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北安塞腰鼓與民俗關係密切

秧歌在陝北民間是與祭祀、敬神分不開的,也是和廟會分不開的,而腰鼓又是和秧歌分不開的,是陝北秧歌中必不可少的一種民間藝術形式,是秧歌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般的「會」是三個村、五個村甚至於八個十個村的村民圍繞一座廟宇組成的組織。每年臘月,各「會」就將自己「會」里的年青人集中起來進行秧歌排練。秧歌隊中最重要的除傘頭之外,就數腰鼓手了。

腰鼓手是本會身體強壯、身手敏捷的青年人。他們在秧歌隊中的主要作用是展示本會的戰鬥力,保護秧歌隊中的其它成員。所以在1942年之前的千百年里,頭戴盔纓馬刷,身著羽巾戰裙,腳蹬馬靴,一副古代武士裝扮的安塞後生,緊隨傘頭,遇到別的秧歌隊時立即以鬥士的姿態,在貌似表演的跳躍騰挪中,以腳、手、頭、肩以及腰鼓等與對面過來不讓道的秧歌隊爭奪道路。對手的隊形亂了即為敗者,就得站到路兩邊讓道給對方;勝者則耀武揚威地從中間走過。在場地秧歌表演過程中,遇到觀眾太多,場地被擠的過小,秧歌隊無法正常展開展示自己的風采時,腰鼓手們就會在傘頭的指揮下,用動作幅度很大但整齊劃一的側蹬腿或武術及拳技成分很大的纏腰過襠等武鼓把場地擴展開,陝北人稱為「踢場子」。

踢開場子後,舞綢、舞扇和騎毛驢、跑旱船的各小隊以及酸漢、蠻婆等丑角轉到外圈放鬆地扭轉或乾脆就地蹲下,護住擴展開的場子。隨著鼓樂的指揮,腰鼓手們則迅速變換好隊形,幾十面腰鼓在鼓手手中鼓槌的統一擊打下,發出震撼人心的鼓聲,在牛皮大鼓,嗩吶、鐃鈸及銅鑼的伴奏下,腰挎血紅鼓兒的鼓手們衝進場地中央,開始了他們那震撼人心的表演。這時的腰鼓手們是最投入、最用力的。要是圍著的觀眾中年輕姑娘多些,那他們更是不要命地跳躍騰挪,揮灑出男性的力量和洒脫,以贏得異性的青睞和喝彩。

解放前的安塞腰鼓裡高難度動作很多,比如「二起腳」、「三腳不落地」、「無底洞」、「鷂子翻身」等動作,沒有很好的武術功底無法完成。所以,打上幾年腰鼓的好鼓手,個個都成了身手不凡的漢子。

從解放後開始,到上世紀70年代中期,腰鼓一直是秧歌中的一個表演類別,名稱也只是叫腰鼓或陝北腰鼓。從70年代末期,有文藝工作者將腰鼓單獨編排成文藝節目,出現在省、市的舞蹈、文藝比賽舞台上。1984年,陳凱歌、張藝謀拍攝電影《黃土地》時,首次將腰鼓拉到山坡上表演;1986年,中國、日本合拍大型電視系列片《黃河》時,又將600餘名腰鼓手集中到山頂上表演;同年,央視舉辦的首屆全國民間音樂舞蹈大賽上,安塞腰鼓手組成的演出隊首次打出了「安塞腰鼓」的稱謂。隨著這次大賽中「安塞腰鼓」獲得大獎和在1987年央視春晚中,安塞腰鼓再次以這一名稱出場並獲得巨大成功,安塞開始聞名遐邇。

推薦閱讀:

與人交往處事的10條語錄, 願對你的人際關係有幫助
揭秘地下捐精「造人」:8成直接發生性關係致懷孕
成功關係學6
巧克力囊腫,與浪漫甜蜜沒任何關係!
?易玄道:真正的男女關係應該是怎樣的?

TAG:民俗 | 關係 | 陝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