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教孩子什麼——中國家庭教育現狀實錄

該教孩子什麼——中國家庭教育現狀實錄

(2012-06-08 18:13:47)

關於家庭教育,父母們的諸多問題可以結成一本《十萬個怎麼辦》。中國傳統教育、西方現代教育,亞洲父母的嚴厲、西方父母的開放,成功案例、失敗教訓,各色教材鋪天蓋地,可供學習和借鑒的案例越多,父母們的疑惑也越深:這些,是我們想教給孩子的東西嗎?

為人父母,無異於匆忙上陣當代課老師。父母職責是養育孩子,養,不過是供孩子衣食無憂住行有靠,父母天生即會。惟獨教之一職,沒有培訓學校,前人理論教誨更需甄別挑揀。

人人都記得那句話: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但在實踐中,「最好」二字成了懸在大多數父母頭頂的達摩利斯劍。「我這樣教,對嗎?」多少父母在事後反省,否定再否定。

孩子最終能記住父母哪些教誨?成功父母的標準到底是什麼?與其在懷疑和否定中艱難履行「教師」一職,不如先明白自己為人父母的心:我最終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這個目標決定了我們的起點和終點:作為父母,我們最終能教會孩子什麼。

每一個細節,都是教育大問題

年輕父母們表現出前所未有的擔憂和不自信,生活細節、現實衝突、親子交流,這些以前都不是問題的事,如今成了沒有答案的選擇題。

文/本刊記者 鄒 蜜

理想與現實的衝突

一篇「紅旗下的演講」,紅了高二少年江成博。他迅速成為自認同樣正被中國教育制度毀滅的中學乃至高校生們的偶像。但在父母眼中,他們並不希望自家孩子具備江成博那樣的勇氣。儘管在這份4000人參與的網路調查中,71.5%的父母贊同或部分贊同少年的觀點。

「萬一學校給孩子穿小鞋怎麼辦?」「不是所有學校都能容忍學生出格的。」「逞一時之快,是不理智的表現。」64.9%的父母們表示自己的擔憂。

不想孩子在學校教育中失去個性,更希望孩子能平安無風無浪地走進社會,這種矛盾心態不過是父母們教育中的諸多困惑之一。

「我希望孩子誠實,有一顆公正公平的心,但又常常叮囑他遇事要看兆頭,不要出風頭。這也是家長自己的社會經驗。孩子對我們的兩面派說法很不以為然,有時我也覺得做父母的太多顧慮,太窩囊。可我們能怎麼辦?」

在上海豐達玩具廠工作的沉蕾不知如何向孩子解釋自己的矛盾心態。和沉蕾一樣,越來越多的父母由身邊發生的各種問題引申到孩子的教育問題上,並為此擔憂不已:

即便父母不強調學習成績,但學校有成績名次榜,孩子自己都很看重;

有心不讓孩子參加周末才藝班,可不學的孩子在班裡就成了少數派,要被排斥;

孩子不會自己吃飯,在幼兒園會不會被老師歧視?

孩子的作文父母覺得好,可老師說不好,該怎麼勸慰他?教育孩子不要欺負小朋友,但是他不動手就要被其他孩子欺負;

念初二的兒子收到女同學的情書,青春萌動很正常,可會不會耽誤學習?

我們如何在教孩子誠實時讓她不遭遇背叛?我們如何在教孩子遵守規範時也享受到公平?我們如何向孩子解釋他被教育的這些內容與社會現實的衝突?

以分裂的方式妥協

幾乎所有的家長QQ群都會討伐學校教育的種種不公,抱怨親子教育中的種種麻煩。但怒斥和抱怨之後,並沒有有效解決方法。

中科心理諮詢所、社會心理學教授王開慧總結說:「現在的教育問題已經嚴重到什麼程度?連吃飯穿衣這些以前很平常的事,都會讓家長憂心忡忡。孩子在家庭中地位的提升、社會不公的加劇、教育角色的多成員化,都讓家庭教育變得舉步維艱。」

說不盡的「怎麼辦」卻沒有答案,超過一半的父母最終都無奈地選擇讓孩子學會「分裂」,以適應社會現實。作家葉開也包括其中。

葉開無數次向現行語文教育內容開炮,但最終還是向標準化答案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妥協。女兒有道試題,為「打量」的「量」找出正確的讀音。他認為是四聲,老師給的答案是二聲。思索後他告訴女兒:在家裡就念打量(四聲),在學校就是打量(二聲)好了。

同樣的事還有很多。和北京師範大學一位文學教授交流時,對方告訴葉開,自己兒子小學六年來一直「分裂」得特別好:「學校說一套,家裡說一套,從小就學會應付。」

「 可以在學校這樣, 在家裡那樣」,中國父母們創造了分裂式教育。

有限的時間能分幾分給孩子?

