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階段特徵,關注社會轉型

主題1 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轉型

春秋戰國時期是古代中國的大變革時期,鐵犁牛耕的使用,推動社會生產力顯著提高,引發了社會經濟、政治制度以及思想文化領域的一系列連鎖反應,成為古代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社會大變革,以小農經濟、中央集權、儒家思想為特徵的古代中國文明開始形成。

以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轉型作為切入點,以通史的視角看待社會的劇烈變革是近年高考的重點區域。

1.總體特徵

社會大變革,我國古代早期文明向古代文明轉型。

2.轉型原因

(1)根本原因:春秋戰國時期鐵犁牛耕的使用是該時期經濟、政治、思想文化變革的根本動力。

(2)直接原因:春秋戰國時期的爭霸戰爭推動了社會轉型的加速發展。為增強本國實力,各諸侯國致力於改革,適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加速了社會的轉型。

3.具體表現

(1)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諸侯爭霸,社會動蕩,宗法制、分封制崩潰;各國紛紛變法圖強,中央集權制度逐漸形成。

(2)經濟上:鐵犁牛耕出現和使用,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確立;重農抑商的政策確立;小農經濟產生,精耕細作生產模式形成。

(3)文化上:學術下移,私學興起;「百家爭鳴」,思想自由,儒、道、墨、法成為主要流派。

(4)階級上:貴族階層逐漸失去政治特權,經濟上日趨衰落;「士」階層活躍;擁有大量土地的平民地主和自耕農的興起。

(5)社會關係上:禮崩樂壞,社會秩序混亂,人際關係緊張。

4.深遠影響

精耕細作的小農經濟、中央集權的官僚政治、強調「仁政」的儒家思想、主張辯證思維的道家思想奠定了中國古代經濟、政治、思想文化和哲學的基礎。

5.相關主題

秦朝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正式建立、小農經濟、百家爭鳴等。

猜想一:透過歷史現象探究政治轉型的實質

1.「春秋爭霸」的「霸」是「伯」的通假字,「伯」是一方諸侯首領的意思。可見,春秋時期的爭霸戰爭(  )

A.推動社會結構轉型B.以維持秩序為目的

C.強化了周王的權威 D.本質上是爵位之爭

解析:選A 從材料中「霸」字的含義可知,春秋爭霸是爭奪首領地位,必然衝擊當時等級森嚴的分封制,能夠促進位度變革和社會轉型,故A項正確;當時的社會秩序是周天子實行的分封制,爭霸戰爭破壞了社會秩序,故B項錯誤;諸侯爭霸不服從周王的命令,故C項錯誤;諸侯戰爭爭奪的是土地、財產和人口而不是爵位,故D項錯誤。

2.春秋時期,部分大諸侯分封了一些在政治、經濟和軍事上都脫離本國而獨立的國家,如晉封曲沃就是典型的例子。此現象反映了(  )

A.禮樂制度得以強化 B.西周分封制遭破壞

C.中央集權受到威脅 D.井田制度開始瓦解

解析:選B 禮樂制度維護等級森嚴的分封制度,從「分封了一些在政治、經濟和軍事上都脫離本國而獨立的國家」,可知不是禮樂制度加強,而是分封制遭到破壞,故A項錯誤,B項正確;分封制度下天子沒有形成對地方的有效控制,中央集權尚未確立,故C項錯誤;材料沒有涉及經濟領域的變化,故D項錯誤。

猜想二:運用文明史觀辨析諸子百家的主張

3.春秋戰國時諸子百家各自提出挽救時弊的主張:墨子主張國家應節儉;孟子強調劃定土地疆界;商鞅主張開闢阡陌。對於以上三位學者的主張,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三者立論相同,都站在維護統治者利益的立場

B.三者立論相同,都是基於維護農民利益的立場

C.三者立論不同,但同樣考慮了精耕細作的小農經濟

D.三者立論不同,但同樣考慮了專制主義央集權制

解析:選C 墨子是站在農民利益的立場上的,孟子和商鞅都站在維護統治者利益的立場上,故A、B兩項錯誤;在經濟方面,三者都提出了各自主張,考慮了自然經濟的生產方式,故C項正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出現於秦代及以後,與題干時間不符,故D項錯誤。]

