扔掉90%家中物,高富帥卻成人生大贏家

「凡事力求簡單,直至不能再簡。」愛因斯坦說。

生活像一團麻,熙熙攘攘,兜兜轉轉,紛繁複雜。

巧妙的是,有時候去繁求簡,恰恰是快樂的秘訣。

他叫約書亞·貝克爾,一個典型的高富帥。掌管150家店鋪,拿著7位數薪水,有一個美麗妻子。20多歲就買了豪宅名車。聽著是不是很牛?其實他是生活的大輸家。

讀大學時,約書亞覺得,「富裕就是每年掙5萬。」畢業後,他很快拿到了5萬。「但我並沒有覺得富有。」這時,他覺得富裕是每年掙8萬。一年後,他年薪達到了9萬。「但我還是沒有覺得富有。」這時,他覺得富裕是擁有一輛豪車。就這樣,他一山望著一山高。

「覺得富了,就會幸福。」於是約書亞成了工作狂。一周工作80小時,一年工作362天。越來越有錢的他,將一個個願望變成了現實。終於買了豪宅名車。開始享用奢侈品牌,總是用著最新款電子產品。他以為擁有這些後,生活會更幸福。「但幸福感好像並沒增加。」

28歲時,約書亞就成了高管。拿著7位數薪水,掌管150家店鋪,在別人眼裡,他是那麼地成功:一身名牌,住著豪宅,開著名車,隨手一揮就能擁有想要的一切。但實際上,他的生活非常糟糕。身體不好,每天需要服藥入睡。妻子在抱怨:你還像個丈夫嗎?兒子在抱怨:為什麼總不帶我出去玩?母親不抱怨,因為已經生病進了醫院。除了賺錢,他完全成了家庭的局外人。

那一年,一個月里,約書亞家發生了兩件大事。首先是,他母親去世了。「心痛自責,覺得愧做兒子。」接著,另一件大事來了。妻子向他提出了離婚。「我不需要這樣的一個丈夫。」

約書亞感到無比傷心和挫敗。但失去,讓約書亞開始反思:「過於追求物質,我不但沒有得到幸福,反而失去了真正的幸福。」於是,他決定改變。

▲約書亞只有288件物品的家

他開始丟棄東西。試著在30天里丟棄30個物件。丟掉沒穿過的衣服,丟掉沒用過的器皿,這一丟,他竟然上了癮。於是開始在家裡挨屋搜集,那些用不著或不需要的東西,然後捐獻給慈善商店。當把第四車東西運到慈善商店時,約書亞開始問自己:為什麼要買這麼多自己並不需要的東西呢?「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但非常深刻。」

在自省中,約書亞發現,「自己購買這些物品的原因,說起來真是很可笑:買東西只不過是因為別人買了,或者廣告上說我『應該買』,或者只是為了讓別人羨慕,或者是為了讓別人高看一眼,或者是害怕失去可能需要的東西。」過多的物質,不但沒幸福生活,還成為約書亞的一個負擔。「買了十個杯子,常用的只有那一個。每隔一段時間還得清洗一次。買了很多衣服,但從來不穿,不但找衣服麻煩,整理也費工夫……」

一番反思後,約書亞決定徹底「斷舍離」,開始過「極簡主義」生活。斷,就是不購買不需要的東西;

舍,就是捨棄多餘沒用的東西;

離,就是脫離對物質的執念。

他丟掉了家中90% 物品,也不再購買別人羨慕之物。最後,他生活里只剩288件物品。「留下來的每一樣都是不可或缺的。」

這樣的極簡生活,約書亞不但沒感到空虛,反而覺得內心越來越充實。他放棄了7位數的工作,但從此擁有了大把時間:精心做一頓美食,約朋友喝下午茶,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小時候,我的夢想是當作家,現在,我終於拾起了那支筆。」兩年後,約書亞成了暢銷書作家。

「我丟掉了90%的東西,生活卻幸福起來。」

我們擁有了太多物質,於是染上了各種各樣的癮,上網成癮、遊戲成癮,購物成癮、看電視成癮……如果沒有這些癮,我們該活得多自在啊!我們丟棄生活中那不重要的90%,剩下的10%會讓我們收穫更多。

1845年,美國著名學者梭羅,只帶了一把斧頭,到瓦爾登湖邊建了一間小木屋,獨居了2年零2個月零2天,以驗證他所悟出的人生真諦:「如果一個人,能滿足於基本生活所需,便可以更從容、更充實地享受人生。」體驗結果,正如他所說:一個人,放下的越多,越富有。

我們每一天努力忙碌,用力生活,卻總在不知不覺間遺失了什麼。這是隱居者的寂寞日記,卻將浮世與人生看得真真切切。有時,我們需要的只是一顆靜下來的心。

多餘的財富只能夠買多餘的東西,人的靈魂必需的東西,是不需要花錢購買的。

生活像一團麻,熙熙攘攘,兜兜轉轉,紛繁複雜。巧妙的是,有時候去繁求簡,恰恰是快樂的秘訣。拿起該拿的,放下該放的,不讓俗世里過分多餘的事物,來侵佔我們的時間與經歷。丟棄不重要的90%,簡單才是完美的狀態。


推薦閱讀:

上海兩年發生280件性侵未成人案
不懂感恩的孩子,成人後比狼更可怕!(值得所有家長認真讀)
隋相楊素「破鏡重圓」等幾段成人之美的佳話
【引用】上衣裁剪圖 ----成人服

TAG:人生 | 成人 | 高富帥 | 贏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