中國家長教育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肖力平更看重選擇困惑之外的另一個問題:越來越多的人和物都成為橫亘在父母與孩子交流路上的障礙物。

「比如爺爺奶奶輩在父母教育孩子時的阻礙作用;孩子在物質方面的成人化趨勢;年輕父母本身有巨大的工作和生存壓力,他們這一代對個人生活空間的需求也比前幾代人都強。」

如何和孩子進行有效交流,即便是有過獨生子女經歷的獨一代父母,也常常感到困惑和憤怒。按照設定,他們應當與孩子進行輕鬆愉快的平等、開放式溝通,傾聽孩子的想法,共同尋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但在實際操作中,交流的主動權被孩子牢牢掌控,一旦他們感到不自在,一定採取不理不睬的態度。

而遭到冷遇的父母中,有近40%會回應以同樣的冷漠。

「實際上,我們是在求著孩子和我們交流,在父母的世界中,孩子是唯一的,但在孩子的世界中,父母是多選項之一。」陝西師範大學教育系講師陳文山以數據來說明問題:中國雙職工家庭中,有71.24%的父母承認自己與孩子的交流時間嚴重不足;51%的人覺得自己能與子女交流的話題不多;多停留在詢問成績、了解孩子的人際交往情況上。

交流時間的嚴重不足加劇了父母心中的焦慮。他們希望在有限的相處時間裡讓交流溝通的效果最大化,但良好的意願總被現實打破。46.7%的父母承認自己因為工作壓力、身體狀況等原因,無法留足時間並心平氣和與孩子交流;32.3%的父母有過以衝動懲罰孩子終結交流的經歷;12.8%的父母最後乾脆放棄和孩子交流。

沒有真正平等過

肖力平認為親子交流受阻,是家庭教育發展到一個瓶頸的表現。70後、80後的父母較之上一代更重視親子間的互動交流,畢竟交流是家庭教育順利開展的前提。「但80%以上的父母依舊會在不自覺中採取家長制教育模式,即父母單方面做出決定,即便他們聽取了孩子的意見。」 一方面,父母放不下身段真正做到與孩子平等交流,另一方面,他們渴望孩子能主動與自己溝通。「這是不可調和的矛盾。」

但肖力平更看重另一個問題:中國父母在教育模式上的極端性。一些父母向歐美學習,覺得要給孩子自由,要從小培養孩子獨立,自己解決問題,但自由的度把握不好就變成了放任,最後父母發現孩子是很獨立,但他們的交流圈裡沒父母的位置了。與之相反的是傳統的大包大攬式,父母絕對不放心孩子,孩子無論做什麼都要向父母彙報,這種教育模式下,親子交流看似頻繁,實際孩子永遠處於附庸地位,無法獨立。

「交流受挫的父母能為自己找到很多理由,他們本身也很努力,購買和學習了各種教育書籍,但別人的經驗並不一定適合自己。更重要的是,這些受挫的父母並不清楚自己想培養出什麼樣的孩子,不清楚自己能做和該做什麼,不理解家庭教育的最終目標是什麼。」

與孩子的溝通小技巧

1.不說空洞化的套話廢話,以一種

具體的問話,通過鼓勵的方式漸進

式的與孩子溝通。

2.開拓孩子的生活範圍,很多溝通

都必須有過相應的情景體驗才能夠

理解,才會有效果。

3.創造多元化的溝通渠道,除了語

言溝通渠道,還有更活潑的情景溝

通、音樂溝通、興趣愛好溝通等。

4.培養孩子讀書的好習慣,使其從

中獲得熏陶,明白事理的同時也消

除了部分溝通障礙。

5.家長自己表現得有追求,有品

位,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自己的孩

子,觸動其心靈。

「拼」這個字本身,是以透支孩子未來幸福為代價的盲目跟風。

拼,孩子一定贏?

