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茶|普洱茶六大古茶山沉浮300年

  在海拔1900米的雲南省瀾滄縣邦崴村寨寨園中,一棵挺拔且枝葉繁茂的古茶樹靜靜佇立,與當地霧山雲海相伴已有上千年。這棵邦崴過渡型古茶樹,正是證明茶之原產地在中國雲南而非印度的有力證據之一。

  邦崴過渡型古茶樹  中國人飲茶的歷史比這棵古樹的樹齡還要古老,陸羽在《茶經》中就曾提到「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華陽國志》中則有巴蜀地區進貢茶葉給西周王室的相關記載,唐宋以後關於飲茶、種茶以及茶葉貿易的記載更是不勝枚舉。在這些史籍中,總也少不了普洱茶的身影。而有關「普洱茶」名字的來源、茶葉產地以及古茶文化都與雲南西雙版納境內神秘的古代「六大茶山」有著深厚的淵源。  最古老的茶農  普洱的「普」字是「濮」「朴」「蒲」的同音異寫,音譯自佤語,是當地布朗、佤(自稱布饒、布幸)、德昂(自稱布雷)等少數民族常用語言。而這些民族有著共同的祖先即濮人,即雲南瀾滄江流域最古老的土著先民,也被認為是最古老的茶農,開頭提到的邦崴大茶樹就是濮人種植栽培茶樹的活化石。  唐朝開始,在今思(茅)普(洱)地區設置銀生府(今景東縣),並派遣銀生節度,是唐朝南詔六節度使之一的駐地,下轄地區為西雙版納與思茅。南詔唐使樊綽在《蠻書》中就曾記載:「茶出銀生城界諸山,散收無采造法。家舍蠻以椒薑桂和烹而飲之。」這種飲茶方式至今保留在當地佤族飲用的擂茶製作當中。據記載,銀生府產的茶為雲南大葉種,與普洱茶相同。此外,清代的阮福在《普洱茶記》中更是明確指出「普洱古屬銀生府。則西蕃之用普洱,已自唐時。」  將雲南茶正式稱作為普洱茶應該是在元代,當時普洱地區名為「步日部」,轉為漢語音譯即為「普洱」,到了明朝中期,「普茶」的說法已經基本固定了下來,萬曆年間的博物家謝肇淛在《滇略》中記載了「普茶」製作,稱「蒸而成團」,這與現在我們所了解的普洱茶製作工藝很是相似。可見普洱茶歷史悠久。  六大古茶山

  西雙版納知名普洱茶山示意圖  六大茶山一般指的是普洱茶的產茶中心,位於西雙版納境內,歷史上對於該地區具體位置的記述略有出入。1957年政府組織了專業茶葉普查工作隊,對西雙版納地區進行了細緻查訪與地理考察,最終確定以瀾滄江為天然分界線,以東為江內六大茶山,即以易武(曼撒)茶山為中心的革登、倚邦、攸樂(基諾)、莽枝、曼磚茶山,與古籍記錄相符合;瀾滄江以西則是以佛海(勐海)茶山為中心的南糯、勐宋、景邁、布朗、巴達茶山,即江外六大茶山,是後起之秀。  從雲南的種茶史來看,清中期以前,茶葉的主要產地就在滇西南的思茅與西雙版納的六大古茶山。嘉慶四年,檀萃著書《滇海虞衡志》,尤其記載了「六茶山」產茶的盛況:「普茶名重於天下,此滇只所以為產而資利賴者也……周八百里,人山作茶者數十萬人。茶客收買,運於各處。每盈路,可謂大錢糧。」這裡所指的六大茶山,主要集中在三個茶區,攸樂茶區、易武茶區(包括易武、曼撒茶山)和象明茶區(倚邦、曼磚、革登茶山)。  六大茶山山水相連,地形、氣候、植被相近,土地肥沃屬於典型的紅壤,氣候又處於南亞熱帶,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常青且鮮花不斷。因為並未受到第四世紀冰川的破壞影響,山中保留了繁茂的山茶科植物,隨處可見恐龍時期就已經存在的桫欏,野生的茶樹生長於其間,是典型的大葉種茶發源地。然而這裡作為產茶區最鮮明的特點就是日照時間短,霧日長,因此從仲秋到孟春,無論是在高山還是深谷,滿山雲霧瀰漫,經常是直到午後才會散去。秋冬時節站到山頂鳥瞰,漫無邊際的雲海彷彿身處仙境雲端,十分壯觀。這樣的高山雲霧也正是出好茶的主要原因。森林古樸,人煙罕至,生態祥和也讓這裡出產的茶除了本身色香味俱佳的茶質以外,還自帶了一份悠遠的意境。

  六大古茶山及易武七村八寨示意圖  正因為這份品質,六大茶山的團茶被指定為朝廷貢茶。雍正七年(1729年),雲南總督鄂爾泰設普洱府,並在思茅設總茶店,官營壟斷當地的茶葉運銷,將最好的普洱茶進貢,還在六大茶山的攸樂設攸樂同知,駐軍守護茶山。雍正十年,在普洱設立了貢茶廠,將六大茶山的曬青毛茶運到這裡,加工成「八色貢茶」,即五斤重團茶、三斤重團茶、一斤重團茶、四兩團茶、一兩五錢重團茶、瓶裝芽茶、蕊茶以及匣裝茶膏。到了乾隆年間,易武和倚邦已經可以就地加工,再由昆明運往京城。易武茶區曾經年產貢茶66666斤,取的是六六有福的吉利含義,也說明了當時地區產茶的能力。  在貢茶中,有一種叫做「女兒茶」的團茶在當時十分受歡迎。所謂「女兒茶」,在記載中是指小而圓的團茶,因為是婦女在雨前採集而來,所以得名。在《滇南新語》中,又認為女兒茶指的是芽茶,是由未婚的少女採摘,採得的茶葉與茶園主人對分作為工錢,再拿到市面上銷售,以此來積攢嫁妝。無論是哪一種說法,都為「女兒茶」增添了一絲旖旎。怪不得曹雪芹在《紅樓夢》的「壽怡紅群芳開夜宴」一回中特意提到寶玉飯後飲「女兒茶」。

