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建名辭彙編——營造篇(一)

中國古建名辭彙編——營造篇(一)

9 人贊了文章

作者:延光(范紹永)

●定平取正:古代建築營造過程中很多地方需要用到各種測量技術,例如定向、定平、定直、定長等。「定平取正」指建造房屋時測量水平和判定朝向的過程。《周官?考工記》:「諸取圜者以規,方者以矩,直者抨繩取則,立者垂繩取正,橫者定水取平。」

取正,即定向或立向。《營造法式》以天文子午線定南北,利用景表、望筒等工具進行南北測定。首先利用景表確定日中時辰,再以望筒記錄此時太陽的方位角,從而初步確定南北向,然後到夜間以此與北極星方位相核對,以此確定南北方向,再以南北而定東西乃至八方四維。

關於定平技術,《營造法式》所載:一是以「水」定平,二是用垂線真尺定平。以水定平,即利用擺放在建築基址中央的類似於現代的水平尺的工具,與建築基址四角的標杆,測定出相對的海拔高度。

垂線真尺定平,即利用水平與鉛垂線垂直原理以取平。方法是在一根長的真尺上立一表桿,於立表當心施墨線一道,垂繩墜下,令繩對墨線心,兩者重合,則其下地面自平。

●古建屋頂:古建房屋大體上分三個組成部分:台基、屋身、屋頂。其中屋頂是房屋按造型分類的重要依據。古時人們根據屋頂不同樣式來區別建築等級,常見的有廡殿(五脊殿)、歇山(九脊殿)、卷棚(回頂)、懸山、硬山、攢尖、十字脊、工字房等樣式。

●營造尺:營造尺即營造建築工程等所用的度量尺,唐代以來的營造尺都比較規範,只是歷代量度有所不同。中國古建有三大營造規範成書,其中宋《營造法式》中的一營造尺等於現代公尺31.2CM;《清工部則例》中的一營造尺等於現代公尺31.96CM,取整數為32CM;吳《營造法原》中有曲尺和直尺之分,直尺為門光尺,用來確定門宕窗洞等吉數數,曲尺為為營造尺,等於現代公尺的27.5CM。

●材、栔(qì):《營造法式》建立的模數制稱為「材份制」。它以斗栱中栱的截面「材」作為模數的基本單位。「材」進一步將廣(高)細分為15等份,將材的寬分為10等份,每一等份稱為一「分」。即每一材的高寬比為15:10(3:2)。

  栔,指的是上下栱之間填充的斷面尺寸。栔的高寬比為6份:4份,一材加一栔,共高21分,稱為「足材」。

宋代衡量建築尺度的標準,按建築等級分為八等,即八個材份等級。第一等材高為9寸,二等材8.25寸,三等材7.5寸,四等材7.2寸,五等材6.6寸,六等材6寸,七等材5.25寸,八等材4.5寸。

在計算各級等材的材寬、栔高、栔寬時,先求出單材每分的數值(單材高÷15),然後分別乘以材寬(10)、栔高(6)、栔寬(4)的分值。

舉例:我們要做一個五開間的殿堂,取「三等材」為該建築的材份模數。三等材的材高為7.5寸,材寬為5寸。三等材的栔高為3寸,栔寬為2寸。如果該建築某個構件的截面要求高度為」一足材」,即等於是7.5+3=10.5寸。如果該構件的高要求為1材零5份,即7.5寸+(7.5÷15X5)=10寸(1尺)。

需要注意的是,材份制用來計算矩形的高或圓形的直徑的時候就要用材栔的高模數。如果用來計算寬的時候就要用材栔的寬模數。

●足材:單材加栔謂之足材,例如一等材足材為12.6寸(9+3.6),一足材高共有21分,每分為0.6寸。

●鬥口:清代建築以鬥口為模數來定額建築各部位數據。鬥口即平身科坐斗正面所開的口子,其實就是頭翹的寬度。一個大斗的開口寬度為1鬥口。與宋材份制類似,根據建築大小形制不同,鬥口制共分為十一個等級。斗等材為6寸,然後每等材遞減0.5寸,即二等材5.5寸,三等材5寸,四等材4.5寸,五等材4寸,六等材3.5寸,七等材3寸,八等材2.5寸,九等材2寸,十等材1.5寸,十一等材1寸。