4.(2015·達州模擬)秦一位思想家說,「君無術則弊於上,臣無法則亂於下,此不可一無,皆帝王之具也」。這位思想家是(  )

A.老子B.孔子C.孟子D.韓非子

解析:選D 本題考查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材料中的思想家強調君要有「術」、臣要遵「法」,依據所學知識,強調「法」「術」的是法家思想,故選D項。老子是道家開創者,主張無為,排除A項;孔子和孟子都是儒家思想的代表者,倡導「仁」,排除B、C兩項。

猜想三:創設情境材料分析經濟轉型的表現

5.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原始農業向傳統農業轉型的重要時期。如圖為中國古代農業生產方式示意圖,推斷空缺方框①②中最可能填寫的是(  )

A.鐵犁牛耕 家庭農業B.奴隸制經濟 封建農業

C.集體勞作 自然經濟D.集體勞作 鐵犁牛耕

解析:選D 中國古代農業生產耕作方式從刀耕火種向鐵犁牛耕演變,①不可能是鐵犁牛耕,故A項錯誤;刀耕火種是原始社會時期主要耕作方式,石器鋤耕是西周時期的耕作方式,①不只是奴隸制經濟,還有原始社會經濟,故B項錯誤;②反映的是耕作方式的演變,自然經濟是經濟形態,故C項錯誤;早期農業生產工具簡陋,勞動效率低下,採用集體耕作,①應是集體勞作,中國古代農業生產耕作方式從刀耕火種向鐵犁牛耕演變,②是鐵犁牛耕,故D項正確。

6.孔子弟子子貢鬻財於曹、衛之間,結駟連騎,束帛之幣,以聘享諸侯。所至,國君無不分庭以與之抗禮,致使孔子名揚於天下。這說明(  )

A.儒家思想反對重農抑商B.商業發展衝擊等級制度

C.春秋時期分封制已瓦解D.儒家弟子受到諸侯重用

解析:選B 材料中並未反映儒家對待農業和商業的態度,故A項錯誤;依據材料可知子貢靠著經商可以與國君分庭抗禮,體現出商業發展衝擊了等級制度,故B項正確;春秋時期分封制逐漸走向瓦解,C項說法錯誤;子貢一人,不能體現儒家弟子受到諸侯重用,故D項錯誤。

7.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社會的大變革時期。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春秋戰國是民間勢力逐漸興起的時代,殷周宗法貴族社會的兩大支柱——國野制與世卿制趨於瓦解,國人與野人、君子與小人的界限日漸消失,禮樂制度下移,公子公孫對卿大夫的世襲被打破,通過「學而優則仕」的途徑,士和庶人可以晉陞至大夫乃至卿相。孔子門下由賢人七十、弟子三千組成的儒家團體,正是新興的「游士」階層的最初代表。

正是儒家與其他學術團體和流派之間的「百家爭鳴」,造成了華夏文化區域內一種跨國界的公共輿論。這種公共輿論一方面導致華夏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產生,一方面擴大了政治參與,使「君子」不再是一種身份限制,而成為一種政治抱負、一種人生典範,有心從政的人可以通過求學問禮,為邁入仕途創造條件。

——陳子明《儒家思想與現代民主制度》

材料二 肇端於春秋戰國時期的郡縣制度,秦代趨於成熟,兩漢則日臻完備,成為漢帝國地方政治活動的核心與基幹,也構建了兩千多年中國地方政治制度的框架。

(1)根據材料一,指出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歷史作用。結合所學知識,簡要分析「百家爭鳴」的政治經濟背景。

(2)根據材料二並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春秋戰國時期開始推行的郡縣制度所產生的主要影響。