文/本刊記者 樊未晨

「我要殺死你,然後讓你下地獄!」6歲女孩寶兒沖著幼兒園老師和剛跟她發生過摩擦的小朋友歇斯底里地大喊。

事後,寶兒的媽媽卻很鎮定地反問老師:「她說這話怎麼了?本來這個世界就是強者生存的,不行就會被淘汰,我女兒是不是班裡認字最多的,是不是班裡最聰明的?」

寶兒來自高知家庭,媽媽博士畢業,在一個金融機構工作;寶兒爸爸則是軟體開發方面的高手。

「知識、技能水平高的人不一定文化素養就高。」北京教育科學院早期教育研究所研究員廖麗英說,這些高知、高薪家長自認是教育的成功者,對自己的教育觀念更加執著,他們的痛苦往往也更深更重。這也使得他們在教育孩子上更容易被「忽悠」、更容易產生焦慮,也更容易把這些負面的東西傳遞給孩子。

每年「小升初」激戰正酣的時候,一些著名升學論壇上都會有類似「我是怎樣打造『牛孩兒』"的帖子被眾人傳看。一位家長在帖子中這樣寫道:「別人拼錢,咱沒有;別人拼權,咱沒有;咱手裡有的只有孩子,所以咱拼孩子。」

孩子們的起跑線不斷前移,從原來的高考提前至中考,再到「小升初」、「幼升小」,許多孩子從兩三歲開始就不停地上各種培訓班。「中國的許多家長在分數和考試面前,可以不顧孩子的身體健康,放棄了做人的基本教育。只有當孩子失去身體和心理的健康後,家長才會痛苦萬分地反省:在孩子的健康和分數之間,他們最需要的其實是前者。」北京理工大學文學院教授、著名學者楊東平認為,中國孩子不是輸在起跑線上,而是應父母的「要求」,累死在了起跑線上。

高知父母們推崇的成功教育,除了包含證書、獎狀、高分數,圈子也被納入其中。一位上市公司老總尤其看重孩子身邊的同學資源,「我要給他選擇最好的中國學校,讓他提前結識未來成功人士,奠定良好人際基礎。」

如此高瞻遠矚的規劃,是否能換來高知父母們期望的結果?

評價一個家庭對孩子的教育是否成功,有兩個標準:一,小學時孩子能夠與書為友,「喜歡讀書的孩子不會學壞」;二,孩子在高中階段形成了獨特的興趣愛好和發展方向。而那些在拼孩子的戰場上拼殺的父母們,不會承認自己已在家庭教育上誤入歧途。他們精心培養的孩子在選擇大學時一片茫然,大學畢業後又一片茫然,不知道自己喜歡做什麼,擅長做什麼。

教育界有一個「第十名現象」。當孩子們走進社會十年、二十年後再回頭看,當年班級里的學習尖子、三好學生、優秀班幹部,往往表現平平不見蹤影,而在各行各業嶄露頭角有所成就的,反而更多是那些成績中偏和不太受老師「待見」的學生。「學習尖子為了在學校保持優秀,透支了過多的時間和精力,沒有時間和機會來發展自己的個性、興趣等。」

父母頭痛家庭教育,根源在於履責的不完全甚至對教育責任的推卸。

顛倒的教育

文/本刊記者 暮 雨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誰重要?

大多數家長的答案是後者。

南京東路幼兒園每年招生報名時都會讓家長填一份寶寶情況表,包括吃飯穿衣作息時間等,「小班一個班15個孩子,我們每年至少有四個班,最小的孩子剛剛兩歲,最大的也不超過三歲,至少有三分之二的孩子不會自己吃飯,作息時間也不規律,在家裡讓父母很頭痛。」吳邵萍園長說,隨著孩子入園低齡化趨勢增強,父母們乾脆把一些讓自己頭痛的教育責任託付給老師。「不僅是父母,連爺爺奶奶也認為只要孩子上學了,老師自然就會教他們學會吃飯、睡覺。但幼兒園不是萬能的,這給老師帶來很大壓力。」

