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距離大陸並不遠,為何古人上千年沒有前往開發

台灣一向被冠以「寶島」美譽,然而可惜的是它直到明朝末年才得到開發。甚至比跨過了半個地球趕來的西班牙人和荷蘭人還晚一些。這是為什麼呢?

一、台灣海峽看著並不寬闊(離福建最短距離僅有一百多公里),但海峽內部的暗流涌動,天氣變化不定,行船極其兇險。

從圖中可以看出,台灣海峽呈兩頭寬中間窄的形狀,在地形影響下季風風速比東海和南海更快。加上台灣海峽在冬季吹東北季風,夏季吹西南季風。從閩南出發的話航路和季風為直角,行駛極度困難。這對中國古代航海技術來講,去一趟台灣簡直就是九死一生。

二、台灣資源並不豐富,古代對其開發不划算。《後漢書》三國中有記載,孫權可能也對夷州(台灣)有所耳聞。為了人口,更為了擴大自己的統治範圍,就派人去了台灣,結果,勞師無功,只是擄掠了數千人回來。

三、對外貿易用不上台灣。在中國古代,海上交通被稱做海上絲綢之路。既然是海上絲綢之路,就有重要的對外開放港口,這樣才能起到文明和經濟繁榮的輻射作用。

南方的重要港口主要是廣州,它輻射的是東南亞地帶;其次是建康,它輻射的是江南周邊,跟台灣沒有關係;北方則是山東蓬萊和長廣,也輻射不到台灣。

所以....很遺憾,台灣又一次因為商業利益而得不到重視。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推薦閱讀:

會做飯的男人有這5大優點,你有沒有發現
娛樂圈沒有曝光的明星夫妻,一定有你意想不到的
誰的心裡沒有一點亂七八糟的愛啊!
沒有光環的星二代
傷感的句子:滄海的那一頭,早已沒有了等待……

TAG:台灣 | 古人 | 距離 | 大陸 | 沒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