解析:第(1)問,第一小問根據材料一「造成了華夏文化區域內一種跨國界的公共輿論」「一方面導致華夏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產生,一方面擴大了政治參與」歸納概括;第二小問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經濟上,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逐漸形成等,政治上,分封制崩潰,諸侯割據爭霸稱雄,新興地主階級崛起等。第(2)問,材料一表明郡縣製成為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後世沿用,據此回答影響。

答案:(1)作用:促進了民間勢力興起;衝擊了商周宗法貴族社會秩序;促進了民間教育和學術的發展;形成華夏文化區域內跨國界的公共輿論;推動了華夏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產生;拓展了民間力量參與國家政治的空間(擴大了民間力量的政治參與度)。政治背景:分封制崩潰;諸侯割據爭霸稱雄;宗法等級秩序瓦解;「游士」的興起;新興地主階級崛起;小生產者隊伍壯大;奴隸制度瓦解,封建制度形成。 經濟背景:井田制逐漸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逐漸形成;封建經濟的逐漸形成;小農經濟和民間手工業興起和發展。

(2)影響:中央對地方實行垂直管理,鞏固了秦漢對地方的統治,奠定了兩千多年中國地方政治制度的基礎(框架)。

主題2 明清時期的機遇與挑戰

明清時期,由於君主專制的強化以及固守傳統的經濟政策,中國與世界資本主義近代化的發展機遇擦肩而過,不得不直面西方對中國的挑戰。

近年高考試題多以非選擇題為主要命題形式,常以明清時期的社會轉型作為命題角度,通過中西比較的方式,深刻理解明清時期社會轉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1.總體特徵

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進一步鞏固,封建社會由盛轉衰。

2.轉型原因

資本主義萌芽出現和緩慢發展。

3.具體表現

(1)政治上:明朝廢丞相、設內閣,清朝設軍機處;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空前強化,封建制度漸趨衰落。

(2)經濟上:農耕經濟高度發展;商品經濟活躍,資本主義萌芽出現並緩慢發展;政府強化重農抑商政策。

(3)思想文化上:出現批判傳統儒學的早期民主思潮,反映市民階層文化需要的文學、繪畫和書法作品湧現,具有一定的反傳統、反封建色彩。

(4)外交上:政府實行「海禁」「閉關鎖國」政策,妨礙了海外市場的開拓,抑制了資本的原始積累,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滋長,使中國與世界隔絕,逐漸落後於世界潮流。

4.深遠影響

封閉的傳統、文化形態、經濟模式雖然可以造就出虛假繁榮的景象,但卻無法克服自身固有的歷史局限,無法應付充滿競爭的世界浪潮,中國落後於西方世界已成定局。

5.相關主題

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等進步思想家,明清時期商業的發展,明清小說和文人畫,中學西傳,西學東漸等。

猜想一:深度理解明清時期君主專制的強化

1.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謀反罪誅殺胡惟庸,同時,裁撤中書省和丞相。隨後設置殿閣大學士為侍從顧問。但明中後期又出現了嚴嵩、張居正把持朝政的現象。這表明(  )

A.宰相制度一直都存在   B.皇權曾一度削弱

C.內閣權力失控 D.君主集權強化

解析:選D 根據明太祖時廢除丞相可知,A項錯誤;「明朝裁撤中書省和丞相」「隨後設置殿閣大學士」都是皇權加強的體現,故B項錯誤,D項正確;內閣只是皇帝的內侍機構,不是法定的行政機構,閣臣權力的大小來源於皇帝,故C項錯誤。

2.乾隆年間,軍機處始終未設專官,其職權範圍雖廣,但僅供「傳述繕撰」。出現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乾隆個人能力突出 B.軍機大臣進取不足

C.專制主義體制約束 D.封建制度日漸衰退

解析:選C 材料主要講述軍機處的職能,沒有提及乾隆個人能力突出,故A項錯誤;材料無法體現軍機大臣進取不足,故B項錯誤;據材料「軍機處始終未設專官」和「但僅供『傳述繕撰』」聯繫所學可知軍機處的設立受君主專制體制的約束,故C項正確;材料無法體現封建制度日漸衰退,故D項錯誤。

