紮實的基礎。

3、識字部分

本冊識字的編排,實行識寫分開、多識少寫的原則。全冊要求認識313個常用字,會寫116個字。要求認識的字和要求會寫的字,分別在課後練習里標明。書後生字表(一),列出了全冊要求認識的字;生字表(二),列出了全冊書要求會寫的字。對於識字量,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頂。對於要求認識的字,教學時可採取靈活的方法,不搞一刀切,允許有差異。認識字的數量,以學期末測查為準,因在閱讀注音課文時,學生對所學字會漸碰漸熟。不是教材要求認識的字,測查時,學生會認應算在認識字的數量中,這樣有利於保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符合科學認知規律。

本冊教科書識字教材的編排,注意了漢語拼音、閱讀和識字的整合。一是在看圖說話學拼音的過程中,相機安排與兒童生活關係密切並有利於學拼音的常用字,讓他們在著重學好拼音的同時,認識52個常用字。二是在課文中安排識字,引導兒童在藉助拼音識字的基礎上閱讀,在閱讀過程中識字。三是專設識字課。本冊安排了兩個識字單元,共6課,具體是:識字(一)《觀察人體識漢字》《看畫識字真有趣》《我在家裡貼字卡》;識字(二)《邊看電視邊識字》《我在街上識漢字》《我讀對聯識漢字》。識字單元由導語情境圖、識字課和語文百花園三部分組成。導語情境圖畫旨在激發兒童識字的興趣與情感,提示識字的方法;識字課著重指導兒童在語言環境中識字,正音,並練習寫字,要求會寫的字,按照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獨體字到合體的順序編排,並滲透筆畫順序,間架結構等漢字基礎知識,指導學生在學習這些字新出現的筆畫,筆順,和部件的基礎上書寫,著重指導兒童把字寫得正確,端正,整潔,打好寫字的基礎,逐步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語文百花園則採用靈活多樣的形式,引導兒童鞏固生字。

識字教材的編排注意了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整合。一是力求符合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順應兒童認知水平,結合其生活實際,二是注意繼承我國識字教學的優秀傳統,吸取各種識字教學改革的成功經驗,三是根據漢字的特點編寫識字教材,引導兒童學習漢字音,形,義,初步感知漢字文化內涵。

4、課文部分

本冊教科書新編選的課文約佔全部課文的80%以上,「題材廣泛,適應現代社會培養人的需要和多樣文化的熏陶。許多課文既有較強的人文性,思想性,又貼近低年級和童生活經驗,清新自然」,使教材更具有時代感。比如《花朵》《共同的家》《學校是樂園》表現了少年兒童對祖國、對家鄉、對學校的熱愛之情。《江南》《小小的船》《風》《樹葉》反映了大自然的美麗,蘊含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教育因素。《看書》《綠色的金魚》體現了愛書、愛學習的強烈之情,同時也體現了創新思維的教育理念。《輕輕地》滲透了培養學生講文明懂禮貌、關愛他人的道德情操和行為習慣。《十二月歌》等反映了生活的美好和快樂,以及兒童天真活潑的性格和好奇心理特點,也體現了兒童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之情。《自己去吧》意在培養兒童獨立自主,沉著機智,熱愛生活等良好品質。《司馬光》《烏鴉喝水》《聰明的小白兔》表現了遇事愛動腦筋想辦法。

課文以專題組成單元,每單元安排課文4篇,本冊共安排五個單元。各單元均由導語情境圖,課文,語文百花園三部分組成,三部分圍繞同一個專題,把知識,能力,方法,情感融為一體,進行整合訓練,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導語的編寫是根據兒童心理特點,以學習夥伴的口吻,從不同角度激發兒童閱讀興趣和情感。

5、 百花園部分

本冊教科書語文百花園中安排有:字詞句,讀讀背背,口語交際,寫話,自主積累,綜合性學習六個方面的學習活動。

(1) 字詞句學習方面。一是安排認識象形字,看圖識字,趣味識字,猜字謎,讀口令,按筆順要求寫字等,引導學生複習鞏固生字的音形義,並拓展識字範圍,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二是安排看圖讀詞語,選詞連圖,反義詞,用字組詞說句子,填空讀句子等。引導學生感悟,積累,運用語言。

(2) 讀讀背背。安排了讀背淺近的古詩、兒歌、兒童詩、謎語等,引導學生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陶冶情操,增加文化底蘊。

(3) 口語交際。安排了「說說心裡話」「我想和你交朋友」「接待客人」「我最喜歡的玩具」「打電話」等,目的是創設口語交際的能力。

(4) 寫話。本冊在後半學期安排了一次「看圖說話寫句子」,目的是從激發學生的表達慾望入手,鼓勵學生在觀察,體驗的基礎上寫自己想說的話,自由表達想像中的事物。

(5) 語文大課堂。本冊安排有「有趣的樹葉」和「小羊乖乖」(小話劇)」兩次語文實踐活動,意在引導學生參與綜合性學習,讓他們動腦、動手、動口,初步培養語文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教師還可結合班級學生的實際組織類似的語文實踐活動,多讓學生在語文實踐中鍛煉提高語文能力。

(6) 我的採集本。本冊在語文百花園中安排了「我的採集本」欄目,意在從一年級就開始培養學生勤於積累的良好習慣,引導學生知道從哪些地方收集信息,怎樣積累,積累什麼。

三、 教材特點:

1、 遵循課程標準的先進理念,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重視學習興趣的培養。從入學教育、學習漢語拼音、識字到學習課文,從學習內容的安排到呈現方式的設計,都力求促進兒童愛學、樂學,自主學習。

2、 重視漢語拼音的學習,設計活潑有趣的情境圖,創設學習漢語拼音的情境,從引導兒童看圖說話入手,把學習漢語拼音、識字和學習普通話有機結合起來。

3、 注重繼承我國識字教學的優秀傳統,吸收各家識字教學改革的成功經驗,採取漢語拼音識字、隨文識字,歸類識字(構字識字,韻語識字,生活識字)等綜合識字的方法,幫助學生識字。

4、 注重通過兒童語言的積累,拓展並帶動兒童思維的發展。在綜合識字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早期閱讀,大量閱讀,充分享受閱讀的樂趣,從而實現識字和閱讀的互相促進。

5、 圍繞專題組織教材內容,加強整合,聽說讀寫相互促進,便於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6、 課文內容新,教材時代氣息濃,貼近兒童生活。

四、 教材的目標

1、 能讀准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準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能藉助拼音認讀漢字。

2、 認識常用漢字313個,做到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會寫116個認識的字,做到書寫規範,端正,整潔。掌握正確的寫字姿勢和握筆方法,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3、 學慣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聯繫課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常用詞語和句子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能想像課文描寫的情境,知道課文的大意,背誦指定的課文。

4、 認識句號,問號,感嘆號,能讀出陳述,疑問,感嘆等不同的語氣。

5、 能用普通話進行口語交際,口齒清楚,聲音洪亮,態度大方,有禮貌。

6、 能根據一定的情境或看圖用一句完整的話或幾句連貫的話回答問題。能按照一定的情境或圖意用幾句連貫的話講一件簡單的事情。

五、 注意事項

1、 漢語拼音教學要處理好課文各部分之間的關係。每課一幅圖畫,意在提供學習字母的情境,用以指導學生觀察,說話,並相機出示所要學習的字母。要始終把聲母,韻母和拼讀練習作為重點,把情境圖和兒歌做為輔助手段。音節教學要從實際出發,由準確拼讀音節到熟練拼讀音節要有個過程,有條件的學校可逐步達到直呼音節,以利學生藉助注音來朗讀課文和識字,發揮漢語拼音的作用。

2、 識字寫字教學要堅持多讀少寫的原則。本冊安排313個要求認識的字是下限,要鼓勵學生藉助漢語拼音在大量閱讀中增識漢字。識字教學要注重培養識字能力,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愛的方法識字。要採用多種方式加強同學間的交流與合作,如,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當小老師等。教學中,教師要採取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對生字的複習和鞏固。識字教學的考查與評估,應結合班級實際,允許學生之間存在差異,全冊的識字任務(保底數)能在學期結束時完成即可。

要重視和加強寫字指導,注意激發學生寫字的興趣,要求學生不但要把字寫對,更要寫好。最好每節課上都讓學生寫幾個字,切實保證寫字質量。要注意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可同時結合配套的《寫字》本,幫助學生寫好字。

3、 閱讀教學要重視朗讀的指導。在學生讀正確,讀流利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讀出感情。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入境,充分體會課文的情感因素。要重視學生個人的閱讀感受,除了討論課後的思考題之外,要給學生質疑問難的機會,給學生充分發表自己意見的機會。要重視積累。增加學生的語言積累是閱讀教學的目的,因此,一定要努力避免繁瑣的分析和空洞的說教。還要重視課外閱讀,創造交流課外閱讀成果的機會。

4、 在口語交際教學中,要重視創設情境,激發參與交際的慾望和興趣,使學生入情入境地進行口語交際。除在專門的口語交際課中進行訓練之外,還要重視日常教學中的口語交際活動,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動進行口語交際,不斷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六、 教學時間安排

一年級上學期語文按每周上課時間8課時計算,全學期複習考試時間2周,機動時間1周除外,實際上課時數按18周計算,共144課時。計劃:

我愛上學 2課時

看圖說話學拼音 49課時

識字 12課時

課文 50課時左右

語文百花園 23課時左右

總計 136課時左右

根據實際情況,對課時適時進行部分調整。

我愛上學

教學內容

「我愛上學」是向學生進行入學教育的主題內容。圍繞「我愛我們的學校」「我愛老師和同學」「我愛學語文」三個專題,配有三幅展示富有兒童情趣多姿多彩的學校生活畫面,將情感興趣、口語應用、行為習慣、合作意識、學習方法等因素整合,發展學生的語言,促使學生愛學、樂學、會學。同時,滲透了了解新環境、認識新朋友、環境識字的內容。

教學目標

⒈通過學習,讓學生覺得學校是個豐富多彩、自由歡樂的場所,感受到上學的愉悅,同時將認識漢字、文明禮貌等教育滲透其中。

⒉啟發兒童進行口語交際,熟悉新夥伴,溝通同學之間的感情;結識「大朋友」,增強師生之間的親和力,並使學生口頭語言得到發展。

⒊激發學生喜歡識字、讀書的情感,體驗學習祖國語言文字的樂趣,初步感悟學習語文的方法與途徑。

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了解學校生活,熱愛學校、老師和同學,體驗學習祖國語言文字的樂趣。

教學課時 兩課時或三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談話導入,師說:昨天是我們第一次踏進學校的大門,你們都看見了什麼,聽到了什麼,心裡有什麼想法?(生答)

教學生看書中第二頁圖畫,仔細觀察畫面內容。

一、出示教學挂圖(一),指導觀察。

(一)、指導觀察人物。

⒈圖上畫了些什麼人?(老師、小學生)

⒉你怎麼知道他們是小學生?(背著小書包)

⒊他們在幹什麼?(老師看到學生,高興地向學生問好,小學生也急忙向老師問好;同學們踢毽子、踢足球、做遊戲;打掃校園,給花壇里的花草澆水;在圖書館看書等。)

(二)、指導觀察背景。

⒈這是什麼地方?(學校)

⒉你從哪兒看出來這是學校?(門口牌子上寫著「陽光小學」;樓上掛著「歡迎新同學」的橫幅。)(指導認讀漢字「陽光」「小學」「歡迎」「新同學」;教師板書本學校名字,學生認讀。)

⒊學校里有什麼?(美麗的花壇,高大的教學樓,教學樓里有圖書室、校長室、辦公室、教室,鮮艷的五星紅旗在天空中迎風飄揚。)(指導學生按一定順序說出圖上景物;教師向學生介紹本學校,並可帶領學生到學校各處參觀。)

⒋五星紅旗是什麼樣的?(旗面為紅色,左上方有五顆黃色五角星。)

二、看圖談感想。

(一)、你愛五星紅旗嗎?為什麼?

(二)、認識了我們美麗的學校,看到同學們在學校愉快的生活,你想到了些什麼?相機板書課題

三、總結。

從今天起,大家就是一名正式的小學生了。我們背著書包來到學校讀書,認識了美麗的校園,感受到學校生活是那麼快樂、豐富多彩。我們一起來比賽,看誰以後能學到最多的知識,成為最優秀的小學生。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新課。

(一)、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都知道了什麼?

(二)、我們應該怎樣學習,才能學得快樂,學到更多的知識呢?

二、出示第二幅圖,指導學生觀察。

(一)、圖上畫著誰?(老師、同學)

(二)、讀一讀「泡泡框」裡面的字,不認識的字可以問一問同學、老師,想一想,他們在幹什麼?(他們在自我介紹,相互交流。老師說她是同學們的大朋友,同學們互相介紹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

(三)、自我介紹。(以同桌之間,小組之間、走下座位和周圍同學、全班同學依次做自我介紹等形式開展。)

(四)、小結。

我們在同一所學校、同一個班級,從今以後,老師是大家的大朋友,同學們之間都是好朋友。我們一起學習,一起遊戲,大家有什麼困難都可以問老師,希望同學們在這個大家庭里每天都能充實、快樂。

三、出示第四幅圖,指導學生觀察。

(一)、選擇三幅圖中最感興趣的一幅,和同桌互相說一說圖上畫的是什麼?

(二)、彙報交流,教師指導。

1、第一幅圖。

(1)圖上畫的是小學生在寫自己的名字,老師誇他「真棒!」

(2)指導學生觀察小朋友寫字的姿勢,教師總結並示範:寫字的時候,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執筆,手指稍稍彎曲,不要使勁握筆桿。手指與筆尖的距離為一寸。本子或紙要放在桌子中間靠下一點的地方。寫字的時候,頭要正,肩要平,身子稍向前傾斜,身體與桌子的距離為一拳。

(3)指導學生用正確的姿勢書寫自己的名字。邊寫邊跟老師學習兒歌「看書寫字,注意姿勢。不彎不曲,離書一尺。坐得端正,預防近視。」

2、第二幅圖。

(1)圖上畫的是同學們在圖書館閱讀課外書。

(2)引導學生互相說一說自己以前讀過哪些課外書,從這些書里知道了什麼?

(3)小結:我們以後要多多閱讀課外書,這樣我們就能從書中獲得更多的知識,看到更美麗、廣闊的世界。

3、第三幅圖。

(1)圖上畫的是同學們在互相交流學習的感受,他們都很喜歡學習,覺得學習很有意思。

(2)小結:我們中國的語言文字是最優美、最有意思的文字。同學們在以後的學習中就可以學會很多有意思的字,讀到很多有趣的課文了。

四、總結。

看圖說話學拼音第一單元分析

看圖說話學拼音第一單元分析

第一單元包括第1課至第5課和複習一。學習6個單韻母、13個聲母和3個整體認讀音節,用聲韻連讀法直呼單韻母音節。學慣用聲介合母連讀後隨韻母或三拼的方法拼讀有介母的音節。學習讀聲調。練習讀由學過的音節組成的詞句或兒歌。學習在四線三格里書寫學過的聲母、單韻母和音節,給音節正確地標上調號。認識教材中所安排的漢字。

看圖說話學拼音1

aoe

教學目標

⒈學習a、o、e三個單韻母,能夠讀准音,認清形。

⒉認識聲調符號,掌握a、o、e的四個聲調,能直接讀出帶調韻母的音。

⒊認識書寫漢語拼音的四線三格,正確掌握a、o、e的筆順,正確書寫。

⒋學習看圖拼讀詞語。認讀「爸、媽」兩個字。

⒌認識漢語拼音在語文學習中的作用,使學生明確學習漢語拼音的目的,激發學習興趣,並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⒈掌握a、o、e的讀音、字形,能正確書寫。

⒉認識聲調符號,掌握a、o、e的四個聲調。

⒊學習看圖拼讀詞語。認讀「爸、媽」兩個字。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

(一)、你們知道為什麼要學拼音嗎?拼音有什麼用?

(二)、小結:漢語拼音用處可大了。它能幫助我們識字、讀書,它是識字的拐棍,有了它,我們就能知道每個字念什麼,自己就可以看拼音認字、讀有趣的故事了。有了漢語拼音的幫助,我們就能學好普通話了!

(三)、現在請同學們翻開書第六頁仔細觀察書中的圖畫,看圖上都畫了些什麼內容,自編小故事。

二、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一)、出示課本插圖,配上音樂,教師繪聲繪色講述教材里的故事,並隨機出現課文中的詞語卡片。

師:一個晴朗的星期天,爸爸媽媽帶著林林到公園划船。公園裡風景優美,有鬱鬱蔥蔥的綠樹,尖尖的小亭,彎彎的小橋。潔白的天鵝帶著孩子們在水中嬉戲,湖水中倒映出它們美麗的影子。一隻紅冠子、五彩尾巴的大公雞「喔、喔、喔」地叫著,好象在說:「這裡的景色真美麗!」林林不禁也「啊、啊、啊」地唱起歌來,好象在和大公雞比嗓子呢!

(二)、觀察插圖,互相講故事。(要求用上文中的詞語)

(三)、將圖邊成兒歌:

湖光山色真美麗,

爸媽帶我划船去,

a a a 我唱起歌,

岸邊公雞wo wo wo,

水中大鵝有倒影,

呼喚小鵝e e e。

三、學習單韻母a。

(一)、利用插圖引出音節。

⒈看插圖:爸爸媽媽帶林林到公園。(帶領學生認讀「爸爸」、「媽媽」。)

⒉誰能用「爸爸」或「媽媽」說一句話?

(二)、提出單韻母a。

告訴學生:「爸爸」、「媽媽」兩個詞用拼音表示是「bàba」「māma」,「a」是我們本節課學習的第一個單韻母。

(三)、學習a的發音。

⒈小女孩在幹什麼?(唱歌)

⒉她嘴巴張得大大的,在唱什麼呢?

⒊指導發a音。小女孩唱歌發出的「啊」,就是我們要學的a。

⑴出示單韻母a字母卡片。⑵這個字母讀a,它是漢語拼音中的第一個單韻母。⑶教師示範發音。⑷學生練習發a的音。同桌互相檢查,教師巡視指導。⑸你們在發a的音時,有什麼特點?(口張得大,聲音響亮。)

(四)、指導書寫a。

⒈認識漢語拼音四線三格。

⑴出示四線三格。⑵認識四線三格。這四線三格的三個格,分別叫上格、中格、下格。

⒉你們看a像什麼?

⒊a怎麼寫呢?

⑴a有兩筆,第一筆寫「左半圓」,第二筆寫「豎右彎」,豎下面拖著一個小尾巴。⑵a要寫在四線三格的中格里。⑶學生書空。⑷在四線三格上練習書寫。⑸同桌互相檢查,教師巡視指導。(教師可邊板書邊講解。)

四、認識聲調。

(一)、字母的聲調有四聲,分別用「ˉˊˇˋ」來表示。

(二)、認識四聲的特點。(結合課本上小男孩滑滑板的插圖來講。板車平走ɑɑɑ,板車上坡ɑɑɑ,下坡上坡ɑɑɑ,板車下坡ɑɑɑ)

第一聲ˉ:起音高高一路平。第二聲ˊ:由低到高往上升。第三聲ˇ:先降然後再揚起。第四聲ˋ:從高降到最底層。

(三)、老師示範「ā、á、ǎ、à」的聲調,並用手勢表示。

(四)、學生跟老師邊讀邊打手勢。

(五)、鞏固練習。

⒈按順序讀a的四聲。⒉打亂順序讀a的四聲。⒊用a的四聲分別組詞、說話。ɑ阿姨好!ɑ啊!你說什麼?ɑ啊?這是怎麼回事?ɑ啊,原來是你呀!

五、鞏固練習。

(一)、先鞏固a的寫法。

(二)、加聲調書寫a的四聲,邊讀邊寫,邊寫邊讀。

(三)、讀書中a的四聲。

(四)、搶答賽。把寫有a的四聲的卡片發給學生,教師發音,學生舉相應卡片,其他同學跟讀,看誰搶答得快。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第二課時主要學習單韻母o、e,練習直接讀出帶調韻母的音,並能正確書寫。

教學流程:

⒈學習o、e兩個單韻母,能夠讀准音,認清形。

⒉掌握o、e的四個聲調,能直接讀出帶調韻母的音。

3.正確掌握o、e的筆順,正確書寫。

4.教讀字母歌(雙手做手勢):

單韻母發音真有趣, 攏圓嘴巴o o o, 平咧嘴巴e e e,

口形不變別喘氣, 一二 o o o, 一二e e e,

張大嘴巴a a a, 圓圈圓圈o o o。 橫短半圓e e e。

一二a a a,

半圓豎彎a a a。

看圖說話學拼音2

bpm f

教學目標

⒈學習bpm f四個聲母,能夠讀准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⒉學習拼讀音節的方法,並會帶調拼讀音節的四聲。

⒊練習看圖拼讀詞語。認讀「伯」字。

教學重點 b、p、m、f的發音方法及音節的拼讀方法。

教學難點 韻母帶調拼音。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先教學生看第八頁的插圖,自己默默地讀詞並編故事。

一、談話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三個單韻母 a、o、e ,老師告訴大家,還有一種字母,它可喜歡和韻母交朋友了,它們一成為朋友,就能變成其他的讀音。想知道它是誰嗎?它就是聲母。今天,我們來學習前兩個聲母b、p。

二、看圖進入情景,練習說話,引出帶有b、p兩個聲母的音節。

(一)、出示書中圖畫(和b、p有關的部分畫面)。整體感知,創設說話的情境,練習說話:這是什麼地方?你們喜歡這個地方嗎?你能說說圖上都有誰在幹什麼嗎?

(二)、引出帶有新字母的詞語和音節。

這裡可真美啊!(師生呼應說)星期天,阿姨和(伯伯)帶著明明出去玩,阿姨拿著廣播,(伯伯)在欣賞美麗的景色,明明動作最快,他(爬)上了高高的山(坡)。

三、學習聲母b。

(一)、讀詞語,引出新字母。

⒈讀詞語 「伯伯」,觀察拼音bóbo,想一想拼音bóbo中的哪個字母我們學過?(o)

⒉剩下的字母b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第一個聲母。

(二)、出示b的聲母卡片,指導發音。

⒈老師範讀。

⒉跟老師讀。

⒊自己進行練習。

(三)、記憶字形。

⒈出示b的字母卡片。

⒉看看圖上哪一部分像聲母b?

⒊課件演示:聲母b與帶天線的收音機的圖片複合。

⒋編兒歌記憶:收音機bbb。(與數字6作比較)

(四)、指導書寫。

⒈b有兩筆,先寫豎,再寫右下半圓。

⒉b在四線三格中占上格和中格,豎寫在上格和中格左邊一點,半圓寫在中格,緊挨著豎。(教師邊講邊板書。)

⒊學生書空,邊書空邊說筆畫。

⒋在四線三格里練習b的書寫。

(五)、學習聲母b和單韻母相拼。

⒈出示聲母b和單韻母a的卡片。

⒉學習相拼的方法。

(1)教師示範。出示卡片:b-a→ba。

(2)學生跟讀練習,細心揣摩。

⑶教拼讀口訣:聲母支好架,韻母帶調發,前後一口氣,千萬別分家。(前音輕短後音重,兩音相連猛一碰。)

⒊教ba的四聲。

⑴出示ā、á、ǎ、à的卡片,學生練讀。

⑵出示bā、bá、bǎ、bà卡片,引導學生觀察,聲母和韻母相拼,聲調應該標在哪裡?(標在韻母上。)

(3)教師範讀,學生跟讀。

(4)讀音節說詞。如:bā豬八戒的「八」,bá拔蘿蔔的「拔」,bǎ打靶的靶,bà爸爸的「爸」。

(5)打亂bā、bá、bǎ、bà的順序練讀。

⒋學習b和o相拼。

⑴出示卡片b-o→bo,學生練讀。

⑵出示卡片bō bó bǒ bò,學生試讀。

⑶指名讀,教師指導。

⑷用bō bó bǒ bò分別組詞。Bō菠蘿、剝皮 bó伯伯、脖子 bǒ跛腳、跛子 bò簸箕

⑸打亂bō bó bǒ bò的順序練讀。

⒌讀音節詞bóbo,指導bo是輕聲,應讀得輕一點。用「伯伯」說句子。

四、學習聲母p。

(一)、讀詞語,引出新字母。

⒈讀詞語 「爬坡」,觀察拼音pápō,想一想拼音pápō中的哪個字母我們學過?(á ō)

⒉剩下的字母p是我們今天要學的第二個聲母。

(二)、出示p的聲母卡片,指導發音。

⒈老師範讀。

⒉跟老師讀。

⒊自己進行練習。

⒋區別b和p的發音。

⑴做實驗。老師和學生各拿一張薄紙放在嘴邊,分別發b和p的音,學生觀察、體會。

⑵結論。發b的音,紙不動,說明讀時不送氣。發p的音,紙動了,說明讀時要送氣。

(三)、記憶字形。

⒈出示p的字母卡片。

⒉看看圖上哪一部分像聲母p?

⒊出示聲母p與小兔潑水的圖。編兒歌記憶:小兔潑水ppp。(與數字9比較)

(四)、指導書寫。

⒈p有兩筆,先寫豎,再寫右上半圓。p在四線三格中佔中格和下格,豎寫在中格和下格左邊一點,半圓寫在中格,緊挨著豎。(教師邊講邊板書。)

2.學生書空,邊書空邊說筆畫。

3.在四線三格里練習p的書寫。

(五)、學習聲母p和單韻母相拼。

⒈聲母p和單韻母a相拼。

⑴出示卡片:p-a→pa。

⑵學生複習拼讀口訣,(前音輕短後音重,兩音相連猛一碰。)細心揣摩、練習。

⑶指名讀,教師指導。

⑷練習讀pa的四聲音節。

⑸讀音節說詞。pā趴下、pá爬坡、爬行、pà害怕、怕人

⑹打亂pā、pá、pǎ、pà的順序練讀。

⒉學習p和o相拼。

⑴出示卡片p-o→po,學生練讀。

⑵出示卡片pō pó pǒ pò,學生試讀。指名讀,教師指導。

(3)用pō pó pǒ pò分別組詞。pō 山坡、潑水、pó婆婆、鄱陽(地名) pǒ笸籃、叵測、 pò氣魄、壓迫、

(4)打亂pō pó pǒ pò的順序練讀。

⒊讀音節詞pápō。用「爬坡」說話。

五、鞏固練習。

(一)、拼讀下面的音節。 b-o、b-a、p-a、p-o,並帶上四聲練習。

(二)、讀一讀。 bā pá pó bō pà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第二課時主要學習m f兩個聲母,繼續學習帶調拼讀音節。複習鞏固聲母b p m f及帶調音節的拼讀,認讀「伯、坡」兩個字。

教學流程

⒈學習m f兩個聲母,能夠讀准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⒉學習音節的四聲,要求帶調拼讀音節。

3.練慣用b p m f與a、o相拼。

4.認讀「伯」字。

看圖說話學拼音3

ⅰ u ü y w yi wu yu

教學目標

⒈學習單韻母ⅰ u ü和聲母y w,能夠讀准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⒉學會整體認讀音節 yi wu yu。

⒊輔導學生掌握ⅰ u ü yi wu yu的四聲,並能直接讀出帶調的音。

⒋幫助學生認識 「雨 衣」兩個字。

教學重點 ⅰ u ü y w 及yi wu yu的發音和韻母、整體認讀音節帶調讀。

教學難點 讀准ⅰ u ü的第二聲和第三聲。

教學課時 二課時或三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第一課時主要學習ⅰ u ü三個單韻母,能夠讀准音,認清形,正確書寫,並能準確熟練地讀帶調的韻母。引導學生髮現ⅰ ü帶調時點的不同變化。

教學流程

預習:引導學生看圖,並思考,圖上畫有什麼?他們在幹什麼?

1.學習ⅰ u ü三個單韻母,能夠讀准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1) 發音:利用插圖,借「衣」「屋」「烏」「魚」讀准音。強調發ⅰ u ü時口形不能變化。

(2) 形:利用插圖,觀察圖畫,說說圖畫與字母形相似的部分。聯繫生活實際,說說他們像什麼。順口溜記憶:一支蠟燭ⅰⅰⅰ,一個茶杯u u u,杯上加豆ü ü ü。

⒉學習讀ⅰ u ü的四聲,準確熟練地讀帶調的韻母。

⒊引導學生髮現ⅰ ü帶調時點的不同變化。

4.指導書寫ⅰ u ü。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⒈學習y w 和整體認讀音節 yi wu yu及它們的四聲。

⒉正確拼讀y w 和單韻母相拼組成的音節。

⒊通過對比,發現ⅰ u ü 和y w yi wu yu的異同,能正確區分。

⒋練習看圖拼讀詞句。認讀「雨衣」兩個字。

教學重點 準確熟練地讀帶調的整體認讀音節,發現ⅰ u ü 和y w yi wu yu的異同。

教學流程

一、複習導入。

1、用卡片檢查ⅰ u ü的認讀。

2、挑讀ⅰ u ü的四聲。

二、 看圖進入情景,練習說話,引出並學習聲母y w。

1.情景圖導入:濛濛細雨淅淅瀝瀝地下著,樹杈上一隻烏鴉在窩裡高興地唱著歌。一群小朋友放學了,穿著雨衣回家去。池塘里的小魚歡快地跳出了水面。一位小朋友回到家裡自己晾雨衣。

(一)、利用插圖引出音節。

⒈出示插圖:烏鴉在樹上做了個窩。

⒉誰能看圖說一說圖上畫的是什麼?引出「wū yā」「 wō」兩個音節詞,教師領讀。

(二)、提出聲母y w並學習。

⒈學習聲母y。

⑴觀察音節yā,小組討論:這個音節中的哪一部分我們學過?怎麼讀?按照整個音節的發音,試一試,沒有學過的那個字母該怎麼讀?