  按照清營造尺制度,一尺等於現代公尺32CM,十一等材一寸等於3.2CM,頭等材6寸等於19.2CM。

●大木作:大木作是我國木構架建築的主要結構部分,主要是柱、梁、枋、檁等木構架建築的承重部分。同時又是木建築比例尺度和形體外觀的重要決定因素。清式大木做分大木大式和大木小式兩類。

●小木作:非承重外的裝修部分,例如門、窗、隔斷、欄杆、外檐裝飾及防護構件、地板、天花、樓梯、龕櫥、籬牆、井亭等。清工部《工程做法》稱小木作為裝修作,並把面向室外的稱為外檐裝修,在室內的稱為內檐裝修。

●大式建築、小式建築:在官式建築的構築形制上,區分為大木大式、建築和大木小式建築。大式建築主要用於壇廟,宮殿,苑囿,陵墓,城樓,府第,衙署和官修寺廟等組群的主要殿屋,屬於高等級建築。小式建築主要用於民宅,店肆等民間建築和重要組群中的輔助用房,屬於低等次建築。其區別為:

①間架,大式建築開間可到九間,特例用到11間,通進深可到11架,特例到13架。小式建築開間只能做到三五間,通進深不多於7架,一般以3,4,5架居多。

②出廊,大式建築可用各種出廊方式,而小式建築只能用到前後廊,不許做周圍廊。

③屋頂,大式建築可以用各種屋頂形式和琉璃瓦件。小式建築只能用硬山,懸山及其卷棚做法。不許用廡殿,歇山,不許做重檐,不許用筒瓦和琉璃瓦件。

④大木構件,大式建築可以用斗拱,也可以不用。小式建築不許用斗拱。在梁架構件中,大式建築還增添了飛椽,隨梁枋,角脊,伏脊木等構件。

●營造量度:有關古建築營造方面的量度數據和模數制度。現行古建營造過種中可用到兩種量度標準:一是營造尺;二是宋制材分制和清制鬥口模數制。這其中都涉及到與現代公尺的換算。

●舉折?舉架?提棧:屋脊至屋檐因不是直線而是曲線的,每椽架間水平距離與高度的比例,法式中稱「舉折」,清工部做法中稱「舉架」,法原中稱「提棧(俗稱提線)」。

●舉折:為了有利於屋面排水和檐下採光,同時兼具美觀好看的目的,宋代建築確定屋面曲度的一種方法。「舉」是屋架的高度,常按建築進深的比例而定。折是計算屋架舉高時,由於各槫升高的幅度不一致,求得屋面橫斷面的坡度不是一根直線,而是若干折線組成。

先定舉屋之法,算出屋頂總高度。如殿台樓台,先量前後撩枋心相去遠近(前撩檐枋至後撩檐枋之間的距離),分為三分,從撩檐枋背至脊槫背垂直高度舉起一分(舉高是進深的三分之一)。如果是筒瓦廳堂,即四分中舉起一分。需要注意的是,這個舉高的標準是《營造法式》給出的,但現實中各地有別,江南地區屋宇陡峭,有的寬高比近二分之一。

舉高確定後,再定折屋之法:自橑檐枋頂面至屋脊脊槫頂面,然後分屋深為若干架(椽架,桁距),《營造法式》椽平長一般按6尺,殿閣按6.5~7.5尺。其中脊桁下的第一椽架,按總舉高尺寸的十分之一定舉折高度,以下每架均自上遞減半為準。

例如一幢六架椽(六步架,六界深)的房屋,自上而下的桁木分別為脊槫、上平槫、中平槫、下平槫。其舉折點分別是第一折點上平槫,第二折點中平槫,第三折點下平槫,第四折點橑檐枋。舉折之法每尺折一寸。如舉高二丈,即先從脊槫背下至橑檐枋背拉一直線,在對準上平槫垂直位置的線點下折二尺(1/10),即為上平槫實際舉折後的水平高度。複次,從上平槫背下至橑檐枋背取直線後,對應中平槫下折一尺(1/20)。再次,從中平槫至橑檐枋,於下平槫處折五寸(1/40)。。。。。。下平槫至橑檐枋折二寸五分(1/80)。

