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幫助孩子學會與老師溝通

如何幫助孩子學會與老師溝通 2015年09月06日11:07新浪教育微博 收藏本文

  如何幫助孩子做好入學前的準備?如何幫助孩子度過一年級入學適應期?如何幫助孩子學會「自己的事自己做」?如何幫助孩子養成初步的學習習慣?如何正確傾聽孩子的心聲?如何正確誇獎孩子?如何幫助孩子使用禮貌用語?如何幫助孩子學會安全自護?如何幫助孩子學會與老師溝通?如何端正孩子寫字姿式和用眼衛生?

  為了指導一年級新生家長[微博]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小學一年級,9月6日,北京市網上家長學校(www.pedu.net.cn)將開通小學一年級家長專題指導課程。北京市網上家長學校通過全面的家長需求調查和科學研究,針對小學一年級新生家長中普遍存在的疑難問題,遴選出一年級新生家庭教育中的關鍵點,組織家庭教育專家和優秀小學教師,設計開發了小學一年級家長專題指導課程。專題指導課程涵蓋入學適應、習慣養成、自理能力、學習指導、安全自護、親子溝通、人際交往等主題,以多媒體形式為家長提供相關家庭教育知識、方法和經驗。家長朋友遇到疑難,只需登錄北京市網上家長學校,即可足不出戶地向眾多家庭教育專家、優秀教師和有經驗的家長學習,並交流育子心得。

  作為北京市教委建設家校協同教育機制、構建現代化家庭教育指導模式的重要創新舉措,北京市網上家長學校充分利用互聯網等高科技手段的優勢,積極發揮教育行政部門和教育科研機構的引領作用,針對當代家長的育子困惑,整合社會與學校優質的教育資源,為家長傳遞先進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教育經驗,提供科學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積極引導家庭教育,搭建家校溝通協作橋樑,實現學校、家庭、社會教育工作的和諧統一。自2008年開通以來,北京市網上家長學校組建了專業的課程團隊為家長服務,並探索了靈活多樣的建設參與方式,廣泛邀請家庭教育專家、一線教師、學生、家長和社會各界熱心人士參與到網上家長學校的建設工作中,在對家長進行需求調研的基礎上,已陸續開通「專家講堂」、「名校長談家教」、「班主任直通車」、「好家長談經驗」、「學生成長故事」、「家庭與法」、「青春預備役」、「名人家教」、「家教博覽」、「家長書架」、「視頻演播室」、「博客空間」等各類欄目45個,通過在線討論、現場諮詢、主題實踐活動等多種形式,密切學校和家庭的聯繫,到目前為止,北京市網上家長學校博客平台共發表博文20餘萬篇,評論31萬餘條,留言超過41萬餘條,已成為重要的家校溝通平台。

  在開發推出小學一年級新生家長專題指導課程的基礎上,北京市網上家長學校還將總結開發經驗,進一步組織優質家庭教育資源,在本學期繼續開發推出小學二、三年級家長專題指導課程,並將陸續滾動開發小學高年級和中學階段的家長專題指導課程,以形成全學段、全覆蓋的家長指導課程,使家庭教育指導真正實現科學化、系統化、精細化和個性化。 案例1: 理解、欣賞這個不完美的小孩

  接到北京市網上家長學校的分享邀請時,我心裡很不安,因為我家的小學生在好習慣方面實在是乏善可陳,做事拖拉、注意力不集中、丟三落四,這個年齡段孩子所具備的「壞習慣」幾乎都能占上一點。

  因為趕時間上班,我將這個「作業」交給了孩子,我說:「祝老師請你寫一篇分享,向同學們介紹你是怎麼養成好習慣的。媽媽要上班走了,你自己寫一個吧。」

  晚上下班回到家,孩子很高興地跟我讀了上面這篇短文。——這簡直太出乎我的意料了!因為我的孩子一直貼著「動作慢、不會管理時間」的標籤。老師列出了五個習慣,傾聽、閱讀、表達、書寫、時間管理,在我看來,如果非要在矮子中間拔矬子,也許閱讀還可以拿來說一說,然而,最讓我頭痛的缺點,恰恰是孩子這篇分享短文的選題方向——時間管理。

