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宗教的香港高官富豪們|香港|宗教|信仰

皈依宗教的香港高官富豪們2013年07月23日13:41作者:彭琳(1) 我有話說(18人參與)

  文/新浪財經香港站站長 彭琳[微博]

  宗教對香港政商名流們不可或缺:總在風口浪尖上的香港高官們私下開「祈禱會」彼此開解,用「神的力量」應對工作壓力;新鴻基主席郭炳江靠皈依基督教找到內心平靜,李嘉誠將佛教經義作為三代家訓...似乎他們難以掌控的一切,總能在宗教中找到答案。

在宗教氣氛開放的香港,許多富豪名流則在尋求紓解壓力的過程中皈依宗教。

  近年來很多內地企業家、職場高管對「靈修」產生了濃厚興趣,各類體驗式靈修、培訓大行其道,甚至發生企業家被強行按進水中淹死的事故,讓不少人覺得既可悲又荒謬。

  其實,工作壓力巨大的人往往特別需要精神信仰作為疏導心理壓力的渠道。在宗教氣氛開放的香港,許多富豪名流則在尋求紓解壓力的過程中皈依宗教。

  香港最大地產集團新鴻基地產聯席主席郭炳江曾經滿懷感慨地談起,自己在1994年事業走上高峰期後,突然開始感到莫名地焦慮與空虛,「我心中像有一個很大很大的黑洞,沒有任何東西能填補」。起初他還以為工作過勞,於是嘗試運動、娛樂但都沒有效,恐懼感與日俱增。

  後來在妻子的引導下,郭炳江成為了一個基督徒,終於找到內心的平靜。儘管工作季度繁忙,但是他堅持每天都要流出與神靈溝通的時間,「我無論怎麼忙,每天都盡量抽空安靜看聖經和禱告,例如晚上靈修,早上、午膳或看新聞時祈禱;有空時也儘可能翻看聖經,思考上帝的話或祈禱。」

  作為前英殖民地,香港基督教體系在政商兩界影響都十分深遠。郭炳江的父親、新鴻基地產創始人郭得勝就是個虔誠的天主教徒,而且從創業階段就開始慷慨捐助教會,26年前他捐資教會建立的「天主教郭得勝中學」現在已成為新界區名校。佐丹奴和壹傳媒的創始人黎智英,G2000主席田北辰,邵逸夫之妻、TVB影視帝國掌門人方逸華等眾多富豪也都是天主教徒。

  基督教系在香港政壇甚至一度占統治地位,譬如上一屆香港政府「三司十二局」首腦,加上行政長官曾蔭權,16人中就有13人是基督徒或天主教徒。據熟悉政界的人士透露,司局長們除了工作中交往,私下也經常聚在一起開「祈禱會」,彼此互相開導,依靠信仰的支持來面對巨大的工作壓力。

  前任特首曾蔭權每天上班前都要到中環堅道教堂早禱,以至於每到清晨教堂門口都如同小型新聞發布會,擠滿了為各類政壇新聞而追訪特首的記者。

  其中最為虔誠者如曾蔭權,每天上班前均要先步行到中環堅道教堂早禱,以至於每到清晨教堂門口都如同小型新聞發布會,擠滿了為各類政壇新聞而追訪特首的記者。前任政治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卸任後,甚至攜妻子一同前往牛津大學攻讀神學學位,可見其對宗教信仰的熱誠。

  不過在香港名流圈子,基督教體系遠非一統天下。佛教在兩岸三地的商界都是一種更為流行的宗教信仰。在香港,華人首富李嘉誠、愛國商人霍英東、南豐集團主席陳廷驊等眾多企業家都是公開的「佛弟子」。

  李嘉誠對自己的信仰十分自豪,經常公開自稱是「學佛之人」,在佛教界被稱李居士。他的母親庄碧琴生前就是虔誠的佛教徒,從小教育孩子善惡有報,慈悲為懷,李嘉誠曾表示自己也用這些原則來教育孩子。他的妻子庄月明同樣篤信佛教,身後葬禮均依佛制辦理。李嘉誠經常將「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掛在嘴邊,也是最為熱衷慈善捐助的富豪之一,李嘉誠基金會累計捐款已超過百億港元,他更號稱未來會將1/3的財產投入慈善基金,「就像我第三個兒子。」