⑵彙報交流。

⑶教師範讀,學生跟讀。

⑷區別聲母y和單韻母ⅰ的不同讀法。(聲母y要讀得又輕又短,單韻母ⅰ可以大聲讀,可以加聲調讀四聲。)

⑸看圖說一說聲母y像什麼?(樹杈)

教順口溜:大樹杈y y y。

⒉學習聲母w。

⑴觀察音節wō,小組討論,按照以前的學習方法,w該怎麼讀?⑵彙報交流。

⑶教師正音。

⑷區別聲母w和韻母u的不同讀法。

⑸聲母w像什麼?(屋頂)

師生共同編順口溜:屋檐翹起w w w。

⒊指導書寫。

學生觀察書上y w的寫法,彙報並得出結論後自己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三、學習整體認讀音節yi wu yu。

(一)、利用插圖引出音節。

⒈出示插圖):下雨了,小朋友們穿雨衣,烏鴉呆在窩裡,魚兒到水面上透氣。

⒉學生小組討論,說說這幅畫。

⒊彙報交流。交流中說到「雨衣、烏鴉、魚」的畫面和相應的文字、拼音。

⒋認讀生字。誰能用「雨衣」說一句話?

(二)、提出yi wu yu 並學習。

⒈出示yi 。這是個整體認讀音節,讀「衣」。 Y是聲母,讀得輕短,yi是整體認讀音節,讀得稍響且長。它可以直接用來給漢字注音,不能拼讀,應整體認記。

⒉出示wu。想一想,這是個什麼音節?應怎麼讀?

⒊學習yu。

⑴出示ü,問:這個韻母念什麼?

⑵出示yu。韻母ü和聲母y交朋友時,兩點要去掉。教兒歌:小ü很驕傲,眼睛往上瞧,大y幫助它,摘掉驕傲帽。

⒋出示yi wu yu的四聲音節卡片練習讀音。

(三)、區分ⅰ u ü 和y w yi wu yu。

可以編個順口溜來記:小ⅰ出門找大y,小u出門找大w,小ü孤兒無父母,出門就去找大姨,大大小小在一起,整體認讀yi wu yu。

四、鞏固練習。

(一)、今天學了哪幾個聲母?哪幾個整體認讀音節?

(二)、學生拿出拼音卡片ⅰ u ü y w yi wu yu,老師發音,學生搶答。

(三)、讀一讀。

yɑ wo wūyā wō yǔyī yú

(四)、讀音說詞。

看圖說話學拼音4

d t n l

教學目標

⒈學習d t n l四個聲母,能夠讀准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⒉能用d t n l與單韻母拼讀音節與帶調拼讀音節。

⒊練習看圖拼讀詞句,學習帶拼音的兒歌,認讀「大、樂、我」三個字。

教學重點 聲母d t n l的發音及d t n l與韻母拼讀音節。

教學難點 n l的發音與韻母的拼讀。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預習:教學生看圖,觀察、思考,這是什麼地方?他們都在做自己喜愛的什麼活動?這課要學習幾個聲母?

一、複習舊知,揭示新課。

1、拼讀音節。

2、聽音取音節卡片。

二、看圖進入情景,激發興趣,練習說話。

1、看圖進入情景,激發興趣。

(⒈)在一個美麗的大森林裡,住著許多小動物,今天老師就帶大家到那兒去,參觀美麗的動物王國。

(⒉)出示課本插圖,配上音樂。

2、練習說話。

(⒈)美麗的動物王國到了,看看我們班哪個小朋友最聰明,能給大家講一講這裡發生的故事。(在美麗的動物王國里,山上有一座高高的木塔,一群小動物來到木塔下做自己喜歡的遊戲。三隻小熊在打靶,小猴坐在樹上吹喇叭,小兔玩累了,就去拿梨吃。它們真可愛!)

(⒉)小組討論,互相講故事。

(⒊)彙報交流。(教師隨機板書課文中的詞語「木塔」。)

三、學習聲母d t,指導拼讀。

(一)、學習聲母d。

⒈利用插圖引出音節。

⑴出示插圖:三隻小熊在打靶。

教師指導:三隻小熊在幹什麼?引出「dǎ bǎ」一音節詞,並認讀。

⑵誰能用「dǎ bǎ」說一句話?

⒉提出聲母d。

⑴觀察音節詞「dǎ bǎ」,說說這其中的哪個音節我們學過?怎麼讀?(bǎ)

⑵「dǎ」中的第二個字母「ǎ」我們已經學過。告訴學生:「dǎ」中的第一個字母「d」是我們本節課學習的第一個聲母。

⒊學習聲母d的發音。

⑴出示d的卡片,老師範讀,學生仿讀。

⑵發音方法:d是舌尖音,要把舌尖抵住上牙床,突然放開,不送氣。

⑶練習讀d,體會發音方法。

⒋記憶字形 ,指導書寫。

⑴聲母d,很像圖上的什麼和什麼?可簡筆畫。

⑵d有兩筆,第一筆是左半圓,第二筆是豎。

⑶在四線三格里,占上格和中格,左半圓在中格,豎在上格和中格緊挨著半圓的位置。

⑷學生書空。

(5)比較d、 b字型。(反6就是d,正6, b;反6,d。)

⑸在四線三格里書寫前,先複習書寫要求。

⒌學習聲母d和單韻母相拼。

⑴出示d-ɑ→dɑ 學生試讀,指名讀。

⑵誰會讀dɑ的四聲?

⑶請一個同學當小老師,帶著大家讀dɑ的四聲並說詞。

⑷讀音節詞dǎ bǎ,並說句。

⑸自由練習讀de di du及它們的四聲。出示音節卡片,學生抽讀,拼讀。

(二)、學習聲母t。

⒈出示木塔插圖。

⑴練習說話,引出「木塔」一詞及相應拼音。

⑵分析音節詞,提出聲母「t」。

⒉學習發音。

⑴t是舌尖音,發音時舌尖抵住牙床,突然放開時,要吐氣,跟老師讀t。

⑵學生練習t的發音,體會發音特點。

⒊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⑴出示t聲母卡片,像圖上什麼?

⑵老師邊板書t邊說:t有兩筆,第一筆是豎右彎,第二筆是橫。書寫時,第一筆寫在四線三格的上格和中格,第二筆寫在中格靠上的位置。

⑶學生邊說邊在四線三格里練習書寫。

⒋學習聲母t和單韻母相拼。

⑴出示t-ɑ→tɑ拼讀,指名讀tɑ的四聲,再說詞。

⑵讀音節詞mù tǎ,並說句。

⑶te ti tu及它們的四聲練習。

⑷讀音節說詞。

四、練習鞏固,彙報收穫。

1、找朋友遊戲。把寫有聲母或韻母的卡片發給學生,教師說音節,兩個學生舉著卡片組成朋友,其他同學跟著讀。

2、互相說說本節課有什麼收穫。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第二課時主要學習聲母n l,練習拼讀n l和單韻母組成的音節;練習看圖讀詞句,朗讀兒歌和正確認讀三個會認字。

教學流程

⒈學習 n l兩個聲母,能夠讀准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1) 區分n l兩個聲母的發音:發n 時,舌尖頂住上牙床,發音時聲帶顫動,氣流從鼻腔出來。發 l時,舌位與n相同,但氣流從舌兩邊出來。捏著鼻子發 l音,體會氣流從舌兩邊出來。鬆開鼻子發 n音,體會氣流從鼻腔出來。

(2) 記憶d t n l的形:「一匹小馬d d d ,一個傘把t t t,一個門洞n n n,一根小棍l l l」

⒉能用n l和單韻母相拼,練習直呼音節。

⒊練習看圖拼讀詞句,學習帶拼音的兒歌,認讀「大、樂、我」三個字。

(1) 自由練讀,不會讀的字可以找別人幫忙。

(2) 指名讀。學生領讀。齊讀等。

(3) 認讀「大、樂、我」三個字。

4.指導正確書寫d t n l。

看圖說話學拼音5

gk h

教學目標

⒈學習gk h三個聲母,能夠讀准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⒉引導學生讀准gk h與單韻母相拼的音節,初步掌握帶介母u的和後隨韻母的拼音方法。

⒋學習帶拼音的兒歌,認讀「哥、弟、米」三個字。

教學重難點 gk h的發音及學習帶介母u的聲介合母和後隨韻母相拼的方法。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gk h三個聲母,培養學生熟練掌握聲母和單韻母相拼的能力。

教學目標

⒈學習gk h三個聲母,能夠讀准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⒉培養學生熟練掌握聲母和單韻母相拼的能力,有條件的可以練習直呼音節。

教學流程

預習:看圖小聲讀拼音,想想圖意。

一、複習:1、認讀六個單韻母 2、認讀聲母bpm fd t n l

二、學習gk h三個聲母。

1、 學習g。

(1) 看情境圖說話。引導觀察,教師描述:這是一個和睦的動物大家庭,各種動物愉快地生活在這裡。在一個和睦的大家庭里有哪些動物?你覺得它們都在做什麼?你覺得它們快樂嗎?學生練習說句。師生共同描述全圖意思。引出音節gǔ,學習g。

(2) 老師邊范讀邊講解,發g時,舌根抬起,頂住上齶,然後突然放開,較弱的氣流衝出來,發出又輕又短的音。

(3) 學生觀察、模仿、練習發音。

(4) 利用插圖上的橄欖枝記憶字母形、教順口溜:9字帶鉤就是g。

2、教學聲母k h。方法同上。發k 時,與g大體相同,只是衝出的氣流比較強。發h時,舌根靠近軟齶,形成窄縫,氣流從窄縫中擠出。

三、教學gk h與單韻母相拼的音節。

1、 複習拼音方法。

2、 學生試拼g-ɑ k -ɑ h -ɑ

3、 指名拼讀 gɑ ge gukɑ ke ku hɑ he hu

四、指導書寫

「 」叫豎左彎。 「 <」叫左斜右斜。

第二課時

一、複習舊知,揭示新課。

(一)、抽讀學過的聲母卡片。

(二)、說說聲母和韻母相拼時該怎麼拼讀?(聲母支好架,韻母跟著發,前後一口氣,千萬別分家。)

(三)、抽讀音節卡片gu ku hu lu tu。

(四)、小結:以前拼讀的音節都只有一個聲母和一個韻母相拼,如果在聲母和韻母之間再加上一個字母,該怎麼讀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個新知識。

二、學習聲介合母連讀後隨韻母的方法。

(一)、看圖說話,引出並學習聲介合母連讀後隨韻母的音節。

⒈出示圖畫(小馬畫了一個南瓜,小鳥畫了一朵紅花,小鹿誇它們畫得好。)小組互相說一說,圖上畫的是什麼?

⒉彙報交流。運用圖畫出現guɑ、kuɑ、huɑ。

⒊介紹聲介合母連讀後隨韻母的方法。

①出示gu-ɑ→guɑ音節卡片。

②這個音節有幾個字母?(三個)g是聲母,u在這個音節中叫介母,ɑ跟隨在最後面,叫後隨韻母。在拼讀時,我們把聲母和介母合起來當做一個整體,叫做聲介合母,gu就是聲介合母。這樣的音節就是聲介合母連讀後隨韻母的音節。

③聲介合母連讀後隨韻母的方法,就是把聲介合母(前音)和後隨韻母(後音)快速連讀成新的音節,連讀要領是:「前音後音念分明,兩音急讀就拼成。」(老師以gu-ɑ→guɑ為例,一邊講解一邊示範拼讀。)

④請同學們自由練習,比一比哪位同學最聰明,最先掌握這種連讀方法。(學生自由練習。)

(二)、提供材料,鞏固練習。

⒈出示下列音節,鞏固練習。(學生拼讀熟練後,教師隨機加聲調,學生組詞說話。)

gu guɑ guɑ 西瓜 guɑ刮開 guɑ 寡婦 guɑ 挂車

ku —ɑ kuɑ kuɑ誇獎 kuɑ - kuɑ 打跨 kuɑ挎包

hu huɑ huɑ鮮花 huɑ 滑跤 huɑ - huɑ畫圖

gu guo

ku —o kuo

hu huo

⒉出示下列音節卡片,鞏固拓展。(教師隨機加聲調,學生組詞說話。)

du-o→duo tu-o→tuo

nu-o→nuo lu-o→luo

三、學兒歌,識生字。

(一)、學兒歌。

⒈出示課件(或插圖)。圖上畫的都有誰?他們在哪裡?在幹什麼?

⒉小組討論,把圖上每個小動物的活動用一句話說出來。

⒊展示兒歌。老師範讀,學生跟讀。

⒋出示重點音節詞,學生練讀。(注意紅色的三拼音,綠色輕聲的讀法。)

lǎo hǔ dǎ gǔ huá huá tī

bá luó bo luò tuo

⒌小組學習,把這首兒歌讀熟,看誰最聰明能背下來,自己設計動作演一演。

⒍每組推選一名同學扮演一種動物,帶上頭飾,上台來演一演。

(二)、學生字。

⒈把生字從兒歌中找出來,圈起來,認真讀一讀。

⒉教師板書四個生字,打亂順序後,組織學生齊讀、搶答並組詞。

四、讀書:老師帶讀,學生指讀,回歸整體,養成良好讀書習慣。

複習一

教學目標

⒈鞏固6個單韻母,,13個聲母(y、w),讀准字母的音,認清字母的形,能正確書寫。

⒉能熟練地拼讀音節,看圖讀好拼音詞。區別舌尖音n、l。

⒊鞏固11個會認字。

教學重點 區別n、l與同一韻母拼成音節的差別。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誰會讀。

1、讀一讀。說說哪些是單韻母,哪些是聲母,哪些是整體認讀音節。

2、背一背。

3、寫一寫。

二、看誰摘的果子多。

(一)、出示教具。

⒈一棵掛滿了果子的大樹挂圖,果子卡片上寫著本單元所學聲母。

⒉單韻母頭飾。

(二)、教師提出要求:請帶著單韻母頭飾的同學上台來摘果子,摘到的果子必須和自己所代表的單韻母能組成音節,並且要把組成的音節大聲讀出來,這樣的果子才屬於你。誰是我們班的摘果子能手呢?我們現在就來比一比。

(三)、指名六位同學發給頭飾,開始遊戲。遊戲結束後再換一輪。

(四)、幾輪遊戲結束後全班同學在書上連一連、讀一讀,並選擇一個或幾個音節加上聲調說一句話。

(五)、教師小結。

三、看誰讀得准。

(一)、自由讀。

(二)、指名讀。(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三)、小組賽讀。

(四)、開展「擂台賽」,比一比誰讀得最快最准。

(五)、選擇一個或幾個音節加上聲調說一句話。

四、拼音寶寶找朋友。

(一)、教師將13個生字卡片貼在黑板上,把相應的拼音卡片發給同學們。

(二)、要求:看哪個拼音寶寶最快找到朋友並能響亮地讀出來。

(三)、開始遊戲。(一輪結束後再開展幾輪。)

(四)、全班同學都在書上連一連,並讀一讀,選擇一個或幾個字說一句話。

五、教師總結。

看圖說話學拼音第二單元分析

第二單元包括第6至8課和複習二。學習10個聲母和7個整體認讀音節。繼續學慣用聲韻連讀法直呼單韻母音節。繼續學慣用聲介合母連讀後隨韻母或三拼音節的方法拼讀有介音的音節。練習讀聲調。學習ü上兩點的省寫規則。練習讀由學過的音節組成的詞句。練習在四線三格里書寫學過的聲母和音節,給音節正確地標上調號。

預習本單元課文,教學生看圖,想圖意。

看圖說話學拼音6

j q x

教學目標

⒈指導學生學會聲母j q x,能夠讀准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⒉引導學生學會j q x與單韻母拼讀音節及帶調拼讀音節,準確拼讀j q x開頭,帶ⅰ的聲介合母與後隨韻母的拼音練習。

⒊幫助學生初步掌握ü兩點省寫規則。

4.認讀「西、瓜、下、木」四個字,會讀詞語和句子。

教學重點

⒈了解j q x與ü相拼時去點的規則。

⒉q與b d p在字形上的區別。

⒊認讀「西、瓜、下、木」四個字。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預習:看圖,小聲讀音節認字,思考圖意。

一、複習導入。

1、談話激趣:同學們,今天有幾個大家熟悉的朋友來到了我們班,看看你們誰能叫出他們的名字。

2、複習已學過字母。出示字母卡片m g h i ɑ u ü。自由讀。

3、導入新課:你們記得真清楚。這幾個朋友很高興。他們要帶我們去一個地方,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二、學習新課。

(一)、看圖進入情景,練習說話,引出並學習j q x三個聲母。

⒈出示書中畫面(沒有文字和拼音)。整體感知,創設說話的情境,練習說話:你們喜歡這個地方嗎?面對這幅畫你想說什麼呢?請同學們自由發言。

⒉引出帶有新字母的詞語:

這個地方真美,真有意思。(師生呼應說)有一群可愛的什麼?又大又甜的什麼?五顏六色的什麼?有慈祥的什麼?在美麗的環境中爺爺和孫子在幹什麼?(運用圖畫使談話中說出母雞、西瓜、下棋)

 ⒊試拼詞語,引出新字母。

你能試著想一想這些字都是由什麼聲母和韻母拼成的?出示「mǔ jī」「xī guā」「xià qí」。

⒋明確學習任務,引發學生思考學習方法。

隨著學生試拼音節,課件出示j-ī、x-ī、q-ī三組拼讀示音,再通過課件出示j q x,啟發同學: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新聲母。根據我們以前的學習方法,你有什麼好辦法學會它們呢?

(二)、學習j q x的讀音、字形和書寫。

⒈學生自學。(提示:怎樣讀?怎樣記?怎樣寫?)

⒉小組交流學習情況,互相幫助,教師輔導。

在學生按照自己的方法學習時,教師可運用課件進行演示,幫助學生掌握字母的音、形和書寫。

j:讀音與「雞」的發音相似,輕些,短些。 字形與母雞的圖片複合﹙課件演示﹚。

q:讀音與「棋」的發音相似,輕些,短些。字形與氣球圖片複合﹙課件演示)。

x:讀音與「西」的發音相似,輕些,短些。 字形與切開的西瓜的圖片複合(課件演示)。

書寫通過課件演示筆順及在四線三格中的位置。

(三)、突破難點:「q」與「b d p」的區分。

⑴學生質疑:在學習j q x過程中最困難的是什麼?(可能是書寫也可能是字形,最突出的應該是「q」與「b d p」的區分。對於一般性問題或個別孩子的問題可以由學生解答,可以重點解決「q」與「b d p」的區分。)

⑵引導結合以前的學習方法想一想怎樣記清字母的形與音。

如:順口溜:左下半圓d,右下半圓b,右上半圓p,使學生自己編出「左上半圓q」。

再如:收音機b b b,兔潑水p p p,馬蹄聲聲d d d,引導學生說出「氣球飄飄q q q 。」

⑶手勢演示的字母形狀b d p q,(大拇指代表一豎,握著的拳代表半圓。)

⑷重點引導學生運用可拼擺的紙板進行四個字母的區分練習。老師或同學說一個字母,學生在課堂上擺出所說字母的形狀。

(四)、學習拼讀j q x與ⅰ相拼的音節。

⒈課件出示三組音節,讓學生試拼。

⒉指名拼讀。

⒊抽讀帶調音節卡片,直呼搶拼。

(五)、繼續練習聲介合母與後隨韻母的拼讀。

⒈情景圖出示「guā」的音節,讓學生分析這是什麼拼音節?

⒉回憶並練習帶有介音的音節的讀法:前後音念分明,兩音急讀就拼成。

⒊練習教學jiɑ過程:出示音節,學生練習。

⒋課件出示ji-a→jiɑ qi-α→qiα xi-α→xiɑ三組拼式,學生分小組練習拼讀,互相檢查。

⒌練習書寫j q x三個聲母。

⑴老師帶著寫。

⑵自己試著寫。

⑶實物投影分析後再練。

⑷小組評議修改。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j q x與ü相拼時去點的規則。正確拼讀j u q u x u。練習看圖拼讀詞句。認讀「西、瓜、下、木」四個字。

教學流程

⒈學習j q x與ü相拼去點的規則,正確拼讀j u q u x u。

(1) 板書j–ü q-ü x-ü,讓學生拼讀,拼讀出音節後,板書出:j u q u x u

(2) 引導發現j u q u x u中的ü在寫法上有什麼變化,再講解兩點省寫規則。教順口溜:j q x真淘氣,從不和u在一起,它們和ü來相拼,見了魚眼就挖去。

⒉練習看圖拼讀詞語。認讀「西、瓜、下、木」四個字。

看圖說話學拼音7

z c s

教學目標

⒈指導學生學會聲母z c s,能夠讀准音,認清形,正確書寫;掌握z c s與單韻母a、e、u的拼音方法,能準確拼讀聲介合母與後隨韻母o組成的音節。

⒉指導學生學會整體認讀音節zⅰ cⅰ sⅰ,正確讀出四聲,正確書寫。

⒊指導學生認識生字,正確讀詞,會讀句子。

⒋通過看情境圖,訓練學生的觀察、思維和表達能力。

教學重難點

z c s的發音及zⅰ cⅰ sⅰ的整體認讀。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預習:仔細觀察書中插圖,小聲拼讀音節,思考圖意。

一、複習導入。

1、複習已學過字母和音節。出示字母、音節卡片,學生抽讀。

2、導入新課:你們讀得真棒!現在,老師要帶大家去小猴子家裡做客,我們趕快出發吧!

二、學習新課。

(一)、看圖進入情景,練習說話,引出並學習z c s三個聲母。

⒈課件出示書中畫面(沒有文字和拼音)。整體感知,激發說話的情景,練習說話:小猴子一家可真熱鬧啊!圖上的小猴子一家分別都在幹什麼呢?請同學們自由發言。

⒉引出帶有新字母的詞語:

小猴子一家可真熱鬧!(師生呼應說)最遠處,兩隻調皮的小猴子在幹什麼?屋後結了很多長長的什麼?猴媽媽認真地在幹什麼?猴爸爸在辛勤地幹什麼?瞧,猴哥哥當什麼,在帶著兩個猴弟弟玩開火車遊戲。(運用課件使談話中說出雜技、綠絲瓜、擦玻璃、洒水、司機)

  ⒊分析音節,引出新字母。

你能試著想一想這些音節都是由什麼聲母和韻母拼成的?課件出示「zá cā sǎ」。

⒋ 明確學習任務,引發學生思考學習方法。

隨著學生試分析音節,課件出示z-á、c-ā、s-ǎ三組拼讀示音,再通過課件出示z c s。啟發同學: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新聲母。根據我們以前的學習方法,你有什麼好辦法學會它們嗎?

(二)、學習z c s的讀音、字形和書寫。

⒈學生自學。(提示:怎樣讀?怎樣記?怎樣寫?)

⒉小組交流學習情況,互相幫助,教師輔導。

在學生按照自己的方法學習時,教師可運用課件進行演示,幫助學生掌握字母的音、形和書寫。

z:讀音與字的發音相似,讀成一聲,輕些,短些。字形與小熊貓寫字的圖片複合﹙課件演示﹚。

c:讀音與刺的發音相似,讀成一聲,輕些,短些。字形與小刺蝟的圖片複合﹙課件演示)。

s:讀音與絲的發音相似,輕些,短些。字形與蠶吐絲的圖片複合(課件演示)。

書寫通過課件演示筆順及在四線三格中的位置。

⒊引導學生按以前的學習方法想一想怎樣編兒歌記清字母的形。

師生共同編兒歌:如:小2z,半圓c,半個8字s s s。

(三)、學習整體認讀音節zⅰ、cⅰ、sⅰ。

⒈課件出示兩組字母z、c、s和zⅰ、cⅰ、sⅰ,學生比較字形上有什麼不一樣?

⒉指名說一說。

⒊教師講述:zⅰ、cⅰ、sⅰ是整體認讀音節,要把音節整體記憶。在發音時,把z、c、s讀得長一點,響一點就是zⅰ、cⅰ、sⅰ的音。

⒋教師範讀,學生跟讀。

⒌出示zⅰ、cⅰ、sⅰ的四聲音節卡片進行練讀。

⒍讀音節詞:dǎ zì lǜ sī guā sī jī

(四)、練習z c s和韻母相拼。(學生拼讀熟練後,教師隨機加聲調,讓學生進行組詞說話練習。)

⒈出示兩拼音節,學生分小組練習拼讀,互相檢查。

ɑ ɑ ɑ

z e c e s e

u u u

⒉出示三拼音節,學生分小組練習拼讀,互相檢查。

Zu zuo

Cu o cuo

Su suo

(五)、練習書寫z、c、s三個聲母和zⅰ、cⅰ、sⅰ三個整體認讀音節。

⑴老師帶著寫。

⑵自己試著寫。

⑶實物投影分析後再練。

⑷小組評議修改。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複習上節課所學內容,練習看圖拼讀詞句,練習讀由學過的音節組成的詞句,認讀「打、字、馬」三個字。

教學流程

⒈練習看圖拼讀詞語。

⒉練習讀由學過的音節組成的詞句,認讀「打、字、司、機」四個字。

看圖說話學拼音8

教材分析

「看圖說話學拼音8」共包括四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是看圖說話和認識與本課新學聲母有關的詞語;第二部分是翹舌音zh、ch、sh、r及整體認讀音節zhi、chi、shi、ri,配有圖畫;第三部分是學習聲韻連讀音節與含有介母的音節;第四部分是正確書寫本課的聲母和整體認讀音節以及落實「車、竹、子、日、出」五個會認字。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學會zh、ch、sh、r四個聲母,讀准音,認清字形,能正確書寫;掌握zh、ch、sh、r與單韻母a、e、u的拼讀方法,能準確、熟練地拼讀或直呼。

2、指導學會整體認讀音節,正確讀出四聲,正確書寫。

3、指導認識生字,正確讀詞。

4、通過看情境圖,培養學生觀察、表達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zh、ch、sh、r的發音及zh、ch、sh、r的發音。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 一 課 時

預習:看文中插圖,小聲讀音節,認字,思考圖意。

一、 複習導入。

1、抽讀聲母卡片,重點複習z、c、s、h。

2、抽讀zi、ci、si四聲音節卡片。

二、 學習新課。

1、看圖進入情境,練習說話,引出並學習zh、ch、sh、r四個聲母。

⑴ 課件出示第22頁圖畫(沒有文字和拼音)。整體感知,激發說話的興趣:你們看到了什麼?你們喜歡誰?為什麼喜歡它?請同學們先自己練習說說,再與同桌交流。

⑵ 引出帶有新字母的詞語:

早晨,太陽公公剛一露頭,小動物們在「開心樂園」就活動起來了。(師生呼應說)松鼠準備爬到shù zhī上,豬寶寶不停地扇扇子,嘴裡還不斷地哼哼:「wǒ pà rè」,熊貓抱著zhú zi,高興地笑著,頑皮猴正練習qí chē 。(運用課件使談話中說出「日出」、「松鼠爬樹」、「小豬扇扇子」、「熊貓吃竹葉」、「猴子騎車」。)

⑶ 試拼詞語,引出新字母。

你能想一想這些字都是由什麼聲母和韻母拼成的嗎?

課件出示「rì chū」「shù zhī」「wǒ pà rè」「zhú zi」「qí chē」。

⑷ 明確學習任務,引發學生思考學習方法。

隨著學生試拼音節,課件出示zh--u、ch--u、sh--u、r--e四組拼讀示音,再通過課件使zh、ch、sh、r醒目。啟發學生: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新字母。回憶以前的學習方法,你有什麼好辦法學會它們嗎?

2、學習zh、ch、sh、r的讀音、字形和書寫。

⑴ 學生自學。(提示:怎樣讀?怎樣記?怎樣寫?)