從幼兒園開始,學校成為孩子最重要的教育場所。父母們把孩子的安全、監護、習慣的培養、人際交往圈的建立、人格的完善甚至興趣愛好的選擇,都交到老師手中。

除了主動交出權利,讓家庭教育變成學校教育的附屬,家長在說一不二的學校教育面前也沒有拒絕的權利。「我們都說現在的孩子是聰明的一代,但是只注重學業正在使他們喪失更多的能力,就有可能成為愚蠢的一代。」

在著名兒童閱讀推廣人蔣軍晶眼中,現在的孩子除了讀教科書以外未完整讀過一本課外書,缺乏閱讀可能會將中國孩子變成「愚蠢的一代」。

但父母表示無能為力,他們沒有精力改變現狀。「孩子的學習任務,成了全家人的學習任務,孩子放學回家,做功課,朗誦、默寫、預習、背書、檢查作業等,家長必須全程參與,每完成一樣還必須簽字畫押。」教育專家錢煥琦指出了現代教育的問題,「許多學校都開通了『家校通』簡訊平台,把孩子在學校的表現、考試成績等全部傳達給家長,就像時刻給家長的一個『緊箍咒』。不少學校還通過『家校通』告訴家長每天要陪孩子完成哪些作業,更像是老師給家長布置作業,家長在無形中成了老師的『助教』。」一些家長雖然也覺得老師有時提出的要求並不合理,卻擔心孩子在學校被批評、孤立,不敢表達心中的不滿。

知道唯學校教育不對,卻不能有所為去改變,在錢煥琦看來是更可怕的事,「本來是相輔相成、各自獨立的兩個教育體系,卻成了一主一從,位置顛倒不說,還抹殺了家庭教育的部分內容,這樣會毀了一代人甚至幾代人。」

現代學校教育的目的是傳播知識,而家庭教育是對個體生命的保全和延續以及愛的能力的習得和發展,並在此基礎上形成道德的萌芽和根基。但在獨二代子女家庭中,本該由父母和兄弟姐妹一起承擔的教育內容,全部落在父母身上。父母除了承擔成人教育角色,還要充當孩子的兄弟姐妹或朋友的同輩角色,這給獨一代父母提出更高要求——他們沒有多子女家庭生活的經歷,在長輩和平輩這兩個角色的轉換中極易失控,而能提供類似於多子女集體生活的學校,就成了獨一代父母最可信的選擇。

而學校拒絕承認自己有家庭教育的功能,當雙方互相推卸責任時,成績便成為了衡量孩子發展的唯一標準。

有調查表明,在父母對子女經常提出的要求中,選擇「好好讀書、爭取考個好學校」的佔85%,而鼓勵孩子熱愛勞動的僅佔17%,提出音樂、美術、體育等方面要求的只有20%,10%的父母把「良好品德」排在「優良成績」之前,7.2%的父母不介意孩子只是一個中等生。

在這項調查的最後,是兩項關於孩子們的數據:46.1%的孩子對自己不能達到父母的期望而自責、焦慮,22.8%的孩子說:「爸爸媽媽,我很累。」

父母榜樣的力量

以身作則的父母讓孩子學到為人處世之原則。

1.道德。如尊重他人、誠實善良、勤儉節約等。

2.人格。正派上進的父母會以自己鮮明的立場和態度對

孩子產生巨大影響。

3.態度。樂觀自信的父母也能把積極的態度傳染給孩

子,讓他們懂得任何事情都有積極與消極面,正確看待

自己的優缺點。

4.愛好。愛讀書、有強烈求知慾的父母同時也善於思

考,有創新精神,樂於嘗試和鑽研新鮮事物。

5.夢想。有可以為之奮鬥終生的目標,追逐目標的過程

也能讓孩子找到自己人生的意義。

6.意志。堅毅執著不放棄,不僅是天生的氣質,也可以

通過後天的鍛煉培養起來。你中小學的考試成績,而是你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我們能做的就是堅定地站在孩子身後,竭盡全力讓他們的童年更幸福美好。

守護孩子的幸福

文/張文質 (詩人,教育學者,《明日教育論壇》主編,生命化教育倡導者,「1+1新父母」運動發起者。)