  此外,貢茶不僅僅是皇室的摯愛,還成為清廷贈送外賓的好禮,貢茶制也一直延續到了光緒三十年。六大茶山生產的茶興盛於明朝,到了清朝達到鼎盛,王公貴族對普洱茶的熱捧帶動了茶葉在民間的銷路,在《普洱府志》《雲南通志》中均記載有「蠻民雜居,以茶為市,仰食茶山」,可見當時產銷市場的繁榮。不僅如此,當時在六大茶山的古寨以及城鎮中也是商賈雲集,國內游藏族商隊到此買茶,更有來自印度、錫蘭、緬甸、暹羅等地的東南亞商人來到這裡做茶葉生意。  道光二十五年,由茶商以及地方鄉紳出資,民眾出力修建了「茶馬大道」,打通了由易武經倚邦到思茅的茶馬驛道,路面全由青石板鋪成,彼時茶馬古道上鈴聲響響,馬蹄踏踏,溢滿茶香。  茶馬古道

  茶馬古道  六大茶山是過去茶馬古道上普洱茶生產、採購以及販運的起點,普洱府則是作為當時的貨物集散中心。倚邦、易武(曼撒)、攸樂、曼磚、莽枝、革登六大茶山各有特色,也使得這裡的普洱茶更多元化。  倚邦茶山是六大古茶山之首,也是過去茶馬古道的輻射中心,至今這裡的正街還保留著茶馬古道的一段遺存,大約東西長250米。東邊的街頭往東北通往石屏街,東南到曼松,西邊街頭的西北方向通往思茅、普洱的茶馬古道,西南則指向易武和景洪還有西雙版納。倚邦的普洱茶主要以「七子餅茶」(即元寶茶,圓茶)為主,在清朝年間都是十分受歡迎的茶葉。而這裡也茶號林立,生意興旺。同樣還是茶馬古道要衝的還有莽枝茶山古道,歷史上又稱作牛滾塘(今安樂),曾經是六大茶山的「四大街」之一(其餘三個分別是倚邦、易武和曼撒)。

  易武茶山  易武茶山歷史更加悠久,早在南宋時期就是當時的普洱茶之鄉。清朝乾隆年間,易武被朝廷納入到貢茶行列,現在走進易武,還能看到光緒御賜給當地安樂號茶莊主李開基的「瑞貢天朝」的匾額。也正是因為成為貢茶,易武也打開了漢人移居到此的大門。清朝初期,由於地區動蕩以及一些天災影響,易武地區的人口大幅度銳減,茶園凋敝,直到雍正七年開始「改土歸流」才漸漸恢復起來。  乾隆年間,易武成為貢茶產地,制茶人口卻是十分缺乏,當地土司為了完成任務破例招納漢民,至此打破了雍正年間不許漢民入境盤居的制度,人口逐漸增長,移民從易武茶山開始自北往南遷居,帶給當地的是更多的種茶、制茶技術以及漢文化。

  祥源易武普洱茶工廠

  瑞貢天朝匾額  流傳至今的「元寶茶」(又稱七子餅茶),就是這種技術文化交流的結果。據說是一個來自石屏叫做劉漢成的移民,到了易武后不僅開闢了上百畝的茶園,還創造出新的制茶工藝。以往茶園制茶都是採摘後翻炒、晒乾或者晾乾,以散茶為主。而劉漢成則將茶葉分選、拼配、裝筒、蒸茶、揉圓、緊餅、解袋、包紮等等,做出來的茶蔚然分明,清香撲鼻,多次沖泡味不淡。待到乾隆年間,元寶茶打入了國際市場,遠銷美、法、南洋。至今在台灣、香港仍然還有人珍藏著易武老茶號的七子餅茶,有的存期能達到七八十年,十分珍貴。  攸樂茶山與其他五座茶山並不相連,有小黑江一江之隔,要到附近的倚邦、易武就要從江上的曼瓦、打角還有石咀三個渡口。正因為此,當地就有為馬幫擺渡為生的歷史。這些馬幫往往馱著布匹、鹽巴還有農具等等來到茶山交換茶葉。當時無論是馬還是人都要靠竹筏過江。儘管現在馬幫以及擺渡人已不再,但是當地老人仍然存留著有關攸樂山馬幫以及茶葉貿易的深刻回憶。  中國人飲茶的歷史源遠流長,普洱茶的歷史也正如它的品質一樣,香味醇厚且意味深長。六大茶山孕育了這份品質,也成為有關普洱茶歷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今走進六大茶山,雲遮霧罩的山間仍然保留著那份杳然,曾經的青石板路留下的只有斑駁的遺迹,卻帶不走口口傳頌的有關茶的傳奇。
推薦閱讀:

巴達普洱茶古茶山的野生茶樹和栽培型古茶園
如何鑒別普洱曬青和烘青茶
普洱茶生茶熟茶的沖泡方式,大有不同你知道嗎?
如何鑑別普洱熟茶的年份、好壞?
普洱茶之女兒貢茶

TAG:下午茶 | 普洱茶 | 普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