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在兩個月內考過《心理諮詢師》的?

寫在開頭

2017年1月13日,我在朋友圈發了這麼一條消息,「好開心,終於兌現了2016年給自己的目標,順利通過心理諮詢師三級考試!為了給娜娜寫備考攻略,晚點公眾號見!」你看,我是一個多麼誠實守信的人,現在這篇文章就是專門寫給這個娜娜姑娘看的,你要是考不過,真的對不起我哦。不過,你可以在文章底部給我大大的讚賞一下,吼吼。

先來聊聊,為什麼要考心理諮詢師?

在很多年之前,我老公就考過心理諮詢師二級了,我一直不知道他為什麼考,也不知道他經常談到的「助人自助」到底是什麼回事,總之,我覺得他學完心理學之後,整個人變得更加神秘了。我總是不知道他在想什麼,相反,他好像總能猜到我心裡在想什麼,因為他經常說,學完心理學可以讓一個人更加了解自己和他人,這反而讓我對心理學更加好奇了。

2014年生完孩子之後,我經歷過長達半年的產後抑鬱,後來了解到,這除了和體內的激素分泌失調有關,還和自己的心理有關。慢慢的,我開始一點點接觸心理學,也越來越想系統的學習它。

2016年1月,在了解到瀚思心理學院有專門的心理諮詢師學習班之後,我一衝動就報了名,不過是網路班,因為價格相對便宜一些,也方便在家一邊帶娃一邊學習。

荒廢了大半年

本以為報了名,買了書,進了考試的微信群,接下來就會開始好好看書準備考試的,誰知,上半年因為要籌辦一個亞洲區的大型研討會,工作特別忙,經常加班,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看書。所以5月份的考試我就完美的錯過了。後來,看到群里有很多同學通過了上半年的考試,這大大激勵了我,所以,我計划下半年要開始認真準備考試。沒想到6月份我又換了新的工作,變得越來越忙,無奈一直拖到9月份,知道班主任靜老師提醒我要準備考試報名資料時,我猜意識到,哇,原來一年已經過去2/3了!11月中旬考試的話,我只有2個月的時間了,然而,截止到那一刻,我的書一頁都沒看過,網路課程我一課都沒聽過,學費都白交了,你知道那一瞬間我想死的心情嗎?沒辦法,既然已經交了報名費就全力以赴吧,畢竟我不是隨隨便便就放棄的人。

考試內容

心理諮詢師三級考試主要考兩本書,理論(即《基礎知識》)和實操。實際考試時,是三個半小時的時間,前面一個半小時考職業道德(沒有書,憑直覺作答,25分,佔10%)和理論(100分,佔90%),一共125道選擇題,分單選和多選。中場休息之後,接下來兩個小時考實操,100道選擇題,分單選和多選(100分,佔比80%)和4個案例問答題(100分,佔比20%)。

理論和實操考試每門均達到60分及以上才算合格。單科考試合格成績有效期1年,可補考2次。

《基礎知識》

既然時間不多了,就要摸清考試的重點,這樣才能有的放矢的學習。好了,現在開始劃重點,《基礎知識》共包括六個章節,第一章 基礎心理學 (重點科目),第二章 社會心理學(有趣科目),第三章 發展心理學(重點科目),第四章 變態心理學與健康心理學(重點科目),第五章 心理測量(難點),第六章 諮詢心理學(有趣科目)。

第一章 基礎心理學

這裡需要了解的內容主要包括兩類:心理過程(認知、情緒情感和意志)和心理特性(需要、動機、能力、氣質、人格)。認知又細分為:感覺、知覺、記憶、思維、言語、想像、注意。

人的心理活動其實是大腦的活動,而不是心臟。所以,在第一章需要了解到大腦神經系統的構造,你會學到一堆陌生而抽象的概念,中樞神經系統(包括脊髓和腦),外周神經系統(12對腦神經和31對脊神經),神經元及其三個組成部分(細胞體、樹突和軸突)。大腦的構造及其複雜,包括腦幹、間腦、小腦、大腦,而這些部分又分為很多細分的構造,每一個構造都掌控著不同的功能,如額葉以軀體運動功能為主,頂葉以軀體感覺功能為主,枕葉以視覺功能為主,顳葉以聽覺為主。這些除了多看大腦的構造圖以外,還要自己總結一些好記的策略,如枕葉,聯想自己枕頭時眼睛會向上看,所以是視覺功能。

第一章里,我們會學習到很多名人和心理學的流派,如構造心理學(馮特和鐵欽納)、技能主義心理學(杜威)、行為主義(華生)、精神分析(弗洛伊德)、人本主義(馬斯洛)。巴普洛夫經典條件反射(狗流口水實驗)和斯金納操作條件反射(白鼠槓桿實驗)。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先快後慢),必考。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單選,多選都會出題。四種動機的衝突:雙趨式衝突、雙避式衝突、趨避式衝突、雙重趨避式衝突,這裡經常會出選擇題。希波克拉底的氣質類型學說:體液說(膽汁質、多血質、抑鬱質、粘液質),大家可以分別聯繫到《西遊記》的四個人物來記憶,孫悟空,豬八戒,唐僧,沙僧。弗洛伊德的人格結構動力理論,三個層次:本我、自我、超我。人格特質理論的三個代表人物:G.W.奧爾波特,卡特爾,艾森克。