⑵ 小組交流學習情況,互相幫助,教師輔導。

(四幅插圖既表讀音,也提示字形,應充分利用:引導學生主動觀察圖畫,由圖畫引出四個聲母的讀音。)

在學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學習後,教師可選用課件進行演示,幫助學生掌握字母的音、形和書寫。

zh:「織毛衣」的「織」讀得輕短些就是zh的音。字形與織毛衣圖片複合(課件演示)。書寫通過課件演示筆順及在四線三格中的位置。

ch:讀音與「小男孩喂刺蝟吃蘋果」的「吃」相似,短些、輕些。字形與「小男孩喂刺蝟吃蘋果」的圖片複合(課件演示)。書寫通過課件演示筆順及在四線三格中的位置。

sh:「獅子」的「獅」讀得輕短些就是sh的音。字形與「蹲獅」的圖片複合(課件演示)。書寫通過課件演示筆順及在四線三格中的位置。

(引導學生注意不要把字母分開寫。例:z h)

r: ①引導學生觀察「日光與幼芽」圖。問:誰能藉助「日」的音讀出「r」?請說說你讀的方法。[可引入「小老師」的機制。] ②看圖回答:怎樣記住r的形狀? ③課件演示筆順及在四線三格中的位置。

3、學習拼讀zh、ch、sh只與a、e、u及r只與e、u相拼的音節。

⑴ 課件出示四大組音節,學生試拼。

⑵ 指名帶讀。

⑶ 開火車讀。

⑷ 抽讀帶調音節卡片,直呼搶拼。

4、繼續練習聲介合母與後隨韻母的拼讀。

⑴ 回憶帶有介母的音節的讀法:前音後音念分明,兩音急讀就拼成。

⑵ 課件出示 zhu—a→zhua、zhu—o→zhuo、chu—a→chua chu—o→chuo、shu—a→shua、shu—o→shuo、ru—o→ruo 音節組成,學生分小組練習拼讀,互相檢查。

5、練習書寫zh、ch、sh、r四個聲母。

⑴ 老師帶著寫。⑵ 學生試著自己寫。⑶ 實物投影分析後再練習寫。⑷ 小組評議修改。

三、鞏固練習:

1、 把聲母改成整體認讀音節,寫在( )里。

zh—( ) ch—( ) sh—( ) r—( )

2、 看圖拼讀,在正確音節下面畫「∨」,錯誤的畫「╳」。

zu zi ( ) zhu zi ( ) shi zi ( ) si zi ( )

第 二 課 時

(第二課時主要學習整體認讀音節zhi、chi、shi、ri,落實會認字五個:「車、竹、子、日、出」。教師說明在這幾個音節中「i」不讀「衣」,不必講解 -i 的發音和用法。)

語文實踐活動:(教師可根據學生情況進行此項活動。)

詞語花籃例:車----車子 車輛 馬車 汽車 ……

教學設計

一、 學習整體認讀音節zhi、chi、shi、ri,

1、 發音:與聲母zh、ch、sh、r的發音相近,只是讀的響亮些,長些。可對比練習。

2、 記形:zhi、chi、shi、ri,要整體識記。

3、 拼音練習

(1)四聲練習

(2)用連線拼音板拼讀

(3) 拼讀音節,達到熟練。

cha , che , zhu , zha, she , shu, re , ru , zhi zhu , yi zhi , shi zi , ka che ,

4、 書寫。

二、 認字

1、 認讀卡片上的字

2、 看圖拼讀音節,讀詞、認字。

3、 口頭組詞。

板書設計

看圖說話學拼音8

zh zhi zh

ch chi ch a、e、u、(u)a、(u)o

sh shi sh

r ri r e、u、(u)o

復 習 二

教材分析

「複習二」共安排了四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是按順序記憶23個聲母;第二部分是辨別d、b、q、p;第三部分是藉助四幅圖和相關音節詞進行拼讀練習,重點是區分平舌音與翹舌音、鼻音n與邊音l,能正確讀出輕聲音節;第四部分是為漢字和音節找朋友。

教學目標

1、複習鞏固23個聲母,能較熟練的按順序讀出;能區別形近、音近字母,重點是d、b、q、p、n、l;能區別平舌音與翹舌音z—zh、c—ch、s—sh。

2、複習鞏固九個整體認讀音節,能區別易混的音節zi-zhi、ci-chi、si-shi;正確讀出輕聲音節。

3、複習鞏固11個會認字,能正確讀出字音,牢記字形,在初步理解字義的基礎上,進行口頭組詞的實踐活動,提高拼音和認字能力。

教學重點

1、區分字母、音節。

2、拼讀音節詞,識記漢字,把相應的音節與詞語連起來。

課時安排 2課時或3課時

教學流程

預習:輕輕地讀一讀題目。

一、按順序連一連

(一)教師可採用指名背、小組背、開火車背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按順序背誦23個聲母后再連一連,連完後讓學生說一說連成了什麼,並塗上顏色。

(二)這個小動物對我說:通過這個遊戲,讓學生說一說小動物會對自己說些什麼或說說自己知道的和想到的關於這個小動物的知識等等,從而擴展學生的知識,增強學生的互動學習。

二、我會記

引導學生開動腦筋,通過實踐記憶d、b、q、p四個聲母。例如:剪、擺、拼紙板或手勢演示(大拇指代表一豎,握著的拳頭代表半圓)。

三、比一比,讀一讀

教師可採用學生喜歡的方式幫助他們區別z—zh、c—ch、s—sh、n—l、si-shi,正確讀出輕聲音節zhú zi、shì zi。例如:指名讀、直呼搶拼、指名帶讀、小組合作學習、小組賽讀、看圖說一句話(用上圖下方的音節詞)等。

四、連一連,讀一讀

教師可組織學生分小組複習音節、做照鏡子遊戲或聽音取字卡,再引導學生弄明白花籃中的音節與中間的詞語的關係,最後連一連,讀一讀,從而明白每個漢字都有自己的讀音。

看圖說話學拼音(9~14)

單 元 分 析

本單元包括看圖說話學拼音9~14課和複習三。學習9個複韻母(包括特殊韻母er)、9個鼻韻母(包括5個前鼻韻母和4個後鼻韻母)和6個整體認讀音節。學慣用聲韻連讀法直呼複韻母音節和鼻韻母音節。熟練拼讀有介音的音節。繼續練習聲調。鞏固j、q、x與üe、ün相拼ü上兩點省寫規則。練習讀由學過的音節組成的詞語。認字28個。練習在四線格里書寫複韻母、特殊韻母、鼻韻母和音節,給音節正確地標上調號。

複習三共有八項內容和1份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表。新認字6個和兩個漢字基本筆畫,能按筆順在田字格里正確書寫「一、二、三、十」。在全面複習的同時,又要突出重點和難點。通過讀一讀、唱一唱形式指導學生讀書、寫字及執筆的方法,培養良好的習慣。

預習:看一看本單元的課文,想一想本單元我們將學習什麼音節?你會讀嗎?

看圖說話學拼音9 學習ai、ei、ui

教材分析

「看圖說話學拼音9」共包括五部分的內容:第一部分是看圖說話和認識與本課新學複韻母有關的詞語;第二部分是複韻母ai、ei、ui及它們的四聲練習;第三部分是練慣用聲韻連讀法直呼複韻母音節,重點是鞏固翹舌音;第四部分是讀兒歌;第五部分是正確書寫本課的複韻母及落實「白、開、會、水」四個會認字。

教學目標

1、指導學會複韻母ai、ei、ui,認清字母的形,讀准音,正確書寫。讀准四聲。

2、指導學習聲母與ai、ei、ui組成的音節,能熟練地拼讀或直呼。

3、指導認識生字。正確朗讀兒歌。

4、引導看情境說話激發興趣,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和口頭表達力。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掌握複韻母ai、ei、ui的發音要領與聲母組成的音節及認字。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 一 課 時

預習:看書26頁,認真看圖,輕聲讀一讀音節和字,思考圖上畫了什麼?

一、 複習舊知,揭示新課。

1、複習單韻母a、e、u、i。(認讀卡片,可讀出順口溜。)

2、抽讀聲母卡片。

3、談話,揭題:看圖說話學拼音9。

二、 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出示動畫課件(藍天白雲,綠樹成陰,小草蔥蔥,動物遊戲。)提問激趣:你認識畫中的小動物嗎?(相機顯示課文中的帶拼音詞語)你想到了一個什麼故事?(教師講故事《龜兔賽跑》做適當引導。)

2、觀察插圖,互相講故事,指名講故事。(要求用上文中的詞語。)

三、 學習複韻母,指導拼讀。

(一)學習複韻母ai、ei、的發音和認字形。

1、 利用課件(或插圖)引出音節ai、ei、。師:它們是由兩個單韻母組成,我們把它叫做複韻母。

2、 教ai引路。

(1)播放動畫課件(或出示插圖):小白兔挨著大樹睡大覺。

教師指導:用「小白兔(bái  tù)挨(āi)著大樹睡大覺。」引出 ai ,並認讀。(告訴學生「挨著」的「挨」就是ai 的讀音,發音時先張大嘴發a,緊接著口形由大到小,很快滑向i。a讀得重,i讀得輕,中間不斷氣,一口氣讀成ai。)

⑵ 學生練習發音,師正音。

⑶ 出示ai的四音效卡片:誰來試著讀一讀?你發現誰頭上有小花帽?(小花帽即「ˉˊˇˋ」,可適時複習標調原則。)

⑷自由練習發音。

⑸互相檢查,並糾正發音。

2、想一想:怎樣記住ai的字形?指名說。

3、課件遊戲:四個「小動物」分別貼上āi ái ǎi ài,蹦蹦跳跳地走過來,能叫出它們名字的小朋友站起來讀一讀。用「ai」的四聲組詞並說一句話。如:我挨著媽媽坐著。學生讀對了,「小動物」就誇獎他:「對了。你真棒!」(可打亂順序認讀。)

4、指導拼讀聲母與ai組成的音節。

⑴ 指名說說聲母和韻母拼讀的方法。

⑵ 在遊戲中進行dai 、tai 、nai 、lai的拼讀訓練。

(一位小朋友戴上頭飾ai,去邀請d、t、n、l做它的朋友,一位同學配合發出dai、tai、nai、lai的音。其他同學跟著發音。)

(二)學習複韻母ei、的發音和認字形。

1、課件出示ei,讓學生用學習是ai 的讀音方法自學ei的發音。自由讀、指名讀、及時正音領讀,,同桌互讀。

2、怎樣記住ei 的樣子呢?同桌討論。提名說。

3、找找ei的四頂小花帽戴在誰的頭上?

3、拿出卡片按順序讀,打亂順序讀,遇到二聲和三聲多讀幾遍,學生自己反覆練習讀。同桌賽讀,指名領讀。

4、做遊戲,練習拼讀bei、pei、mei、fei。

四、指導書寫,學生練寫。

1、 提醒學生書寫時,兩個單韻母要寫得勻稱、緊湊。

2、 指名上台寫,師生共同評議。

3、 學生在拼音本上練寫。

第 二 課 時

一、 複習。

1、 抽讀ai、ei、四音效卡片。

2、 找朋友:教師發音,學生舉起相應的音節卡片。(可打亂順序:dai、lai、nai、tai、mei、fei、pei、bei。)

二、 學習複韻母ui。

1、用「烏龜(wū guī)獲得了勝利,豬寶寶讓它喝水 (hē shuǐ)。」引出ui,並認讀。

2、示範發音(方法:先念u的音,接著發ei的音[不是i],口形由圓到扁。)領讀,及時正音。

3、 學習ui的四聲。強調ui的標調在i的頭上。

兒歌:① i、u手拉手,花帽戴在後。② 小i個子高,戴帽點去掉。

4、 拿小卡片(ui的四聲)做遊戲。

師讀生找:

師:小朋友,微微笑,微笑的微在哪裡?

生:微笑的微在這裡。(舉起uī)

衛生(生舉起uì) 偉大(生舉起uǐ) 圍巾(生舉起 uí)

5、 練習拼讀zh、ch、sh、r與ui組成的音節。

三、 朗讀兒歌。

1、 自由練讀。

2、 指名讀。

3、 拍手齊讀。

四、 正確認讀「白、開、會、水」四個漢字。

1、 在書上找到「白、開、會、水」四個漢字並用筆圈出來,自己拼一拼,讀一讀。

2、 同桌互相聽一聽是否讀對了。

3、 做找朋友的遊戲,幫助正音。並組詞、說句。

4、 從生字卡片中找出「白、開、會、水」四個漢字,給同桌或在坐的老師讀字、說詞、說句。

5、 做完後根據他人的評價在課本的「我會認」旁邊做上自己喜歡的符號。

板書設計

看圖說話學拼音9

d t n l b p m f zh ch sh r

ai ei ui

i

看圖說話學拼音10 ao、ou、iu

教材分析

「看圖說話學拼音10」共安排了五部分學習內容:第一部分是看圖說話和認識與本課新學複韻母有關的詞語;第二部分是複韻母ao、ou、iu及用聲韻連讀法直呼複韻母音節;第三部分是學習含有介母的音節;第四部分是讀兒歌;第五部分是正確書寫本課的複韻母和落實「小、好、個、你」四個會認字。

教學目標

1、學會複韻母ao、ou、iu,讀准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學習掌握聲母y與ao、ou組成的音節及聲母j、q、x與介母i、複韻母ao組成的音節。

3、認識「個、小、你、好」四個漢字,正確朗讀兒歌。

4、 繼續看情境圖說話,激發學習情趣,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教學重難點

複韻母ao、ou、iu的發音方法及帶i的聲介合母與後隨韻母相拼的方法或三拼法。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 一 課 時

預習:看書28頁,仔細看圖,思考圖中的意思,輕輕讀一讀音節和字。

一、複習導入。

抽讀複韻母ai、ei、ui四音效卡片,並練習聲母與它們的拼讀。

二、學習複韻母ao、ou、iu。

(一)看圖說話。

1、課件出示第28、29頁插圖。

2、談話:你覺得這是什麼地方?你喜歡這個地方嗎?為什麼?你都看到了什麼?(教師相機出示課文中的帶拼音詞語,並幫助組織語言:這是一個圓形水池,魚兒在水中游來游去。池邊柳樹的枝葉在微風中擺來擺去,四周綠數成陰,真是個環境優美的公園。)

3、同桌互說都看到了什麼。(要求用上文中的詞語。)

4、指名說,學生跟說。

(二)學習複韻母,指導拼讀。

1、利用課件引出音節。

⑴ 出示插圖:幾幢高樓。

教師指導:這是什麼?引出「高樓」一詞,並認讀。

⑵ 誰能用「高樓」說一句話?

2、提出複韻母ao、ou,並認識ao、ou的組成。

⑴ 告訴學生:「高樓」這個詞語用拼音表示是「gāo lóu 」,「ao、ou」是我們本節課學習的兩個複韻母。

⑵ 看插圖:在哪兒還能找到「ao」?

⑶ 「ao、ou」是由什麼字母組成的?

3、學習ao、ou的發音。

⑴ 教師講述ao、ou的發音要領。先發a音,緊接抬高舌頭,口型收攏、變圓,收o音。0u:o音響而長,u音較短。

⑵ 聽老師發音;做好口形跟隨老師發音。

⑶ 自由練習發音。

⑷ 互相檢查,並糾正發音。

(5)四聲練習,提醒標調位置。ao、ao、ao、ao、 ou、ou、ou、ou、

4、練習拼讀或直呼聲母與複韻母ao、ou組成的音節。

(教師可適當組織遊戲激發學生學習拼讀或直呼複韻母音節。)

5、告訴大家一個小秘密。

⑴ 師:很多聲母都可以和ao組成音節,只有j、q、x,從來不跟ao在一起。

(唱順口溜:j、q、x真傲氣,從不跟ao在一起。)

⑵ 怎樣才能讓j、q、x與ao在一起?

⑶ 拼讀ji—ao—jiao qi—ao—qiao xi—ao—xiao。

6、出示插圖:幾棵柳樹。引出「柳樹」一詞,提出複韻母iu 。

⑴ 合作學習:①練習iu的發音。②拼讀或直呼聲母與iu組成的音節。

⑵ 區別ui與iu的標調。

① 課件顯示兩組四聲標調情況,讓學生在不同中找規律。

iū iú iǔ iù uī uí uǐ uì

② 用順口溜記憶標調方法:i、u 並排站,標在後一個。

③ 練習聲母與ui、iu的拼讀。

(可採用「找朋友」遊戲。例:師讀「丟」,拿聲母卡片組的小朋友出d,拿韻母四聲組的小朋友出iū,組合在一起,即找對了朋友。)

第 二 課 時

1、 主要學習朗讀兒歌,正確認讀「小、好、個、你」四個漢字

2、 練習在四線格里正確書寫複韻母ao、ou、iu。

3、 兩拼音節練習,可加四聲。

4、三拼音節練習。

板書設計

看圖說話學拼音10

z zh s sh y n l j q x ji qi xi

ao、ou iu ao

看圖說話學拼音11 ie üe er

教材分析

「看圖說話學拼音11」共包括六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是情境圖;第二部分是複韻母ie 、üe,整體認讀ye、yue,特殊韻母er 及用手勢圖提示er的發音,還有它的四聲練習;第三部分是聲母j、q、x、n、l與複韻母ie、üe組成的音節;第四部分是看圖讀句子,學認「頭」字,句子表述了圖意;第五部分是ie、üe、er、yue的書寫格式;第六部分是會認字「一、二、兒、月、頭」。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學會複韻母ie 、 üe,特殊韻母er 及er的四聲,整體認讀音節ye、yue,讀准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指導學習聲母與腹韻母組成的音節,能熟練的拼讀或直呼。重點學習j、q、x與üe相拼時,ü上兩點的省寫規則。

3、指導認識生字。正確朗讀句子。

4、引導看情境圖說話,訓練學生的聯想和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1、ie、üe、er的發音;聲母與üe組成的音節的拼讀及認字。

教學難點

er的發音。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 一 課 時

預習:看書30頁,認真看圖,思考圖意,輕聲讀一讀音節和字。

一、複習導入。

1、複習聲母出示卡片j、q、x、n、l、r。

2、我們再來做一個猜啞謎的遊戲,看老師的口形,請你猜一猜老師發的是什麼音,快速地從小卡片中找到它,舉起來,大聲地讀一讀。(i ü e ai ei ui ao ou iu)

3、你能給這些卡片分分組嗎?為什麼這樣分?(學生動手分一分,理由是一組為單韻母,一組為複韻母。)

4、剛才老師做猜啞謎遊戲的時候,你發現單韻母、複韻母發音有什麼不同嗎?

5、教師小結:發複韻母音的時候,都是從前一個音滑向後一個音,連成一個音,是一個連續的過程。

二、學習新知識。

(一)看圖進入情景,練習說話,引出並學習ie üe兩個複韻母和特殊韻母er。

1、課件出示第30頁圖畫(無文字和拼音)。整體感知,激發說話興趣,練習說話:認真看圖,你能把這件事講給大家聽嗎?

2、引出帶有新字母的詞語。

中秋節的夜晚多美呀!(師生呼應說)什麼圓圓掛天空?什麼圓圓擺桌上?風吹什麼沙沙響?在這麼美的環境中,小男孩在幹什麼?(運用課件使談話中說的「月亮」、「月餅」、「樹葉」、「兒子打電話」等畫面和相應的文字同時出現並閃爍。)

3、試拼詞語,引出新字母ie、üe、er。

根據我們以前的學習方法,你有什麼好辦法學會它們呢?

(二)學習ie、 üe、er、 ye、yue的讀音、字形和書寫。

1、學生自學。(提示:怎樣讀?怎樣記?怎樣寫?)

2、小組交流學習情況,互相幫助,教師輔導。

(1) 學習ie。

出示「樹葉」。問:這是什麼?出示複韻母ie的卡片。告訴學生:「樹葉」的「葉」讀一聲就是ie的音。老師示範發音,學生仿讀。學生自己練讀ie。

(2) 學習整體認讀音節ye。

講:圖中的「樹葉」的「葉」用音節表示時,不能寫成ie,必須用整體認讀音節ye。板書ye,用卡片練讀四聲。yē、yé、yě、yè 練習組詞說話。如yé爺爺讀報。yě野外很冷。比較ie、ye的不同。比比看,你發現了什麼?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師小結:ie、ye讀音相同,但ie是韻母,ye是整體認讀音節。

(3)學習üe與yue。

出示「月亮」、「喜鵲」的插圖和複韻母üe,整體認讀音節yue。學習小組共同學習:可採用學習ie—ye的方法,討論學習,看看能學到什麼新知識。注意:yue中üe的兩點呢?(可推薦代表當小老師給大家講。)指名領讀。練習整體認讀音節yue的用法。

如 yuē 大約、節約 yuè 月亮、音樂、月球

練習聲母與ie、 üe組成的音節。

第 二 課 時

一、複習。

1、抽讀聲母與ie、 üe組成的音節。

2、練習ye、yue的四聲並組詞。

二、學習特殊韻母er。

1、出示「兒子給爸爸打電話」的插圖,藉助「兒」的音學習「er」的音。

2、師範讀,生仿讀。(這個韻母發音有一定難度,教師要逐一聽學生髮音,及時正音。教師可先讓學生髮e的音,然後迅速把舌頭往上一卷就行了。)

3、練習er的四聲,並告訴學生:er不和聲母做朋友,單獨成音節,所以叫特殊韻母。

兒歌:er是個小淘氣,

從不和聲母在一起,

只和聲調做遊戲,

獨自注音就可以.

4、想一想:生活中哪些詞發er的音?

ér 兒子、兒童、女兒 ěr耳朵、耳環 èr二、二人、一二(重點認識一、二)

三、 拼音教學

(1) 教學j、q、x與üe相拼,先複習ü上兩省寫規則。

(2) n、l與üe相拼,帶四聲練習。

四、練習書寫 ie、 üe、 er、 ye、yue。

五、讀兒歌。

六、識字:一、二、兒、月、頭。

七、課堂練習

1、 比一比,說一說怎樣區分字母或音節。

ie — ye üe — yue er — e i ie — e i

2、 分辨音節,正確的畫「∨」,錯誤的畫「╳ 」。

n — üe → nüe ( ) j — üe → jue ( ) n — üe → nu e ( )

x — üe → xüe ( ) q — üe → que ( ) l — üe → lüe ( )

3、 在音節上標四聲調號。

er er er er lüe lüe lüe lüe yue yue yue yue

ye ye ye ye n ie n ie n ie n ie que que que que

板書設計

看圖說話學拼音11

ie – ye er

üe - yue ēr ér ěr èr

看圖說話學拼音12 an、en、in 、yin

教材分析

「看圖說話學拼音12」共安排了六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是情境圖與本課新學前鼻韻母有關的詞語;第二部分是前鼻韻母an、en、in及整體認讀音節yin和韻母相拼的音節;第三部分是學習整體認讀音節yuan;第四部分是讀韻文;第五部分是正確書寫本課的前鼻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第六部分是認字「門、去、來」三個會認字。

教學目標

1、學會an、en、in三個前鼻韻母及yuan、yin兩個整體認讀音節,認清形,讀准音。

2、掌握聲韻連讀的方法和聲介合母的拼讀方法;

3、會認「門、去、來」三個漢字。正確朗讀韻文。

4、能根據圖意想像說簡單的話,進一步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教學重難點

前鼻韻母an、en、in及整體認讀音節yuan、yin的發音要領,並識記。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 一 課 時

預習:看書32頁,認真看圖,思考圖意,輕聲拼讀音節並認字。

一、複習舊知,揭示新課。

1、複習單韻母a、e、i和聲母n。(認讀卡片,說順口溜。)

2、認讀複韻母ai、ei、ui,說說你是怎樣讀出來的?

3、談話,揭題:看圖說話學拼音12。

二、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談話:頑皮的小猴子是小朋友們喜愛的動物,今天,它要帶小朋友們去一個童話般的世界裡遊玩。你們願意去嗎?(課件播放動畫)

2、你看到了什麼?請大膽地說出來。(教師相機出示文中的詞語和音節。)

3、觀察插圖,互相講故事。(要求用上文中的詞語。)

三、學習前鼻韻母,指導拼讀。

(一)學習前鼻韻母an。

1、利用課件(或插圖)引出音節。

⑴播放動畫課件(或出示插圖):小猴子和哥哥走到岸邊。

教師指導:小猴子和哥哥來到什麼地方?引出「岸邊」一詞,並認讀。

⑵誰能用「岸邊」說一句話?

2、提出前鼻韻母an,並認識an的組成。

⑴告訴學生:「岸邊」一詞用拼音表示是「àn biān」,「an」是我們本課學習的第一個前鼻韻母。

⑵「an」是由什麼字母組成的?

3、學習an的發音。

⑴ 教師講述an的發音要領。

⑵ 聽老師發音;做好口形跟隨老師發音。

⑶ 自由練習發音。

⑷ 互相檢查,並糾正發音。

4、練習an的四聲。(可採用找朋友的遊戲。)

5、用「an」組詞並說話。例:ān,安全,小朋友們要注意安全。

6、指導拼讀聲母與an組成的音節。

⑴ 指名說說聲母和韻母拼讀的方法。

⑵ 在遊戲中進行ban、pan、man的拼讀訓練。(可採用找朋友的遊戲。)

7、告訴大家一個小秘密。

師:很多聲母都可以和an組成音節,只有j、q、x從來不跟an在一起。(唱順口溜:j、q、x真傲氣,從不跟an在一起。)

(二)學習整體認讀音節yuan。

1、出示圓球(圖片或實物),讓學生回答:這是什麼?

2、告訴學生「圓球」的讀音是「yuán qiú」,「yuan」是這課中大家要交的第二個朋友,它是一個整體認讀音節。

3、練習讀「yuan」及它的四聲。

4、用「yuan」組一個音節詞。

四、練習鞏固,彙報收穫。

1、找朋友遊戲。鞏固拼讀聲韻母組成的音節。

2、互相談談本節課有什麼收穫。

第 二 課 時

(第二課時主要學習前鼻韻母en、in和整體認讀音節yin,練習拼讀含有介母的音節;朗讀韻文;在四線格里正確書寫an、en、in、yin、yuan;正確認讀門、去、來」三個漢字。教學設計略。)

板書設計

看圖說話學拼音12

b zh j gu ju

p an ch en q in ku an qu an

m sh x hu xu

yuan yin

看圖說話學拼音13

教材分析

「看圖說話學拼音13」共包括六部分的內容:第一部分是情境圖;第二部分是前鼻韻母un、ün及整體認讀音節yun;第三部分是聲母與un、ün相拼的練習, j、q、x與ün相拼時兩點要省寫的規則重點學習;第四部分是讀兒歌;第五部分是正確書寫本課的前鼻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第六部分是會認字「雲、山、里、牛」四個會認字。

教學目標

1、指導學會un、ün兩個前鼻韻母及yun,認清形,讀准音,正確書寫。

2、;指導學習聲母與un、ün組成的音節,準確、熟練拼讀,逐步直呼,鞏固ü上兩點省寫規則。

3、會認「雲、山、里、牛」四個漢字,正確朗讀句子。

4、能根據情境圖說話,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和表達能力。

教學重難點

前鼻韻母un、ün的發音方法。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 一 課 時

預習:教學生看圖,思考圖意,輕聲讀音節。

一、複習舊知,揭示新課。

1、複習單韻母u、ü和聲母n。(認讀卡片,說順口溜。)

2、認讀鼻韻母an、en、in,說說你是怎樣讀出來的。

3、談話,揭題:看圖說話學拼音13。

二、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1、出示課本插圖,配樂,師繪聲繪色講述教材里的故事,並隨機出示課文中的詞語。

師:在那遙遠的北方,有一個美麗富饒的小山村。小山村裡有尖尖頂的房子,高大的樹,清澈的小河,還有大片大片的青草地。草地上,牧童吹著短笛,悠閑地看著牛群吃草。遠處,幾隻綿羊咩咩地叫著、跑著,就像那天上舞動的白雲。多美的小山村呀!

2、觀察插圖,互相講故事。(要求用上文中的詞語。)

三、學習前鼻韻母,指導拼讀。

(一)學習前鼻韻母un。

1、利用插圖引出音節。

⑴ 出示插圖:美麗的小山村。

教師指導:這是什麼地方?引出「山村」一詞,並認讀。

⑵ 試著用「山村」說一句話。

2、提出前鼻韻母un,並認識un的組成。

3、學習un的發音。

⑴ 教師講述un的發音要領。

⑵ 聽老師發音;做好口形跟隨老師發音。

⑶ 自由練習發音。

⑷ 互相檢查,並糾正發音。

4、練習un的四聲。

5、做「照鏡子」遊戲,鞏固un的四聲。

6、指導拼讀聲母與un組成的音節。

⑴ 指名說聲韻連讀的方法。

⑵ 在「找朋友」遊戲中進行gun、kun、hun的拼讀訓練。

(二)學習前鼻韻母ün。

1、出示「白雲」圖,導出ün的音。

2、出示ün的卡片,觀察字母形。

⑴ 與學過的哪個字母易混?

⑵ 怎樣區別?(啟發學生想出辦法記憶。如:雲上有小水滴可以產生雨,ün上的兩點多像小水滴呀!)

