攢星星得獎勵真的對孩子好嗎?獎勵機制有多種,利與弊你該知道

攢星星得獎勵真的對孩子好嗎?獎勵機制有多種,利與弊你該知道

4 人贊了文章

文/悠悠媽 微信公眾號:德國育兒研究(ID: yoyomadeguo)

本文於2017年9月10日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歡迎關注!

對於做家務給錢這事,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開始孩子很樂意做家務,因為他們可以賺零花錢,可是突然有一天,當媽媽需要孩子搭把手的時候,孩子回了一句:「我給你幫忙,我會得到什麼?」 這時,媽媽忽然恍然大悟,原來給錢孩子做家務會讓孩子失去樂於助人的善良本性,變成一個「給錢才做事」的唯利是圖之人。

然後,就有了讓孩子做家務不應該給錢這一說法。

關於使用貼紙獎勵表也有類似的故事。在國外很流行使用,和我們小時候學校教室里蓋的小紅花類似。

悠悠幼兒園有個好朋友,當時她兩歲多,孩子媽媽每天去接她的時候,都特別磨蹭,不願意走,在幼兒園到處跑,穿衣服穿鞋子跟打架似的,極不配合,經常磨到最後一個才走。

後來,她媽媽想出了獎勵貼紙的辦法:如果孩子配合媽媽,每天可以得到一張貼紙貼在獎勵表上。作為獎勵,周末爸爸媽媽會帶孩子去動物園玩。

果然,第一周就有效了,孩子成功得到了3張貼紙。爸爸媽媽也實現了諾言,帶寶寶去了動物園。後來他們又實施了三個星期,每次的獎勵都不同,但是慢慢的孩子積極性沒有以前那麼高了,最後又變得不配合媽媽穿衣服了。

類似的故事我也聽得很多,也有一些兒童心理學家指出,貼紙獎勵表的方法會削弱孩子的內在動機,把「孩子自己渴望變得更好」的內在動機變成了「我為了得到獎勵才去做」的外在動機。所以,我自己原來也是很反感獎勵貼紙這種方法的,也沒對悠悠用過。我用的都是口頭鼓勵和引導。

不過,後來我和那位德國媽媽討論獎勵貼紙的時候,她說她諮詢了幼兒園老師的看法,老師說:「貼紙獎勵表的方法不太適合2歲的孩子。孩子至少要到3歲才能明白獎勵的意義。當時一開始有效,是因為孩子對貼紙本身感興趣,覺得很好玩,但她還不能理解自己的行為與最終獎勵之間的關係。貼紙只是起到了轉移孩子注意力的作用。後來這個方法不起作用了,主要是因為孩子對貼紙不那麼興奮了。」 原來不是貼紙獎勵表的錯啊!

老師建議,對於年齡小的寶寶,獎勵形式最好是即時的,並且這個獎勵是與孩子當下的行為改變直接相關的。

告訴孩子配合媽媽穿衣服回家與周末可以去動物園玩之間的邏輯聯結太弱了。換成「如果你現在快點配合媽媽穿衣服,我等會就有時間陪你去遊樂場玩一玩哦」更好。

再比如,想讓孩子配合睡前準備,那麼「明天就可以獲得一顆巧克力」的獎勵就顯得太沒有邏輯聯繫了,這種獎勵更容易削弱孩子的外在動機,讓孩子的行為變得更加依賴外部獎勵。如果換成「你現在快點配合洗漱,等會兒媽媽就有時間給你講故事哦。動作特別快的話,還能多講一本!如果你太磨蹭,就沒有時間講故事了」 效果會更好、更持久。

把獎勵與孩子行為的自然結果聯繫起來,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我們提出行為要求背後的原因,體會到改變行為的好處,從而更好地完成內化,降低削弱內在動機的可能性。

物質獎勵到底好不好?

悠悠升到樓上的3-6歲班上去後,我發現有幾個大孩子的家長都對孩子使用了貼紙獎勵表。和她們聊了很多,好幾個人都說方法有用,確實幫助孩子改正了壞習慣和壞行為,並且停止獎勵後壞行為也沒有再反彈。

這樣的結果和專家說的不一樣啊!我又在網上查閱了很多資料,發現這在國外是一個非常有爭議的話題,即使是專家也分為兩派,爭論不休,各有實驗數據作為支撐。

反對派中最有名的是University of Rochester的Deci教授,做了30幾年這方面的研究。

最著名的實驗中,Deci教授把一群大學生分為兩組,讓他們限時玩拼圖,如果玩不出來Deci會教他們。第二天,還是和第一天一樣,唯一的不同是第一組的實驗對象在開始前得到了1美元。第三天,和第一天一樣,大家仍然玩拼圖,但是都沒有錢作為獎勵。每一天Deci教授都告訴實驗對象拼圖可以玩,也可以不玩,隨便他們。

結果是:第一天兩組學生都展示出了對玩拼圖的積極興趣;第二天收到錢的那一組,花在拼圖上的時間比沒有收到錢的要多;而最後一天,曾收到過錢的那一組花在拼圖上的時間比另一組要少,比他們第一天沒有收到錢的時候也要少。

Deci後來又做了100多個類似的實驗,都顯示外部物質獎勵會降低人的內在動機。

不過後來又有心理學家出來反駁了,說Deci的實驗選擇的都是人們喜歡做的事。是的,當對人在做喜歡做的事進行獎勵時,反而會有意向不到的負面效果。

Deci對父母育兒的啟示是:如果你的孩子已經很享受做一件事,不論是玩拼圖還是運動,就不需要對TA進行多餘的物質獎勵了!這個時候口頭肯定與稱讚足已。

然而,獎勵對於不同的類型的任務效果是不同的。

2001年University of Alberta的Judy Cameron發表了文章得出了另一結論。基於96個實驗的結果,Cameron指出物質獎勵有助於提高人們在不喜歡做的事情上花的時間,並且拿到獎勵的人並不會比沒有拿到獎勵的人展現出更低的動機。

