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樓市調控,別等撞到南牆才回頭

作者:高路  房地產調控的兩大標杆性城市上海和深圳不約而同地選擇在同一天推出樓市新政,早上上海的靴子落地,晚上深圳的靴子落地。即刻發布即刻實施,兩大城市的歷史上最嚴厲的樓市新政都沒留一點窗口期。  兩個版本的新政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嚴,上海非滬籍人員要想買房得交滿5年社保,購買普通二套房將面臨高達5成的首付比例,非普通類則高達70%以上,以上海的高房價論,將普遍適用7成的首付比例。而深圳更乾脆,戶籍家庭限購兩套,非戶籍限購一套。兩大城市也在監管交易環節上取得了一致,不僅在限購限貸上有嚴格的規定,同時在交易環節,首付貸等場外配資被認定為非法。上海的認房不認貸,嚴管企業進入的漏洞則堵住了炒房資金的湧入通道。與此同時,兩大城市又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對首套房和改善性需求的支持。兩大城市都重申了對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力度。支持剛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保障基本需求,遏制投機性需求,這種精準的手術刀式的調控方式也獲得了輿論的普遍叫好。此番政策的調整力度和決心都說明,這絕不會是調控的終點,控制得住當然好,控制不住不排除有更嚴格的政策出台。  過去一段時間裡,上海深圳兩地樓市過快過大的漲幅,以及相伴而生的各種亂象表明,房地產作為一種擁有居淄投資雙重屬性的產品,不可能完全依靠市場的力量發展,需要頂著政策的天花板過日子,這既是對市民的利益負責,也是對房地產行業的長遠發展負責。大起大落是社會不可承受之重,也同樣是房地產行業的噩夢。過去幾年裡,買在頂點賣在谷底的個人和開發商的案例都不少見,既傷了個人又傷了企業。一個健康穩定成熟的房地產行業當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上海深圳給房地產行業澆的這盆冷水,也給全國提了個醒。因為一線城市房價的暴漲,一些地方不管是政府還是民間都瀰漫著一種對房價不切實際的期待,地王頻現,炒房族再次入市。中央提出房地產行業去庫存的戰略是為了去除經濟體中的肌瘤,不是製造另一個毒瘤。房地產泡沫對經濟傷害力之大是被各國經濟發展史所證明的。那種不考慮風險、不顧及國家社會長遠利益的炒作既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也是對社會的不負責任。  去庫存不能偏離軌道,一旦偏離必然觸發報警機制,引來行政干預,那種賣地財政的衝動還在,但政策民意和宏觀氛圍都不支持樓市的非理性上漲了。大家都不應該有不切實際的幻想,更不應該抱有投機的心態。關於房地產行業何去何從的問題,民間有足夠的警惕,政府有清醒的認識,也不缺調控的辦法。對於大多數城市而言,認認真真賣房才是眼下最重要的事,與主流民意和政策博弈,開發商沒有多少勝算,認識不到這一點,未來的南牆底下依然會是一片血肉模糊。(高路)
推薦閱讀:

下半年樓市未來:三四線城市怕是要涼
港府再出「辣招」調控樓市,帶來哪些啟示?
2018年還適不適合投資買房?
提個醒!2018年房價若下跌,這3類人的房子可能會不保!
銀監會出手,央行補刀!樓市要變天了?

TAG:樓市 | 調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