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老師:《圓覺經》十二位菩薩的排序隱藏了大秘密

「與大菩薩摩訶薩十萬人俱,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普眼菩薩,金剛藏菩薩,彌勒菩薩,清凈慧菩薩,威德自在菩薩,辨音菩薩, 凈諸業障菩薩,普覺菩薩,圓覺菩薩,賢善首菩薩等而為上首,與諸眷屬皆入三昧,同住如來平等法會。」

這部經是大經,佛說此經時,與十萬個大菩薩在一起,此十萬大菩薩不一一列舉,在此僅舉出十二位菩薩名號,《圓覺經》是釋迦牟尼佛答覆此十二位菩薩所提問題的經典,所以大陸上的圓覺寺,一進門便供著這十二位大菩薩。這些大菩薩與其眷屬小菩薩們都同樣進入三昧,進入神通大光明藏三昧中,同住如來平等法會。大小菩薩都一律平等,都無我相。無我才能平等,大家無我,同一法界。

現在各位看看這十二位菩薩的排列有沒有道理?讀經要用第三隻眼--用腦筋想想看,此為思維修。《圓覺經》這十二位菩薩的排列,已經告訴我們佛法大乘道的修法。第一位大智文殊師利菩薩代表智慧成就,悟了道智慧成就以後,就要起「行」。光想自己入修,不入世,不修菩薩行,那是不對的,所以古人罵禪宗容易流入小乘偏空之果,非菩薩道也,這罵得也不無道理。但是,達摩祖師的禪不同,有理入及行入,理入智慧成就以後,須入世修菩薩行。所以文殊師利菩薩以後,接著便是大行大願普賢菩薩。

但是入世可不容易,必須手眼通天,千手千眼,手是手段方便,眼是智慧方便,所謂「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所以大乘菩薩無論魔道、妖道、鬼道、外道、小乘道無所不通,法門無量誓願學,因此才能有很多的方便,才足以攝受折服各種不同的眾生。這就是普眼菩薩的道理。

有了普眼菩薩的境界以後,修持才能達到金剛藏菩薩顛撲不破的境界。金剛藏的意思一是不為外界所迷惑動搖,再則是粉碎外界的邪魔歪道。

再以後是未來繼承佛位的彌勒菩薩,彌勒菩薩現在在欲界天的中心--兜率天為天主。兜率天與我們一樣聲色犬馬,五欲俱全,吃喝玩樂樣樣都來,並不清凈。但是,其中有座內院,摒除一切聲色犬馬,彌勒菩薩在此說法,《瑜伽師地論》便是彌勒菩薩在此內院說的。印度的無著菩薩夜晚入定上兜率天,聽彌勒菩薩說法,早晨出定,作記錄,如此寫成一百卷之《瑜伽師地論》。彌勒菩薩下一生就要像釋迦牟尼佛一樣,剃光頭,以出世法表相,現出家相成佛。

要如何成佛呢?必須先得到清凈智慧,有了清凈智慧,才能威德自在。如文殊菩薩於釋迦牟尼佛上座即將說法時,引磬一敲說:「說法竟」。釋迦牟尼佛一句話未說,又進去了。文殊菩薩此時說了兩句話:「我為法王,為法自在。」這就是大威德大自在,然後就是辨音菩薩,辯才無礙,法音清凈。辯才無礙,必須深入經藏,智慧如海,這是由多生累世說法之功德而來。並且還要凈諸業障,我們的業障可並不那麼容易消除,《楞嚴經》說:「理則頓悟,乘悟並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業障不是一下子去得掉的,要慢慢一步一步地消。業障除凈以後,才能普覺圓覺等妙二覺,等同於佛。成了佛之後如何?是否就不來了呢?不,還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像賢善首菩薩所代表的意義。

《圓覺經》的十二位菩薩各有不同的表相,代表著十二種法門。看懂了這十二位菩薩的排列,才有資格來研究《圓覺經》。

******

《圓覺經》是由十二位菩薩一一上來提問題,第一位是文殊菩薩,第二位是普賢菩薩,第三位是普眼菩薩,第四位是金剛藏菩薩,第五位是彌勒菩薩,第六位是清凈慧菩薩,第七位是威德自在菩薩,第八位是辨音菩薩,第九位是凈諸業障菩薩,第十位是普覺菩薩,第十一位是圓覺菩薩,第十二位是賢善首菩薩。這十二菩薩排列的順序,隱藏很大的秘密,我已告訴各位了,這十二位菩薩中,四位菩薩為一組。第一組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第二組是大乘漸修法門,第三組是漸修法門的入手,而後到大徹大悟的境界。好了,我把秘密都告訴你們了,你們聽了以後,如果不好好修行,你說這些護法神會怎麼辦?例如你雇了許多保鏢,然後不發薪水,他不打你才怪呢!天下的道理都有正反兩面,自己去留意。

在這裡,透漏一個秘密給各位,你從第十一位菩薩開始,倒轉來走,就是漸次增進的秘訣所在,否則,你從第一位菩薩開始,容易走上狂禪。

《圓覺經略說》

******

(東方出版社《圓覺經略說》將於9月份推出,此書為古國治先生整理)

歡迎關注公眾號:迦陵仙音禮敬南懷瑾。相關文章均由「迦陵仙音禮敬南懷瑾」整理首發。「原創作者:南懷瑾」。轉載請註明本公眾號名稱。

推薦閱讀:

男女差異的16項秘密
50個人際交際小秘密,只有吃過虧的人才會懂
說說水瓶座那些不為人知的小秘密!
乾花篇 ▏讓鮮花永存的秘密就在這裡~
天大的秘密 癌症其實不是病(4)

TAG:南懷瑾 | 菩薩 | 秘密 | 隱藏 | 排序 | 圓覺經 | 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