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飲片處方調配中的差錯分析及應對的論文---中醫學論文

【摘要】 目的保障病人用藥安全、合理、有效、經濟,在處方調配中減少或杜絕差錯事故的發生。方法將門診中藥房在《差錯登記本》中記錄的差錯事故進行分析,了解差錯發生的飲片,探討差錯發生的原因及應對措施。結果差錯發生的原因與中醫處方書寫,藥劑人員工作能力、工作態度及入庫驗收有關。結論嚴格遵守處方調配規程,提高藥劑人員總體素質,將差錯的發生降到最低。

【關鍵詞】 中藥飲片;處方調配;差錯;用藥安全

中藥飲片調配工作是藥物用於臨床的重要環節,在處方調配過程中,任何差錯的發生都將直接影響病人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中藥房配方工作忙碌又繁瑣,認真仔細,努力負責才能詮釋對患者最大的盡責。通過對這些差錯的分析,提高飲片調劑質量,保障患者用藥安全。

  1材料與方法

  1.1資料來源從2006年1月-2008年12月記錄在《差錯登記本》中的差錯事故。

  1.2統計方法將差錯事故中差錯飲片進行整理分類。

  2結果

  見表1。

  3討論

  3.1差錯原因

  3.1.1中醫處方書寫筆誤醫師處方因誤寫一字或書寫潦草不清而誤使中藥調劑人員錯配而影響療效,乃至不良反應和不應有的後果。(1)兩種藥物名稱僅一字之差或字形相似,但功效相反,如處方中將天麻寫成升麻,天麻功能平降肝陽,升麻功能昇陽舉氣。WWW.11665.coM(2)藥物名稱筆劃相似,但性味功效不同,如一張處方,方中黃精字體潦草,寫得像黃柏,而黃精為補陰葯,黃柏為清熱燥濕葯。

  3.1.2藥劑人員工作能力有限和工作態度不嚴謹藥劑人員業務能力和專業知識不紮實,思想上不重視,對處方調配的正確性有極大影響。(1)配方時將此種葯當那種葯,生熟不分,炒炙混淆,用法不當而錯配而影響療效。根據《上海市炮製規範》,如杭菊花應配黃菊花,炒的不能配生的,沙參應配南沙參。有的是藥名讀音相近或相仿,但完全是兩種不同功效的葯。有的藥物煎煮時需特殊處理,有的藥劑人員因為醫生沒有寫「腳註」就不必另包而致用 表1差錯情況統計表法不當,如魚腥草應後下,減少揮發,保證有效成分在湯液中有一定的含量。生牡蠣先煎,有效成分才能完全溶出。(2)醫師處方藥名排列不整齊,橫不成行,豎不成列,藥劑人員調配時未按順序而致漏配。如玉米須質地松泡用量較大,放最後稱而致漏配。有的藥物需配方完畢另包單放,稍一粗心便會遺漏,如紗布袋、阿膠等。中醫方劑是中醫師通過辨證論治而得出的用藥要求,如發生漏配缺味,處方格局就會發生改變,藥效及主治也相應會出現差異。(3)配方時未看清帖數,將7帖配5貼。在小包裝與散裝飲片都有的情況下,一種飲片有2~3種規格,如白芍12g/包、15g/包,加藥裝斗時互相裝錯,配方人員憑印象拿葯而致劑量短缺。龍齒本來用30g/包,由於醫師近階段多用15g/包,就改進15g/包,結果當處方開30g時,配方人員憑經驗記憶操作,給一包而致劑量短缺。(4)劑量多配,兩人同稱一張處方,未及時溝通,而將幾味葯重複稱;同一處方中有兩味葯重味,未注意而多稱。

  3.1.3入庫驗收把關不嚴進貨人員未檢出的不合格飲片,進入門診藥房,配方人員憑習慣用藥,或因飲片外觀相似,未看標籤,將徐長卿6g當12g用,皮硝當芒硝用,旋覆花未另註明包煎,而致少配、錯配或用法不當。有報道,旋覆花未包,煎煮液刺激咽喉從而引起喉頭水腫。

  3.1.4其他由於我院是綜合性醫院,以西醫為主,中藥房規模小,人員少,調劑人員往往身兼數職,需要經常停下正在進行的工作,領葯,加藥,接聽電話或是回答各種詢問,這也會對調配人員產生一定的干擾,導致差錯的發生。

  3.2應對措施

  3.2.1審方顯得尤為重要配方時,遇到有問題的飲片,自己先看處方正文的臨床診斷,從中找出有價值的信息,正確選擇飲片進行處方應付,避免錯誤,確保調劑質量[1];也可請教有經驗的同事來分辨;最後可與處方醫師聯繫,更改確認後再調配。平時工作中應多與醫師聯繫溝通,提醒醫師字跡清楚,書寫規範。

  3.2.2提高專業水平和心理素質藥劑人員要不斷鞏固專業知識,多查藥典詞典,加強在崗培訓,積極學習《藥品管理法》、《中藥炮製規範》等法律法規,關注藥學發展新技術新動向,不斷擴大和更新知識面。同時,處理問題時,要分清主次,先急後緩,從容應對。

  3.3.3規範配方操作配方台保持整潔,加藥時看清格鬥標籤,如需調整飲片擺放位置,應及時通知其他人員。配方時,專心認真,一絲不苟,不談論與工作無關的話,不做與工作無關的事。依方次序,看清藥名,按藥名排列順序進行稱取,重味葯應剔除。調劑人員要多相互交流,遇到問題互相提醒。配方完畢,必須經雙人核對,努力做到「四查十對」,嚴禁憑印象配方。

  3.3.4入庫驗收人員必須加強責任心驗貨時嚴格按標準對飲片辨別核對,不怕麻煩,不合格飲片及時清退。

  3.3.5做好差錯登記經常翻看登記本,對易發生差錯飲片加深印象,時刻提醒自己及周圍的人。

  從上述統計結果及分析可見,只有認真實施《處方管理辦法》[2],以患者為中心,樹立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思想,加強自身素質的培養,在實際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才能為患者提供準確無誤的藥品。

【參考文獻】  1王少莉,殳迎春,張小平.易混中藥飲片的辨析.基層醫學論壇,2008,12(7):258-259.  2衛生部. 處方管理辦法.衛醫發[2007]53號.

更新時間:2011-03-22 22:16:28 作者:11665


推薦閱讀:

分析日干旺衰
(409)八字分析
民國時期中西醫論爭的話語分析
分析寶寶總是在夜裡哭鬧
林彪祖墳風水 祖墳風水對後代子孫影響分析

TAG:論文 | 醫學 | 中醫 | 中藥 | 中醫學 | 處方 |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