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孩子教育的思考(完全版)

上周老公和我說:丁媽約你和他們社區的孩子家長一起分享孩子教育中的感想。我欣然答應了,可是和大家分享什麼那?這個問題使我陷入了沉思中。。。。 在我於兒的成長過程中,受益於:零歲方案(零到6歲的教育)、良好的生活習慣(一、規律生活,二、遵守常規,三、積极參与,四、獨立完成,五、文明禮貌,六、清潔衛生,七、與人合作,八、收拾整齊。)、良好的學習習慣(頭一條,勤于思考,敢於攻關破難;第二條,在規定時間內學習的習慣;第三條,立戒拖延和磨蹭,絕不允許拖延磨蹭。第四個習慣問題不過夜,學問、學問,老不問,裝那兒沒用;第五個習慣複習舊課、預習新課,這個習慣在小學裡頭不很見效,等到孩子上了初中之後你會發展這個習慣對他發展太重要了;第六個重要就是做完作業細心檢查的習慣,一定要自己去學會做檢查;第七個就是良好的休息習慣)。鼓勵他自立獨立、有較好的自我管理能力、良好的閱讀習慣使他思想獨立、關注他的健康主要是心理健康。   幼小銜接是很重要的,孩子從鬆散的狀態,開始步入學校。 學校的學習生活與幼兒園生活的差距是非常大的,幼兒園老師對孩子的生活護理很精細,孩子的學習是在遊戲中進行的,一天的生活是鬆散型的。而上小學以後,學習的模式成為課堂教學,課間休息時要自己整理書本,自己喝水,自己上廁所等,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問題和困難自己要想辦法解決。因此,家長要讓孩子知道,自己長大了,即將成為一名小學生了,生活、學習不能再完全依靠父母和老師,要慢慢地學會生存、生活、學習和勞動。 家長要幫助孩子做好兒童入學準備,這裡我從七個方面說一下。第一,說一下孩子在入學的時候要做哪些心理準備;然後,我們再說一下家長要幫孩子做哪些學校印象的準備;第三,說說關於安全教育的準備;第四,說一下家庭環境的準備;第五,我們對孩子生活方式的一種準備;第六,說說孩子學習習慣的準備;最後,說一下入學成熟水平的準備。  上小學後,要多注重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健全的人格。這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必要的。  小學必須養成良好的習慣,回家後,一、換好書包換鞋衣;二、講究衛生把手洗;三、然後喝水吃東西;四、趕緊坐定先複習;五、再做作業心有底;六、檢查對錯需仔細;七、明天學啥我先預習;第八、收拾準備好歡喜。準備到什麼地步啊?明早上拎著包就走,你別說"媽媽明天班主任老師要交什麼錢來著。"媽媽音樂老師說要戴頭飾。"媽媽美術老師說要帶什麼筆。"你昨天晚上幹什麼去了?所以一步一步的,其實孩子就是上學第一個月,每天回去你按照這個做,三七二十一天這個習慣也就形成了,一個月肯定能把這個習慣形成。所以這樣每天回來就會自然而然的按照這個順序來做就行了,這是關於習慣的這個事兒。  在家裡要注意就是對孩子進行心理素質的培養。自覺性絕不是上學才開始,其實在幼兒園的時候你就發現就可以做了。第二個是堅持性,做什麼事情得有堅持,你看那孩子過去沒有這種堅持性,然後稍微有點堅持性你就得表揚,孩子啊,包括大人也是,抬起來,抬起來之後下不來了就乖了。再一個就是自治力,能夠管住,排出外在干擾的這種能力,還有自信、獨立性、好奇心、合作、自我約束和關心他人,這些都是什麼呢?都是我把它叫做學習品質,這些學習品質對於孩子將來的學生生涯的影響太大的,影響他一輩子。    幼小銜接沒做好,帶來的麻煩。「亂」:沒有章法、說謊、不寫作業、代家長簽字、老師丟書包 語數英三位老師共同請家長、應付老師和家長、打不完仗不能回家、埋錢、賺錢、口水王、九陰真經、說作文、綁架、丟衣服、七龍珠、做網站、相框擺在姥姥的窗頭、愛與喜歡的區別、自己剪頭、模仿秀、科學院院士、快樂王子。  受益的是有良好的作息時間、早期閱讀、預習、晨讀、學習效率、給老師做助手、責任感、尊重孩子興趣(足球、羽毛球、棒球、游泳)、良師益友、社會活動、愛國情節、保釣、戶外活動、圖書館、追看新書。  初中學校開第二外語日語被其攪黃、戶外、自己去爬狼牙山、自己在家一個月、不學也出不了第一考場、初二自己坐火車回牡丹江、師傅的故事。  高中住校、校長杯受傷、挫肋骨、和歷史老師課堂對峙、保送考心裡失衡、市長杯足球賽受傷、和宿管老師矛盾、和全班女生絕交、後半夜發簡訊、臨考處對象、圖書館、巧克力賄賂、佔座、簡訊清單、老師冷處理、春節做手工、一摸會診、謝師宴、土孩變帥哥。  需要明確和強調的:  1、對成長有用的和對學習有用的:手機、遊戲、等等。多數家長都太看重對學習有用的,而無視對成長有用的。。。  2、學習是自己的事情,是為自己學習,而不是為父母學習。  3、孩子的安全島、學會選擇學會放棄、如何掌控自己的時間和生活、男孩窮養女孩富養、做最好的自己、女性生命的歷程、培養男子漢。  4、家長要不斷反思自己,抓住教育的時機,要少批評孩子,他們不知道自己是誰,是個什麼樣的人,他是什麼樣的人,是我們告訴他的,是我們給他貼上的標籤。不要否定和批評,多些肯定和讚美。   5、孩子的成熟是有一個緩慢的過程的,家長要有耐心,考慮孩子的需求和孩子的接受能力。  6、給孩子選擇的權利,尊重孩子成長的需求。教孩子控制自己的能力。  7、學會鼓勵和表揚孩子,表揚要具體:畫畫,你色彩用的特別好,畫面很優美,你的觀察很細膩等等。http://www.xdf.cn/xueqian/list_716_1.html新東方的幼小銜接http://www.xdf.cn/201109/898633.html家長必讀:培養孩子好習慣的9個方面http://www.xdf.cn/201109/898620.html培養獨立意識 新小學生「社會交往」備戰方案
推薦閱讀:

晚上睡覺開小夜燈對孩子有危害嗎?
不要讓情緒成為孩子成長中的絆腳石
家有「熊孩子」,家長應如何糾正?
女孩問,男孩答——(女孩子看完別哭)

TAG:教育 | 孩子 | 思考 | 關於 | 孩子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