3、練習四聲。

4、學習聲母與ün的拼讀。

拼讀後,你發現了什麼?音節jun、qun、xun中的韻母是un還是ün?為什麼?

(三)學習整體認讀音節yun。

1、「yun」叫什麼音節?「yun」中的韻母是「un」還是「ün」?

2、練習四聲,說詞語。yūn頭暈 yún白雲 yǔn允許 yùn韻母

第 二 課 時

1、主要學習朗讀兒歌。

2、在四線格里正確書寫前鼻韻母un、ün及整體認讀音節yun。

3、正確認讀「雲、山、里、牛」四個漢字。

(1)結合圖讀詞認字。

(2)結合看圖指導讀句。

(3)看圖讀句。

板書設計

看圖說話學拼音13

g gun j jun

k un kun q ün qun

h hun x xun

yun yūn yún yǔn yùn

看圖說話學拼音14

教材分析

「看圖說話學拼音14」共安排了六部分的內容:第一部分是看情境圖說話。第二部分是後鼻韻母ang、eng、ing、ong和整體認讀音節ying;第三部分是學習含有介母的音節;第四部分是讀兒歌;第五部分是正確書寫本課的後鼻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第六部分是要求會認的生字「三、十、只、風」。

教學目標

1、學會ang、eng、ing、ong四個後鼻韻母和ying這個整體認讀音節,認清形,讀准音正確書寫。

2、學習聲母與ang、eng、ing、ong組成的音節,準確拼讀。熟練拼讀聲介合母的與後隨韻母組成的音節,逐步直呼。

3、會認「三、十、只、風」四個漢字,正確讀兒歌。

4、能根據情境圖說話,豐富語言,加強學生觀察、思維和表達能力的培養。

教學重難點

後鼻韻母的發音方法、熟練三拼音節。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 一 課 時

預習:看圖讀音節,思考圖意。

一、複習導入。

1、認讀5個前鼻韻母。

2、今天我們來學習拼音中的最後幾個韻母。

二、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教師請學生認真聽,並猜一猜:每年,當春風吹綠大地,一項戶外活動吸引了許多人。在春風中,人們盡情地放飛快樂的心情。

2、師隨機出示第36頁插圖:請與同桌互相說說你看到了什麼?(要求用上文中的詞語,表達意思較清楚。)

3、生爭相發言:自己看到了什麼。(師相機出示音節、詞語。)

三、學習後鼻韻母,指導拼讀。

(一)學習後鼻韻母ang。

1、藉助「山岡」(shān gāng)掌握ang的音。聽教師讀「岡」的音,然後分析音節gāng的韻母讀什麼音?

2、講解:ang是後鼻韻母,先發a,然後發鼻尾音 - ng。

3、學生練習發音,老師及時正音。

4、練習ang的四聲。

5、學習聲母與ang的拼讀。

投影:zang zhang guang kuang huang

6、任選音節組詞說話。

(二)學習後鼻韻母eng。

1、出示「風箏」圖及音節「fēng zheng」。

2、從「fēng zheng」中分析出「eng」的音。

3、練習eng的四聲。

4、練習聲母與eng的拼讀。

投影:beng peng meng feng deng teng ……

(三)學習後鼻韻母ing、ong。

1、出示「三隻青蛙」、「十朵紅花」圖,按以上方法,啟發學生讀出韻母的音:ing、ong。

2、練習發音,請同學或老師正音。

3、練習ing、ong的四聲。

4、練習聲母與ing、ong的拼讀。

投影:jing xing …… cong chong ……

jiong qiong xiong

(此環節,教師應以靈活多變的形式來訓練拼讀或直呼能力。)

5、任選音節組詞說話。

(四)學習整體認讀音節ying。

1、出示「老鷹」圖。若用音節來表示「鷹」,就用整體認讀音節ying,出示音節卡片。

2、練習四聲。

yīng 老鷹 櫻桃 yíng 歡迎 迎春花

yǐng 電影 影子 yìng 倒映 答應

(五)比一比,讀一讀。

an - ang en - eng in - ing ing - ying

第 二 課 時

1、 主要學習朗讀兒歌;

2、 在四線格里正確書寫ang、eng、ing、ong、ying;

3、 正確認讀「三、十、只、青、風」五個漢字。

板書設計:

看圖說話學拼音14

z b j c

ang eng ing ong

zh m x ch

gu ji

ku ang qi ong

hu xi

ying yīng yíng yǐng yìng

復 習 三

教材分析

「複習三」共安排了九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是區別音近、形近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第二部分是拼8個表示體育項目的拼音詞語,所出示的音節中主要是所學的後鼻韻母和三拼音節,這是複習的重點。第三部分是看圖讀音節詞語。第四部分是把音節補充完整。第五部分是看圖讀古詩,鞏固8個會認字,新學六個會認字。第六部分是「寫一寫」,記住筆畫名稱「橫」「豎」及「一、二、三、十」4個字的書寫筆順,能正確寫在田字格里。第七部分是「讀一讀,唱一唱」,培養學生正確的讀、寫姿勢和執筆方法。第八部分是鞏固30個會認字。第九部分聲母、韻母及整體認讀音節表。

教學目標

1、複習鞏固全部聲母、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能讀准音,認清形,正確書寫,按順序背誦。

2、能熟練地拼讀音節或直呼音節,具有初步的讀拼音詞句、自學音節及認識事物的能力。

3、複習鞏固30個會認字。

4、培養學生正確的讀書、寫字姿勢和執筆方法,養成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1、準確區分識記、運用音節。

2、學寫漢字。

3、養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

課時安排

(教師可根據本班學生特點安排課時數。)

教學流程

預習:看複習三,輕聲讀一讀,將不會讀的字、音節畫上記號。

一、比一比,讀一讀

(此題滲透在日常教學中。)

教師可放手讓學生分小組學習。由小組長帶頭,組員回憶學過的兒歌、順口溜等後,大家互相交流、識記、區分。也可採用聽音取卡的遊戲加以區分。

二、把你喜歡的活動塗上顏色

此題意在讓學生自我檢查對已學過的知識是否掌握,進一步認識語文,感受語文。教師可讓學生自由拼讀,並把自己喜歡的活動塗上偏愛的顏色。如果所列八項活動中沒有學生喜歡的,允許在旁邊寫出自己喜歡的活動並塗色。

三、連一連,讀一讀

此題所列物品或行為都是常見的,教師可讓學生先說出自己看到了什麼,再組織學生分組拼讀或直呼音節詞,由小組長負責檢測,準確無誤後連線、朗讀。

四、看圖把音節補充完整

此題的方法同上題。先說出看到了什麼,再選擇正確的字母填到橫線上,最後讀一讀。

五、讀一讀

教師可引導學生用已學過的拼音知識自學朗讀古詩並識字。關於作者邵雍,可簡要介紹他是宋朝人即可。

六、描描寫寫

這是學生入學來第一次在課堂上動筆學寫漢字,教師要適當給予多的時間,讓學生充分認識、了解漢字,書寫漢字。教師要耐心講解漢字的筆畫名稱、筆順、間架結構等特點,幫助學生建立起能寫好漢字的信心。

七、讀一讀,唱一唱

此題應貫穿在入學起的每一節課中,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讀、寫姿勢,掌握正確的執筆方法,保護好視力。此處只做檢測即可,可適當引入評比機制,評選出「坐姿正確」小標兵、「愛眼好學」小明星若干名,激勵同學們養成良好的坐姿習慣。

八、我會認

此題意在培養學生養成回顧、整理複習的習慣。這是第一次出現,對於剛入學的一年級孩子來說,有一定困難。教師可幫助學生分類複習。漢字部分可採用聽音取字卡的方式或找朋友(組詞)的方式複習、掌握。字母、音節部分可按已分好的聲母表、韻母表、整體認讀音節表複習、掌握。教師可讓學生分小組賽讀、自由組合識記……總之,學生可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方式識記三個表。

識字一

單元分析

本單元是識字單元,由導語情境圖, 三篇識字課本和語文百花園組成。課文《觀察人體識漢字》、《看畫識字真有趣》引導學生根據漢字的特點識字,將象形的造字方法蘊含在圖文並茂,淺顯活潑的語言材料當中,引導學生學習漢字音、形、義,感悟漢字文化的內涵。課文《我在家裡貼字卡》鼓勵學生在家庭環境中主動識字,「語文百花園一」採取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在生活中把認識事物和認識漢字結合起來。

識字提供的語言材料,學生大致感悟基本意思,教師不可過多講解,以識字為主,同時認識20個字,會寫11個字。

單元預習

師先介紹本單元的內容,然後指導學生看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會認和會寫的字。

1.觀察人體識漢字

教材分析

《觀察人體識漢字》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與人體有關的象形字,文中還印有圖和兒歌。第二部分是會寫會認的生字。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認識「人、手、足、口、耳、目」6個生字。會寫「人、口、八、目」4個字。學習「撇」、「捺」、「橫折」三種筆畫。

2.輔導學生會背兒歌《手足口耳目》。

3.引導學生初步了解識字的重要,能主動學習漢字。

教學重點

能正確書寫四個會認字,並掌握它們的基本筆畫和筆順規則。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預習:看圖,思考圖意,讀一讀課文,不認識的字作上記號,一會上課認真學爭取認識這些字。

一、由導語情境圖引入新課。

1.課件:出示街頭、學校的情景,讓學生認一認,說一說認識哪些字。

2.小組討論:這些字你是怎麼認識的?通過小組討論,全班交流,引導學生了解漢字,初步掌握這些漢字的識字方法。

3.說一說,識字有些什麼用處?

(1)學生回答。

(2)老師總結。

師:識字可以幫助我們與人交流,幫我們讀故事,玩電腦……識字的用處可真大,今天就讓我們一起開始有趣的識字旅行吧。

二.觀察人體認識生字。

1.出示生字卡。

請學生觀察生字「人、手、足、耳、目、口」,認識的同學當小老師,領同學們讀這些字。

2.請學生觀察自己的同桌,再觀察書上的圖,看看自己有什麼新發現。小組之間可以自由討論。

3.小組彙報觀察結果。

選一位同學作為中心發言人,其他同學可以補充。

這裡學生參照自身,也可以參照書上的圖,把自己認為最有趣的發現說一說。在學生說的過程中,老師盡量以一個聽眾出現,把補充點評的機會給其他學生。

4.小結:表揚說得精彩的小組,鼓勵勇敢發言的學生。

三.讀兒歌,鞏固生字。

1.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兒歌,可以自己讀,可以和同桌配合讀,還可以以拍手歌的形式唱出來,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多讀幾遍。

2.朗讀大擂台。全班同學進行朗讀比賽,讀得最好的同學當小老師領全班同學讀。

3.請學生遮住拼音部分,自由讀課文。

(1)找出自己讀不準的字。

(2)請其他同學幫忙認識這些字。

(3)解決了問題的同學讀一遍兒歌,給小老師聽,以表示感謝。

(4)問題:手和腦有什麼用呢?

(5)讀一讀「語文百花園一」中的「背一背」,要求熟讀成誦。

4.出示本課生字及相關人體圖,設計三個梯度的練習題。

(1)正確讀出生字的字音。

(2)用本課生字組詞。

(3)選擇自己喜歡的生字組詞造句。

難度不同的練習題根據學生自身情況,由學生自由選擇,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體驗成功的快樂。

5.小結表揚。

第二課時

一、教師示範書寫本課四個生字。

1.說一說:你認為哪個字最漂亮,你記住它的筆順了嗎?如果記住了就教給同桌,不記得的舉手,老師去告訴你。

2.請四個小老師分別講講四個字的筆畫和筆順。

二、指導書寫。

1.老師示範寫,講解寫字的筆畫特點,認識田字格。

2.學生自練,小組互評。

3.每小組選出一份優秀作業,全班展覽,選出自己認為最好的一本,評一評。

2.看畫識字真有趣

教材分析

《看畫識字真有趣》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日、月、水、火、鳥、魚、蟲、馬的八幅圖和兩篇短文,第二部分是會認字和會寫字的書寫內容。兒歌分別寫了紅日、月牙、河水、火苗、鳥兒、馬兒。此外,文中還印有一些圖和有關的象形字。教材要求教師引導學生能藉助圖與字的關係幫助識字。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認識「火、鳥、上、飛、魚、中、蟲」7個生字。會寫「上、月、日、馬」4個字。學習「橫折鉤」、「豎折折鉤」兩種筆畫。

2.輔導學生背誦《紅日圓圓》、《鳥兒天上飛》兩篇短文。

3.培養學生的識字興趣,引導他們主動識字。

教學重點

能正確書寫四個會認字並掌握它們的基本筆畫和筆順規則。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預習:看圖,思考圖意,讀一讀課文,不認識的字作上記號,一會上課認真學爭取認識這些字。

一.動畫引入,激發興趣。

1.播放課件:出示太陽、月亮、馬、魚的靜態畫面,讓學生說說圖上出現的是什麼?

2.出示課件:出示日、月、馬、魚的象形字及對應的畫面讓學生猜一猜,並說說自己發現了什麼?

師講解:這是古代人用於記錄事物的符號,是一種象形的文字,我們今天的文字很多都是象形字。

3.導入新課。

二.自讀課文,認識生字。

1.學生自由看拼音讀課文:注意讀准字音,不會讀的字可以藉助拼音拼讀音節。

2.用「○」和「△」,分別找出這一課中的會認字和會寫字,再反覆拼讀。

3.同桌之間互相讀讀,互相糾正讀音。

4.指名讀課文,糾正讀音。

5.讓學生遮住拼音,自己自由讀課文,看看是否能讀准字音。

6.出示課文(去掉拼音部分),老師檢查學生的朗讀情況。

(1)讓學生讀句子。

(2)讀錯字音時要及時出示拼音讓學生再讀。

7.小節表揚。

三.指導學生識字。

貼出八個會認字和四個會寫字。

1.師:這些字中,你認為哪些字最容易讀?你能不能讀一讀?

2.學生選擇一個字來組詞。(可組兩個或三個詞語)

第二課時

一.完成複習題。

1.請學生觀察「語文百花園一」中的認一認,說一說。想一想,這些圖和字有什麼關係?

2.小組說一說。

3.每組選一位發言人彙報你們組的討論結果。

二.指導學生學習會寫字的筆畫、筆順和學會書寫。

1.出示四個字,讓學生說一說,你認為哪個字最難寫?

2.師導:誰能幫助他把這個字記好?(從中指導學生說出字的基本筆畫和筆順規則)。

3.指導書寫。

(1)教師示範寫(正確講述難寫字的基本筆畫和筆順規則)。

(2)學生書寫,每個字寫二至四次。(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要巡視學生的寫字情況,包括筆畫是否寫對,筆順是否正確,寫字姿勢是否規範等)。

(3)師生互評互賞。(寫的好的給予表揚,獎勵,不足之處要及時指出,糾正)。

三.做遊戲,鞏固學會的字。

遊戲: 摘果子。

1.出示一幅畫,「蘋果樹」。樹上的蘋果是一個個字。

2.讓學生摘果子:你會讀哪個字就摘哪個果子,並帶大家讀一讀。

3.總結。

通過活動和遊戲,鞏固識字,生動有趣,學生樂學樂記。

3.我在家裡貼字卡

教材分析

《我在家裡貼字卡》一課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12個關於家庭用品的詞,第三部分是會認和會寫字的書寫內容。本課鼓勵學生在家庭中識字,使學生學會在生活中識字的方法。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認識「電、話、沙、發、書、刀、寫」7個生字。會寫「小、山、刀」3個字。學習「豎鉤」、「豎折」兩種筆畫。

2.引導學生主動積累有關家庭常用器具名稱的詞語。

3.留心觀察周圍事物,豐富自己的見聞。

教學重點

能正確書寫3個會認字並掌握它們的基本筆畫和筆順規則。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預習:看圖,思考圖意,讀一讀課文,不認識的字作上記號,一會上課認真學爭取認識這些字。

一.認識自己的家。

1.看課件,出示家裡的各種用品、擺設及生詞。

師講解:今天,老師請大家到我的家裡去做客,來,老師帶領大家參觀一下。

2.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的家怎麼樣?願不願意帶老師和同學們到你的家裡參觀一下呢?

二. 認識生詞。

1.分小組讀詞語,用自己的方法自學生詞。

2.小組彙報自學結果。

可以引導學生用以下幾種方法:

(1)讀一讀,小組長抽卡片檢查。

(2)會讀會認的學生當小老師,講解自己的記字方法。

3.全班交流識字方法。

(1)每組把自己識字中遇到的難記的字出示出來。

(2)其他同學幫助記這些字。

4. 老師介紹一種新方法,引導學生看情境圖,把學過的詞做成字卡,貼在家裡的各種物品上,家裡有的而書上沒有寫出來的,同學們可以請家長幫忙。請同學們用畫筆畫出你的家,並在畫出的物品旁寫上它的名字,下一節課把你的畫帶來,帶大家參觀你的家。

第二課時

一.小組展示自己畫的作品,並向其他同學講講自己的家和認識的新字。

1. 小組內交流。

2. 每組推薦一位同學給全班同學講一講。

二.猜詞遊戲。

出示表示各種家庭用品的詞的卡片,一個同學說一個同學猜,通過遊戲鞏固本課的生字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學習本課生字的筆畫筆順。

1. 請三位會寫的同學在黑板寫這三個字,請其他同學注意它們的筆順,書寫方法。

2. 說一說,你認為誰寫得最好,為什麼?

3. 老師示範寫。

4. 學生練習寫三個字。

5. 小組互評互賞。

四.遊戲,生字總動員。

1. 同桌組合,一個同學用生字組詞,另一個同學用詞造句。

2. 小結鼓勵。

語文百花園一

教材分析

「語文百花園一」包括六道練習題,引導學生通過加減筆畫,讀背兒歌識字認字。通過看圖識字,進一步體會漢字的造字規律;通過讀兒歌學會用加減筆畫認識記憶新字;通過照樣子說一說,了解節日;通過讀一讀,背一背了解更多知識,積累詞語。通過能說會道,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通過讀兒歌,加減筆畫認字,積累詞語。

2.通過口語交際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1.第二題這樣記字真有趣。

2.第六題說說心裡話。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內容:第二,三,五題(其中第一題,第四題已隨課文完成。)

一. 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這一節課老師來和大家一起做智力遊戲好嗎?名字就叫「我是聰明星」。全班同學分為四個小組,每小組答對一題可以加一面小紅旗,紅旗最多的小組獲勝,每個小組可以給自己起名字,並喊出自己的口號。

二.這樣記字真有趣。

1.課件展示:青蛙博士出題,小朋友們,你能給這些字加一筆變成另外一個字嗎?

第一組:十; 第二組:大; 第三組:木; 第四組:刀。

2.每組至少說出一個。

3.自讀兒歌。

4.想一想:你可以試著編幾句嗎?

5.課件出示:青蛙博士給獲勝組插紅旗。

三.照樣子,說一說。

1.師:同學們,過節是一件讓人非常高興的事,那你知道他們是在過什麼節日嗎?有答案的同學趕快搶答。

2.課件展示:過元旦時,過兒童節時,過勞動節時,過國慶節時的情景,邊播放邊請各組同學搶答,答對的由青蛙博士插紅旗。

3.想一想:你還知道哪些節日?在這些節日里人們會有些什麼活動呢?

四.讀一讀。

1.青蛙博士提出朗讀要求。

(1)讀准字音,不掉字、添字。

(2)有感情。

(3)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

2.每個同學自己練習。

3.每組派一位同學讀,達到朗讀要求的加紅旗。

五.總結鼓勵。

師:通過剛才的比賽,我們評出了今天的「聰明星」及「優勝組」,請同學們把熱烈的掌聲送給他們。

第二課時

能說會道

說說心裡話

一.引入。

師:開學已經一個多月了,大家已經從小朋友變成了小學生,你覺得上學有趣嗎?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心裡話。

二.老師來當小記者採訪同學。

老師可以從以下問題開始引導學生。

(1)你喜歡學校嗎? (2)你最喜歡的老師、同學是誰?

(3)你覺得最有趣的課是什麼?

(4)你覺得上學有趣嗎?為什麼?

三.小組裡說一說。

小組裡大家來選出小記者,對其他小組成員進行採訪,並輪流轉換角色,讓每個同學都充分交流、表達。

四.總結。

師:上學有趣嗎?大家討論得非常熱烈,今天晚上大家還可以把你一個月來在學校聽到的、

看到的、有趣的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第二單元

單元分析

本單元是由四篇課文和「語文百花園二」組成的。四篇課文中,《花朵》《共同的家》《雨後的森林》是韻文,《學校是樂園》是短文,都滲透了一個「愛」字,有的是講愛學校,有的是講愛家鄉,有的是講愛祖國,充分反映出同學們在充滿著愛的世界裡快樂地學習,健康地成長。

本單元課文短小精美、琅琅上口,適宜學生閱讀和背誦。教學時,在扎紮實實地落實識字這個重要任務的同時,還要緊緊抓住情感教育的內容,充分利用教材資源,進行愛祖國,愛家鄉,愛學校的教育。

本單元的語文百花園二,安排了識字寫字練習,詞語訓練,讀背練習和口語交際等綜合性內容,引導學生逐步提高語文能力。

單元預習

師先介紹本單元的內容,然後指導學生看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會認和會寫的字。

1 花朵

教材分析

《花朵》是一首小詩。全詩僅有三句,「花朵」一詞就出現了三次,都是比喻義,用來比喻最美好的事物。三句詩結構相同,情感類比遞進,步步升華,充分表達了熱愛祖國的美好感情。課文插圖生動地描繪出了祖國的夜空美,節日的焰火美,少年兒童的生活美。

教學目標

1、 指導學生認識「花、朵、是、空、的、節、們」7個生字。會寫「火」字,學習新筆畫「點」;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引導學生能通過朗讀,感悟祖國的美,從而增進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重點難點

1、 重點:朗讀課文,正確認讀「會認」字和正確書寫「火」;

2、 難點:從讀中感悟祖國的美。

課時安排 一到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預習:讀課文,思考課文寫了什麼內容,畫出本課要求會認的字和會寫的字。

一、導課

1、看圖說話。(屏幕顯示:星光燦爛的夜空、焰火、可愛的小朋友。)你喜歡這幅畫嗎?為什麼?

2、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跟這幅畫有關的課文《花朵》。

3、讀課題,你有什麼問題想提出來呢?或者你想知道些什麼?

二、初讀課文、讀准字音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用筆畫出生字詞,多讀幾次。如果遇到不會讀的字,也可以用筆畫出來,然後虛心地向同學請教或者請拼音朋友幫忙,再多讀幾次。

2、同桌互相認讀畫出來的詞語,認真聽對方讀,互相糾正錯音,看誰進步最快,讀得最好。

3、再讀課文,注意把字音讀准,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4、四人一組,輪著每人讀一遍,要把課文讀通、讀順,其他同學當小老師,認真聽,給讀的同學以指導和幫助。

三、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1、(出示詩中帶拼音的生字詞:花朵、星星、是、夜空、的、節日、我們)剛才大家在讀的時候,有沒有認識新朋友?

2、自己認讀,多讀幾遍。

3、讀給同桌聽。

4、去掉拼音還會讀嗎?自己先試試,再齊讀。

5、(只出現生字:花 朵星 是 空 節 的 們)現在,誰還會讀?師指名讀後再開火車讀,請讀得好的同學當小老師帶讀。

6、你能給哪個字找個朋友?用自己喜歡的詞再說話。

7、你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能把好方法教給同學們嗎?

8、指導書寫「火」

學生先觀察筆畫的位置及順序,然後老師邊示範邊講解寫字要領(注意筆畫「點」的寫法):先上後下,第三筆、第四筆應從豎中線上起筆。學生仔細看,最後自己寫,老師巡視,及時表揚寫得好的同學,並展示給大家。

四、再讀課文,感知內容

1、自由讀,你想怎樣讀就怎樣讀,你知道了什麼?

2、繼續讀,想讀多少遍就讀多少遍,直到你有了新發現。你又知道了什麼(或發現了什麼)?

3、你最喜歡哪一句?反覆讀,直到讀好為止,並把你喜歡的詞寫進詞語花籃中。

4、師生合作,老師引讀:星星,是(  );焰火,是(  );我們,是(  )。

5、詩中出現最多的一個詞是什麼?什麼是「花朵」?為什麼「星星」、「焰火」、「我們」是花朵?其實還有更美麗的,那就是我們的祖國,也是我們的祖國讓一切變得光彩奪目,我們應該把自己的愛獻給祖國,讓我們把愛讀出來吧,能背的同學就背出來。

6、同桌互讀互背,會背的同學獎勵自己一朵小紅花。

五、理解課文,進行延伸

1、我們的祖國這麼美,詩中寫得太少了,讓我們來補充,看誰把祖國打扮得更美!老師先來(示範):

2、海浪,是大海的花朵;白雲,是天空的花朵……

3、小組合作,集體朗誦。

板書設計:

2 共同的家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首兒童詩,通過用學生熟悉的事物作比,理解為什麼說「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課文語言簡單易懂,富有童趣,讀起來也琅琅上口。課文中的插圖,描繪出了藍天下白雲在飄動,枝頭上小鳥在歌唱,各民族兒童手拉手載歌載舞的歡樂情景,讓學生感悟家鄉的可愛,樹立保護共同的家園——地球的意識。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認識「共、同、家、天、土、樂、海、地、球」9個生字,學習新筆畫「撇折」,會寫「土、雲、大、禾」4個字;

2、幫助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誦課文,背誦課文;

3、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感悟家鄉的可愛,從而以實際行動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地球。

重點難點

1、重點:指導學生識字、寫字和朗讀、背誦課文;

2、難點:感悟家鄉的可愛,地球的美好。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預習:讀課文,思考課文寫了什麼內容,畫出本課要求會認的字和會寫的字。

一、談話導入

1、我們都有家,你能用一句話或一個詞說一說你的家怎麼樣嗎?

2、我們的家溫暖、幸福,那白雲、禾苗、小鳥、魚兒有家嗎?我們共同的家在哪裡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共同的家》。

二、觀察圖畫,初讀課文

1、出示挂圖(朵朵白雲飄在藍天上,禾苗在肥沃的土地上茁壯成長,歡快的小鳥飛翔在茂密的樹林上,小魚在大海中自由地游來游去),觀察。白雲、禾苗、小鳥、魚兒的家在哪裡?還可以怎樣說?(哪裡是白雲、禾苗、小鳥、小魚的家?)

2、是這樣嗎?自由讀課文,結合拼音把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

3、畫出自己讀不準或不會讀的字,向同學或老師請教。

4、在課文中畫出課後認字表中的字,在讀文時注意它們的讀音。

5、會讀的同學可以讀給同桌、老師聽一聽,請他們幫助你讀得更準確。

6、齊讀。

三、再讀課文,感知內容

1、你最喜歡哪一部分?多讀幾遍,想一想這部分講的是什麼?為什麼是這樣?

2、四人一個小組,輪流讀自己喜歡的部分,說出自己的想法,聽聽其他同學的意見;

3、同桌比賽,看誰把自己喜歡的部分讀得准,讀得美;

4、連線遊戲。先連詞,再用連成的一組詞說話:(  )是(  )的家或(  )的家在(  );

藍天 土地 樹林 大海 地球

禾苗 白雲 小魚 我們 小鳥

5、照樣子,說一說(課後第二題);

6、動物、植物和我們人類有各自不同的家。家給了我們溫暖和幸福,誰能把這種溫暖和幸福讀出來?

7、我還聽出了你們對家的愛,讓我們一塊來表達對家的熱愛,齊讀。

四、識記生字

1、(出示帶拼音的生字詞、片語:藍天、共同的家、土地、禾苗、大海、地球)自由讀,不熟練的多讀幾遍;

2、誰願意當小老師帶大家讀自己喜歡的生字詞、片語;

3、(出示帶拼音生字)齊讀;

4、去掉拼音,先自由讀,再開火車讀;

5、老師隨機點,學生齊讀,再指名讀。你是怎樣記住這個字的?

6、給你喜歡的字找朋友,用你喜歡的詞說話。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鞏固知識,檢查背誦;學習新筆畫,指導書寫生字。

教學過程:

1. 複習課文、生字。

2. 檢查背誦課文。

3. 學習新筆畫。

4. 指導書寫生字。

板書設計:

藍天 土地  樹林 大海 地球……

共同的家

禾苗 白雲  小魚 我們 小鳥……

3 學校是樂園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篇課文,講「我」在學校里的學習、生活情況和感受,表達了「我」熱愛學校的思想感情。課文有兩個自然段,結構相同,開頭開門見山地講「我愛我們的學校」,接著講為什麼「我愛我的學校」。語言簡潔明了,是發自內心的聲音,突出了「學校是樂園」的主題,表達了「我愛我的學校」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認識「學、校、愛、有、老、師、習、親、快」9個字。學習新筆畫「提」,會寫「習、有、同」3個字;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引導學生通過老師、同學之間親親熱熱,大家一起做遊戲快快樂樂,感受「學校是樂園」,從而更加熱愛自己的學校。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識字、寫字和朗讀課文。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預習:讀課文,思考課文寫了什麼內容,畫出本課要求會認的字和會寫的字。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板書「樂園」,這兩個字同學們可能不認識,但一定聽說過,也一定很喜歡。聽老師讀,思考:什麼樣的地方叫「樂園」?

