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破「禪宗沒有前行引導」之邪說

希RA千措上師

慈誠羅珠「堪布」,在未了解禪宗的前提下,就以局外人的身份,肆無忌憚地公開詆毀,瘋狂指責六祖慧能不做前行引導,直接講最高境界;說禪宗的「明心見性」尚未登地,仍是加行位凡夫;甚至說禪宗以外顯宗證悟方法就是因明思維,只有理論沒有實證,等等。為了避免修學者受他誤導而墮落,本人在遮破他的邪說時,不再遮掩其名,或書名。

《遍攝一切研磨經》中說:「曼殊室利,若於如來所說聖語,於其一類起善妙想,於其一類起惡劣想,是為謗法。」

《般若八千頌》說:「舍利子!若以舍法心云:『此法非為汝與吾等應學,因此法不應理,此法非能調伏,此法非本師之教,此法非佛說之語。』如是說已,自己舍法,令他人不起信,毀壞自他之心,擾亂自他之心……舍利子!吾不願聞彼人之名,況復與其相觸。」

《地藏十輪經》中說:「如是等人,名為毀謗佛正法者,亦為違逆三世諸佛,破三世佛一切法藏,焚燒斷滅,皆為灰燼,斷壞一切八支道,挑壞無量眾生法眼。」

盡量篇幅不大,方便大家閱讀。

對修禪的人來說,六祖惠能大師的南傳教派當然是最殊勝的,但針對絕大多數現代人來說,神秀大師的北傳教派可能更合適。它就像加行要一步步地修,最後才達到禪宗所講的那種境界。惠能大師則不強調前面的部分,而只講最高境界。——《慧燈之光一·顯宗與密宗之異同》

就算是頂乘大圓滿,也有頓、漸二種根機,頓根者修方便道快速成佛,漸根者則修解脫道一步一步來。

同樣,禪宗也有頓悟、漸悟二種根機,頓悟者為六祖慧能的南傳,漸悟者為神秀的北傳。無論南傳北傳,相對各自的有緣者而言,都是極其殊勝的教法,豈能盲目指責惠能大師「強調前面的部分,而只講最高境界」

《大方廣總持經》中說:「佛言:彌勒!如汝所說,我從成道乃至涅槃,於其中間所言所說,皆悉真實,無有虛妄。若有愚人不解如來方便所說,而作是言:是法如是,是法不如是。毀謗正法及佛菩薩,我說是輩趣向地獄。

它基礎的方面,就是我剛才說的出離心、菩提心這些方面講得不是很多,它直接就是去參禪。——《禪和密的區別》

禪宗基礎方面的出離心、菩提心,在神秀大師的北傳漸悟有引導。

內心充滿邪見,除了詆毀,根本無法對能夠直接參禪的利根者,生起隨喜心。

禪宗的觀點本來非常好,只是其中缺少了出離心、菩提心、曼茶羅、金剛薩垛、上師瑜伽等方便法門,而直接進入心的本性。——《慧燈之光八· <贊法界頌>淺釋》

如前所說,禪宗包括南北二宗,既然北宗的漸悟法門有前行引導,就不能以一概全而說「禪宗直接進入心的本性。」顯然,這段話已否認神秀大師的北漸宗,實為舍法。

再者,將藏傳佛教的曼茶羅、金剛薩垛、上師瑜伽等方便法門,用來衡量禪宗,實在是可笑、無知。

禪宗的方法則主要針對根機極好的人,所以顯得很簡單,缺乏從加行到正行的一整套系統。——《慧燈之光一·顯宗與密宗之異同》

此人說話前後矛盾,前面剛說「針對絕大多數現代人來說,神秀大師的北傳教派可能更合適。它就像加行要一步步地修,最後才達到禪宗所講的那種境界」,這裡又加以否認:「缺乏從加行到正行的一整套系統」,可信度為0.

實際上,六祖所度化的頓悟者,或者大圓滿利根者,前世已經將福慧二資糧積累圓滿,今生一經直指心性,就能當下證悟,不必從加行一步一步修。

小乘也有類似的情況,麟角喻獨覺在入資糧道前,已圓滿百劫的資糧,今生獨自在屍陀林等地觀修十二因緣,現證了從獨覺的資糧道起到無學道的功德,而證阿羅漢果。

作為一個「堪布」,難道不明白這些道理嗎?

禪宗與密宗唯一的區別,是禪宗只是讓心靜下來打坐,然後慢慢漸入佳境。除此之外,卻沒有提供更多的如何「心心入空」,怎樣「念念歸靜」的方法。僅僅依靠坐禪而想證悟,也是非常難的,因為現代人的貪嗔痴,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的人都嚴重。如果不靠上師的加持,僅僅是把心靜下來,解脫只會變得遙遙無期。——《慧燈之光九·<成智青蓮花論>略釋》

為什麼非要拿禪宗和密宗比較呢?難道你不明白法無高下,人有高低嗎?此話顯然是說禪宗不如密宗,並是惡意詆毀禪宗是沒有提供更多的如何「心心入空」,怎樣「念念歸靜」 的「盲修瞎練」!

密宗十四條根本戒第六條:詆毀宗派:對於為尋求出離惡趣獲得善趣而宣說外道宗教的白法,趨入出離之道的聲聞緣覺以及趨入脫離二邊的大道的大乘宗派,不認為這些乘道是趨入究竟一乘、引向上乘等的梯階,而是真正執為它們有勝劣之別,以嗔心加以詆毀,則犯第六條根本戒。

大圓滿二十七條根本戒中,不詆毀法與補特伽羅為(身)內內誓言;意外誓言:斷除邪見。

得意忘形時,別忘了這些密乘戒。

因為禪宗裡面所講的,都是後期的證悟方法,而且是很簡單的證悟方法。

」都是「二字包括南北二派,意思說,神秀大師的北派漸悟也是只講」後期的證悟方法,而且是很簡單的證悟方法「?太可笑了!如此混淆二派,不覺得很荒謬嗎?

禪宗的方法,是極其上乘的證悟方法,但前面也講過,由於這種方法既不特彆強調出離心、菩提心,也不宣講人身難得、死亡無常等道理,還沒有具體的修法,只是在沒有修持任何前行的情況下,直接通過坐禪來證悟,所以是很難的。在幾千個或者幾萬個修行人當中,也許才會出現幾個。——《慧燈之光四·三主要道論詳解》

如果慈誠羅珠從未在禪宗做過聞思修,就輕易說出如此詆毀之語,則有失」堪布「身份,有辱」堪布「之名,有損」堪布「智慧,徒有」堪布「虛名,內心極不穩重。

真正有福德智慧的堪布智者,絕對不會如此浮誇,不會輕易自贊毀他。


推薦閱讀:

壇經 定慧品第四
禪宗決疑集
中國古代名僧之五—禪宗六祖慧能
大道透長安——禪宗燈錄詩偈選析【二】
禪宗的徹悟要怎樣的善根呢?

TAG:禪宗 | 沒有 | 引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