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利差已成頑疾 誰綁架了貨幣政策?

2011年06月14日 [世華財訊]6月14日,國家統計局發布5月份主要宏觀經濟數據,受食品價格上漲影響,5月CPI漲幅達5.5%,創34個月來新高。統計局在數據發布會上表示,當前國內面臨的物價上漲壓力仍然很大,從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來看,各地區各部門還要按照國務院的總體部署,繼續把穩定物價放在宏觀調控的突出位置,抓好落實,確保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5月份CPI增速再創新高,已是市場預期之中的事情,但市場此前連續兩次加息預期均落空。利率工具作為調控通脹的重要手段,在6月CPI可能破6的嚴峻形勢下,央行加息依舊按兵不動。就在5月份經濟數據剛剛公布之後,市場對加息預期再次加強的時候,中國央行14日當天下午決定,從6月20日起,上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是央行年內第六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自此,大型銀行存款準備金率高達21.5%,再創新高。究竟是什麼纏住了央行加息的腳步?2010年2月起CPI增速首次超過存款利率,即使經過16個月的「負利率」時代之後,「負利率」視乎還是難言終結之日。不加息別拿GDP說事6月13日,央行公布5月信貸數據顯示,信貸增速和貨幣增速雙雙低於市場預期。同時,M2與M1增速大降,5月M2同比增長15.1%,是自2008年11月(14.8%)以來的M2增速新低。加之5月份的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和PMI持續回落,市場對於經濟下滑預期進一步加強。市場擔心,進一步採取緊縮將會導致經濟下滑風險進一步加劇,引發「滯脹」風險。兼顧經濟增長是央行調控通脹的難題之一,每當經濟增長出現放緩,央行貨幣政策就會陷入兩難境地,這使得貨幣政策獨立性備受質疑。日前,中國社科院發布報告稱,抽樣調查顯示,全國30個省會城市沒有一個城市的居民對生活質量感到滿意。中國經濟近30年來的快速的高速增長,與民眾對於生活質量滿意度出現背離。物價上漲過快,生活消費成本過高,是導致生活質量不滿的原因之一。CPI創34個月新高背景下,央行需要通過加息,表明改變負利率的決心,同時也是破除經濟唯GDP論,提高經濟承受力的切實之舉。李稻葵在其微博上表示,政策重點是考慮提高存款利率,調節通脹預期,防止負利率對物價的二輪打擊。全球議息周,央行沒能彰顯貨幣政策獨立性的決心,也說明治理通脹受多方因素的干擾。為刺激經濟後遺症買單與07年央行治理通脹相比,此輪調控政策加息力度遠遠小於上輪調控,對於經濟增長擔憂只是原因之一。中國人民銀行6月1日發布的《2010中國區域金融運行報告》指出,2008年以來,地方政府融資平台應對金融危機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平台數量增長過快,貸款規模迅速擴張,潛在風險需引起關注,國有商業銀行和政策性銀行成為貸款的供給主力。調查結果表明,目前地方政府平台貸餘額應該在10萬億左右,加息無疑將會使得地方融資平台償付成本不斷提高,目前平台貸款本息支付已經對地方財政造成巨大壓力。隨著國家對房地產調控的不斷升級,土地市場遇冷波及地方土地財政,賣地收入大幅減少,將會增大地方政府雙重負荷,央行連續使用加息工具,將使得巨額的地方債雪上加霜,惡化地方財政和債務問題。 經濟危機爆發後,國家四萬億刺激政策對經濟恢復刺激明顯,隨著地方還貸期密集到來,這部分隱患也開始不斷暴露,投資推動型增長陷入瓶頸。巨額投資導致政府負債不斷增加,這也使得利率必須長期保持相對較低水平,來確保巨額負債不會持續惡化。加息將惡化銀行信貸風險與地方債同樣引人矚目的是,鐵道部披露的2011年一季報,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3月31日,鐵道部負債規模為19,836億元,較2010年三季度的16,786億元增長18%,預計2011年底債務規模將達到26,736億元。同樣是投資貸款,與地方平台債務問題相比,鐵道部債務風險更加透明化。15%與64%,兩個數據直指——鐵路投資風險。5月,五大國有銀行鐵路貸款未能過關,原因是單一客戶(集團)集中貸款均超過15%的監管目標值,同時,2011年底,鐵道部資產負債率預計將超過一般企業的負債警戒線——60%達到64%。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鐵道部每年需支付的到期本息都在1000億元以上,其中支付的利息每年都有約860億元。而2011年由於多期債券同時到期,支付的債務本息將達到1970億元。而鐵道部盈利最好的年景發生在2007至2009年,其中2007年的凈利潤87億元。今年一季度更是虧損37.6億,自身經營已是無力還債,近幾年鐵道部用於還本付息的資金已佔到鐵道部募集資金的16%以上。借新債還舊債,是目前鐵道部還債的主要模式。而使得這個虧損「企業」,坐享萬億貸款,是憑藉政府信用和財政兜底。銀行大舉放貸使得鐵道部債務問題,出現「滾雪球」式的快速放大。這一問題不單局限在鐵道部一人身上,很多央企、房地產企業均存在這一問題。依靠國家信譽和壘大戶的發展模式,銀行業集中授信問題日益嚴重。加息將進一步惡化高負債、授信集中企業債務風險,從而導致銀行信貸資產風險上升。歸結來看,負利差嚴重的背景下,受到各方因素的制約,央行加息空間有限,這也與市場預計央行年內頂多加息1-2次相符。此輪通脹使得平台債務和銀行集中授信等問題「浮出水面」,為當前經濟發展模式和銀行信貸業務敲響警鐘。一面是負利率嚴重,一面是信貸風險,複雜情況下,未來貨幣政策的制定,將充分考驗管理層的「智慧」。
推薦閱讀:

中國留美學生綁架凌虐同學獲刑
殺人後謊稱綁架索財如何定性
9·11九年祭:反恐戰爭綁架全人類?
扒一扒你遇到過的道德綁架
TVB創始人邵逸夫:得知兒子被綁架後,他先看了一場電影

TAG:貨幣 | 政策 | 貨幣政策 | 綁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