2、你注意過咱們的學校嗎?學校里有什麼?你最喜歡什麼?它可以稱作「樂園」嗎?相信大家學習了今天這篇課文,都會愛上我們的學校。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老師示範讀,學生認真聽;

2、你會讀了哪些字,學生說到本課生字時,老師板書;

3、自由讀,你又認識了哪些字?老師板書本課生字。怎麼認識的?肯定並鼓勵學生記字的好方法;

4、同桌互相讀文,糾正錯音(老師將黑板上生字注音);

5、誰有勇氣讀一讀黑板上的生字,可以同桌兩人一起讀。讀得好的當小老師,帶大家一起讀;

6、自己自由讀字,沒有把握的同學藉助拼音多讀幾遍;

7、開火車讀字。再去掉拼音,自由讀認識的或喜歡的字;

8、老師隨機點字,齊讀,給字找朋友或用字說話;

9、交流識字法。除了藉助拼音識字,你還用了什麼好方法?

三、再讀課文,激發情感

1、齊讀,思考:你最喜歡哪一部分,為什麼?

2、反覆讀自己喜歡的部分,直到把它們讀准、讀美。

3、用自己的聲音告訴大家你有多麼喜歡這一部分。(指導有感情讀)

4、還可以怎樣表達自己的感情?想怎樣讀就怎樣讀把!(比如:帶動作讀,合作讀,想像情景讀等)

5、挑選讀得出色的同學上講台讀,並說一說自己為什麼讀得這樣好。

6、再試一試,看誰能讀得比他們還好!

7、學校是樂園嗎?談談自己的感受。還有哪些內容也可以寫進文章里?(按文中句式練習說話)

8、帶著感情齊讀課文,現在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麼?站起來告訴大家!

四、積累詞語。

課文中有你喜歡或用得好的詞嗎?把它寫在自己的詞語花籃中,多讀一讀,並記住它,希望不久能從你的話語中聽到這個詞。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鞏固課文內容;學習新筆畫,指導書寫生字。

教學過程:

1.複習課文、生字。

2.檢查朗讀課文。

3.學習新筆畫。

4.指導書寫生字。

板書設計

學校是樂園

有同學,有老師 有教室,有操場

一起學習 一起做遊戲

親親熱熱 快快樂樂

4 雨後的森林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清新精美的小詩。它描繪了一幅雨後的森林色彩艷麗的圖畫:鮮嫩鮮嫩的蘑菇探出頭來,撐開了小傘;油光肥厚的木耳掛滿了老樹;又大又圓的紅果枕著綠葉;亮晶晶的葡萄滴著水珠。一派生機勃勃的美景,讓學生讀後自然而然地感悟到雨後森林的美,萌發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認識「傘、紅、果、葉、珠、圖、畫、祖、國」9個生字;學習新筆畫「橫撇」,會寫「木、開、水、耳、雨」5個字;

2、幫助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能通過朗讀感悟雨後森林的美;

3、引導學生髮現雨後樹林或草地上的事物有什麼變化。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識字、寫字和朗讀、背誦課文。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預習:觀察文中的插圖,思考圖意,讀課文,畫出要求會認和會寫的字。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你們到過森林嗎?你們到過雨後的森林嗎?想像一下,那裡會是怎樣的景象?(學生各抒己見)這節課老師就帶大家去參觀雨後的森林,認識了生字,讀懂了課文,你們就能找到答案了。

二、觀察圖畫

1、樹林里有什麼?(指導按順序觀察圖畫)

2、這些事物在雨後都發生了什麼變化呢?(看圖,初步感知)

三、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自由讀,提出自讀要求:讀准字音,讀通句子;

2、自由認讀帶有拼音的生字卡片:傘、紅、果、葉、珠、圖、畫、祖、國

3、指名讀自己喜歡的字(讀對了,其他同學跟著他將這個字讀三遍);

4、以小組比賽的形式認讀沒有拼音的生字(各小組組長組織「開火車」認讀生字,比較熟練後全班交流,讀得全對的小組能得到一顆智慧星);

5、認讀本課的生詞:小傘、紅果、綠葉、水珠、圖畫、祖國(先自由讀,再讀給同桌聽,最後全班一齊拍手讀兩遍);

6、誰能準確地把這首詩讀下來?請你站起來大聲讀,有困難的同學認真聽或跟著讀;

7、四人一個小組,輪流讀,聽聽別人的建議和指導。

四、再讀課文,理解內容

1、自由讀,你喜歡哪部分就大聲地讀出來,要反覆讀,讀到自己滿意為止;

2、讀了你喜歡的那一部分,你知道了什麼?(先和同桌交流,兩人共同努力組織發言,再在全班發表意見)

3、你還有沒有不明白的地方?(儘可能讓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教師不作具體的答覆)

4、自由讀一讀課文,再想一想雨後森林發生了哪些變化?

5、森林的景色美嗎?同桌一起努力把美讀出來,想怎樣讀就怎樣讀;

6、讓老師也來感受一下你們語言的美,齊讀。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鞏固課文內容,學習新筆畫,指導書寫生字。

教學過程:

1.複習課文、生字。

2.檢查朗讀課文。

3.學習新筆畫。

4.指導書寫生字。

板書設計

4、雨後的森林

蘑菇 木耳 紅果 葡萄

……

是彩色的圖畫,是祖國的寶庫

語文百花園二

「語文百花園二」包括識字寫字、詞語練習、讀背練習和口語交際訓練,旨在複習本單元識字寫字,擴大閱讀,積累語言,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教學建議:

第一題「我會寫」

這項練習主要練寫按「先橫後豎」和「先撇後捺」兩種筆順規則書寫的字,不必單獨進行,可滲透在1——4課的寫字教學中。比如「八、人、禾、大」就可作為第2課《共同的家》書寫生字的鞏固練習,「十、木、開、雨」就可以作為第4課《雨後的森林》書寫生字的鞏固練習。書寫時,不要看一筆寫一筆,要指導學生整體觀察,先看清每一個字的筆畫、結構和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再寫。

第二題「我愛識字」

這是一項看圖讀詞語,拓展識字的練習,可以放在對課文生字的識記時進行。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多學到一種識字法,還讓學生了解生活中處處可以識字。在教學中,如果學生興趣濃厚,還可以引導學生根據所見所聞,認識更多交通工具及特殊車輛。當然,這個識字內容具有彈性,教師不能硬性要求,而且不需要學生會寫。

第三題「連一連,讀一讀」

這項練習目的是鞏固識字和積累辭彙。教學時,可分三步進行:一是引導學生看圖,說說圖上的內容;二是讓學生藉助拼音讀詞語;三是將詞語和圖畫上有關的實物圖連起來,讀一讀。本項訓練的圖畫很美,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如果用此題,尤其是此幅美景引導學生有感情朗讀《共同的家》也可以。

第四題「背一背」

要求背誦的是清代詩人高鼎寫的一首古詩《畫》,可由教師先以猜謎的形式激發學生興趣,如學生不太理解謎面,教師可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解釋(可出示一幅山水畫提示學生)。當學生猜出謎底,再引導學生藉助拼音,把詩讀順讀熟,在讀熟基礎上練習背誦,做到「眼中有畫,心中有詩」。

第五題「讀一讀」

這是一項閱讀訓練,目的是引導學生擴大閱讀範圍,通過閱讀實踐,拓展視野,提高閱讀能力,同時鞏固拼音,積累辭彙。此題可放在《雨後的森林》一課中進行。學生讀懂課文,識記了生字後,作為獎勵或知識的拓展,使學生很自然地把森林與美麗的大自然聯繫起來,也加深了人與自然的感情。

第六題「能說會道」

這項口語交際訓練,要單獨安排一課時,如果必要還可以安排兩課時,作為增進學生之間的了解和交往,建立他們之間團結、友愛的良好關係的一種途徑。教學中,啟發學生參與這次口語交際的積極性,調動其參與交際的慾望是關鍵。

教學步驟:

1)讀題,弄清題目的要求;

2)看圖,想像圖上的小朋友會說些什麼;

3)四人一小組,把自己的想法在組裡說一說:你想和哪位同學做朋友?為什麼想和這位同學做朋友(這是口語交際的重點)?

4)挑選部分學生在全班演一演;

5)評一評:哪些同學說得好,好在哪裡?

第三單元

單元分析

大自然是如此的神奇!坐上小船到湖中去採蓮,江南的美景令人陶醉;在孩子的眼裡,彎彎的月兒成了小小的船;我們看不到風,卻能感覺到它的存在;普普通通的樹葉,可以變成那麼多有趣、有用的東西;美麗的秋天,不僅僅是象徵著成熟、收穫的一片金黃,更是多姿多彩、絢麗無比……

本單元教材圍繞著「美麗的大自然」這個主題,選擇了五篇古今中外的優秀兒童詩歌,有流傳已久的古代詩歌《江南》,有名家作品《小小的船》,有外國詩人的《風》,有優美動聽的現代兒童詩歌《樹葉》《秋天的顏色》。這些詩歌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它們都表達出一種對大自然的喜愛和讚頌。

學習本組課文,要努力創設適宜的情境,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通過充分的朗讀、背誦和想像,使他們感知詩歌的韻律之美,感受景物的和諧之美,培養熱愛大自然、親近大自然的情感,陶冶心靈,受到美的教育。

帶學生走進自然,用生活補充「文本」,實現語文與生活的對話,與自然的對話,從而使語文學習充滿生命的氣息。用尋找美的眼光去審視語文,語文是美麗的;用創造美的心情去構建語文,語文是詩意的。

美麗的大自然,讓我們和孩子們一同走入吧。

單元預習

小朋友,你喜歡到各地去旅遊嗎?你都去過哪些地方?(學生暢所欲言,激活氣氛。)

花草樹木、高山流水、鳥獸蟲魚都是大自然贈給人類的寶貴財富,我們應該珍惜它們、保護它們。從今天開始,我們就要在《語文》課本的帶領下,走進大自然,和大自然交朋友了。那兒一定會有好多新鮮有趣的事兒在等著我們呢。現在,咱們就出發吧!指導學生看本單元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會認和會寫的字。

5 江 南

教材分析

  選自於《漢樂府》的《江南》是一首在民間廣為傳唱的詩歌。它用清新的語言,和諧的音韻,明快的節奏,展現了秀麗的水鄉風光,勾勒出一幅綠水清波、蓮葉片片、魚兒戲游的生動畫卷。教學中,要通過指導朗讀,並輔以音像等手段,促使學生插上想像的翅膀,讓這一畫面在腦海中徐徐展開,感受水鄉的景美、魚歡和歌者的情濃。在悠揚的樂聲中,輕舟滑過,帶著我們來到美麗的江南水鄉。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認識八個生字,學習新筆畫「豎彎、豎彎勾」,會寫「田、北、東、西、魚」五個漢字。

2、能力目標:朗讀、背誦古詩,想像詩歌優美的意境。

3、情感目標:感受江南的美,培養熱愛自然、熱愛家鄉的情感。

教學重點

1、學習新筆畫、新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歌,想像詩歌中的美景。

教學準備

課件、蓮蓬形生字卡片、荷葉和小魚圖片、音樂伴奏帶。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預習:觀察文中的插圖,思考圖意,讀古詩,畫出要求會認和會寫的字。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一)、創設文中情境。

伴著優美的樂曲聲,課件展示江南水鄉的美景,師生共同欣賞。

你能猜出這是什麼地方嗎?從哪裡看出來?

(二)、小結,板書課題。

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東、西、南、北、中都有著風格不同的美麗景緻。剛才我們看到的,就是秀麗的江南風光,你覺得美嗎?

板書:江南。(識字,認讀。)

(三)、解題,簡介樂府詩。

1、解題:江南,即長江以南,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南方。這也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首詩歌的題目。

2、介紹出處。(因較難理解,也可略去不講。)

本詩選自《漢樂府》。《漢樂府》,即《樂府歌辭》,指為樂府樂曲配的唱詞。樂府,本是漢代官署名稱,主要以收集民歌為事。後來樂府所搜集的民歌,以及文人的仿作,統稱為樂府詩。古樂府多是能夠諧樂而唱的五言詩,平易通俗,琅琅上口。

二、指導觀察,初讀課文。

(一)、觀察畫面。

課件播放人們採蓮的盛況,學生觀察,說說看到了什麼。

(二)、初讀課文。

1、詩中是怎麼描寫這麼美的景象的呢?大家自己去讀讀詩吧。

不認識的字,請拼音朋友來幫忙。(要求:認字表的字用線畫出,田字格的字用筆圈出,認清讀准;讀通詩句。)

2、學生自由讀詩。

3、檢查自讀情況。

(1)、檢查字音。

出示生字卡片,拼讀、組詞,貼在黑板上。

遊戲:採蓮蓬。師說生字,指名上台摘卡片,認讀,領讀。

重點認識方位名詞:

板貼荷葉圖片,按方位板貼「東、南、西、北」四個字,認讀,歸納記字法。

遊戲:「指方向」。一生說方向,其他人快速指認,熟悉四個方位。

(2)、檢查詞句。

指讀古詩,師生評議。

4、齊讀古詩。

三、誦讀古詩,體會詩意。

(一)、質疑問難。

聽讀古詩,提出不懂的問題,講解。例如:

採蓮:指採摘蓮蓬。(採蓮是江南的舊俗,以六朝時為盛。)

何:本課表示感嘆,驚訝。

田田:是指荷葉長得層層疊疊,茂盛鮮亮,非常可愛。

(二)、指導朗讀。

1、讀了這首詩,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讀出相應的句子。隨機指導朗讀。

「蓮葉何田田!」一句,寫出了對荷塘之美的整體感受。要重讀「何」字,讀出讚歎的語氣。教師範讀,學生跟讀。

「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北。」一句,引導學生試讀,想像:小魚兒在水裡做著什麼遊戲?它們是怎樣做遊戲的?還會有哪些小動物在水上或蓮葉間玩耍呢?注意節奏,指導讀出歡快的情緒。

這些情景是人們在哪裡看到的?(乘著小船去採蓮時看到的。)

2、配樂有感情朗讀,讀中體會魚兒的歡樂,人們採蓮的喜悅。

(三)、體會詩意。

1、指讀詩句,自評、互評。

2、教師說詩意,學生髮揮想像,帶動作表演。

(師:又到了江南採摘蓮蓬的時節,人們都劃著小船,高高興興地到荷塘里去採蓮。滿塘的荷葉一片挨著一片,多麼旺盛啊!看,小魚兒在蓮葉間做遊戲:一會兒游到東,一會兒游到西,一會兒游到南,一會兒游到北,多快樂呀!)

四、吟詠詩句,練習背誦。

江南採蓮的情景這樣充滿生機與情趣,讓我們再次乘上小船,去荷塘里看一看。

課件出示配樂畫面,學生邊欣賞邊朗讀古詩,逐步成誦。

五、佳作賞析。

西洲曲

(南朝樂府)

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

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

(本詩寫出了採蓮的盛況、樂趣。)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1. 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把握好韻律和節奏。

2. 鞏固識記生字,總結識字方法。

3. 學寫兩種新筆畫和六個生字。

4. 補充「詞語花籃」。

板書設計:

5 江南

          北(小魚圖)

             

(小魚圖) 西    (荷葉圖)    東(小魚圖)

             

            南(小魚圖)

6 小小的船

教材分析

 《小小的船》是葉聖陶先生寫的一首美妙精巧的兒童詩。描述了晴朗的夜晚,一位小朋友仰望一彎明月所看到的情景,表現了孩子飛上月亮、遨遊太空的美好願望。全詩形象優美,韻律和諧,充滿兒童情趣。教學本課,應根據兒童的認知特點,創設學生參與的教學情境,激活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充沛的感情朗讀,激發學生豐富的再造想像,讓學生的個性在輕鬆愉悅的學習過程中,自由飛揚。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認識八個生字,會寫「天、只、兒、兩」四個漢字。

2、能力目標:正確、流利地朗讀和背誦課文,發展想像力。

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初步樹立人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教學重點

1、教會學生自主識字、學文。

2、正確認讀和書寫生字。

3、美讀成誦,學會讀中想像。

教學準備

1、教學課件(或配樂錄音帶),自製月亮小船,星星字卡、詞卡,星獎牌若干。

2、布置學生觀察夜空、觀察月亮。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預習:觀察文中的插圖,思考圖意,讀兒歌,畫出要求會認和會寫的字。

一、談話激趣,揭示課題。

小朋友,晴朗的晚上,天上有什麼?(學生自由發言。)

你們喜歡月亮嗎?為什麼?

月亮點綴了美麗的夜空,它讓黑夜也能充滿光明。今天,老師把月亮請到了教室里,咱們跟它打個招呼吧。(出示月亮小船,板貼。)這是一個怎樣的月亮?你覺得這彎彎的月亮像什麼?(生答,指導說完整句子。)現在,就讓我們乘上這條小小的月亮船,開始我們的太空旅行吧。

板書課題:小小的船。(認讀「船」。)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一)、歸納識字法。

1、課件或投影出示全詩,學生試讀。

2、葉聖陶老爺爺的詩多美呀,可裡面好多字咱們都不認識,怎麼辦?(學生說識字方法。)

(二)、小老師教字。

1、(將星星字卡反貼在黑板上。)每一個星娃娃的背後都有一個字寶寶,看誰認識,和它作朋友。

2、學生翻字卡,認讀生字,當小老師教大家。(認讀、組詞、說句。)

3、說說記字法。鼓勵用創新的方法記字。如用兒歌「二人土上坐」記「坐」;用實物認識「尖」;用動作記「看」;聯繫實際理解「彎」、「閃」等。發星獎牌獎勵。

(三)、做遊戲鞏固。

遊戲:開火車、摘星星。

三、走入情境,感悟誦讀。

(一)、聽讀欣賞。

看課件或播放課文錄音,學生品賞。

(二)、自讀體會。

這首詩美嗎?你想自己讀嗎?你想怎麼讀?用你最喜歡的方法讀一讀吧。

(三)、指導朗讀。

1、這首詩為什麼叫《小小的船》?看誰能把船讀得「小小的」?

2、文中除了「小小的」以外,還有哪些詞的前兩個字是相同的?

(「彎彎的」、「閃閃的」、「藍藍的」)它們都指什麼?完成課後第3題。

你還知道哪些這樣的詞語?說一說。(可補充到「詞語花籃」中。)

3、誰能一口氣把月兒讀得「彎彎的」,把船讀得「小小的」,把星星讀得「閃閃的」,把天讀得「藍藍的」?

指導讀句,疊詞要連得緊一些。

我們什麼時候才能看到這樣的景色?那應該讀得輕些還是重些?再試一試。

4、范讀、引讀、齊讀、互讀、賽讀等,多種形式練習朗讀。

5、配樂朗誦,自編動作表演。

四、想像意境,美讀成誦。

(一)、創設情境想像。

1、(摘下小船道具)誰想來坐一坐這條月亮船?好,請坐穩,現在我們就要到太空去旅行了。請你仔細看,然後告訴大家,你看到了什麼?(課件播放夜空畫面,配以優美音樂,學生邊看邊想像。)

2、指導用「看見」說句:

我看見了           。

3、你知道月亮會有哪些變化嗎?你覺得月亮還像什麼?用下面的句式說一說:

     的月亮像          。

(二)、感受意境美讀。

1、閉目聽配樂朗讀錄音,感受詩境。

2、放音樂加動作美讀,讀中想像。

3、嘗試有感情地背誦全詩。

五、連詞成詩,背誦詩歌。

(一)、串詞成詩。

1、任意發放星星詞串(詞串是按詩的節奏劃分而成),讀一讀。

2、誰來給夜空貼星星?要讀出星星的名字,貼在你想貼的地方。

3、仔細看,這些星星組成了什麼?這是一首什麼樣的詩?

(二)、背誦詩歌。

1、你會背了嗎?指名背誦。會背的同學可把課後第1題中的月亮塗上顏色。

2、老師也想和大家一起來背一背這首詩。配樂,齊聲有感情地背誦詩歌、表演詩歌。

六、布置作業,發散想像。

畫一畫文中的情景,加入自己的想像。

第二課時

1、 檢查課文背誦情況;

2、 鞏固識記生字;

3、 學寫五個漢字,注意字的間架結構、筆畫筆順;

4、 學唱《小小的船》。

板書設計:

           6 小小的船 

彎彎的   月兒

         小小的 船

閃閃的 星星

藍藍的 天

7 風

教材分析

《風》是英國作家克里斯蒂娜的作品。這是一首文字淺顯、形象生動、想像豐富、意境優美的兒童詩歌。它描寫了風過樹林時枝葉的變化,介紹了「風」這一自然現象。課文運用擬人化手法,讓風以生命的動態方式呈現。學文時應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通過聽、看、想、說等活動,引導他們去感受、去體驗,領悟風那充滿生命力的美。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認識八個生字,學習新筆畫「橫折彎勾」,會寫「在、也、風、走」四個漢字。

2、能力目標:會觀察自然現象,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3、情感目標:學會觸摸大自然,體會人與自然的感情。

教學難重點

指導識字和朗誦、背誦課文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錄有風聲的課文錄音帶。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預習:觀察文中的插圖,思考圖意,讀詩歌,畫出要求會認和會寫的字。

一、猜謎導入,揭示課題。

謎語:雲兒見它讓路,小樹見它招手,禾苗見它彎腰,花兒見它點頭。猜猜看,它是什麼?

板書課題:風。

二、戶外活動,認識「風」。

(一)、布置活動要求。

1、提問:風能看到嗎?能摸到嗎?怎樣知道有風?(學生自由討論,發表各自的見解。)

2、要求:用心觀察、發現,用你剛才提出的方法來驗證風的存在。

(二)、戶外活動:尋找「風」。

1、到操場上去找「風」,看誰的辦法又多又有創意。(十分鐘)

2、你找到風了嗎?是怎樣找到的?用自己的話說說什麼是風。

3、介紹科學常識:風是一種自然現象,是空氣流動形成的。人們依據風的大小,把它劃分為十二個等級;根據氣流的方向等又給風起了颱風、龍捲風等不同的名字。大風能夠摧毀房屋、樹木、莊稼等,給人類帶來災難。但人們正在通過多種手段來利用風為人類造福,如風力發電站就是靠風能來發電。

三、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一)、自讀全詩,識字。

1、打開書,藉助拼音自由讀課文,邊讀邊用筆畫出生字詞,反覆讀幾次。圈出不認識的字,用喜歡的方法自學。

2、同桌互讀帶生字的詞語,認真聽,如果對方讀得好,就伸出大拇指誇誇他(她)。

3、再完整地讀一讀課文,把句子讀準確、讀通順。

(二)、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指讀或學生領讀,說說記字法,練習組詞說句。發現共性問題重點指導。

2、用「樹」字組詞,你一定能說出不少,說一說,再補充到「詞語花籃」中。

3、指名讀詩,集體正音。

四、再讀課文,品賞背誦。

(一)、聽讀詩歌,了解文意。

1、聽課文錄音,你還聽到了什麼?(風聲、樹葉的沙沙聲……)

2、輕聲慢讀課文,說說作者是如何感知風的存在的。

(二)、想像詩境,指導朗讀。

1、男女生分節朗讀詩歌,想像:

風兒會跟樹說些什麼?樹林里還會有哪些景物跟風兒打招呼?

2、用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詩歌。可以同桌互讀,小組賽讀,加動作表演讀等。

3、指名有感情朗讀,指導語氣。

作者寫的是什麼樣的風?從哪裡看出?應該怎麼讀?(文中描寫的是微風,因此語氣要輕柔,讀出對風兒的喜愛之情。)再試著讀一讀。

學生讀,老師評;老師讀,學生評;指名讀,集體點評。

(三)、品賞詩句,初步背誦。

1、詩作賞析。

風看不見、摸不著,但我們可以用耳朵去傾聽、用眼睛去觀察、用身體去感受、用心靈去發現。在作者眼裡,風就像一個可愛的孩子,所以才能寫得這麼活潑、生動、有趣。讓我們閉上眼睛,再來仔細地聽一聽。

放配樂錄音,學生閉目欣賞。

2、熟讀成誦。

在能夠熟練地、有感情地朗讀的基礎上,練習背誦詩歌。

五、創設情境,遷移運用。

(一)、圖中找風。

看課文插圖,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颳風了呢?(樹葉飄舞、小草傾斜、髮絲紛飛……)

(二)、想像畫風。

1、大家觀察得真仔細。那你會畫風嗎?積極開動腦筋,試試看。

2、指名上黑板畫。

3、講一講自己是怎樣畫風的,為什麼這樣畫。

(三)、續編詩歌。

1、大家畫得好,講得更好。把你剛才的話用文中的句式說出來,就是很美的詩了。請你試著說一說:

你沒見過風,

我也沒見過風,

你(看、聽……)       ,

那是風兒           。

2、比一比,評一評。

3、整理成冊,存入班級展櫃。

六、同名詩欣賞。

(葉聖陶)

誰也沒有看見過風,

不用說我和你了。

但是樹葉顫動的時候,

我們知道風在那兒了。

誰也沒有看見過風,

不用說我和你了。

但是林木點頭的時候,

我們知道風正走過了。

誰也沒有看見過風,

不用說我和你了。

但是河水起波的時候,

我們知道風來遊戲了。

第二課時

1、 有感情朗讀、背誦課文;

2、 鞏固識記「認字表」中的字,歸納記字法;

3、 學寫新筆畫及四個生字,注意筆順;

4、 收集有關「風」的詩句、辭彙等,讀一讀、背一背。

板書設計:

             7、風

                 樹葉  沙沙

         風兒走過    樹枝  點頭

                …  …

               

           

8 樹 葉

教材分析

在孩子們眼中,飄舞的樹葉就像一個秋天的童話,可以變成好多好玩又有趣的東西。那麼,在小動物的眼中呢?《樹葉》這首兒歌也像一篇小小的童話,它的想像生動奇特,語言天真活潑,富有童真童趣。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在看、說、讀、背、演中仔細觀察,大膽想像,同時體會小樹葉樂於助人的優秀品質,受到思想教育。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認識八個生字,學習新筆畫「豎提」,會寫「長、興、蟲、當」四個漢字以及「小蟲」「天上」兩個詞語。 

2、能力目標:培養閱讀及自學能力;學會觀察,發展想像力。

3、情感目標:受到熱愛自然,保護環境,關心他人的教育。

教學重點

1、學習新筆畫、新字詞。

2、讀背課文,體會樹葉熱心幫助朋友給自己帶來的快樂。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樹葉形生字卡片,樹葉、樹木、小蟲、魚兒、小鳥頭飾;學生準備幾片不同的樹葉,觀察。(強調撿拾落葉,愛護植物。)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預習:觀察文中的插圖,思考圖意,讀詩歌,畫出要求會認和會寫的字。

一、激趣入題。

小朋友,你們喜歡畫畫嗎?請大家用最快的速度畫一片樹葉!可以上黑板來畫,也可以在紙上畫。(學生即興作畫。)

教師獨白:一片片造型各異的葉子在黑板上、紙上自由舞蹈,告訴我們美麗的秋天來到了。

板書課題:樹葉。

二、看圖感知。

  今天,就讓我們和那些飄落的樹葉一起去做一次有趣的旅行吧。(課件演示多媒體動畫:夏天,大樹熱得滿頭大汗,一陣微風吹來,樹枝搖擺,樹葉像一把把扇子,給大樹扇涼。秋天到了,樹葉飄落下來,落到地上、飄在河裡、飛到天空……變成了小蟲的被子、魚兒的花傘、小鳥的風箏……小樹葉高興地笑了。)

閉上眼睛回憶一下,小樹葉原來生活在哪裡?後來又飄到了哪些地方?遇到了哪些朋友?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三、美讀欣賞。

(一)、初讀課文。

1、打開書,說說怎樣把一篇課文讀好?遇到不認識的字怎麼辦?有的句子一下子讀不通順怎麼辦?(學生各抒己見。)

2、自由讀文,識字。

3、檢查自讀情況。

(二)、再讀感知。

課堂上,最悅耳動聽的聲音就是你們琅琅的讀書聲。想不想展示你們美妙的聲音?

  學生大聲讀文。教師巡視,隨機指導。

四、個性化閱讀。

(一)、討論交流。

和同桌說說樹葉都為朋友們做了哪些好事?

(二)、選讀詩句。

你覺得哪些句子寫得好?讀一讀,說一說。指導難點:

1、圖文結合,體會作者遣詞用句的準確。

2、認識省略號。文中的省略號說明小樹葉還到了好多地方,不再一一寫出了。

3、想一想:小樹葉為什麼高興?