Cameron的結論很符合人之常情。想一想我們自己,在做不喜歡的事情時,都想要在堅持一段時間後犒勞一下自己,這樣才有動力繼續做下去嘛。

我想,和世界上的大多事情一樣,在獎勵孩子上,並沒有一個放之四海皆準的結論。(想要一個黑或白答案的家長要失望了)一個方法好或者不好,因人而異,同時還取決於父母的執行方式。

根據Cameron的實驗結論,當我們希望孩子做TA非感興趣的事時,比如刷牙、不把飯菜扔地上等等,是最適合使用獎勵機制的時刻。

貼紙獎勵表的方法對有些孩子有用,對有些孩子沒用,甚至還可能有害。但我覺得既然不能全盤否定它,那還是值得嘗試一下的,萬一有效呢?它不是培養孩子好習慣好行為的第一選擇,可與吼叫、威脅、打罵、放任不管相比,它畢竟還是更有建設性的一種選擇。但要注意前提是,請在使用了其他方法(言傳身教、口頭鼓勵、建立規則與程序等)無效後,再使用。

關於獎勵的建議

1. 口頭表揚也是獎勵

現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錢多時間少。很多人一提到給孩子獎勵,第一反應就是物質獎勵。

其實這種思路是不對的。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最需要的始終是父母的肯定與接納!如果我們肯花更多時間和注意力在孩子身上,看到他們的努力和進步,誠懇而具體地表揚,充滿信心地鼓勵,這是對孩子最大的獎勵。

2. 時間也是一種獎勵

獎勵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誰說只有物質獎勵一種呢?如果不希望讓孩子變得太過依賴物質獎勵,不妨獎勵孩子額外的高質量陪伴時間吧!周末帶孩子去TA想去的地方,多玩一遍TA喜歡的遊戲,都可以是獎勵。

3. 給孩子驚喜獎勵

不要總是等孩子出現壞行為的時候才想著用獎勵去改變。當孩子平時表現得很合作的時候,我們也要及時肯定啊!這時送上驚喜獎勵可以有效強化孩子的正面行為!驚喜獎勵即使是物質的,也不存在外部驅動的問題,反而可以增強內在驅動。實在想送娃玩具的,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4. 避免賄賂

用物質去誘惑孩子按照我們的要求做,是下下策。這已經不算獎勵了,更像是在賄賂。這麼做不僅是把內在動機轉移到外在動機,更糟糕的是,它會鼓勵孩子下次故意說「不」,演變成「如果你不給我點好處,我就故意不合作」,正如文章開頭寫的給錢做家務一例。

因此,大家在使用物質獎勵時一定要盡量避免變成賄賂。如何避免,看下一條。

5. 好行為本身就是自己給自己的獎勵

針對某一行為的獎勵,應該是暫時的。比如我們希望孩子好好收玩具,那麼設定獎勵目標,堅持一個月,如果孩子已經養成了習慣,那麼獎勵就實現了它的目的,該退出舞台了。

通過外部動機改掉壞行為——過渡到好行為——形成習慣——形成內在動機——不再需要外部獎勵。

獎勵退出過程應該是階梯型的逐步遞減:從一開始的日獎勵逐漸降低到每3天獎勵一次,然後每周,每兩周這樣。

在獎勵退出的過程中,有一點很關鍵,就是我們要讓孩子明白好行為本身帶給TA的好處,口頭表揚與物質獎勵並進。

「你好好收拾玩具,現在想找什麼玩具,一下就能找到了!好方便!」

「現在玩具都放到抽屜里,活動空間變大了,可以多邀請幾個小朋友來玩。家裡變美了,你自己也感覺更舒服吧!」

「今天鄰居阿姨帶小朋友來家裡玩,看到你的房間比以前整潔多了,他們下次還想來玩。阿姨都說你現在進步好大,會像大人一樣收拾自己的東西了!」

不斷強化好行為帶給孩子的好處,等TA體會到好處,養成習慣時,TA就不再那麼看重外部獎勵了。

外部獎勵只是一個導火索,它可以有效點燃孩子的改變,但這個改變是持久的,還是短暫的,還要看父母的引導。要警惕太過強調物質獎勵對孩子的吸引性,可能會傷害孩子的內在驅動力。

如果喜歡,歡迎轉發!謝謝支持!

作者簡介:悠悠媽,坐標德國,曾經的學霸,留過學,做過外企項目經理,現教育專欄作者,德國早教研究者與推廣人。有一個兩歲的混血女兒,愛混德國親子圈和幼兒園。創立微信公眾號:德國育兒研究(ID: yoyomadeguo)專註分享在德國學到的育兒知識、先進教育理念以及女兒在德國的真實成長經歷。歡迎關注!

深諳中外教育差異,不教條,不追捧。相信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的教育方式。用生活完成教育,潤物細無聲。

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公眾號出處,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推薦閱讀:

羊水偏少對胎兒有什麼影響?
如何讓孩子成為你期待的那樣
別以大人的標準對待孩子,孩子的這些問題,你知道嗎
聊爸:2-3歲的寶寶脾氣大無理取鬧?哈哈~其實他們也很可愛喔
兒童腦癱注意事項之"5"不

TAG:早教 | 育兒 | 德國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