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悅讀:一個人的旅行(外一篇)

一個人的旅行

苗雲迪

人生,是一場旅行,雖然有些人陪你走過了大半旅程,但他們終會與你走上不同的岔路,畢竟,人生總歸是一個人的旅行。——題記

從呱呱墜地之日,我們便打點行裝,走上了人生的旅程,路上行人眾多,每個人都似曾相識,但每個人都會匆匆走過……只有僅有的幾個人,可以在你的旅程中留下腳印。

旅行開始,父母親人陪你走過,路上留下了一串串成長的還有衰老的足跡,終有一天,你長大了,而他們也離去了,就好像是旅程中的不如意,壓下心中的痛苦,重整旗鼓,大步向前,畢竟,這是一個人的旅行。

旅行途中,朋友、兄弟,那些偷偷喜歡的人,他們陪你走過,他們就像旅行中美麗的景色,讓你沉迷其中,忘了要前行的路,忘了前面的路要以何種方式走過,但是,總有一瞬間,你會猛然想起,這是一個人的旅行,一個只能前進的旅行,不會有人幫你策劃前行的路,所以,背起行囊,繼續走下去!

旅行要結束了,遠方地平線那輪如血的殘陽映照在你的臉上,在最後的旅行中,有最愛的他(她)、最愛的子女,還有路上那令你懷戀的風景與你共度,就像旅行要結束時的感慨與懷念,但是,總有一天你會結束行程。但是旅行不會結束,你會靜靜地收拾行囊,等候走向下一段旅行……

在這段路上,沒有人能陪你走完全程,有的,只是你自己,畢竟,這是一個人的旅行……

一個人的旅行

神龍兒

他出生在普魯士一個小鄉村,爸爸是當地有名的牧師,兩歲半時,他才會說話。19世紀的天空暈染著這片國土,大地明亮,河流寂靜,他是一個沿著流水踽踽獨行的小人兒。

五歲時,他的爸爸和弟弟相繼病逝。再沒有一個男人在前,親切、自信地指引;亦沒有一個兄弟在後,天真、熱情地追隨。憂鬱和黑暗的涌流佔據了他的童年。受母親宗教信仰的雕琢,他一生勾勒著清教徒的線條,如石塑般質樸、深刻。

他很少玩耍,也不願接近陌生人。那激情、超常、富有神秘感和問天求道色彩的談吐,令人難以交談。一次,他在舊書攤邂逅叔本華的《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瞬間他找到了自己的朋友。他每天讀到凌晨兩點,心中滿是相識恨晚的神經衝動。沒有一個朋友,只是與書、與我喁喁低語,從銜著露珠的清晨,到撒開暮色的黃昏,這是一個人的旅行。

1869年,他被聘為巴塞爾大學語言學教授,年僅25歲。學術界的巨大渦輪已示好「增壓」,他卻選擇離經叛道。大路上夥伴眾多,我偏不走,要去辟一條獨上天涯路的寂寞曲徑。1872年,他發表了第一部著作《悲劇的誕生》,作品充滿反潮流氣息,且攻擊了大衛·施特勞斯,他的名字——尼采,因此被大家所矚目,又被學術權威們所排斥,強力的,推拒式的。

1886年,尼采踏上羅馬的旅行。在那裡,他遇到莎樂美。這是一個才貌雙全、聰穎可愛的俄國少女,也是他的學生。兩人一塊到盧塞恩旅行,度過一段甜蜜時光。他陷入情網不可自拔,他的哲學思維從沒經歷這樣的乏力、渾濁、驚心動魄。他那麼地孤僻,那麼地羞澀,以至於無法開口示愛。不到五個月,這段幸福戛然而止。未來漫漫長途,註定仍是一個人的形影相弔。

他在餘生里取得巨大成功。浪跡天涯時的沉思匯聚成《善惡的彼岸》,匯聚成《偶像的黃昏》,匯聚成《道德的系譜》……皆赫赫有名,承載大道。1889年,圖林的災難降臨了。精神恍惚的他走在都靈大街上,一個馬夫正在虐待嘶嘶哀鳴的老馬。他突然上前抱住馬脖子,失聲痛哭。踽踽獨行中踩深的終其一生的孤獨,瞬間鼓脹,沙底壓抑的水奔騰涌射,擊碎乾涸的天空。

1900年,尼採在魏瑪辭別了這個風雨飄搖的人間,結束了一個人的旅行。

「銀白的,輕捷地,像一條魚,我的小舟駛向遠方。」


推薦閱讀:

《巾箱秘術》第十一篇 乙亥日元十二月命局斷
一篇文章讀懂「土豪的世界」
烏鎮大佬論劍都各自透露了什麼玄機,這一篇乾貨文章看明白
【麵包新語】麵包曹教你做檢索之入門篇:從一篇新聞稿衍生的十分鐘檢索
高爾泰:佛緣(外一篇)

TAG:旅行 | 悅讀 | 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