猜想二:引入史學觀點審視明清的社會進程

3.(2015·成都模擬)1793年跟隨馬嘎爾尼訪華的斯當東發現,「中國人對於皇帝的崇拜真是五體投地,任何些微小事涉及皇帝都要引起大驚小怪」「廣大臣民心中,除了皇帝而外,世界上所有其餘都無足輕重」。他的發現反映了(  )

A.清朝高度的皇權專制 B.清代中國極高的世界聲譽

C.乾隆皇帝非凡的個人魅力 D.皇帝是清朝臣民日常生活的中心

解析:選A 材料體現了清朝皇帝地位獨尊、皇權專制,故A項正確;清朝百姓對皇帝的尊崇與國際聲譽無關,故B項錯誤;乾隆皇帝非凡的個人魅力只是個人因素,中國皇帝獨尊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發展的結果,故C項錯誤;皇帝是清朝臣民日常生活的中心不符合史實,故D項錯誤。

4.西方史學界將始於康熙平三藩的1681年,止於乾隆退位的1795年之間的歷史稱為「High Qing」。下列可為這一觀點提供依據的是(  )

A.農耕經濟高度繁榮,大一統國家進一步鞏固

B.中小市鎮向邊疆拓展,資本主義發展較迅速

C.對外交往空前頻繁,中外文化交流漸入佳境

D.學術文化全面繁榮,科技成就領先西方國家

解析:選A  「High Qing」體現了清朝前期經濟、政治的高度發展,與之相一致的是農耕經濟的繁榮和大一統國家的鞏固,故A項正確;當時資本主義發展緩慢,故B項錯誤;清初實行的是「閉關鎖國」政策,故C項錯誤;清初實行文化專制,科技成就落後,故D項錯誤。

猜想三:多維視角認識明清時期的經濟發展

5.明朝時期,在文學作品「三言二拍」中,商人出現頻率很高且多以主角的身份出現,重視商業描寫,商人多以拼搏形象示人。這主要反映出(  )

A.社會商品經濟的活躍 B.重農抑商政策有所鬆動

C.社會價值取向發生變化 D.商人階層地位變動頻繁

解析:選C 材料主要涉及商人出現頻率、出身和形象,不能說明社會商品經濟的活躍,故A項錯誤;材料主要涉及商人的變化,無法體現重農抑商政策有所鬆動,故B項錯誤;據材料「商人出現頻率很高且多以主角的身份出現」「重視商業描寫,商人多以拼搏形象示人」可知,社會價值取向發生變化,故C項正確;材料無法體現商人階層地位變動頻繁,故D項錯誤。

6.(2015·廣州質檢)1567年,明穆宗同時開放了「海禁」和「銀禁」,詔令「朝野上下率用銀」,從此中國開始了大規模的白銀進口。據統計,自16世紀中葉至19世紀初,西班牙從美洲橫越太平洋,經菲律賓運到中國的白銀,佔新大陸白銀總產量的3/4。由此可見,當時(  )

A.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開始形式B.中國和西班牙壟斷了世界貿易

C.中國的航運和對外貿易發達D.中國是商品經濟相對發達的國家

解析:選D 本題考查對明清商品經濟發展的理解能力。直到鴉片戰爭前夕,中國在當時商品貿易全球化中遙遙領先於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世界其他國家都從中國購買價廉物美的商品,使中國成為貿易全球化的大市場,故選D項。A、B、C三項與材料不符。

7.學者們通過各自的研究 ,對明清時期中國經濟的發展往往作出不同評價。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吳地市鎮上)絡緯機杼之聲通宵徹夜……遠行村坊織絲,俱到此上市,四方商賈……蜂攢蟻集,挨擠不開,路途無停足之隙。……蘇州長閶門外南濠黃家巷……(明代)尚系近城曠地,煙戶甚稀……(到了清代前期)生齒甚繁,人物殷富,閭閻且千,鱗次櫛比。……上自帝京,遠連交廣,以及海外諸洋,梯航畢至。……千里之商賈,駢肩輻輳……吳越州郡,察其市肆,貿遷多系晉省之人。