女兒張格嫣予小學讀了三所學校,她讀初中一年級上學期時,我也試圖為她轉學,後來發現難度太大,還有,其實也沒有任何學校可以轉,太相似了。

我堅持從來不為成績批評孩子。我堅持決不為面子、金錢、焦慮而站到應試教育那一邊去。我堅持決不參與到傷害孩子健康、對未來的期待、自我信心的行列中去。有時候我也會堅忍地想到,總之孩子肯定會長大的,我們卡在歷史這樣一個特殊的時刻,只能接受與承受。作為父親,我理解自己的無奈,卻怎麼也不認同這樣的歷史的合法性。

有一次,女兒回家,一進屋就嚎啕大哭,女兒只說因為一份作業丟了,被老師叫到辦公室,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卻怎麼也不肯說。初三之後,女兒對在班上發生的事情會這樣說,不要再問了,我不想再一次受到傷害。

我知道她在長大,但是對這樣的長大卻懷著深深的愧疚。我知道自己不能保障孩子足夠的睡眠,也無法保障孩子因為學業成績不佳、表現不符要求時,而不受到羞辱與傷害。

我時常生活在巨大的迷惑之中。單獨和孩子吃飯時,我對她說:「你要盡量多吃點,吃好點,有時間就多睡點,這樣你才能和應試教育作長期的鬥爭!」

我還時常對孩子說,你也要理解老師的難處,她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教育的失敗與難堪是所有的人都要承受的,更重要的是你要學會承受,變得更堅強。

張格嫣予的天分首先表現在她的寫作能力上,小學六年級她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書《在夜空中飛翔的精靈》。初二時,她獲得了首屆全球華文寫作大獎賽最具潛質獎,是獲獎者中年紀最小的一位,獲獎小說《被詛咒的遊戲》也獲出版。

然而,在應試教育體制之下,這些天賦對她而言,並沒有帶來多少喜悅。她初中的三任班主任,對她都頗不以為然,一位班主任這樣評述:整天寫寫寫,到時可能連大學都考不上,還得靠父母養著!

也曾經有人問過我,你倡導生命化教育,現在孩子如果因為「過於生命化」而考不上更好的高中你會怎麼辦?

我唯一能夠做的就是盡量減緩孩子的痛苦,我總是告訴她,不要害怕,爸爸會有辦法,要是能考上一所一類高中當然好,考不上也不要緊,我們可以到一所好一點的學校寄讀。

你爸爸媽媽都是從鄉下的中學讀出來的,重要的是你對自己始終要有自信!

現在我最感欣慰的是孩子的「痛感」相當微弱,遇上再大的痛苦,她哭過之後馬上陽光燦爛。我深信堅強、樂觀、善良一定會成為她一生最大的財富,時間會證明這一點。

有次女兒考試考不好,她對她媽媽說:「你們都沒有罵我,我心裡感覺真好!」女兒的話讓我既欣慰,又有幾分的酸楚。

在這樣一個價值混亂,教育目標極其窄化的時代,愛孩子、堅定地站在孩子身後,竭盡全力讓孩子的童年能過得更為幸福、美好,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

對兒童殘暴、缺乏慈愛的教育,讓兒童失去天真、幻想和自信心的教育絕對不是「理想主義」。我們呼喚好的教育,就是呼喚對每個生命個體權利的尊重。我明白,教育的不幸決不僅僅是它自身的不幸。變革之路,從來就不是從教育內部開始的。

家庭教育,根本上是教育父母。

父母改變,孩子才能改變

文/本刊記者 尹小天

作為第一代獨生子女,李素青直言,自己和父親李東方的關係可以用一段三部曲來形容。「年幼時寵愛為主,青少年時管教為主,現在基本是把對我的一腔熱情放到孫子多多身上了。」

出生於19 5 2年的李東方吃過許多苦,農民出身的父親對他最常的教育一般都是在飯桌上,「要牢記共產黨的恩情,要熱愛勞動,不能忘本……」有父親以身示範領著種地砍柴,李東方初中畢業當知青時很快就成為農田上的行家裡手。但看著大兒子在農村下鄉受苦,

父親的觀念有了細微的變化,他開始要求女兒專註讀書,多學文化,不要求考好名次,但一定要有知識傍身。

最後,勉強拿到高中文憑的李東方進了一家國企當鉗工。恢復高考後,考上大學的妹妹現在則在大學任教。有父親重視知識的例子在前,李東方在女兒

李素青上小學後,對其學習成績的重視遠遠超越了其他方面。「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他迫不及待地將自己年輕時的遺憾和失落轉化成對女兒的期待。