●舉架:清代建築從最下一架起,先用比較緩和的坡度,向上逐架增加斜坡的陡峭度,大屋頂的構架做法,其舉高通過步架求得。《工程做法則例》規定,步架寬度,大式廊步按0.4倍檐柱高,其他按此8折。小式廊步按5倍檐柱徑,其他按此8折。

舉架方法為相鄰兩檁的垂直高差與步架水平長度之比。例如九檁大式建築檐步架(檐檁至下金檁)之間的水平距離為1米,其高差為0.5米,即稱為五舉,意思是高差是水平長度的五折。清式所有建築均以五舉開始,自下而上作如下舉架:

五檁(四緣平長,四步架,四桁距,四椽架,四界深。)用0.5(五舉)、0.7(七舉)。

七檁(六緣架,六界深)用0.5(五舉)、0.7(七舉)、0.9(九舉)。亦有用0.5、0.65、0.8舉的。

九檁(八緣架,八界深)用0.5(五舉)、0.65(六舉半)0.75(七舉半)0.9(九舉)。

●提棧:與舉架基本相同,也是從檐部推算至脊檁。下面我們分三個步驟去理角提棧的含義。

1、起算值:營造法原將第一界(緣架或步距)的提棧演算法稱為起算,起算值按界深(指兩桁之間水平距離)的十分之一計算的。例如界深三尺半,起算值等於0.35;界深四尺,起算值等於0.4。法原的起算點最低是從0.35開始的。界深超過五尺以上者,起算值一律按0.5開始。

2、提棧係數:界深與界高的比例關係,提棧係數=界高÷界深。例如,界深4尺,界高1.6尺,它的提棧係數就是0.4(1.6÷4)簡稱四算。反之,有了提棧係數,就可以求得每界提棧高度。營造法原規定的提棧係數有0.35、0.4、0.45、0.5、0.55、0.6、0.65、0.7、0.8、0.9。

3、提棧個數:自廊桁至脊桁所用係數的遞加數。營造法原規定:民房六界用二個,七界提棧用三個,殿宇八界用四個。

  例如六界房,半坡三個步架(三界),從下到上共有四根柱子,廊柱、步柱、童柱、脊柱。其中後三個柱頂桁為三個提棧點。提棧個數用兩個,即從步柱桁到脊柱桁按二個提棧係數計算。如果起算點是三算半,兩個提棧係數就是0.35、0.45;如果起算點是四算,則兩個算則是0.4、0.5。(不管有沒有後邊半個算,都是按整數1遞加)。按這個規定,廊柱桁到步柱桁的起算係數為0.35,童柱桁到脊柱桁的提棧係數為0.45,那麼中間步柱桁到童柱桁的提棧係數為插值0.4。如果起算點是0.4,那麼脊桁的提棧係數是0.5,中間童柱桁插值為0.45。

法原的提棧與側例的舉架演算法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它是以界數多少定其第一界至頂界(脊桁)的遞加次數,根據遞加次數來分配每界的提棧係數。例如」七界提棧用三個」,七界是有前廊、內四界、後雙步的結構,如果按四算半起算,前半屋坡按」用三個」計算,即0.45、0.55、0.65。後雙步每界可以減半由四算起算(後半屋比前半屋多了一步,後檐低於前檐)。

●榫卯:中國古代建築中利用構件的凹凸把各個部件連接起來的做法,具有形體構造的「關節」作用。我國已知最早採用榫卯技術構築木結構房屋的實例是距今約六七千年前的浙江餘姚河姆渡村建築遺址。

●開間?面闊?通面闊:我國木構建築正面相鄰兩檐柱間的水平距離稱為「開間」,正中的一間稱明間(宋稱當心間,吳稱正間),其左右稱次間,再外的稱梢間,最外的稱盡間,九間以上的建築則增加次間數。各開間寬度的總和稱為「通面闊」。

中國古建名辭彙編——營造篇(一)?

mp.weixin.qq.com圖標
推薦閱讀:

一個神秘的震區古藏寨
李克強見證,中國建築在澳大利亞簽262億基建大單
中國建築4項科技創新工程獲詹天佑獎
中國十大建築
逛頤和園

TAG:建築設計 | 古建築 | 中國建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