——(清)徐錫齡《熙朝新語》

材料二 (明清時期)在史籍中並不乏有關從商致富的記載,但幾乎毫無例外,過去幾個世紀以來,商人最後總是傾向於把累積得來的財富或過剩的資本投資於購買土地,或供應下一代沉浸於傳統典籍,參與科舉,以便進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終生以商賈為業,仍會要求其下一代儘可能轉向科舉。因此,我們可以說,引發人們營商致富的動機中,實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毀商業企業發展的因素。

——史仲文、胡曉琳《中國全史·商賈史》

材料三 安古斯·麥迪森運用實際購買力計演算法計算中國漢代以來的GDP ,提出自1700年至1820年,中國的經濟增長數倍於歐洲,中國的GDP在世界GDP的比重從23.1%增長到32.4%;而歐洲的GDP在世界GDP中的比重僅從23.3%增長到26.6%;貢德·弗蘭克認為,直到1800年,中國仍是世界經濟的中心……儘管這些認識有待於進一步研究驗證,但它畢竟提出了一個發人深思的問題:在西方資本主義進入中國之前,中國的傳統經濟究竟是不斷發展,還是處於停滯的狀態?

——李根蟠《關於明清經濟發展中的一個「悖論」》

(1)據材料一,指出明清時期江南地區商品經濟發展的表現。

(2)概括指出材料二中描述的社會現象,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導致上述現象出現的經濟政策因素。

(3)綜合上述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就材料三中「悖論」,選擇其中一種觀點展開評論。(要求:觀點鮮明,論證嚴密,表述成文,富有邏輯,不超過250字)

解析:第(1)問,由材料「遠行村坊織成絲,俱到此上市,四方商賈……蜂攢蟻集,挨擠不開,路途無停足之隙」概括出大量手工業產品進入市場,市鎮經濟發展;由「上自帝京,遠連交廣,以及海外諸洋,梯航畢至……吳越州郡,察其市肆,貿遷多系晉省之人」概括出區域間長途販運業發展。第(2)問,第一小問據材料二「商人最後總是傾向於把累積得來的財富……以便進入官僚行列」進行概括;第二小問由「我們可以說,引發人們營商致富的動機中,實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毀商業企業發展的因素」分析出重農抑商的政策。第(3)問,是歷史小論文的撰寫,具有開放性,要注意明確觀點,聯繫所學,史論結合。

答案:(1)表現:區域間長途販運業發展較快,大量手工業產品進入市場,市鎮經濟發展,商幫出現。

(2)現象:財富主要用於購田置地;供應下一代讀書。因素:重農抑商。

(3)觀點一:明清時期中國傳統經濟是不斷發展的。論據:農業方面,封建小農經濟繼續發展;農產品商品化;經濟作物普遍種植。手工業方面,私營手工業取代官營手工業佔主導;資本主義萌芽出現並發展;通過海上絲綢之路瓷器對外銷量更大;手工業產品種類更加豐富。商業方面,城鎮商業繁榮;農副產品大量進入市場(成為商品);貨幣(白銀)作用越來越大;區域間長途販運貿易發展較快;出現了商幫(徽商和晉商)。

觀點二:明清時期中國傳統經濟發展處於相對停滯狀態。論據:農業方面,以家庭為單位的小農經濟仍佔主導地位;農業工具與生產技術沒有重大改進。手工業方面,仍以手工作坊為主(經營方式陳舊);生產手段沒有重大突破。 商業方面,商業資本積累不足;海外市場拓展不夠(海禁等政策使中國對外貿易漸趨萎縮)。

(註:轉自百度文庫《社會轉型的8個熱點主題)

如需要了解歷史,學習歷史,參加高考,或喜歡歷史羅,可掃描下列二維碼。


推薦閱讀:

容易生男孩的八類女性特徵
憂患卦的特徵
女人旺夫面相的特徵
慢性咽炎的4個常見特徵
男女天生小三命的五大命理特徵

TAG:社會 | 轉型 | 關注 | 特徵 | 社會轉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