李素青初一的時候就表現出了良好的繪畫天分,這明顯和期望她學好數理化打遍天下的父親的宗旨背道而馳。中學期間,是父女關係最緊張的階段。

「甚至到了回到家互不說話的地步。」李素青回憶道。

高考那年,李素青背著父親偷偷參加了美院的藝考。獲知分數上線的那天,她忐忑地回到家,不知該如何向父親開口。一進門卻看到桌上擺著一套嶄新的畫筆和顏料,竟是她一直捨不得買的某個品牌。「我媽跟我說,是你老爸買的,讓你好好準備文考,自己的夢想就要自己努力來實現。」父親本人因為自尊心的緣故並沒和她進行溝通,「但我已經很感動了,他們那代人不善於說,總是默默地做。」

「說不失望那是騙人的,在我印象中,畫畫成不了名,那就等於零,直到有天我看到女兒為我和她媽畫的人物像……」說到這裡,李東方很動情,也不忘調侃:「天要下雨,女兒要畫畫……」

李素青最終成了一家出版社的職業插畫師,名氣確實不大,卻因為喜愛,每天都樂呵呵的。5年前,兒子多多出世。她也想過像身邊的同事一樣,給多多報個早教啊英語班啊什麼的,但最終都選擇放棄。「贏在起跑線上就是個偽理論」,在李素青看來,一個班級,按成績劃分,除了前三名,總有中等生和差生,「我當然也不希望多多最後一名,但當個中等生也不錯。」智商和情商比較,她更傾向於對多多後者的培養,她寧肯花大把的時間陪孩子玩,也不情願送他上周末培訓班。

「你不是個快樂的人,你無法讓身邊的人快樂,你拿諾貝爾獎,你當世界首富又有什麼意義?」拜她所賜,因為活潑開朗愛笑,多多從第一天上幼兒園起,就是最受老師和同學喜愛的小朋友。

令李素青倍感欣慰的是,關於多多,老爸這次堅定地站在了她這一邊。

教會孩子獨立就好

專家:謬建東(教育學博士,南京師範碩士生導師,江蘇省家庭教

育研究會副會長,著有《家庭教育學》等)

章創生(家庭教育專家,訪美學者,著有《美國家訓》)

《家人》:在採訪中,有位母親的故事讓我們特別心酸。她的兒子上大學了,開學那天,母親送他到學校,給他打掃寢室、布置床鋪,為了讓他儘快和同學搞好關係還請室友們吃飯。一切結束後,兒子對母親說:「打掃得很乾凈,你趕緊回去吧。」母親後來很心酸地說:我為他做了這麼多,他連一句謝謝都沒有。

謬建東:中國父母歷來重視子女社會適應性的教化,卻忽略了其他。他們表面上十分忙碌與辛苦,實質上剝奪了孩子太多發展的機會。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在獨生子女家庭中,父母的愛在一定程度上帶有神經質。做父母的很難遏制自己對孩子的愛和關懷,而這些關懷往往超出有益的範圍。」

章創生:西方家庭教育的核心就是讓孩子獨立。所謂獨立,初級階段就是生活能自理,中級階段是能自己獨立思考問題,高級階段是能正確判斷、選擇,能迅速適應社會。

在美國有句話,叫「社會即學校,生活即教育」。中國的父母是跳過前面兩個階段,直接進入最後階段,少了前面的奠基,後面自然也是失敗的。

《家人》:這是否也說明中國的父母沒有意識到家庭教育的本質?很多父母說「我只要孩子成才就好」,但什麼是成才,怎麼讓孩子成才,卻從來只是個模糊的概念。

章創生:可以這麼說。家長覺得自己做了很多事,但其中大部分是該由孩子自己做的。而本該由家長親自傳授的東西卻被忽略了。這也有國情的關係。

美國孩子敢和父母說:我不想念大學,我想去開咖啡店。中國孩子就不敢這麼說,說出來一定會被否定。他們不敢獨立思考,思考了也不敢表達出來。因為哪怕父母都不鼓勵。但人格和思維的獨立性,恰恰是父母最該鼓勵和教育的。