通過討論理解:因為它為大家做了那麼多的好事,大家都喜歡它,所以它高興地笑了。

(三)、觀察想像。

1、觀察手中的樹葉,說說它們像什麼。

2、想像一下,小樹葉還會飄到哪些地方,為朋友們做哪些好事?說說、寫寫、畫畫都可以。

(四)、仿寫詩歌。

1、仿照課文填空。 2、自由創編。

樹葉落在地上,

螞蟻       。 樹葉      ,

樹葉漂在池塘里,

青蛙       。          。

3、交流。

五、分角色讀演。

(一)、想像詩中的情境,同學自由結合,表演詩歌。

(二)、指名上台帶頭飾表演,鼓勵創編。集體評議。

體會:幫助別人,別人才會喜歡你、幫助你。人與人之間互幫互助,真誠友愛,生活才更美好,世界才更美麗。

六、實踐活動。

活動主題:做一片最美的葉子。

我們班就像一棵大樹,每一個小朋友都是一片小小的樹葉。如果每一片葉子都很美,那麼,這棵樹一定很美。從今天開始,讓我們都像詩中的小樹葉那樣,學會去關心別人、幫助別人,看誰能成為一片最美的葉子。

第二課時

1、 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歌;

2、 鞏固識記「認字表」中的字,練習組詞說句,補充「詞語花籃」;

3、 學寫新筆畫和四個生字,重點掌握「長」的筆順;

4、 繼續收集各種各樣美麗的樹葉,準備製作葉畫。

板書設計:

8 樹葉

樹枝      扇子

小蟲      被子

魚兒 (樹葉圖) 花傘

小鳥      風箏

           …        …

幫助別人最高興

9 秋天的顏色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篇圖文並茂、充滿情趣、蘊含自然常識的散文詩。詩中運用兒童化的語言,告訴我們秋天也同春天一樣絢麗多姿、五彩繽紛。大自然,是一個學習的寶庫。享受大自然饋贈的美麗,是人的天性。帶孩子們走進秋天吧,相信一定會有不小的收穫。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認識八個生字,會寫「五、白、六、果」四個漢字。

2、能力目標:學習在朗讀、背誦中體會詩歌的感情,進行語言訓練,積累詞語。

3、情感目標:感受秋天的美,懂得發現美、珍惜美。

教學重點

1、學習新生字、新詞語。

2、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

教學準備

1、稻穀、棉花、蘋果、松樹、天空圖片及詞語卡片。

2、布置學生觀察秋天裡大自然中有哪些顏色。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預習:觀察文中的插圖,思考圖意,讀詩歌,畫出要求會認和會寫的字。

一、圖畫導入,激發興趣。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些新朋友。(板貼稻穀、棉花、蘋果、松樹、天空圖片。)你認識它們嗎?伺機出示詞卡,引導識字讀詞。請學生上台把詞卡貼在圖片旁邊。

你們真棒,又認識了這麼多新詞語。這些新朋友要送給大家一份禮物。

出示帶有拼音的前五句詩歌。

二、自由選讀,體會詩境。

(一)、學生藉助拼音自由朗讀,讀准字音,讀通句子。

  指讀,檢查,正音。

(二)、你最喜歡哪一句?反覆讀一讀。

(三)、隨學生交流,指導有感情朗讀。

1、指導讀好第一句。「稻穀說:『秋天是黃色的。』」

看圖或聯繫生活實際說說稻穀在秋天裡的變化,體會成熟的喜悅,理解稻穀這樣說的原因。學生交流後指讀,及時評價。

2、同法學習二——五句。

3、板書文中表示顏色的詞語。誰能把這些詞語換一種說法,使句子更生動?學生試說。例如:

黃色――黃澄澄/金黃  白色――白花花/雪白

紅色――紅通通/鮮紅  綠色――綠油油/碧綠 

藍色――藍湛湛/瓦藍

帶入句子說一說。

小朋友們說得比書上還要美呢,你們都是了不起的小詩人!

三、句式遷移,突破難點。

(一)、你還發現秋天有哪些顏色?用這樣的句式說說看。 

1、照樣子,說一說。

稻穀說:「秋天是黃色的。」

高粱說:「秋天是     。」

茄子說:「        。」

2、發散說句。

    說:「秋天是          。」

小組討論,學生自由練說,交流。

(二)、理解重點句。

1、那秋天到底是什麼顏色的呢?說說你的看法。

2、出示最後一句,讀一讀。

認讀「朋友」,理解「五顏六色」,擴展說詞,如「五彩繽紛」、「多姿多彩」等。補充「詞語花籃」。

3、練讀這一句話。自由讀、指讀、齊讀,感受秋天的美麗,讀出歡樂之情。

四、回歸整體,感悟誦讀。

(一)、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一首小詩,它的題目就是——《秋天的顏色》。板書課題,指導認讀。

(二)、整體練讀課文。

  引讀、齊讀、小組讀等,多種形式練習朗讀。

(三)、師生賽讀,互評。

(四)、合作讀演。

  誰願意給大家讀一讀?指名穿黃、白、紅、綠、藍顏色衣服的小朋友分別讀稻穀、棉花、蘋果、松樹、天空的話,大家齊讀最後一句,老師旁白。引導學生按照自己的感受加上表情和動作。

五、背誦全文,創編詩歌。

(一)、藉助板書有感情背誦詩歌。會背了,就獎給自己一個「大蘋果」。(課後第一題。)

(二)、師生合作創編詩歌。

如果把題目換成《春天的顏色》,你會不會說?換成其它題目呢?師生合作,試著說一說。

六、課外實踐,拓展延伸。

活動主題:發現秋天的聲音。

  秋天不僅有美麗的顏色,而且有各種各樣動聽的聲音。這些大自然的聲音組成了一曲美妙的交響樂。讓我們走出戶外,閉上眼睛,靜靜地聽,看能聽到什麼,好嗎?

第二課時

1、 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 鞏固識記「認字表」中的字;

3、 學寫「五、白、六、果」四個生字,注意筆畫筆順;

4、 交流課外活動中的發現。

板書設計:

9 秋天的顏色

秋 天

稻穀 棉花 蘋果 松樹 天空

(黃) (白) (紅) (綠) (藍)

五顏六色真美麗  

語文百花園三

教材分析

《語文百花園三》共安排了七項內容:引導學生通過比較讀音區分平舌和翹舌音;通過拆姓記字來認識新字;練習由字擴詞,用詞說句;拼讀生詞,形象記字,初步學習分類;讀背古詩;朗讀兒歌;學做樹葉貼畫,進行語言訓練,提高實踐能力,學會評價他人。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鞏固拼音知識,通過多種方法認識新字,練習說詞說句。

2、能力目標:培養觀察比較能力、自學識字能力,發展想像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讀背詩歌,使學生感受到祖國語言文字的優美,培養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點

1、趣味識字,學詞學句。

2、感情朗讀詩歌,體會詩中情感。

3、進行「語文大課堂」活動,練習說話,學會評價。

教學準備

「連一連,讀一讀」的詞卡、圖片,《詠鵝》VCD片,《娃哈哈》音樂帶,學生收集各種樹葉。

教學流程

一、激趣,引入新課。

今天,我們這些勤勞的小蜜蜂又要到語文百花園中去採集知識花蜜了。現在,就請你提好自己的小籃子,和大家一起到《語文百花園三》去走一走,看一看吧。咱們比一比,看誰採到的蜜又多又香甜。

板書課題:語文百花園三。

二、第一題:讀一讀,比一比。

(一)、讀一讀。

1、讀題,弄清題目要求。

2、藉助拼音讀讀每組兩個漢字,讀準確。

3、指名拼讀音節,集體正音。

4、齊讀,說詞。

(二)、比一比。

1、單獨出示每組音節的聲母,反覆讀。

2、比較異同,和同桌互相說一說自己的發現。

3、分清平舌和翹舌讀音及書寫的不同。

4、從書中找出一些這樣的音節,再讀一讀。

三、第二題:這樣記字真有趣。

(一)、介紹姓名。

1、初次見面,你會怎樣向別人介紹自己?四人小組交流一下。

2、有什麼好辦法既能清楚地介紹自己,又能讓人很容易記住你的姓名呢?(學生自由發言。)

3、提示:記住別人的姓名是一種禮貌的表現。如果你確實記不住,至少也要記住對方姓什麼。

(二)、趣味記字。

1、咱們來看看書上是怎麼說的吧。拼一拼,讀一讀。

2、誰能用自己的話給大家講一講這種方法?(指名發言)你學會了嗎?

3、你想和誰交朋友?用拆字法向對方介紹自己的姓名。全班自由交流。

4、你又認識了哪些姓?試著記下來。

5、什麼樣的字可以用拆字法記憶?舉例說明。

6、班內不限量識字。

四、第三題:照樣子,說一說。(此題可滲透於課文教學的識字環節中。)

(一)、讀讀例子,想一想。

(二)、用「小、見、開」說詞,看誰說得多。

(三)、用詞擴句,要把句子說完整。

(四)、用本單元學過的其它生字練一練。

五、第四題:連一連,讀一讀。

(一)、讀一讀。

1、出示詞卡,學生藉助拼音認讀詞語。

2、板貼詞卡,指讀詞語,集體糾錯。

(二)、連一連。

1、學生在書上連線,要求用尺子,養成良好習慣。

2、指名到黑板上貼圖片,集體評議。

3、同桌交換評改,糾正錯誤。

(三)、分一分。

1、觀察圖片及詞語,說說每行詞語都有什麼特點,初步學習分類。

2、再把詞語讀一讀。

六、第五題:背一背。

(一)、聽看古詩,欣賞。

1、放碟片,聽配樂朗讀古詩。

2、從顏色、動作、聲音等方面來觀察畫面,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二)、自學古詩,朗讀。

1、利用拼音自讀全詩,自學生字。

2、指讀古詩,正音。

3、配樂朗讀,讀出詩的節奏和喜愛之情。

(三)、品讀古詩,背誦。

1、簡介作者,體會七歲的駱賓王對大白鵝的喜愛。

2、指名扮演大白鵝和駱賓王,加上動作邊表演邊誦讀古詩。

3、背誦全詩,小組檢查。

七、讀一讀。

(一)、談話激趣。

1、小朋友,你喜歡畫畫嗎?你用什麼作畫?通常都會畫什麼?(學生自由發言。)

2、有個小朋友也像你們一樣喜歡畫畫,他還寫了一首詩呢。咱們來看一看吧。

(二)、初讀詩歌。

1、自由讀詩歌,用喜歡的方法自學不認識的字。

2、分節指讀,正音。

3、教師範讀,學生輕聲跟讀。指導讀出重音、停頓和韻味。

(三)、有感情朗讀。

1、四人小組合作練習朗讀,可表演讀、齊讀、拍手讀、唱讀等,配樂,讀出感情。

2、小組彙報朗讀情況,集體評議。

3、錄音,評選「朗讀之星」。

(四)、據詩作畫。

1、說一說:作者用彩色筆都畫了什麼?你還會畫什麼?

2、放《娃哈哈》音樂,指名上黑板作畫,其他人畫在紙上。

3、展示,介紹。

八、第七題:語文大課堂。

(一)、認識樹葉。

1、拿出自己收集的樹葉,說說樹葉的名稱、形狀、樣子、顏色等。

2、組內觀察交流,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認識各種樹葉。

(二)、製作葉畫。

1、想一想,可以用樹葉拼成什麼,鼓勵奇思妙想,發揮創造力。

2、自製或與同學合作,完成葉畫,可用彩筆、彩紙等進行修飾。

3、給畫起一個有趣的名字,寫在畫上;寫上作者的姓名。

(三)、展示介紹。

1、學習小組內展示作品,依次介紹,組內評選。

2、各組推薦優秀作品,面向全班展示、介紹,允許本組同學幫助、補充。注意語言要清楚、完整、有條理。

3、集體評議,評出「最佳作品」和「最佳解說員」,發獎。

4、布置園地,展覽更多的作品。

第四單元 

單元說明

本單元以「愛學習,自主實踐,講文明,懂禮貌"為專題,編選了五篇課文,安排了識字,對比形近字,猜謎語,照樣子說一說等基礎知識的學習。

通過學習五篇課文,旨在引導學生愛書,愛學習,培養其獨立自主,不怕挫折等良好品質以及講文明,懂禮貌,關愛他人的道德情操和行為習慣。「語文百花園四」中的學習內容意在培養學生的識字、閱讀、思維和口語交際能力,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

課文前面編排有導語和情境圖,意在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在學習課文之前,讓學生讀讀導語,看看學習情境圖,讓他們有所感悟即可,教師不要講太多的道理。

單元預習:

我們都是好孩子,愛學習,會思考,有禮貌……長大了要做新世紀的公民。現在請同學們看看本單元的小朋友和小動物是怎樣學習的。

第10課 看書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首兒歌,營造了一家三口在一起快樂閱讀的溫馨場面。課文語言活潑,富有童趣,體現了愛書,愛學習的強烈之情。課文中的兩幅插圖能幫助學生理解重點、難點詞句,並能激發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認識八個生字,會寫「又、本、手、書」4個字。

2.能力目標:正確、流利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3.情感目標:引導其像詩中的小主人公一樣愛讀書,從書中獲得無窮的樂趣。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正確認讀「會認」字和正確書寫「會寫」字。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預習:觀察文中的插圖,思考圖意,讀課文,畫出要求會認和會寫的字。

一.從圖引入,激發興趣

1.引導看圖。

今天,我們要來認識一個聰明可愛的小姑娘,她最喜歡做什麼呢?一起到她的家裡看看吧——

家裡面有誰?他們在做什麼?指名說一說。

2.出示課題。

爸爸、媽媽,還有娃娃都在認真地「看書」呢!板書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讀准字音

1.自己試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就用筆畫出來,你可以請拼音朋友幫忙,也可以聽別人讀或者問老師。

2.比一比,誰是識字小能手:

你新認識了哪些生字娃娃?是怎麼知道它們名字的?

3.同桌兩個學習小夥伴一起做:

(1)互相幫助讀讀課文;

(2)在課文中同生字娃娃玩捉迷藏(找-圈-認-組);

(3)說「悄悄話」,你指我認。

4.誰願意讀給大家聽呢?指名讀,生評,正音。

5.在讀書小組內賽讀,看誰讀得最正確,最流利。

三.再讀課文,感知內容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標出課文共有幾句話。

2.把你最喜歡的一句話讀給好朋友聽,悄悄告訴他你為什麼喜歡。

3.照樣子,說一說。

爸爸在看書,媽媽在看書,我也在看書。

爸爸在 ,媽媽在 ,我也在 。

, ,我也 。

4.爸爸、媽媽,還有娃娃是怎樣看書的?做一做「捧」的動作,說說你體會到了什麼。

5.他們手中的書像什麼呢?對照插圖說一說。

6.一家三口人都在看書,他們的書一樣嗎?

7.為什麼說「我」的書最好看?找出課文中的句子,讀一讀,然後進行想像。

四.拓展延伸,當堂背誦

1.你在家裡看過什麼書?你的書好看嗎?跟老師和同學說一說。

(可用擊掌方式傳遞「金話筒」,激發說話興趣。)

2.你們真是愛看書的好孩子!試著在最短的時間內背誦課文,會背了,就可以給「小書」塗上顏色。

第二課時

1、 鼓勵學生背誦課文,回顧文章內容;

2、 引導其識記生字,指導書寫,並把喜歡的詞語採摘到詞語花籃里。

(在識記生字環節中,可製作書本形狀的生字卡片以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還可以讓學生當小老師,形成生生互動。)

板書設計

10 看書

厚厚的

大大的

花花綠綠

我看過......

第11課 綠色的金魚

教材分析

本課很好地折射齣兒童的想像世界,在他們的心目中,現在沒有綠色的金魚,以後會有的。這是一篇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範文。

(文中那位老師的做法值得肯定,不是批評學生畫的金魚不現實,而是注意保護、激勵兒童敢於幻想和創造的積極性。)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認識九個生字,會寫「了、後、會、我」4個字。學習「豎鉤」「斜鉤」兩種筆畫。

2.能力目標: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精神,讓他們敢於想像,敢於表達。

教學重點

正確認讀「會認」字,正確書寫「會寫」字;在讀中領悟老師看到「我」畫的綠色的金魚,為什麼「點點頭,滿意地笑了」。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預習:觀察文中的插圖,思考圖意,讀課文,畫出要求會認和會寫的字。

一.導入課題,激發興趣

1.問題導入。

你見過「綠色的金魚」嗎?有一個和你們一般大的小朋友,在圖畫本上畫了一條「綠色的金魚」,老師還獎了他一顆紅五星。這是為什麼呢?

2.出示課題,齊讀,隨機認讀「金」。

二.初讀課文,讀准字音

1.自己試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用筆畫出來,然後用你喜歡的辦法和它交朋友。

2.你認識了哪些生字?告訴自己的同桌吧。

3.同桌互相幫助讀讀課文,在課文中同生字表中的10個生字玩「捉迷藏」。

4.再讀課文,邊讀邊用筆標出小節。

5.在讀書小組內分小節合作讀課文,爭取讀得又正確又流利。

三.再讀課文,感知內容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中都有誰?

2.用橫線畫出老師的話,用曲線畫出「我」的話,小聲讀一讀,看應該讀出什麼樣的語氣。

3.指名試讀,其他同學認真聽,聽後評一評。

4.自由選擇,全班同學分為兩組對讀老師的問話和「我」的答話。

5.老師看到「我」畫的「綠色的金魚」,為什麼「點點頭,滿意地笑了」?要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就請你在讀書小組內認真地讀一讀「我」的話,說一說你發現了什麼。

6.老師的話:現在沒有的東西以後也許就會有的。小朋友在學習的時候,要展開想像的翅膀大膽地設想,還要勇敢地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

四.拓展延伸,想像空間

1.你想畫什麼顏色的金魚呢?說一說,畫一畫。

2.課文中的小男孩希望以後有「綠色的金魚」,你希望將來有什麼呢?可引導學生在讀書小組內,在全班範圍內舉行「金點子」評選活動。

第二課時

1、 鼓勵學生在正確流利朗讀課文的基礎上分角色感情朗讀,引導其體會文中人物的語氣、神態;

2、 鞏固識字效果,指導書寫,並把喜歡的詞語採摘到詞語花籃里。

(在識記語氣助詞「嗎」時,可引導學生仿照文中例句練習問句,也可組織學生通過「你來問,我來答」的遊戲方式練習問答句。)

板書設計

11 綠色的金魚

金點子

我喜歡 ,

現在沒有,

以後會有的。

第12課 自己去吧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小猴在媽媽的鼓勵下,自己學會了爬樹;小鴨在媽媽的鼓勵下,自己學會了游泳;小鷹在媽媽的鼓勵下,自己學會了飛翔。課文語言簡樸,富有生活意義。讓學生讀後受到要自立,不依賴父母,自己學會生活本領的啟發和教育。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認識10個生字,會寫「自、己、去、子、多」4個字。

2.能力目標:正確、流利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3.情感目標:懂得從小就要樹立自立的思想,不依賴父母。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正確認讀「會認」字和正確書寫「會寫」字。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預習:觀察文中的插圖,思考圖意,讀課文,畫出要求會認和會寫的字。

一.設置情境,引入課題

1.看圖說話。

(屏幕顯示或板畫)青山綠水,幾個小動物,一棵結滿果子的樹,一片綠綠的草地和一個美麗的池塘。看了這幅圖,你有什麼感覺?你能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嗎?

2.引入課題。

這片草地這麼美,小猴子、小鴨子、小鷹和他們的媽媽也來到了這裡,它們之間發生了什麼故事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第12課「自己去吧」。

3.讀課題。看到課題,你有什麼感興趣的問題想提出來呢?或者你想知道些什麼?

二.初讀課文,讀准字音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用筆畫出生字詞,多讀幾次。如果遇到不會讀的字也可以用筆畫出來,然後虛心向同學請教或者請拼音朋友幫忙,再多讀幾次。

2.同桌互相認讀畫出來的詞語,認真聽對方讀,互相糾正錯音,看誰進步最快,讀得最好。

3.再讀課文,注意把字音讀准,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4.在讀書小組內輪讀課文,互相評一評,爭取讀得又流利又好聽。

三.再讀課文,感知內容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標出課文有多少小節,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哪些小動物的什麼事?

2.你最喜歡哪一小節誰的故事?請你認真地讀一讀,直到能把這一小節讀好為止。讀好了,再想想:這一小節主要講了哪個小動物的什麼事?

3.把自己最喜歡的小節讀給好朋友聽,再悄悄告訴他你讀懂了什麼。

4.說話訓練:填空。

小白兔說:「媽媽,我要 。」「 , 。」

這樣,小白兔學會了 。

小蜜蜂說:「 。」「 , 。」 這樣,小蜜蜂學會了 。

四.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同學們自己認真地讀書,弄懂了許多本來不懂的問題。有幾個生字朋友想考考你們認不認識它們。(出示拼音和生字詞:自己、去吧、要吃果子、多著哩、這樣、爬樹、洗澡、池塘、大著呢)

1.自己試著認一認。

2.誰願意當小老師帶大家認讀自己喜歡的生字詞?

3.去掉拼音,先自由讀,再開火車讀。

4.師指生認。

5.畫出12個生字,你會用哪個字組詞、說話?先交流,後彙報。

6.指導書寫「自、己」兩個字。先讓學生觀察筆畫的位置及筆順;然後老師邊示範邊講寫字要領,學生仔細看;最後學生寫,老師巡視,及時表揚寫得好的同學,並展示給大家。

五.總結課文,布置作業

今天,小朋友的表現真棒!就好像小猴、小鴨、小鷹他們一樣,通過自己的努力,學會了很多東西。誰先來告訴大家,這節課你通過自己的努力,學到了些什麼?

課後,請同學們再認真、有感情地讀課文,試著表演一下課文中小動物們的對話和動作。

第二課時

1、 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鼓勵他們分角色演一演;

2、 聯繫實際說一說:你學會了什麼本領,是怎樣學會的;

3、 指導書寫「去、多、子」3個字,把喜歡的詞語採摘到詞語花籃里。

板書設計

12 自己去吧

小猴(圖) 小鴨(圖) 小鷹(圖) 小朋友

自己去爬 自己去洗 自己去看 自己去做

第13課 常說的一句話 

教材分析

本課以孩子的口吻,講述了短短的一句「謝謝」會帶給別人「溫暖、快樂和幸福」,其中滲透培養了學生講文明、懂禮貌的良好行為習慣。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認識10個生字,會寫「么、學、樂、的」4個字。

2.能力目標: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情感目標:懂得在與人交往時要常說講禮貌的話。

教學重點

正確認讀「會認」字和正確書寫「會寫」字;在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學會常說講禮貌的話。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預習:觀察文中的插圖,思考圖意,讀課文,畫出要求會認和會寫的字。

一.出示課題,激發興趣

1.出示課題,齊讀,隨機認讀「常、說、句」。

2.大家談:你常說哪句話?

3.有一個人見人愛的小姑娘,她常說的一句話只有兩個字,可卻非常神奇,能帶給別人溫暖、快樂和幸福。到底是哪句話呢?

二.初讀課文,讀准字音

1.自己試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用筆畫出來,然後想辦法知道它們的名字。

2.比比誰的收穫大:

我用 方法認識了 字。

3.同桌互相幫助讀讀課文,再指著畫出來的生字考考他。

4.引導學生認識自然段,並標明序號。

5.指名分自然段朗讀,正音,並教讀兒化音「使勁兒」。

6.在讀書小組內配合讀,爭取讀得又正確又流利。

三.再讀課文,感知內容

1.這個可愛的小姑娘為什麼常說「謝謝」這句話呢?帶著問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

2.你從課文中找到答案了嗎?你說我說。

3.指導感情朗讀第3自然段。

4.選擇自己喜歡的自然段讀給好朋友聽。

四.聯繫實際,從我說起

1.短短的一句謝謝是多麼神奇和美妙啊!你把這句話送給過誰?他聽了高興嗎?

2.「謝謝」應該是我們常說的一句話。還有哪些講禮貌的話呢?讓我們一起來想一想,請它們到黑板上來做客吧!

第二課時

1、 在感情朗讀全文的基礎上設計多個不同情境,各讀書小組自由選擇演一演,注意使用禮貌用語;

2、 鞏固隨文識字的效果,指導書寫,並把自己喜歡的詞語採摘到詞語花籃里。

(可在學習本文後開展「文明禮貌之星」的評選活動,鼓勵學生在與人交往時常說講禮貌的話。)

板書設計

13 常說的一句話

謝謝----------溫暖、 快樂 、 幸福

我們常說......

第14課 輕輕地

教材分析

本課情節簡單但卻感人至深。文中有多處詞語重複,讀起來琅琅上口,可著重在引導學生感情朗讀的過程中滲透培養其關愛他人的道德情操。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認識10個生字,會寫「工、正、才、回」5個字。

2.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情感目標:懂得關愛他人,時時處處為他人著想。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正確認讀「會認」字和正確書寫「會寫」字。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預習:觀察文中的插圖,思考圖意,讀課文,畫出要求會認和會寫的字。

一.出示課題,情境導入

1.出示課題,隨機認讀「輕」。

2.請用「輕輕地」說一句話。

3.在丁丁的家裡,一天早晨,媽媽和小丁丁都「輕輕地穿衣,輕輕地穿鞋,輕輕地走路,輕輕地說話」,這是為什麼呢?

二.初讀課文,讀准字音

1.自己試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用筆畫出來,然後怎樣知道它的名字呢?

(看拼音,聽別人讀,問老師,看上下文猜字......)

2.誰是識字小能手:

我新認識了 字。

3.讀了課文,你們喜歡小丁丁嗎?老師也非常喜歡他,也想讀讀這篇課文,你們願意聽嗎?邀請學生充當小評委,師讀生評。

4.同桌互相幫助讀讀課文,邊讀邊用序號標明自然段。

5.指名分自然段朗讀,正音。

(文中第3自然段集中了多數生字,可在多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隨文識字。)

6.在讀書小組內配合讀,爭取讀得又正確又流利。

三.感情朗讀,讀中感悟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的時候注意觀察,課文中出現最多的詞語是什麼?

2.說一說你的發現。

3.「我」和媽媽起床以後做什麼都是「輕輕地」,出門的時候又「輕輕地笑了」,這是為什麼呢?對照文中插圖認真地讀課文,相信你一定能找到答案的。

4.大家談: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

5.老師的話:「我」和媽媽「輕輕地」做事是為了不吵醒上夜班的爸爸;看到爸爸睡得正香,「我」和媽媽非常高興,「輕輕地笑了」。他們倆多關心爸爸呀!

6.感情朗讀全文。

四.從我做起,關愛他人

我們是爸爸媽媽的寶貝,我們愛自己的爸爸媽媽,你有沒有關心過爸爸媽媽,關心過周圍愛護你的人呢?

第二課時

1、 引導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通過「找朋友」等識字遊戲鞏固識字效果,指導書寫,並仿照例詞把自己的詞語花籃打扮得更漂亮!

板書設計

14 輕輕地

做一個

關愛他人

的好寶寶!

語文百花園四 

教材簡析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S版)「語文百花園四」共安排了七道題,主要是引導學生通過認識動物、猜字謎等進行多渠道識字;通過對比形近字讓學生複習前邊學過的生字;通過猜謎語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和思維能力;通過照樣子說一說來訓練學生的說話能力;通過讀讀背背練習朗讀並背誦詩歌進行語言積累。本次「語文百花園」還安排了一次「能說會道」,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與口語交際能力,同時使學生懂得要做一個講文明、有禮貌的好孩子。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通過認識動物、猜字謎等形式進行識字。

2.通過對比形近字讓學生複習前面所學過的生字。

3. 通過猜謎語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和思維能力。

4.通過照樣子說一說來訓練學生的說話能力。

5.練習朗讀並背誦詩歌,讓學生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

6.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與口語交際能力,使學生懂得要做一個講文明、有禮貌的好孩子。

教學重點

1.第一題「我愛識字」——動物園。

2,第二題「比一比」。

3.第七題「能說會道」。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內容:第一、二、三、四、六題

一、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百花園中玩一玩,你們想去嗎?這個百花園的名字叫「語文百花園」。(出示課件——一個百花園,拱形門上寫著「語文百花園」)百花園中的知識可豐富了,相信同學們在裡面一定能學到很多知識。

二、參觀「動物園」(學習第一題)

1.出示多媒體課件——「動物園」。(師:瞧!這是百花園中的「動物園」。這裡的動物可多了,你認識它們嗎?)

