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吉爾怒斥:「我寧可不要印度,也不會放棄香港!」背後的原因令人深思

上回咱們在英國如何衰落中已經提到,英國曾是世界上擁有最多殖民地的國家,其中印度更是英國人手中最大的殖民地之一。

為什麼今天很多印度人「天生」會說英語,正是因為印度曾被英國人殖民了一百九十多年。在這漫長的歲月里,就算是「豬」會說英語都不是不可能的。

眾所周知,印度在之前一直都是個地理辭彙,他們本身沒有國家概念,各聯邦之間都是相互獨立的。

但是自從英國人來了之後,他們採取各個擊破的戰術,將各不想屬的聯邦重新整合了起來,最終形成了英屬印度,後來的巴基斯坦、孟加拉、緬甸都屬於此列。

當時英國人入侵印度之所以這麼容易,最大的原因就是印度各邦聯之間語言文化、宗教信仰不盡相同,各邦聯之間經常發生內鬥。

英國人正是利用這個細節,不斷利誘、挑撥他們之間的內鬥,而自己反而可以居中調解。如此以來,印度原來就各自互不相屬的土邦王公貴族們,都得聽從英國殖民者的號令。

不得不說,英國人在這方面的才能是突出的。沒過幾年,英國很快就將整個南亞大陸掌握在自己手上,印度徹底成了英國的賺錢工具,每年印度都將向英國「貢獻」超過二千萬英鎊的稅收,而這些錢又讓英國殖更多的地,賣更多人,如此一來,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之下,印度已經成了真正意義上的人間地獄。

還記得當時歷史課本?餓殍滿地、累累白骨,這就是當時印度人民的生活常態。

而就在距印度幾千公里的地方,偌大的中國有一塊土地也淪落成為了英國的殖民地,那就是香港。

今天,很多人都有一個疑問,為什麼今天英國人還對香港念念不忘?

提到這個問題,小編不免想起了丘吉爾當年的那番話:

「除非踩過我的屍體,否則休想從大英帝國版圖中除掉香港,英國政府決不會放棄大英帝國一寸領土」

那麼,為什麼丘吉爾會說出這樣一番話呢。這就要從蔣介石當年會見丘吉爾說起。

話說那是1943年11月,蔣介石作為中國的代表參與開羅會議,在會議期間,蔣介石向丘吉爾表示希望英國交還香港,還稱美國總統羅斯福已經同意了。

但是,丘吉爾一聽此話,立馬變了顏色,兩道眉毛差點豎了起來,出言怒斥蔣介石並告訴所有人:「戰爭結束後,英國並不要求增加領土,但是,也絕不打算放棄任何領土」

對於丘吉爾為何堅持不放過英國,而願意放棄印度,不少人都認為這與當時的現實形勢有關。

1.香港不論是政治地位,還是經濟地位極其重要,它是連接中國大陸最重要的樞紐,沒有它,英國在中國甚至遠東的利益都會受到影響。

2.當時的印度已經成了英國的雞肋,食之無用棄之可惜,而且再加上印度甘地搞的暴力不合作運動,攪得國際輿論沸沸揚揚,美國方面公然表示支持。

3.英國國力大不如前。由於二戰以後,英國衰落的趨勢愈加明顯,已經hold不住如此多的殖民地,對於南亞大陸這塊土地,以當時的英國國力顯然已經難以為繼。

正因如此,在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之下,英國更願意放棄印度而不是香港。

當然,歷史總是殘酷,丘吉爾絕對想不到,就在英國放棄印度後的沒多久,號稱「鐵娘子」的撒切爾夫人就與中國達成了歸還香港的協議。

如果他活了過來,估計會被氣死在墳墓里吧!


推薦閱讀:

男人出軌背後的隱情
香格里拉大火背後的生態警示 
婚戀網站背後的黑色交易:30元搞定實名認證,108元買全套生活照
拆穿男人說「我很忙」背後的秘密
瞎子算命不收錢,原是背後有玄機

TAG:香港 | 印度 | 原因 | 放棄 | 丘吉爾 | 背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