第二章 社會心理學

關於社會行為,要記住一個公式,勒溫提出的,B=f(P,E),B是行為,P是個體,E是個體所處的情境,f是函數關係。是指,個體行為是個體與其所處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

精神分析理論,需要分清楚意識、潛意識和前意識的概念。力比多,即性本能,是精神分析的核心概念。

個體社會的載體:家庭、學校、大眾傳媒,這是考試必考的選擇題。性、性別、性別角色,需要區分理解。社會角色分類,需要理解記憶。角色失調,考試必考,角色失敗,是最嚴重的角色失調。印象形成過程的幾種效應:首因效應、近因效應、光環效應、刻板印象,選擇題必考。印象管理策略也會出選擇題。歸因,分為內歸因和外歸因,如,人們經常會把個人成功歸因於內,失敗歸因於外。社會動機、社會情緒和態度,都需要理解。溝通的七個要素,身體語言、人際關係的原則、自我暴露、舒茨的人際關係三維理論(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從眾、人際吸引、社會促進、社會懈怠,這裡都會出選擇題。斯坦伯格愛情三角形理論(親密、激情和承諾)。婚姻動機:經濟、繁衍和愛情。家庭的結構,選擇題。

第三章發展心理學

皮亞傑認為,心理起源於動作,影響心理發展的四個因素是:成熟、經驗、社會環境和平衡華。皮亞傑把心理發展分為4個階段,務必要熟記,考試必考。感知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形式運算階段。

艾里克森提出按人格特徵為標準劃分年齡段,分為8個階段,必須記住每個階段的主要任務和特徵。

這一章其實是很多人比較感興趣的,因為它把一個人從嬰兒期到幼兒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很詳細的做了研究和說明,但是考試考點不多。

第四章 變態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

這是考試的重擔,通常和技能聯繫在一起考,在技能的案例問答題上佔比重很大,這一章也是難點,需要理解和記憶。

記住,李心天區分心理正常和心理異常的標準,郭念鋒區分心理正常與異常的三原則。

要弄明白,正常和異常是討論「有病」和「沒病」問題的前提,在正常的範圍內,我們再來看是「健康」還是「不健康」,「健康」的不需要納入心理諮詢,不健康的又分為「一般心理問題」,「嚴重心理問題」和「可以神經症」。區分一般心理問題還是嚴重心理問題的四個關鍵點:1.心理衝突時常形還是變形;2.持續時間長短;3.社會功能有無受損;4.有無出現泛化。

對於心理異常的,也就是通常說的有精神障礙的,一般不納入心理諮詢師的接待範疇,需要轉介到精神科。書中有詳細的介紹,需要弄清楚具體的癥狀,這裡是難點。

壓力源三種類型,需要熟記,考試必考。壓力的種類也經常會考,一般單一性壓力、疊加性壓力、破壞性壓力。應理解和區分「創傷後應激障礙」和「災難症候群」的三階段,考試必考選擇題。

第五章 心理測量

這是完全需要理解的一章,有很多難懂的概念,建議聽課聽老師講解,結合技能那本書第三章把幾個量表聯繫到一起區分記憶。智力量表和人格量表,用到的常模不同,標準分也不同,T分數,標準九分,標準十分,標準二十分,離差智商,好多好細,現在我已經忘的差不多了。所以,沒法寫太多攻略了。很多同學在這一部分都抱著放棄的心態,其實,只要認真聽老師講課,理解以後就不難了,然後就是考前熟練記憶。

第六章 心理諮詢

這裡可以結合心理診斷技能和心理諮詢技能一起看,多看案例。

《技能》篇

書中有三章內容,心理診斷,心理諮詢和心理測驗。

自我感覺,考試前老師會劃重點,只要把老師提到的內容記下來基本都能拿分,簡答部分在考前一周每天背1-2個大題即可。案例部分,多看歷年真題,看結題套路,把框架寫下來都能得分。

我最後要分享的秘籍就是:看書保證看兩遍以上,做真題,至少過去2年的4套題,然後用心優雅刷題庫,我平時基本都是利用小孩睡著後的1小時刷題,或者平時上班路上,中午休息時刷題,做了6000多道題之後基本心裡就很淡定了。我們班的學霸刷了2萬道題,考試《理論》考了90多分,技能80多分。所以,沒有人天生是學霸,那些比你考的高分的人只是比你更勤奮而已。

如果覺得文章不錯,可以點擊下方公眾號,關注作者哦!


推薦閱讀:

我有一間大房子,活夠了就去死
三招提高諮詢效力
是內耗讓你活得特別累(轉載)
當原生家庭傷害論流行起來
宣傳 | 國際精神分析協會(IPA)亞洲區國際會議:「亞洲俄狄浦斯(ASIAN OEDIPUS)」

TAG:心理諮詢 | 心理 | 諮詢 | 心理諮詢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