2.指名說。(在說的過程中,教師注意糾正學生不正確的讀音。)

3.學生自己藉助拼音讀圖下面的詞語,邊讀邊找出圖中對應的動物。

4. 同桌合作,一人讀詞語,一個指對應的動物。

5. 分別去掉圖及生字上面的拼音,四人小組互讀這些詞語,不會讀的向同學請教。

6.看圖貼字:出示一幅「動物園」圖,讓學生抽認詞語卡片,然後貼到圖上相應的動物身上。

7.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個詞語來說一句話。

8.師小結。(出示課件:一隻小青蛙一邊跳一邊說「你們真棒!」)

三、逛游「識字園」(學習第二題)

1.師引入:參觀完動物園,咱們繼續往前走吧!喲,前面就是識字園了,咱們進去逛逛吧!(出示多媒體畫面——「識字園」。)

2.出示要對比的各組字,自己先讀一讀,比一比。

3. 同桌互相說一說各組字有什麼不同。

4.指名說說各組字有什麼不同。

5.指導學生用「了——子」、「人——個」這兩組字分別組詞。

6. 學生拿出字卡,在四人小組內進行交流組詞,互相糾正組錯的詞,有不懂的向同學請教。

7.師檢查學生是否還有不會組詞的字,然後小結。(出示課件:一隻小鳥飛來,落在「識字園」上說:「你們的識字頂呱呱!」)

四、勇闖「猜謎宮」

1.學習第三題。

(1)師引入:咦!小朋友,這是什麼地方?(出示多媒體課件——「猜謎宮」。)

(2)出示課本第三題的圖。並聽錄音;猜出其中的字謎。

(3)自由找夥伴說一說自己搜集的字謎,猜一猜。

(4)全班交流猜字謎。

(5)做猜字謎遊戲——摘蘋果。(出示課件:一棵蘋果樹,樹上掛滿了蘋果,蘋果上寫的字謎有「一頭大一頭小」「不上不下」「大一點」「一人」「二人」「兩棵樹」『十撇』』「口中口」等。學生每答對一個字謎。滑鼠點擊蘋果,蘋果就會下落。)

2.學習第六題。

(1)學生自讀謎語。

(2)指名讀謎語,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3)學生說出謎底。

(4)教師補充三則謎語讓學生讀一讀,猜一猜。

鼻子像鉤子, 像糖不是糖, 水兒見我皺眉,

耳朵像扇子, 有圓也有方, 樹兒見我點頭,

四肢像柱子, 幫你改錯字, 樹兒見我點頭,

身體像房子。 自己不怕臟。 雲兒見我逃走。

(猜一種動物) (猜一種文具) (猜一種自然現象)

五 教師總結

今天,同學們遊覽了語文百花園,收穫真不少。只要我們平時留心觀察周圍的一切,就會有新的發現。老師希望同學們以後做語文百花園中的小主人,收穫更多的知識。

第二課時

內容:第五題「背一背」和第七題「能說會道」。

識字二

單元分析

本單元是識字單元。由導語情境圖,識字課《邊看電視邊識字》、《我在街上識漢字》、《我讀對聯識漢字》和「語文百花園」組成。給學生提供了很多識字的途徑和方法。識用結合,從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出發,綜合運用多種識字方法。同時要求學生會認27個生字,會寫11個字。

單元預習:

語文課上,我們認識了一些字。你知道嗎?還有很多地方可以識字呢!請同學們看看課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樣識字的。

1.邊看電視邊識字

教材分析

《邊看電視邊識字》分為三部分:情境圖,兒歌和要求會認會寫的生字。教材要求教師引導學生學會通過看電視識字的方法。

教學目標

1.認識「視、光、孫、動、城、武、葫、蘆、娃」9個生字,會寫「七、光、米、車」4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了解大致意思。

3.激勵學生在家庭生活中主動識字,培養良好的態度和習慣。

教學重點

正確書寫生字,掌握它們的筆順和筆畫,學會在看電視的過程中識字。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預習:觀察文中的插圖,思考圖意,想想圖上的小朋友是怎樣識字的?讀詩歌,畫出要求會認和會寫的字。

一.由導語情境圖引入本單元。

1.師:許多同學在上學之前就認識了許多字,你們是從哪兒認識的?告訴大家好嗎?

2.全班交流。

3.請同學們看書上97頁,看看書上的小朋友能從哪些地方識字。

4.師:從今天開始,老師就教給大家更多的識字方法,認識更多的字。

二.激趣引入本課內容。

1.師:同學們,喜歡看電視嗎?最喜歡什麼節目?讓學生互相交流自己喜歡看的節目。

2.課件展示:許多電視、電影的片頭:大風車、動畫城、西遊記、米老鼠和唐老鴨、貓和老鼠、寶蓮燈、葫蘆兄弟……

學生邊看邊念出自己認識的名字。

3.課件展示這些名字。

選出你最喜歡的讀給同桌聽。

三.讀兒歌認生字。

1.師:剛才同學們看到了最喜歡的節目,把它們的名字放在一起,編首兒歌就更有趣了,我們一起讀一讀。

2.請學生用喜歡的方式讀一讀兒歌,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讀出來。

3.指名讀。

可以自己讀,可以兩個人配合讀,還可以拍手唱出來。

4.老師抽生字卡片,學生讀,會認的字讀出生來,不認識的字可以舉手,老師把難認難記的字貼在黑板上。請認識的同學說說你是怎麼記住的。

5.同桌合作用這些字口頭組詞,說句子。

四.學習認字方法,拓展學習內容。

1.你還看過哪些好看好玩的電視給組裡的同學講一講,並給大家講講你認識的字。

2.小組交流。

3.選2~3名同學給全班同學說說。

4.請同學們每天和爸爸媽媽看電視時,認認節目中出現的字。

第二課時

一.討論交流。

說一說,晚上你在看電視的時候又認識了哪些字?

二.指導學生書寫生字。

1.觀察四個生字的筆順。

2.試著描紅。

3.選四位小老師給大家講一講筆順、筆畫。

4.老師示範寫。

5.學生練習,小組互評互賞。

三.小結鼓勵。

每小組選出寫得最好的同學在全班展示。

2.我在街上識漢字

教材分析

《我在街上識漢字》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情境圖,第二部分是生詞,第三部分是要求會認和會寫的生字。本單元內容從課本延伸到生活,從課內延伸到課外,讓學生學會在生活中識字、認字。

教學目標

1.認識「店、商、飯、公、汽、站、園、醫、院」9個生字,會寫「中、公、電」3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詞串,感悟詞語意思。

3.激勵學生在街道、社區等生活環境中主動識字,培養自主識字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 能正確書寫3個會寫生字,掌握它們的基本筆畫和筆順規則。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活動引入。

課前可以帶領學生在校園裡或周圍的街道上走一走,看一看,邊看邊識字。

二.交流識字體會。

1.每個小組交流自己識字的體會。

2.請幾個小組代表彙報一個識字的結果。

3.師總結:

大家通過街上的廣告牌,路牌等認識了許多字,看來只要大家處處留心,一定能在生活中認識更多的字。下面就來看看在書上給我們展示的街道上,我們能認識哪些字。

三.看圖識漢字。

1.課件展示本課圖。

2.同桌小聲討論,看看你認識哪些字。

3.隨老師指點,讀出你認識的字。

4.難記難認的字可以指出來,請同學幫忙介紹記字方法來認識它們。

四.讀詞語,認識本課生字。

1.同桌互相讀一讀本課的生詞,互相正音。

2.認識一些特殊標誌。

師:同學們,一些場所會有一些特殊的標誌,看到這些標誌你就會知道是什麼地方,你知道這些都是哪些地方的標誌嗎?

課件展示:(1)農業銀行的標誌 (2)工商銀行的標誌

(3)保險公司的標誌 (4)醫院的標誌

(5)郵局的標誌

請同學們認一認,說一說。

3.出示生字卡,認生字。

請一位同學當小老師領讀,有不會的字可以走下座位請教其他同學。

4.同桌配合用生字組詞造句。

5.小結鼓勵。

第二課時

一.遊戲:我是城市設計師。

1.師:以小組為單位,每組同學合作設計一座城市。必須有公路、學校、郵局、銀行、電影院等設施。你可以給自己設計的地方起你喜歡的名字,並標明在你的設計圖上。

2.小組合作完成設計。

學生可以進行分工、畫圖、上色,最後由大家共同起名字。

3.小組發布自己的設計方案。

4.大家評選最佳設計方案。

二.學寫課本的生字。

1.觀察三個字的筆順規則,試著進行描紅練習。

2.老師示範寫。

3.認為哪個字最難寫可以請教同學或老師。

4.每個字練習2遍。

5.小組互評互賞。

3.我讀對聯識漢字

教材分析

《我讀對聯識漢字》一課共有兩部分。第一部分由三幅對聯組成,同時還配有插圖。第二部分是本課要求會認會寫的生字。本課引導學生學會從對聯中識字認字的方法,同時讓學生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習俗的魅力。

教學目標

1.認識「美、民、幸、福、歲、歡、笑、新、年、百、喜、萬」12個生字,會寫「萬、百、民、竹」4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對聯,了解對聯意思。

3.激勵學生在生活中多角度識字,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態度。讓學生受到祖國傳統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搜集資料,預習準備。

以小組為單位,搜集對聯,或關於對聯的信息資料,小組長帶領組員經過整理帶到課堂上來。

二.動畫引入。

1.播放課件:過春節的習俗,放鞭炮,吃餃子,貼對聯,拜年,穿新衣,戴新帽……

師:同學們,春節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節日,也是我們最喜慶的日子,大街小巷,家家戶戶都裝扮一新,人們還會在自家門口貼對聯。今天,每個小組都帶來對聯,那我們就一起動手把教室裝扮起來,把你們的對聯都貼在牆上。

2.各小組齊動手貼對聯。

三.讀對聯,認生字。

1.出示本課三幅對聯。

師:老師也帶來了三幅對聯(師讀出來)。

2.師領讀。

3.同桌合作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不認識的字可以互教互學。

4.抽卡片讀生字。

(1)認識的字大聲讀出來,不認識的字舉手。

(2)請同學當小老師,介紹自己的記字方法。

5.再讀對聯。

四.交流資料。

師:人們為什麼要在過年的時候貼對聯?對聯有什麼含義呢?請各小組給大家介紹你查找的資料好嗎?

1.各小組給大家介紹自己帶來的資料。

2.交流互動,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由同學解答,解決不了的問題,留給同學課下查資料。

五.拓展活動。

1.讓同學走下座位,讀一讀各組貼在牆上的對聯,不認識的字互教互學。

2.全班交流。

讀出你最喜歡的一幅對聯。

第二課時

一.遊戲:生字組詞對對碰。

用本課的生字組詞。比一比,哪一組組得最多。

二.指導書寫本課四個生字。

1.按照書上的筆順指導描紅。

2.你認為哪個字最難寫,提出來。

3.老師示範講解筆畫及筆畫規則。

4.學生自練。

三.小組互評互賞。

語文百花園五

教材分析

「語文百花園五」共安排了七道練習題。主要引導學生通過繞口令複習拼音,通過「這樣記字真有趣」和「我學寫」培養學生識字寫字能力;通過組詞,培養學生用字組詞的能力;通過「背一背,讀一讀」進行語言積累;「能說會道」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識字寫字能力。

2.培養學生朗讀,口語交際能力。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引入。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去旅行,準備好,我們小火車要開動了。(課件展示:小火車行駛)

二.第一站:妙語林。(學習第一題)

師:同學們,我們到達的第一站是妙語林。老師有一手絕招:說繞口令,想聽嗎?

1.老師示範說繞口令。

2.提出要求:既要說清楚又要說得快。

3.同學自己練習。

4.向老師挑戰,看誰比老師說得還要快還要清楚。

5.你還會說哪些繞口令,表演給全班同學。

三.第二站:識字園。(學習第二、三題)

師:小火車往前開(課件展示:火車行駛)。到了第二站:識字園。

1.出示生字「萬、土、果、羊」。

師:你能給這些字加一筆變成另外一個字嗎?

2.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3.自讀《這樣記字真有趣》。

4.你還知道哪些字加一筆能變成新字嗎?

5.指名說一說。

6.自己寫一寫「三、只、會、去」。想一想:你知道這四個字是從哪兒到哪兒書寫的嗎?(從上到下)

7.再寫「兒、北、竹、的」,自己歸納總結寫字規律。(從左到右)

四.第三站:詞語樂園。(學習第四題)

師:同學們,第三站到了,詞語樂園(課件展示:火車到站)。這道題由小組討論完成。完成後全班彙報看哪一組的詞寫得最多。

五.第四站:閱讀天地。(學習第五題,第六題)

師:我們的小火車走過了第三站來到了最後一站,這裡最有趣,叫閱讀天地。(課件展示:火車到達閱讀天地)

1.老師範讀古詩《漁翁月夜垂釣》(配樂)。

2.同桌互讀。

3.指名讀,想一想:詩里都寫了哪些景物?

4.試著背一背古詩。

5.自讀兒歌《大小多少》對照圖想一想:圖上什麼大?什麼小?什麼多?什麼少?

6.和同桌互相說一說,你是怎麼記住大小多少的。

第二課時

能說會道

我最喜歡的玩具

一. 課前準備。

每位同學帶來自己喜歡的玩具。

二.引入。

師:同學們,大家一定都非常喜歡玩具吧,今天就讓我們和自己心愛的玩具一起上這節課吧!

三.示範說一說。

1.師:大家一定玩過很多玩具,那麼你都玩兒過哪些玩具呢?最喜歡的玩具是什麼?

2.同桌之間說一說。

3.指名說一說。

4.師:那你的玩具怎麼玩?介紹給大家!

5.指名邊演示邊說一說。

四.分組交流。

1.小組內同學們把自己的玩具介紹給其他同學。

2.每組推薦一位說得最好的同學。

五.全班交流。

讓每組推薦的同學給全班說一說,評出「能說會道獎」。

第 六 單 元

單元分析

本單元的主題是通過學習,讓學生體會到生活的美好和世界的奇妙,對學生進行熱愛生活、認真思考、快樂自信的教育,激勵學生「認認真真地思考」「快快樂樂地生活」。

本單元有五篇課文和「語文百花園六」,五篇課文體裁不同,有古詩、兒歌、故事、散文、童話。《靜夜思》抒發了詩人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思想感情。《十二月歌》以兒歌形式,介紹了我國民間傳統節日、習俗、文化,反映了多姿多彩的生活。《石榴笑了》、《浪花》反映了兒童天真活潑的性格和好奇的心理特點,體現了兒童熱愛美好生活的快樂心情。《快樂的小青蛙》用童話的形式告訴學生,遇到困難時要有樂觀的態度,勇敢面對不氣餒,並積極動腦筋戰勝困難。

「語文百花園六」安排了七項內容,採取活潑多樣的形式,培養學生在不同環境下的識字能力,引導學生積累、運用語言,拓展運用語文基礎知識,並把語文學習和生活緊密結合,激勵學生進行語文實踐活動,培養語文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單元預習:

生活多美好!世界真奇妙!我們要快快樂樂地生活,我們要認認真真地思考,請同學們看看本單元要學習的課文。

15 靜 夜 思

[教材分析]

本課由一首古詩,一幅插圖和要學會的三個字以及只需認識的十個字組成。

《靜夜思》這首詩是唐代著名詩人李白寫的,詩句語言精練,內容豐富。詩中描寫了詩人在一個深秋的月夜裡看到的景物和想到的事情,生動地敘述出詩人隻身在外,思念家鄉的獨特感受。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三個生字,認識「靜、思、床、望」等十個字。認識提土旁。

2.通過學習課文,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親人的感情。

3.朗讀古詩,背誦古詩。在誦讀過程中體會詩意。

[教學重點]掌握生字,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課文插圖。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 一 課 時

一、提問導課,激發興趣。

誰知道《靜夜思》這首詩,請背給大家聽。(給背誦的同學獎一朵小紅花)

二、簡介作者。

三、藉助音節,自己讀詩,並畫出生字。

(一)自由讀詩,畫出生字認一認。

(二)出示生字卡片請學生讀記,出示要認識的字,由學生帶讀。

四、全班討論交流、理解詩句。

(一)全詩有幾行幾句話?(四行兩句話)

(二)理解題意。

1.先弄懂題目中每個字的意思,靜:安靜;夜:夜晚;思:思念。

2.出示投影片,請學生觀看插圖,說說什麼時間,詩人在幹什麼?

3.最後結合字意和插圖講講詩題的意思。(在靜靜的夜晚,詩人望著明月思念家鄉。)

(三)學習古詩第一句。

1.自由輕聲讀第一句,說說讀懂了什麼?提出不懂的地方。

2.請小朋友之間互相解疑,老師適當引導。

3.理解詞語:「明月、疑」。

明月:指的是明亮的月光。

疑:懷疑。

4.提問:詩人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看到月光的?詩人覺得月光像什麼?

5.同桌互說第一句話的意思,然後全班交流。(這句話說的是夜晚,明亮的月光照在床前的地上,詩人懷疑是下的霜。)

6.練習朗讀第一句。

7.總結第一句的學習方法(讀句、交流、解疑、解詞、想意、連句。)

(四)學習古詩第二句。

1.分組學習。(用學習第一句的方法)

2.全班進行交流。

(1)請學生用動作表示「舉頭」、「低頭」的意思。

(2)全句意思:抬頭望著高掛在天空中的明月。想到自己一人在外,不由得想念起自己的故鄉。

3.師範讀,學生練讀。

五、配樂朗讀《靜夜思》。

六、有感情地朗讀全詩,背誦全詩。

指導朗讀要注意教給學生方法,在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基礎上進行讀、背。

七、背一背《詠華山》。(語文百花園六)

第 二 課 時

一、描描寫寫。

鄉、地、是。

(一)同桌互相檢查這三個字的筆順。

(二)口頭組詞。

(三)師提出書寫要求,描紅書寫。

二、詞語花藍。(口頭組詞,自主補充,掌聲鼓勵。)

明月、故鄉……

板書設計:

15 靜 夜 思

16 十 二 月 歌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首從一月到十二月的兒歌,它排列十分巧妙,共12行,每行7個字,讀起來琅琅上口,便於背誦。兒歌寫的是一年中每個月的特點,學了課文,兒童對這些特點會有請楚的認識,並能牢記。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字,會寫5個字。認識新筆畫撇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3.了解我國民間傳統節日、習俗及景物特徵,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重點] 會認8個字,會寫5個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淮備] 生字卡片、實物投影儀。

[課時按排]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 一 課 時

一、 預習:輕聲讀讀課文,想想我國民間有哪些傳統節日?

二、 以提問的方式導入課題。

同學們,你們知道一年有幾個月嗎?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16課《十二月歌》。齊讀課題。

三、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一)師範讀課文。

(二)學生自已拼讀課文,要求:畫出不認識的生字,可藉助拼音認一認,也可以問同桌或請教老師。

(三)再讀一遍課文,要特別注意比較生疏的字。

(四)出示生字卡片,檢查掌握情況。

四、細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

(一)四人小組裡每人讀三行,讀完後互相評議。

(二)請兩個小朋友讀課文,其它小朋友認真聽,他們讀得怎麼樣?

(三)投影顯示課文中的四幅圖,再結合課文說一說它們各是哪個月的特點?(一月、二月、 五月、臘月。)

(四)找好朋友讀一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讀完後回到座位上。

(五)男、女生比賽讀課文。

(六)請個別小朋友朗讀課文,對有些在語氣和停頓方面掌握不到位的地方要指導,提醒大家注意。

(七)「拍手遊戲」:師帶領全班小朋友一邊讀課文一邊拍手,提高讀書興趣。

五、發散思維,背誦課文。

(一)老師:請小朋友們在課文中找出四個表示顏色的詞,並用自已喜歡的符號標出來。(綠、紅、黃、青)

(二)提問:一年中四個季節有什麼特點?

(三)試著背一背,老師巡視。

六、小結

小朋友們,學完這篇課文,我們知道了一年中每個月的特點,增長了知識。生活是美好的,願大家熱愛生活,做快樂小天使。

第 二 課 時

一、描描寫寫。

九、女、牛、四。

(一)準確讀出以上幾個字。

(二)用手在桌子上邊說邊寫它們的筆順。

(三)描紅書寫要求:認真書寫,坐姿正確。

二、有感情地背誦課文。

板書設計:

16 十 二 月 歌

正月 舞龍燈 七月 兩星相會

二月 放風箏 八月 桂花香

三月 楊柳綠 九月 過重陽

四月 牡丹紅 十月 橘子黃

五月 賽龍舟 冬月 下大雪

六月 荷花開 臘月 梅花開

17 石 榴 笑 了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有兩幅插圖,三個自然段。第一幅圖對應的是第二自然段,第二幅圖對應的是第三自然段。王力對石榴的逗、唱歌、跳舞、講笑話的行為,反映了兒童天真活潑的性格。通過學習,讓學生知道石榴到了秋天才會「笑」,了解一些生活常識。

朗讀課文時,要注意教給學生朗讀問句的方法。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4個生字,做到會讀、會寫、了解意思,另外11個生字只要求會認讀。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弄清「石榴笑了」是什麼意思。

3.了解生活常識,知道石榴成熟的季節,懂得所有植物的生長都有一定規律。

[教學重點] 掌握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儀、生字卡片。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 一 課 時

一、預習:輕聲讀課文,思考:石榴怎麼會笑?

二、出示課題,初讀課文。

(一)齊讀課題:石榴笑了。

(二)質疑: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石榴什麼時候會笑?石榴笑起來是什麼樣的?)

(三)帶著問題聽老師範讀課文。

(四)學生小聲讀課文。

(五)指名三人讀,要讀准字音。

三、認讀本課生字(按順序讀,打亂順序讀。)

四、學習課文,理解內容。

(一)學生自由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共3段)

(二)學習第一段。

1.自由讀第一段。

2.提問:這段有幾句話?每句講了什麼內容?(學生討論後回答)

3.朗讀第一自然段。

(三)學習第二段。

1.指名讀。數一數這段有幾句話?有沒有不常見的標點符號?

指導學生認識「?」——問號,用在句子末尾,表示疑問的,一句完整話的結尾有時用問號。

2.問:為了讓石榴笑,力力想了哪些辦法?(力力唱歌、跳舞、講笑話。)

3.石榴笑了是什麼意思?(結合插圖和生活常識理解)石榴為什麼不笑?(因為它還沒有到成熟的時候)

4.指導朗讀,讀問句時,語氣要上揚。

5.教師領讀,學生練習讀。

(四)學習第三段。

1.齊讀:大家想一想這段有幾句話?

2.提問:誰來了,石榴才笑呢?石榴是怎樣笑的?(指導學生結合插圖和課文回答問題)

3.出示詞語卡片「慢慢地、一顆顆」,觀察它們的特點。(都由三個字組成,第一個詞前兩個字相同,第二個詞後兩個字相同。)

讓學生舉出幾個這樣的詞語。(悄悄地、快快地、一條條……)

4.展開想像,拓展思維。

組織課堂討論:石榴一笑,力力心裡會想些什麼呢?(滿樹的石榴都張開嘴笑,一定很好看;我可以吃到酸酸、甜甜的石榴籽了……)

5.朗讀第三段。

五、實踐活動。

讓學生說說還知道什麼水果(或蔬菜、莊稼)在什麼季節成熟,成熟後是什麼樣兒的,鼓勵學生養成留心觀察事物的好習慣。

六、總結全文。

小朋友們,石榴從不笑到笑,相信你們一定從中發現了小秘密,增長了知識。生活是美好、多姿多彩的,老師希望大家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在快樂中豐富知識。

第 二 課 時

一、說一說。(滲透在第一課時中)

二、描描寫寫。

王、力、石、牙。

三、詞語花藍(已滲透在課文教學中)

板書設計:

石榴

唱 歌

力力 跳 舞 不笑

17.石榴笑了 講笑話

秋風 「呼呼」地吹 笑了

18 浪 花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有三個自然段,通過「我」感到的、看到的,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浪花怎麼來的,來做什麼和它給「我」帶來的歡樂。課文內容生動活潑,富有情趣,插圖顏色鮮明。反映了兒童天真活潑的性格,體現了兒童熱愛美好生活的快樂心情。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5個字,會認10個字。

2.結合課文插圖理解句意,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在大海邊玩耍的樂趣。

[教學重點] 學會生字、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有感情朗讀課文。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 一 課 時

預習:輕聲讀課文,想想浪花是怎樣和小朋友玩的?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小朋友,你們見過大海嗎?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到海邊去看一看。(板書課題)

二、觀察圖畫,理解圖意。

(一)圖上畫的是什麼地方?(大海邊)大海上有什麼?(浪花)

(二)圖上畫的誰?(小男孩)他在幹什麼?(他在和浪花玩耍)

(三)小男孩的表情怎樣?(很高興)他為什麼高興?(因為玩得很開心,撿了許多貝殼和小蝦。)

三、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四、學習課文。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利用本課挂圖幫助學生理解「沙灘」、「浪花」兩個詞的意思。

2.出示句子:我坐在沙灘上玩耍,告訴學生這個句型是「誰」在「什麼地方 」「幹什麼」。

(1)練習說句子:爸爸坐在沙發上 。

媽媽坐在 。

(2)方法:三個條件少哪個就補哪個。

(3)小組內說,全班交流。

3.提問:我和浪花玩得怎麼樣?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插圖中小男孩和浪花都在開心地笑,課文中寫小男孩笑得流眼淚,浪花笑著跑回家。)

4.指導朗讀,要讀出「我」和浪花高興的心情。

(二)學習第二段。

1.自由讀。

2.浪花給「我」捧來了什麼?引導學生體會「捧」的意思。

3.看到雪白的貝殼和青青的小蝦,「我」的心情怎麼樣?(很高興、很開心)啟發學生想像:浪花還可能給我「捧」來什麼?

4.指導朗讀。

(三)學習最後一段。

1.讀課文。

2.作者把浪花比做什麼?(一群淘氣的娃娃)這說明什麼?(「我」非常喜歡浪花)

3.朗讀課文,讀出喜愛之情。

五、配樂朗讀課文。

六、總結課文。

小朋友們,想去大海邊玩嗎?祖國的浪花和沙灘那麼可愛,以後有機會可要去大海邊看一看,玩一玩。

第 二 課 時

一、描描寫寫。

不、貝、氣、見、出。

(一)認真觀察五個字的筆順、邊說邊用手在桌子上寫。

(二)同桌口頭組詞,看誰組得多。

(三)練習書寫。

(四)展覽優秀作業。

板書設計:

18 浪花

輕輕 悄悄 笑

浪花 淘氣的娃娃

笑著跑來 捧

19 快 樂 的 小 青 蛙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小青蛙不小心掉到井裡,可它不急不慌,在井裡唱歌,大象聽到聲音後救它的故事,反映出小青蛙既聰明又勇敢。我們要向小青蛙學習:遇到困難不氣餒,沉著機智的良好品質。

課文有兩幅插圖,六個自然段。小青蛙和大象的對話富有童趣;插圖形象直觀,帶有誇張色彩,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遇到困難不氣餒,要沉著機智想辦法,戰勝困難。

2.認識11個字,學會5個字。認識單人旁和新筆畫卧鉤。

3.分角色朗讀課文,理解小青蛙為什麼掉進井裡,還有心思唱歌。

[教學重點] 掌握生字,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挂圖、頭飾。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 一 課 時

預習:輕聲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中的故事講的是什麼意思?

一、導課。

有一隻小青蛙掉到了井裡,它用自己的聰明才智讓別人救了自己,它到底想出了什麼好辦法?又是誰救了它呢?帶著這些問題,大家一起來學習第19課。(板書)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一)讀課文,要求讀准字音、讀通句子。

(二)畫出生字,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認一認,讀一讀。

(三)聽老師範讀課文,同學們小聲和老師一塊讀,尤其要注意生字字音的讀法。

三、找出課文與插圖對應的自然段,自由朗讀。

四、抓住重點片段,讀讀、說說、議議。

(一)學習第五自然段。

1.指名讀小青蛙的話。

2.說說:小青蛙為什麼要唱歌。(用課文原話或用自己的話說都可)

(二)學習第六自然段。

1.全班齊讀第六自然段。

2.體會「聰明」、「勇敢」兩個詞在課文中的意思。

(1)出示詞卡。

(2)組織學生討論:你從課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青蛙聰明,又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青蛙勇敢?

(3)請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

(三)分角色讀五、六兩個自然段。

五、展開想像,拓展思維。

(一)討論、交流:如果小青蛙不唱歌,還可以怎麼做?