謬建東:不敢表達自我其實也是因為長期缺乏思想交流導致相互不信任。父母覺得孩子不大學畢業就沒有獨立生活、謀生的能力,他們老怕孩子吃虧;孩子則覺得父母不理解自己的想法,總否定自己。

《家人》:因為從來不敢放手,中國父母把自己折騰得很累。

謬建東:許多父母擔憂的問題,例如如何與人相處、如何適應社會、如何不吃虧……恰恰不是教育該關注的問題。

大多數父母都需要系統地學習家庭教育學。會糾結於教育和孩子生活的小細節問題,說明父母本身就是不獨立的,他們太依賴於孩子。一個不獨立的父母如何培養出獨立的孩子?

最後再要求一個不獨立的孩子回報自己,失望就是必然結果。章創生:但有時我們也把教育看得太嚴肅。在獨立這個問題上,父母可以邊補課邊執行。我覺得培養孩子獨立性的最重要前提還是信任。自信的父母會樂於給孩子嘗試、犯錯、改正的機會。獨立性的一個標誌是有正確的是非價值判斷和自己的思想體系,會取捨選擇。而這些都是在不斷嘗試中總結學會的。

《家人》:要相信孩子,他們比你想像的更能幹、更有潛力。

用道德和夢想幫助孩子成長

文/理查德·韋斯伯德 (哈佛大學肯尼迪教育學院兒童心理專家)

父母們對孩子教育問題的巨大困惑,來自自身的矛盾。一方面他們把希望寄托在學校身上,另一方面他們又對學校教育體制和教育內容產生深深懷疑,於是處處以維護自己孩子的利益為解決事情的前提。正是這種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割裂與對立,導致X一代乃至Y一代父母的迷茫。

要解決問題,就必定要讓父母與學校增強了解、結成強大的家長—教師聯盟,共同參與這樣一個偉大的項目:不僅涉及學習,更涉及道德,即培養一個人格完整、心地善良的人。一旦認識到這點,我們就能明白道德的培養才是家庭和學校教育的共同核心。

作為學校,可以採取多種措施讓家長參與到一個包括了幾十個孩子的道德發展的團隊中,促使他們也關注到其他孩子;和孩子一起成為集體的一員,對這個集體中的所有成員都負有責任。一位中學行政人員一針見血地指出:「孩子只有在集體中才能和其他健康成長的孩子一起茁壯成長。」

而作為家長,我們也能通過各種方法努力創建一個道德集體,比如與不喜歡的老師加強聯繫,理解老師本身背負的壓力和他們付出的努力;學會從道德而非利益的角度來解決自己孩子與集體中其他孩子的利益衝突。

這樣能解決家庭家教育中的最大難題:我如何在保證孩子得到最好發展的同時,不會成為一個自私冷漠的人。

讓家長和學校攜手,用道德的力量健全孩子的人格,而作為父母,我們還必須做另外一件事:培養孩子的理想主義。理想是道德教育的高級階段,成熟的理想主義是每個人自身活力的來源,也是世界上最帶強大的力量之一。許多教育專家都認為道德培養期只在兒童時期,但實際上,青春後期到成年初期,同樣是塑造人的道德素質的關鍵時期。通常年輕人要到20歲左右甚至30歲時,才能確定自己在愛與工作關係中的職責,將對他人的欣賞轉化成努力讓世界更美好更公正的信念和承諾。

然而,高等院校在這個時期的道德教育中是缺席的,許多學生甚至在大學時代喪失了對夢想的追求,因為在這個剛剛與社會交鋒、夢想折翼於現實帶來巨大失落感的時候,和導師的交流卻無法給他們安慰或解惑。父母必須在此時填補空缺。對父母來說,對子女的教育從未停止過,不管他們是呱呱落地的嬰兒,還是法律上的成年人。我們註定是孩子的終身引導者。


推薦閱讀:

你都在混,孩子憑什麼拼?
莫言談教育:最好的家庭教育就這6句話!家有孩子的一定要看看!
鄰家熊孩玩命作死,機智的你有何良策?
Chapter10 I love to show it to you
一位媽媽寫給叛逆孩子的信,句句戳中父母的心,請給孩子讀一遍!

TAG:教育 | 中國 | 家庭教育 | 孩子 | 國家 | 家庭 | 現狀 | 中國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