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人的商業談判思維 (二)一張表幫你搞定談判預算難題

「啥?談個判還要做預算?我咋沒聽說呢?」,談判培訓營里的朋友表示很驚訝,這並沒有讓我感到驚訝:)。很多人沒有想到做談判預算表,直到問題跳出來,才措手不及,因此,了解一些預算要素,貌似有好處。以下總結,供參考:談判預算(要素)內容(列舉)時間次數、長度、日程人力組成、許可權、分工物力(含地點)辦公室、會議中心財力住宿、交通、餐飲等精力(含情感)體力、注意力、情感壓力

先說時間預算,需要盡量提前量化清楚。比如,各方時間預算整體長度,分幾次交流,具體是哪些天,每次交流預計是幾個小時。剛開始,你可能並不急於推進談判和追求結果,忽然有一個決定或市場變動,本來像婚紗一樣長的時間預算變得比超短裙還要短,結果,就很難堪和麻煩。曾經有一個業主公司的部門經理惱怒「工程施工方獅子大開口,增加很多工程款!」,經過了解,情況的確如此。施工方可能聽說該業主公司要把資產整體轉讓,於是想抓住「最後的機會」多賺點;如果沒有工程結算資料就無法申請產權證,公司的資產轉讓就會流產。實際上,談判已經拖了大半年,沒有任何進展,耗盡了時間預算,面臨「火燒屁股」不得不讓步的尷尬局面:只能舍工程款小錢而賺資產轉讓大錢。由此可見沒有談判時間預算的惡果。

其次,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選擇談判人員,需要非常審慎,以免自毀長城。比如西遊記團隊中的豬八戒,就不太適合做談判隊友,因為弱點太明顯了——一見到美食、美女,就無法自制。如果你有機會做決定,也盡量不要選那些容易衝動、情緒失控者參與談判,例如電影《被解放的姜戈》中脾氣特沖自信暴崩的姜戈;即使要安排上演「白臉黑臉」,也要找情緒可控的人,因為黑臉的目標在於表明強硬立場,而不是用憤怒情緒撕毀合作關係。以後的篇章里,可以討論如何辨別談判者的行為風格,挖掘顧慮傾向,預判決策偏好,了解許可權分工,提升談判效果。

再次,精力和情感是預算要素中的一個巨大變數,嚴重影響談判。如果談到最後精疲力竭,對談判者身心不利。如果談判中特別難受——感覺人格耗損,情緒抵觸,很可能不歡而散,此時,談判的關係目標(短期禮貌或長期友好)擱淺了,事項目標 (短期互利或長期共贏)也就無法取得進展。關於情感壓力預算,我們回顧一下搖滾巨星M.J.的例子,他生前有一次被起訴猥褻兒童,由於庭審中各種「人格」缺點被暴露,庭外案件被媒體曝光,情感壓力巨大,最後被迫付了數千萬美元的「和解費」(談判情感壓力預算短缺,結果,巨大妥協)。具有諷刺意味的是,M.J. 死後,一位當時指證他的兒童(後來長大了)承認自己是受父母唆使而撒謊…… 因此,別忘了關注情感預算。此外,開始就要調整好團隊的「情緒海平面」,如果隊員有火山噴發史,要保持其良好可控狀態。

最後,我們需要關注各方的財力物力,事先約定好費用和負擔。對於很多公司來說,談判費用或許不是一個大問題,但是,個人談判者容易不堪重負。按常理,雙方約定好談判各負其費。有時,我們想獲取地利優勢、減少時間、精力支出,就邀請對方來我方公司談,我方負責會議安排(包括會議室、配套設施,甚至對方的餐飲、住宿費用),這還算是合理的。但是,有些談判者「很壞」,故意促使對方談判支出升高、瀕臨失控,目的是加大對方機會成本(因為此談判而喪失的彼談判交易機會),使其覺得已經為談判付出這麼多了,一定要「談成」,這就犯了談判的大忌「談成慾望太強烈」——相反,沒有把已經支出費用看成「沉沒成本」而歸零,對談判決策產生不良影響——加大妥協意願,把更多利益拱手相讓。一旦有人惡意增加你方談判預算這本賬,就要格外提防,以免騎虎難下。本文來源:公司法務聯盟
推薦閱讀:

北京超市活魚下架原因成謎,你怎麼看?
網紅代言的營銷方式能持久嗎?
家樂福商業模式
一艘船一個夢:阿里巴巴「貨通天下」的全球化從這裡起航
我們在窮得只剩下錢的迪拜,販賣哪些不一樣的東西?

TAG:法律 | 商業 | 思維 | 難題 | 談判 | 法律人 | 預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