  在內地相當低調的道教組織,在香港則香火鼎盛,信徒眾多,原因之一或許是與哲學性強的基督教、佛教相比,道教作為傳統的民間宗教總是特別「實用」。例如綽號「四叔」的香港地產巨頭、恆基兆業主席李兆基就信奉道教,他次子李家誠娶了明星徐子淇後生下女兒,據說李兆基曾請來中國道教協會會長任法融為媳婦祈福,還放生了300隻價值萬元的珍貴金錢龜為媳婦母女「求福」,被外界視為在求男孫。

  著名風水師麥玲玲據傳也曾獲邀到李家擺風水陣「求子」,麥玲玲對此不肯置評,但盛讚恆基旗下四季酒店格局「丁財兩旺」,可以在喜慶位添加電燈或者擺上果實類植物,幫助徐子淇懷孕,「實現她公公『六年抱四』的願望」!

  信奉道教的香港地產巨頭李兆基,兒子娶了明星徐子淇後生下女兒,據說曾請道家法師和風水師祈福求子,目標是「六年抱四」。

  受到長期作為英殖民地的影響,佛、道等宗教在過往不大受到官方重視。在筆者曾參加的一次聚會上,著名的大嶼山天壇大佛所在的寶蓮禪寺住持釋智慧大倒苦水,說起回歸初期,主管民政事務的官員和公務員團隊都以基督徒、天主教徒為主,寶蓮禪寺的擴建計劃申報後如泥牛入海,他只好趁公開活動找到當時特首董建華的夫人趙洪娉提起擴建,並將計劃書直接交給特首的生活秘書,幾經周折才最後獲批。

  不過隨著回歸時日漸久,基督教和天主教的獨大地位漸漸改變,各類宗教組織都活躍起來,宗教活動辦得紅紅火火。回歸後一年,佛教界成功向特區政府爭取到將佛誕設為公眾假期,與傳統的聖誕假期並立,大大提升了佛教的影響力。寶蓮禪寺也在短短數年中,從只有三幢小房子的小佛寺,變成佔地逾千平方米,資產近10億港元的大寺院。

  宗教組織在香港活躍,絕非處處怪力亂神,而是對香港裨益良多。一方面,所有宗教組織無不熱心於社會服務,是私人辦學的主力,其中基督教、天主教團辦了近千家中小學及幼稚園,佛教團體辦學逾80家,道教、伊斯蘭教、孔教共辦學20餘家,達全港學校總數的一半,有些宗教團體還在內地捐助了大量希望小學。同時,宗教組織興辦的許多醫院、老人院、福利機構等都是重要的社會福利資源。

  另一方面,各類宗教組織平時常常舉行慈善捐助活動,無論是針對各地發生天災,還是貧困兒童的健康、教育問題,或是重大疾病、慢性疾病,都讓大量市民慷慨解囊。而且各種宗教活動的主題,都是勸人向善,關懷他人,為香港社會帶來了豐富的正能量。

  在香港,宗教與普羅大眾的生活息息相關,即便不是信徒,也往往覺得各種宗教都友善可親。現任特首梁振英在當選前就曾自稱,雖然沒有宗教信仰,卻不是無神論者,從三歲起就在生活中接觸多種宗教,經常參與香港六大宗教的活動和閱讀宗教書籍,「雖然沒有宗教信仰,但我認同宗教的教義」。這也代表了不少港人在平日生活的耳濡目染下,對宗教的親近態度。

  (本文作者介紹:北大畢業後赴港留學,任職多年,貼身體驗國際金融中心枯榮動蕩。)


推薦閱讀:

貪圖富貴被富豪玩弄拋棄的七大明星,最後一位是咎由自取!
全國千萬富豪平均年齡39歲 1/4靠地產致富
中國億萬富豪:最大願望離開中國
富豪相親,2800名佳麗飛蛾撲火!
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單今日揭曉 蓋茨為慈善放棄首富-[中財網]

TAG:香港 | 信仰 | 宗教 | 富豪 | 皈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