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情商高,是因為父母會這麼說話

孩子情商高,是因為父母會這麼說話

來自專欄家庭教育1 人贊了文章

當我們的孩子發脾氣或哭鬧時,我們做父母的往往會想要跳過這種感覺,直接去解決孩子的問題。有時這種方法是奏效的。如果你的孩子因為冰淇淋甜筒掉了而難過,你可以就說「我給你再買一個」,就能讓孩子破涕為笑。

但是,當情緒變得更強烈或更複雜時,孩子只有在他們感到被傾聽之後,才能考慮如何解決問題。

父母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幫助孩子發展心智,專業點來說就是幫助他們完成「心智化」的過程。而談論情感和情緒可以幫助孩子們了解他們自己和他人的內在體驗。用文字將巨大而混亂的情緒表達和梳理出來,會讓孩子更容易理解情緒,也能讓他們開始學著去管理自己的情緒,逐漸完成心智化的過程

另外,當孩子們得不到傾聽的時候,他們的哭鬧聲往往會變得更大聲、他們的情緒也會變得更激烈。

通過反饋表達同理心

鏡映(Reflection)是一種表達同理心的方式,它包括描述你所看到的感覺

因為小孩子他是不知道自己的感覺是什麼,需要父母去給他充當一面鏡子,給他的感覺命名,告訴他,你非常關注他的感受,非常感興趣和在乎他,他的感覺很重要。父母通過情感鏡映來幫助孩子感知自己和他人的內在感受,從而幫助孩子逐漸完成心智化的過程。這裡有一些你可能可以嘗試的語句:

1)溫和地詢問

舉例:

「你看起來好像很[悲傷/難過/不安/憤怒…]。發生什麼事啦?」

當你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感覺到他好像有什麼不對勁,但你又不確定是哪裡不對勁的時候,可以用這個短語來打開對話。不過要記得明智地選擇合適的時機。你可能需要確定自己不去任何其他地方,或者沒有兄弟姐妹在場的時候,你可以這麼問他。

有些孩子來說最有用的安撫是肢體上的接觸。坐在你的孩子旁邊,也許可以試試撫摸你的孩子的頭髮或後背時向他們提問。

有些孩子在更中性的環境中會表現得更加自在。你可以在走路、開車或做家務的時候,一邊問他。

2)命名和接納孩子的情緒

舉例:

「你現在因為[某事件/環境/場景],所以感覺[開心/內疚/煩躁……],是這樣嗎?」

這類型的話語可以幫助你給孩子的情感定位,並協助他將自己的情緒與正在發生的事情聯繫起來。結合孩子的言語、肢體語言、面部表情和語調,換位思考一下,想像如果你是孩子,在當下場景你可能會有的情緒體驗,以此來描述孩子的感受以及起因。

有時父母害怕他們會說錯孩子的情緒,其實不用擔心。因為如果說的不對,孩子會糾正你的:「我沒有生氣,我快瘋了!」好,很好。你的孩子已經開始學著在用語言將他們複雜的情緒表達出來了。

3)謹慎地猜測 (與青少年專用的溝通方式)

舉例:

「這聽起來像是你因為[某事件或環境]感到憤怒/受傷/尷尬……」

對於一些孩子,尤其是青少年來說,家長在反映自己的感受時,不要長驅直入,要比較委婉和試探性地表達。

「似乎你……」「你好像……是嗎?」

多用類似的表達。這種表達聽起來像是你承認了孩子才是他自己情感的專家。

4)當孩子情緒太激烈的時候,父母可以跟著感嘆

舉例:

「這多讓人激動/沮喪/失望……啊!」

這是一個很有用的短語,用來承認孩子強烈的情緒。用你自己的語氣和肢體語言來表達你和孩子「在一起」,此時此刻你正清楚地並且強烈地意識到和理解到孩子現在的情緒是多麼激烈。

5)幫助孩子總結

舉例:

「[某事件/環境/場景]讓你感到很困擾。」

「當[某事件/環境/場景]發生的時候,對你來說是很難去處理/應對的。」

不是每個孩子都喜歡或者擅長直接表達或討論自己的情緒。對於那些直接談論情緒會容易感到不安的孩子來說,使用這種與他們的經歷相呼應的微妙方式,可以幫助他們輕鬆地談論一個困難的話題。

雖然他們沒有明確地給自己的感覺貼上標籤,但他們能夠認識到自己感覺到壓力或困難了,爸媽是看得到並且願意理解的,這會讓孩子們在鬥爭中不會感到孤立無援。

6)幫助孩子表達願望/期待

舉例:

「你希望……」

這個短語超越了當前的事實,表達了渴望。這是一種溫和的方式,承認你孩子的希望、意圖或遺憾。你可能無法為你的孩子解決問題,但你可以讓你意識到你的孩子希望事情是怎樣的。

【怎麼說】比【說什麼】更重要

一旦你掌握了以上這些技巧,要描述和反映出你孩子的感覺並不是很難做到的。你的孩子不可能會和你說「哇,這是多麼深刻的觀察啊!」但是你堅持這麼做之後,很可能會看到孩子的表情或身體開始軟化,或者聽到他們表示贊同的聲音。在那之前你可能會需要來回運用以上不同的一些語句,這是沒問題的。不要跳到直接解決問題這一步,直到你看到或聽到你的孩子在情緒開始軟化和平靜下來。

另外,怎麼去表達你的反饋遠遠比你說什麼來得更重要。

你的目標是表達真誠的關心。一種心不在焉、不耐煩或諷刺的語調不會傳達出同情,只會產生相反的效果。

有時,當你向孩子反饋你從他們身上感受到的情緒時,加一些限定詞,比如「現在」、「今天」或「在那種情況下」,可能效果會更加好。因為這強調了你的孩子情緒的變化,表明你知道她並不會總有這種感覺,或總是這樣

最後一個要注意的:商業人士經常被訓練說,「我理解你現在感覺……」這句話對孩子其實並不適用,因為它把注意力從孩子轉移到「我」,也就是父母的身上了。而事實上,關注點應該是孩子而不是你,他想要和需要感覺到被傾聽

還有,如果曾經有人和你說過,「我好理解你在經歷什麼!」但實際上那個人完全就不了解情況的時候,你就會知道這種方式說話是多麼的煩人。

儘管孩子們有時會喜歡聽父母童年時挖過的坑,摔過的跤,但如果父母太快把重點跳到自己身上,會讓孩子感到自己不被理解,甚至被父母推到了一邊。多用「你」,少用帶「我」的表達方式,將焦點放在你的孩子身上

譯: 鄭子玲

來源:Psychology Today

相關閱讀和課程信息:

伊理雅通心理中心:優秀的心理諮詢師都在做這件事?

zhuanlan.zhihu.com圖標

-------------------------------------------------------------------------

註: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刪除。

【歡迎關注我們微信公眾號:廣州伊理雅通心理諮詢中心】


推薦閱讀:

童言無忌(三)|親子
親子澳門流水帳遊記
好動小盆友的靜心法寶,12個親子瑜伽動作,沒你想得那麼難
親子關係最高境界:親而不密
暑期親子新玩法,來一場探秘太陽馬戲之旅

TAG:兒童教育 | 親子 | 父母溝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