  聽罷孩子的朗讀,我突然意識到:平時我們最不看好的,可能卻是孩子最在意、最希望改變的方面。從文中不難看出,孩子對於自己在養成時間管理好習慣方面的嘗試和努力,總的來說還比較滿意,並且預期自己能夠做得更好。我想:這樣的自我認同,或許能夠幫助孩子減少同齡人壓力,降低內心的挫折感,樹立自信心,推動自己不斷進步。

  於是,我不露聲色地指出了幾處詞語不當、不通順、不完整的語用錯誤,重點認可了孩子所陳述的自己在目標設置、計劃執行、時間管理方面的取得的進步和收穫,並對她今天的作文第一稿就能寫得這麼流暢工整表示讚賞。接下來的事情,你應當猜得到:孩子很高興地繼續去游泳,一個半小時里自己學會了一個新的動作,輕鬆游完無數個來回;回到家,還催促爸爸將編程軟體安裝到自己的電腦上,然後用15分鐘完成了今天的編程練習,用10分鐘寫了兩頁英語。她甚至主動和我談到了「今日事,今日畢」。

  作為一個10歲的「慢小孩」,也許她做不到很好地管理自己的時間,今天做到了,明天又失敗了;在提高作業速度的時候,正確率和書寫卻下降了…。等等。但是,一個不完美的小孩是上帝派來和我們玩遊戲的,作為父母,我們唯一的選擇是將這個遊戲持續地玩下去,如果我們能更好地修鍊自己,用理解、認同、欣賞、耐心來代替種種焦慮、批評、苛責,會不會讓我們和孩子都更幸福?

  感謝北京市網上家長學校和老師給我們這樣的分享機會。很期待看到家長們的經驗分享,讓我們和孩子一起成長。

  案例2:養成時間管理好習慣

  還記得一年級時,即使家庭作業既少又簡單,但對時間管理不好的我來說,還是經常要到晚上9點多才能寫完作業。

  直到三年級下學期的某一天,我終於嘗到了做計劃的甜頭——給自己做個計劃,晚上7:00之前就完成了作業。可是沒過幾天,壞習慣卻又「返回」了,每天那一點點作業也要拖拖拉拉做到9點。我其實也覺得很奇怪:上一次明明達到了「7點完成」的目標,甚至「超額提前」完成了作業,可為什麼我就管不住自己堅持不下來呢?於是,我帶著沉重的心情去問媽媽。沒想到媽媽說:「你從下學期開始,每天放學回家先做個計劃,給自己一個目標,要在7點之前完成家庭作業,然後才能玩。你一定能行,不信試試!」媽媽說完,便沖我做個鬼臉,走開了。

  迎接四年級的日子到了,開學第一天,我便按照三年級期末時媽媽給我的建議做了個學習計劃,那一天,我果真又一次嘗到時間管理帶來的甜頭。

  從此,我放學回家都要做個小計劃,把每天的作業清點一下,給自己一個目標,每次達到目標便獎勵自己一顆糖,沒有達到目標的話就罰自己一顆糖。漸漸有了規矩:今天獎的糖要放到明天才能吃,因為如果明天沒有達標,昨天的那顆糖就要被罰掉。

  「養成一個好習慣需要21天,」媽媽對我說,「你已經堅持了12天,加油!」我半信半疑地點了點頭。

  開始,我每天都需要和拖拖拉拉、邊學邊玩做「鬥爭」,但我努力克服想玩的念頭,心裡想著計劃和目標,終於學會了時間管理。

  下學期我就要升入五年級了。在這個四升五的暑假裡,我要每天為自己設一個目標,並努力達到它!現在,才放暑假十多天,我已經做了將近一半的暑假實踐手冊,看完了《牛頓》、和《美麗的數學》,開始讀《邊城》和《希臘神話》。因為下星期要參加比賽,我每天都要練習搭建我自己創意的「伐木機器人」。這幾天我都遊了泳,前天我還不能游完25米,昨天就能游五個來回了!


推薦閱讀:

營銷人員如何與客戶溝通的訣竅
超級六帽溝通術——六帽溝通的五大步驟 - 商國志
如何提高溝通協調能力
如何在高控制父母面前重建自我?
零基礎演講04|用價值表格準備演講內容

TAG:孩子 | 溝通 | 學會 | 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