(二)想一想:你喜歡這隻小青蛙嗎?為什麼?(小青蛙很聰明、很勇敢;小青蛙有禮貌;小青蛙遇到困難不哭、動腦筋想辦法,多麼勇敢……)

(只要學生說得合乎情理,教師都應給予肯定,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

六、分角色朗讀課文。

要讀出青蛙和大象各自不同的語氣。先在小組內分角色練讀,然後各小組彙報,帶頭飾,比賽看哪組表情豐富,讀得語氣到位。

七、小結

小朋友,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我們要向小青蛙學習,遇到困難不低頭,用自己的智慧戰勝困難,做生活的強者。

第 二 課 時

一、描描寫寫。

下、井、來、你、心。

(一)觀察筆順。

(二)認真書寫,師指導。

二、詞語花籃。

小心、奇怪、聰明、 、 。

(一)先讀已出現的三個詞。

(二)空花籃,由學生自主補充。

板書設計

19 快樂的小青蛙

掉井裡、唱歌

小青蛙 大象(聽見)

語 文 百 花 園 六

[教學目標]

1.讀詞語,培養學生自主積累詞語的良好習慣。

2.看地圖識字,練習說反義詞。

3.背古詩《詠華山》,自讀《月亮和我好》。

4.練習看圖說話和寫句子,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組織,表達能力。

5.練習打電話,增進同學之間的溝通和交流。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1 — 6題。 第二課時:能說會道、打電話。

第 一 課 時

一、看誰讀得好。

(一)學生自讀,然後請個別同學讀。

(二)男女生比賽讀。

(三)請學生試著再用此種形式組詞,全班交流。

二、我愛識字。

(一)出示地圖,進行觀察。

(二)師出示「北京、上海、天津……」等詞語卡片,開火車拼讀。

(三)請學生到黑板上用手指出喜歡的地名,並拼讀一遍。

(四)師提問,你還認識哪些關於地名的詞?是怎麼認識的?講給大家聽。

三、連一連,讀一讀。

(一)明確題意。

(二)先讀左邊的字,再讀右邊的字,要求學生仿照例子,將左右相反的字連起來。

(三)讓學生親自動手獨立完成連線任務。

(四)連完後認真讀一讀,看看連得對不對。

(五)小競賽:說反義詞,哪個同學說對一組反義詞,獎勵一朵小紅花。

四、背一背《詠華山》。

此題在15課《靜夜思》第一課時中已完成。

五、讀一讀。

(一)師範讀,要求:認真聽清每個字的讀音。

(二)邊看圖邊讀,理解詩意。

(三)帶上感情,小組內讀。

(四)指名讀,評出優秀者。

六、看圖說話寫句子。

(一)出示題目要求,指名讀一讀。

(二)小花狗幫助誰過橋?它怎樣幫助別人過橋?請同學們帶著這兩個問題認真觀察兩幅圖。(第一幅圖:小花狗幫助小雞過橋;第二幅圖:小花狗幫助山羊爺爺過橋。)

1.先說給自己聽,然後講給同桌聽。

2.引導學生運用「抱」和「扶」兩個表示動作的詞。

3.小組內說一說。

(三)各小組代表在班上發言,集體評議。

(四)練習寫話,沒有學過的字可用拼音代替,但學過的字一定不能用拼音。

第 二 課 時

能說會道——打電話。

這次口語交際,指導學生進行語言實踐,加強同學之間的相互來往,培養口語交際能力。

一、指導看圖。

(一)圖上畫的是什麼內容?(兩個同學互相打電話,請好朋友到自己家裡玩。)

(二)通過看圖,你知道了什麼?(同學之間應當多溝通,加強相互來往。)

二、口語交際練習。

(一)讀書上的話。

(二)自己想一想:如果請好朋友到家裡做客,打電話時應說些什麼呢?

(三)師提示:打電話時要使用禮貌用語。

(四)練習打電話。

1.可以小組內打電話,也可以找自己的好朋友打電話。

2.引導學生,投入進去,打電話時語言組織要有條理,語句要通順連貫。

(五)先請兩個學生表演,師注意觀察傾聽,給予點撥糾正,規範學生的口頭語言,引起其他學生注意。

(六)請舉手的學生到台前來表演,集體評議,獎勵紅花。(爭取讓每個學生都有表演的機會)

三、小結。

第七單元

單元分析

第七單元由《司馬光》《烏鴉喝水》《兔兄弟和老鷹》《金色的房子(一)》《金色的房子(二)》五篇課文和「語文百花園七」組成。本單元的主題是「動腦筋想辦法,團結友愛」。在學習課文之前,可讓學生觀看課文125頁的「導語情境圖」,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情感,引導他們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前三篇課文反映了遇事要動腦筋想辦法,後兩篇課文反映了人與人之間要親和團結、友好相處。

本單元的識字、寫字教學要貫穿在閱讀教學之中,可讓學生在閱讀中識字,在識字中學文,讓學生綜合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採用自己喜愛的方法識字、寫字,提高學生自主識字、寫字的能力。要重視加強寫字指導,激發學生寫字興趣,不但要把字寫對,還要寫好。

閱讀教學要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尊重並鼓勵學生說出個人的閱讀感受,讓學生體會到讀書會給人帶來歡樂,讀書會讓人變得聰明,讓學生體會到祖國語言文字的優美,並受到正確對待困難、對待自己、對待別人的教育。

「語文百花園七」安排了漢語拼音、字、詞、讀讀背背、我的採集本、語文大課堂幾方面的內容。這些內容的安排意在激勵學生進行語文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利用各種途徑學語文,用語文,促進學生主動發展。

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指導學生隨文識字,培養朗讀能力,教育學生遇事要動腦筋、想辦法和對朋友要團結友愛。

單元預習:讀讀本單元的課文,思考每篇課文的意思。

20 司馬光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歷史故事,講的是司馬光小時候用石頭砸破水缸救出小夥伴的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遇到緊急情況,不可驚慌失措,要積極開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問題。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10個生字,正確書寫「幾、個、古、友、他」5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體會司馬光沉著、機智的特點,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3.從司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中受到啟發,遇到事情要像司馬光那樣不慌張,動腦筋,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教學重點

1.會認、會寫生字。

2.通過朗讀,了解司馬光的沉著機智,並從中受到啟發。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課件或實物投影儀、課文錄音帶。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預習:輕聲讀課文,想想課文講的是誰的故事?

一、談話導入新課。

(實物投影儀出示圖片)

古時候,有個很有學問的人叫司馬光。他小的時候,有一次和幾個小夥伴在花園裡玩,一個小夥伴不小心掉進了假山下裝滿水的大水缸。缸很高,小朋友個兒又矮,怎麼辦呢?司馬光想出了一個好辦法,救出了小夥伴。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課文(板書課題)。老師解釋:「司馬」是複姓,兩個字,「光」是名字。

課件或錄音范讀課文。

(用講故事和形象范讀的形式,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對照插圖,初讀課文,進行識字。

1.標出自然段,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讀正確。

(培養學生獨立識字學文的能力。)

2.試著補充課題:司馬光

(從讀文中,初步感知司馬光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3.出示生字卡片,按小組順序認讀,可進行擴詞練習。

(檢查鞏固生字的讀音,為學習課文掃清障礙。)

三、感悟性朗讀,理解課文。

1.請5個學生讀課文,每人讀一個自然段。

問題:請找出事情發生的原因和結果的自然段。

(讓學生了解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2.實物投影儀或課件出示課文插圖。

當小夥伴掉進大水缸里,別的小朋友是怎麼做的?司馬光又是怎麼做的?

學生動作表演「別的小朋友嚇哭了,叫著喊著跑去找大人」和「司馬光舉起石頭,使勁兒砸缸」的段落。

(用表演的形式讓學生具體感知體會課文內容,加深理解。)

3.朗讀三、四自然段,師生進行評議。

要讀出兩個自然段不同的語氣(慌張、緊張與沉穩、勇敢、果斷),讀好長句子中的停頓。

(1)指名或老師範讀,進行評議。

(2)同桌互讀。

(3)推薦讀,並說出推薦理由。

(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培養學生的個性化朗讀能力。)

四、質疑問難,拓展思維。

1.這篇課文,你還有什麼地方不懂,請提出來,看誰的問題提得好。

(培養學生自主提問題的能力。)

2.討論:司馬光救小朋友的辦法好不好?你還有什麼好辦法?

(延伸課文內容,開闊學生的思路,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

五、課堂小結

板書設計

20 司馬光

小朋友 掉進大水缸

司馬光 舉、使勁砸

第二課時

一、複習

1、開火車讀生字卡片,並擴詞。

師:小火車,開呀開。

生:快快開到我這兒來。

2、用講故事的口吻朗讀課文(指名讀)。

(複習鞏固上節課所學內容。)

二、實物投影儀出示「描描寫寫」中的5個生字。

1、觀察生字的書寫順序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說說書寫這些生字應注意什麼?

2、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記憶字形,並進行擴詞。

3、進行描紅、寫字練習。

(讓學生自主識記生字、書寫生字。)

三、詞語花籃

1、讀一讀「詞語花籃」中的詞。

2、收集自己喜歡的詞語,可以是課文中的,也可以是課外的。

(培養學生自主收集詞語的能力。)

21 烏鴉喝水

教材分析

這篇童話故事寫的是一隻烏鴉想辦法喝到水的故事。通過教學,使學生懂得在困難面前要開動腦筋想辦法的道理。

教學目標

1、會認9個生字,會寫「可、里、升、辦」4個生字。

2、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烏鴉是怎樣喝到水的,懂得在困難面前要開動腦筋想辦法的道理。

4、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1、會認、會寫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在困難面前要善於動腦筋想辦法。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課件或實物投影儀、課文錄音帶。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預習:輕聲讀課文,思考烏鴉是怎麼喝到誰的?

一、動畫課件激趣,配樂談話導入。

有一隻烏鴉在蔚藍的天空中飛翔,飛呀飛呀,飛了很長時間,口渴了,到處找水喝。它找到水了嗎?喝到水了嗎?請聽課文。

配樂動畫課件范讀或實物投影儀出示課文,錄音磁帶范讀。

聽了課文,你覺得這隻烏鴉怎麼樣?

(通過畫面、音樂創設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投入到學習之中。)

二、讀文識字。

1、在讀課文的時候,遇到不認識的字,你怎麼去解決?

2、自由讀課文、認字。

3、出示生字卡片認讀並擴詞。

4、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檢查讀書情況。

(引導學生獨立去讀文、識字,培養讀書能力。)

三、讀文感悟,理解課文。

1、怎樣讀才能把課文讀得有感情呢?自己試著去讀一讀。

2、指名朗讀課文,並說出朗讀的見解,師生進行探討。

(1)第一自然段,要讀出「著急」的語氣。「到處」要重讀,它寫出了烏鴉找了好多地方都沒有找到水,急得團團轉。

(2)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要用「高興」的語氣讀,因為烏鴉發現了水。第二句用「著急」的語氣讀,因為烏鴉喝不著水。「可是」「不多」「又小」要讀出轉折之意。句尾的「?」表示疑問,讀問句時語調要上揚,句末的「呢」要重讀。(教師可進行范讀,然後學生練讀。)

(3)第三自然段要用「高興」的語氣讀,因為烏鴉想出辦法來了,心裡很高興。

(4)做動作理解「銜」「漸漸升高」,並用「漸漸「說一句話。第四自然段要讀得慢一些。實驗演示:往裝了水的瓶子里放小石子,使學生明白水的升高是因為石子佔了水的位置,把水擠了上來。

3、指名讀自己喜歡的一個自然段

(通過師生合作,生生合作,共同探討如何朗讀及多種形式的讀,培養學生的個性化朗讀能力,使學生在朗讀中自然流露出對課文的理解、體會。)

四、發散延伸。

討論:如果沒有小石子,烏鴉會怎麼辦?

(培養學生通過多種辦法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想像思維。)

板書設計

21 烏鴉喝水

找水 喝不著 想辦法 喝著水

第二課時

一、指名複述課文內容。

(鞏固上節課所學課文。)

二、積累詞語(詞語花籃)。

1、讀一讀「詞語花籃」中的詞。

2、收集自己喜愛的詞語。

(培養學生積累詞語的習慣和能力。)

三、延伸拓展,發展思維。

有一天,還是這隻烏鴉,它又用同樣的辦法,去喝瓶子里的水,可是它卻沒喝到,這是什麼原因呢?那麼,在什麼情況下,烏鴉才能喝到水呢?請同學們分四人小組做試驗,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

(培養學生合作、發現、探究的學習能力。)

四、書寫生字。

1、實物投影儀出示「描描寫寫」中的四個生字。學生觀察筆順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說一說用什麼方法去記憶字形。

3、先描紅,再獨立書寫生字。

(讓學生自主識字並正確書寫生字。)

22 兔兄弟和老鷹

教材分析

這篇童話寫的是兔兄弟利用身體的保護色,安全躲過老鷹襲擊的故事,讚揚了小白兔機智沉著、關心別人的品質。課文中蘊含著這樣的科學常識:有些動物可以利用自己身體的顏色,迷惑敵人,躲過襲擊,從而保護自己。

全文共六個自然段,寫了二層意思。第一層(第一自然段),寫兔兄弟做遊戲時遇上了老鷹,第二層(第二至第六自然段),寫兔兄弟藉助身體的保護色安全躲過了老鷹的襲擊。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10個生字,正確書寫「飛、鳥、老、早」4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和分角色表演課文。

3、理解兔兄弟是怎樣躲過老鷹襲擊的,了解保護色的知識,學習小白兔沉著機智,關心別人的品質。教育學生遇到危險,要想辦法保護自己。

教學重點 會認會寫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讀表演課文。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實物投影儀、課件。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預習:輕聲讀課文,思考故事講了哪些小動物?

一、激趣導入,初聽課文。

1、出示「小白兔、小灰兔和老鷹」圖片,貼在黑板上。

師:它們是誰?想不想知道它們之間發生的故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22課兔兄弟和老鷹(板書課題)。

2、看屏幕,聽課文(配樂配畫朗讀)。

提問:這篇課文講了什麼?(老師要對學生的回答給予表揚、鼓勵。)

(以趣引題,使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二、自由讀文,自主識字。

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要藉助拼音或通過上下文讀正確;對於自己感興趣的句子,可多讀幾遍;哪些地方不明白,要做上記號。待會兒我們比比看,誰認的字多,誰課文讀得好,誰的問題提的妙。

(培養學生自主識字,自主讀文學文的習慣和能力。)

三、認讀生字,讀文感悟。

1、認讀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認讀。讀後貼在黑板上,提問:

①你是怎麼認識這個生字的?能組一個詞嗎?

②「告訴」是什麼意思?誰會用「告訴」、「一塊兒」說一個句子?

(2)開火車讀生字並擴詞。

師:小火車,快點開。

生:快快開到我這兒來。

(此環節,意在引導學生自主識字,積累識字方法和辭彙,發展語言。)

2、感悟性朗讀理解課文。

(1)生字會認了,老師相信大家一定會把課文讀得更好。請大家把課文再讀兩遍,第一遍自己讀,第二遍同桌互相合作首尾接龍讀(讀完一個自然段後,同桌接著讀下一段)。比比誰讀得最正確、最流利、最有感情。

(2)師生合作分自然段讀文,評議朗讀情況。可師評、生生互評、自評,(要讀出對話的語氣和講故事的口吻。)可向學生提出:這一自然段如果讓你來讀,你會怎麼讀?

(3)學了課文,你還有不明白的地方嗎?請提出來?

①理解「忽然」一詞;

②討論:老鷹為什麼沒有看見小灰兔和小白兔?

(觀察圖畫,知道兔兄弟利用身體的保護色躲過了老鷹的襲擊。教師或學生可補充「保護色」的有關知識。)

(引導學生個性化地朗讀、理解、感悟課文內容,幫助學生學會讀書,發表自己的閱讀感受。)

四、分角色朗讀課文。

1、師生合作讀。老師讀旁白,指名三位學生讀鳥兒、小灰兔、小白兔的話。

2、四人小組合作讀文。

(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與情感,加強師生和生生間的合作學習,提高學生個性化的朗讀能力。)

五、課堂小結。

板書設計

22 兔兄弟和老鷹

小白兔 不慌亂 告訴 小灰兔

(雪地) (亂石堆)

保護色

老鷹:沒找到

第二課時

一、分角色朗讀課文。

1、四人小組合作讀。

2、指名兩組上台讀,進行評價。

(複習鞏固課文內容,培養讀書興趣。)

二、拓展延伸,發散思維。

1、你從課文中學到了什麼?

2、假如課文中的小白兔、小灰兔、老鷹就在你眼前,你最想對誰說些什麼?

(培養學生說話和發散思維能力。)

三、書寫生字。

1、觀察字的筆畫順序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說出記憶字形的方法。

3、指導書寫四個生字:飛、鳥、老、冬,先描紅,再獨立書寫。

(培養學生自主記憶字形,正確書寫生字的習慣。)

四、詞語花籃。

1、讀一讀「詞語花籃」中的詞。

2、收集自己喜歡的詞語。

(培養學生自主積累辭彙的習慣。)

附:參考資料

保護色:許多動物皮膚或毛的顏色與自己生活環境保持一致,這樣不容易被自己的敵人或自己要獵獲的對象發現。如青蛙生活在秧田,皮膚的顏色是綠的,與秧苗一樣,它的敵人不容易看出來。又如變色龍就是最典型的依據環境而變化顏色以適應外界條件。

23 金色的房子(一)

教材分析

童話故事《金色的房子》講述的是一位小姑娘和三隻可愛的小動物之間的事。語言優美,貼近兒童生活實際,富有童心童趣。《金色的房子》(一)共有五個自然段,故事情節是:在一座金色的房子里,住著一位小姑娘,小羊、小鳥、小猴很想到小姑娘的家裡去玩兒,卻遭到了小姑娘的拒絕。通過教學,使學生體會到三隻小動物的親和、友好以及小姑娘的自私、小氣、不友好,自己喜歡的東西不願與朋友分享。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9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朋友們對小姑娘們的不同態度。

3、正確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語言的優美,體會小動物的親切、善良、友好和小姑娘的自私、小氣。教育學生與別人友好相處,自己的快樂、自己喜歡的東西要與朋友分享。

教學重點 正確認讀、書寫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實物投影儀、課件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預習:輕聲讀課文,想想故事的內容。

一、故事激趣導入,初步感知課文。

1、老師隨課件畫面(或實物投影儀出示課文插圖)和音樂講故事導入:

這是一座金色的房子,金燦燦的牆壁,金燦燦的瓦,紅彤彤的大門,亮閃閃的窗,非常好看,房子里住著一位漂亮的小姑娘。同學們再看這是可愛的小羊、小鳥、小猴,它們和小姑娘之間發生了一個很好聽的故事。今天,我們來學習第23課《金色的房子(一)》(板書課題)。

2、初聽課文,初步感知。

聽了課文,你能說說寫了什麼嗎?

(用配有圖畫和音樂的課堂導入,激起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二、自主讀文、識字。

1、請大家標出自然段,自由讀課文。不認識的字用自己喜歡的識字方式去讀正確。

2、自己喜歡的句子要多讀幾遍。

3、在不明白的地方標上記號。

比一比,誰認的字多,誰課文讀得好,誰的問題提得妙?

(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自主識字、讀文。)

三、認讀生字,感悟性讀文。

1、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認讀,讀後貼在黑板上。讓學生說出自己的識字方法並進行擴詞、造句。

(2)開火車讀生字並組詞。

師:小火車,開呀開

生:快快開到我這兒來

(培養學生運用多種識字方法進行識字的能力和遣詞造句的能力。)

2、感悟性讀文,理解課文內容。

(1)學習了生字,老師相信大家一定會把課文讀得更好,請大家再讀課文,看誰讀得最正確、最有感情。

(2)請5位學生起來讀,每人讀一個自然段。其他學生認真聽,師生共同對這5位學生的朗讀進行評價。

(指導學生朗讀時,教師可進行范讀。要讀出對話的語氣和講故事的口吻,讀出房子的美,讀出小羊、小鳥、小猴的有禮貌、親切、友好和小姑娘的驕傲、自私、小氣。)

3、課文中有哪些地方不明白,請提出來,看誰的問題提得好。

① 理解:金燦燦、紅彤彤、亮閃閃,仿照此形式再說出一些顏色詞。

② 表演「跑過來」「飛過來」「蹦過來」。

③討論:小姑娘為什麼不讓小羊、小鳥和小猴到她家去玩兒?

(此環節注重了師生、生生之間的合作性學習、探究,使學生入境、入情,充分體會課文的內容和情感因素,並通過自己的朗讀自然地流露出來。)

四、分角色朗讀課文。

1、請5位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要讀出自己的最好水平。

2、分組分角色讀課文。

(培養學生合作學習,在合作的過程中學會傾聽、學習他人之長。)

五、課堂小結。

板書設計

23 金色的房子(一)

小姑娘:不行 關上大門

(自私小氣)

小羊、小鳥、小猴:你早、采鮮花、送

(有禮貌、友好)

第二課時

一、複習。

1、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認讀。

2、指名分角色讀文。

(鞏固上節課所學內容。)

二、課後練習題3。

讀一讀,選一個帶點的詞語說一句話。

1、你的房子真好看哪!

2、你的房子真美麗哪!

3、你的房子真漂亮啊!

(培養學生理解詞語和運用詞語進行說話的能力。)

三、書寫生字。

1、觀察「描描寫寫」中生字的筆畫順序及在田字格中的佔位情況。

2、說出自己記憶字形的方法。

3、先描紅,再獨立書寫。

(培養學生自主記憶字形及正確寫字的習慣。)

四、詞語花籃,積累詞語。

1、讀一讀「詞語花籃「中的詞。

2、收集自己喜愛的詞語。

(培養學生積累詞語的習慣。)

24 金色的房子(二)

教材分析

這篇童話故事是第23課《金色的房子(一)》的發展,共有六個自然段。故事情節是:小姑娘一個人在家裡玩兒,覺得沒意思,就走出家門,三個小動物熱情主動地邀請她一起玩兒,小姑娘也轉變了態度,真誠地邀請小動物們到她家裡玩兒,他們一起玩得很開心。通過教學,使學生受到啟示:人與人之間要親和團結、友好相處,這樣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10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小姑娘為什麼請小羊、小鳥和小猴到她家去玩兒。

3、從課文中受到啟示:人與人之間要親和團結、友好相處,與朋友一起分享快樂,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教學重點 正確認讀書寫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實物投影儀、課件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預習:輕聲讀課文,想想故事的結果。

一、談話導入,初聽課文。

1、《金色的房子(一)》寫到小姑娘不讓小羊、小鳥和小猴到她家裡玩兒,這節課我們來學習《金色的房子(二)》(板書課題)。故事又有什麼發展呢?請同學們看屏幕聽配樂課文朗讀。

2、聽課文朗讀,初步感知。

(出示配有音樂、畫面的課件或用實物投影儀出示插圖及課文。)

這篇課文接著上節課寫了什麼呢?

(通過畫面、音樂和錄音范讀創設情境,把學生吸引到課文中去,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自主識字讀文。

1、請大家自由讀課文,標出自然段,不認識的字用學過的識字方法去讀正確。

2、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認讀並擴詞造句。(讀後貼在黑板上)

3、開火車讀生字、擴詞。

4、同桌合作讀文,每人讀一個自然段,如果發現同桌讀錯了,請你當小老師幫他改正過來。

(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識字方法去讀文認字,培養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

三、感悟性朗讀,理解課文內容。

1、師生合作讀文。

請5位學生和老師合作讀文,每人一個自然段,讀後全班評議朗讀情況。

你認為老師和同學的朗讀怎麼樣?好在哪裡?哪個地方讀得不夠好?如果讓你來讀,你會怎麼讀?(要讀出講故事的口吻,讀出對話的語氣,讀出小羊、小鳥和小猴的熱情、友好,讀出小姑娘的回心轉意、真誠。)

2、再讀課文,不明白的地方請提出來,看誰的問題提得好。

通過動作表演理解 「覺得沒意思」「悄悄地」 「連聲」等詞語,通過上下文理解「熱情」「玩得正歡」等詞語。

3、討論:小姑娘為什麼請小羊、小鳥和小猴到她家去玩兒?

4、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或段落讀給大家聽,看誰讀得有感情、有自己的特點。

5、指名分角色朗讀課文(可找朗讀能力強的學生來讀)。

(此環節重在培養學生個性化的朗讀能力和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能力,使學生學會讀書,在朗讀中自然流露出對課文的理解、感悟。)

四、課堂小結。

板書設計

24 金色的房子(二)

小姑娘: 請 不怕

玩得開心

小羊、小鳥、小猴:熱情

第二課時

一、複習。

1、開火車認讀生字卡片並擴詞。

2、指名分角色朗讀《金色的房子(一)、(二)》

(複習鞏固所學生字和課文內容。)

二、選字填空(實物投影儀出示)。

門 們

我家 前有一條清清的小河。

同學 最喜歡看故事書。

(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區分運用這兩個字。)

三、書寫生字。

指導書寫「描描寫寫」中的「門、戶、羊、來、們、他」6個生字,先描紅再獨立書寫。

(培養學生正確書寫漢字的方法和習慣。)

四、詞語花籃,積累詞語。

1、讀讀「詞語花籃」中的詞:「熱情」「唱歌」「亮堂堂」。

2、收集自己喜歡的詞語。

(培養學生積累詞語的習慣和能力。)

語文百花園 七

教材分析

第七單元的「語文百花園」安排了七道題,涉及到漢語拼音、字、詞、讀讀背背、我的採集本、課文大課堂等方面的學習活動。目的在於利用多種學習活動讓學生複習鞏固、拓展運用語文基礎知識,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促進學生主動發展。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看圖識字,鞏固漢語拼音。

2、根據「我會寫」中漢字的書寫規律,正確書寫學過的生字。

3、能給漢字加上偏旁組成另外一個字,並進行擴詞,豐富學生辭彙。

4、通過「讀一讀」、「背一背」,讓學生感受詩歌語言的優美,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

5、通過「我的採集本」活動,培養學生自主積累好詞的意識和習慣。

6、通過「語文大課堂「中的小話劇《小羊乖乖》及其拓展題,培養學生自主參與、合作學習,動腦、動口、動手的綜合能力。

教學重點

1、第二題「我會寫」。

2、第三題「照樣子,填一填」。

3、第六題「我的採集本」。

教學難點 第七題「語文大課堂」。

教學準備 字詞卡片、實物投影儀、課件。

課時安排 三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內容:第一、二、三、四題。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語文百花園中游一游、玩一玩(出示課件:語文百花園 七)。百花園中的知識可豐富了,同學們一定會在那裡學到很多知識,得到許多樂趣。

(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找朋友(學習第一題:連一連,讀一讀)。

1、出示課件「找朋友」。

百花園中,幾隻可愛的小鹿正在做找朋友的遊戲。小朋友們,你們能幫助小鹿找到自己的氣球嗎?找出來後,用線把它們連起來,再讀兩遍。

2、實物投影儀展示學生的作業,給學生以肯定。

(讓學生獨立做題,通過展示作業,樹立學生的自信心。)

三、寫字園(學習第二題:我會寫)

1、下面,我們到「寫字園」去看一看(課件顯示),這些字,你會寫嗎?

老師讀題後,請學生到黑板上寫字,學生進行評議。

2、在課本上進行書寫。

3、實物投影儀展示學生的作業。

4、你還能寫出「先中間後兩邊」、「先外後內」、「先裡頭後封口」的字嗎?如果能,就請你在生字本上寫出一些來,注意書寫要規範。

(讓學生在愉快的學習中複習鞏固字的寫法,培養學生的聯想能力。)

四、動腦筋樂園(第三題:照樣子,填一填)。

1、同學們看屏幕,這是「動腦筋樂園」。(老師讀題:照樣子,填一填),誰看出來了,這道題怎麼做?(把字加上偏旁變成了另外一個字,並把加了偏旁的字進行組詞。)

2、老師舉例子後,學生獨立做題。

請小朋友們動動腦筋想一想,看誰聰明能把這道題正確做出來。(教師巡視)

3、實物投影儀展示學生的作業,全班評議。

(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和聯想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五、小結後,布置作業(第六題:我的採集本)。

在自己的採集本上,按類型收集自己喜歡的詞語。如關於天氣預報的詞:晴天、陰天、雨天、大雪、濃霧、颱風;關於紅顏色的詞:粉紅、淺紅、紅彤彤、深紅、棗紅、紅艷艷。

(為下節課進行第六題打基礎。)

第二課時

內容:

一、第四題:背一背《畫雞》。

二、第五題:讀一讀《雪地小畫家》。

(通過第四、第五題的教學,培養學生的語感和感悟詩歌的能力,豐富學生語言的積累。)

三、第六題:我的採集本。

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學生收集詞語的採集本,說說自己收集詞語的方法,然後,全班進行評議。

(讓學生互相學習收集詞語的方法、內容,培養學生從小收集資料的興趣和習慣。)

四、布置作業(第七題:語文大課堂)。

1、老師讀題。

2、要求:課下三個學生一組,分角色表演小話劇《小羊乖乖》。

(為下節課做準備)

第三課時

內容:第七題「語文大課堂」(小話劇《小羊乖乖》)。

1、三個學生一組,現場分角色表演。

2、評一評,哪個小組演得好。

3、說一說,爸爸、媽媽不在家的時候,聽見敲門聲,你會怎麼辦?

(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合作學習,動腦、動口、動手表達自己的見聞和想法,培養學生遇事的應對能力。)


推薦閱讀:

我們為什麼要學習語文_聽雨江南598
【語文提分技巧】詩歌語言的鑒賞
[獨家觀點]孔慶東語文觀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說課稿

TAG:語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