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階級如何避免「中年返貧」?

任何一個國家發展到一定的階段,都必然面臨一個無法解決的難題:中產階級對物質的無限慾望以及對自由、個人權益的不斷追求與有限社會資源無法調和的矛盾。簡單來說就是有限的資源無法滿足不斷增長的物質慾望和精神追求。

整個社會的資源是有限的,而人類對物質和精神的追求卻是無限的,慾望持續增長是無法支撐的。當發展到瓶頸,這個矛盾無法調和時,就會發生衝突,社會發展停滯。

解決這個問題一般有兩個途徑:一是技術革新短時間釋放了巨大的生產力,使物質追求暫時得到滿足;二是通過人民(主要是中產階級)返貧而降低生活水平,同時迫使「返貧」的人重新拚命工作,為社會創造更多財富。

一、科技革命

科技革命,使得人類對資源的利用、加工能力產生了革命性的飛躍。面對同樣的資源,在落後的技術條件之下可能只生產出有限的產品;但採用了新技術,可以產生出數倍於前的消費品,使得整個社會各個階層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比如現在拿救濟的貧困人口,所享受到的公共服務水平(如醫療)都遠勝18世紀的君王。

科技革命能短時間內迅猛地提高整個社會的生產力,讓生活水平提高暫時跑贏物質慾望。但突破性的技術革新不常有,而慾望卻是無止境的。

二、人民返貧的社會意義

所謂「人民」,其實主要是指中產階級。對於底層人口,反正不「返」也貧,因此將統一用「中產返貧」來概括。

工業革命之後的英國,就是一個不斷「消滅」和「培養」中產階級的過程,把中產階級「搞」貧困了,他們又會積極工作,努力發展經濟,為社會創造財富。

要是每個人都順利地爬上了「船」,那還有誰來(shou)干(bo)活(xue)?為了平衡有限資源和無限慾望的矛盾,部分人「返貧」是必須的,甚至是有意為之的。

正如全世界都知道香煙對人危害巨大,但為什麼都只是限制而不禁止?因為煙草業貢獻了任何行業都無法比擬的巨大稅收,且更殘酷的現實是長期吸煙的人年輕時繳足了養老金,年老時卻提早離去,為國家節約了巨額養老金和醫療費用,為國家做貢獻。

同樣,中產返貧既「蒸發」了部分濫發的貨幣為繼續印鈔騰出空間,又迫使返貧者更勤奮地出賣勞動力,為社會創造財富。

這個「返貧」的過程可能是被動的,也可能是主動的,可能是劇烈的,也可能是漸進的。

三、主要的返貧方式

返貧方式五花八,包括但不限於:

一是通貨膨脹,這是被動式、漸進式返貧。

通脹之猛,每個人都是感同身受的。十年前買一碗雲吞面只要5元,現在動輒要30元。上世紀90年代,萬元戶都是大富翁,現在可能光一個月工資就有萬元了。這個縮水,就是由於通貨膨脹,或者是海量印鈔M2濫發嚴重稀釋了購買力。

「溫水煮飯青蛙」實在避無可避,唯一逃脫的辦法是你投資收益率能跑贏通脹!於是,大批中產心急火燎地要「投資理財」,但卻可能掉到下面一個陷阱里。

二是所謂的「投資致富」,這是主動式、劇烈式的返貧。

鼓勵你「主動」去做投資:買股票、買P2P、炒外匯期貨、搞數字貨幣、投股權,然後股災、P2P跑路、匯率期貨槓桿爆倉、數字貨幣崩盤、創業公司倒閉……反正坑那麼多,總有一款適合你。

經濟下行,違約暴雷增多,未來一兩年違約只會有增無減,坑只會越來越多。違約潮可能讓很多中產買的各類理財大幅虧損甚至血本無歸,一批又一批的中產階級財富隨之殞滅。

就算你英明神武,上述沒一個坑能坑到你,但保不准你父母長輩被忽悠要「投資」健康,買各種無底洞式的保健品、醫療器械……

三是各種稅費,這可能是被動的,也可能是主動的。

房產稅、房屋空置稅、財產租賃所得稅等等各種大殺傷力的稅種已經在路上;還有主動繳納私立、國際學校高昂的學費,無數興趣、補習班、各種在線課程、海外遊學夏令營等不菲的費用……

更多返貧的方式在旁虎視眈眈,比如突然大病一場。

四、如何防止中產返貧?

不論是溫水煮青蛙的通脹,還是各種吃人不吐骨頭的大坑,躲過中產返貧的陷阱,只有儘可能提高資產收益,且同時避開各種風險。每個人彷彿都在社會這台巨大的「跑步機」上奔跑,要前進,必須跑得比跑步機履帶後退的速度更快。

這裡的「資產收益率」,既包括了個人自身勞動(身體也是你的資產)產生的勞務收益,也包括了投資產生的收益。但其實這真的很難啊!投資就是向風險要收益,既要收益高,又要風險低,而且還要長期保持。

怎麼防止中產返貧呢?

第一,普通人投資要盡量選擇一個好的「戰場」,提高勝率。

對於投資市場,分為「正和市場」、「零和市場」及「負和市場」。彩票就是典型的負和市場,99.9%的參與者(除了莊家)都是虧的;股票大概算零和市場(忽略手續費),你賣股票賺錢了,必然有一個人在高位接盤虧錢。

理論上說,雖然負和市場也有幸運兒能力壓群雄賺到大錢,比如總有人能中六合彩的。但要在一個高風險的「負和」或「零和」市場持續地戰勝對手,實在太難了,或者說幾乎不可能長期能堅持下去。

普通人最重要是選擇適合的戰場,起碼選擇一個「正和」市場:市場的整體回報率較高,參與者基本都能賺錢,省心省力,不用整天挖空心思要戰勝競爭對手:比如說樓市。

雖然經濟有周期,甚至有時有短暫通縮,但放到歷史的視角,幾乎所有國家都進入了長期通脹,區別只是溫和通脹和惡性通脹的區別而已。房子作為實物資產,資產價格能隨著通脹上漲。房子就是船,雖然貨幣的水位上漲了,但它讓你還是浮在水面。同時,大部分人買房都會申請貸款用上槓桿,也就是持有了「債務」。通脹讓購買力縮水的同時,也讓債務同步「縮水」了:十年前費九牛二虎之力才能還的月供,到今天可能就是兩頓飯的花費而已。

在樓市這種「正和」市場,大部分人都能賺錢:資產價格(房價)隨通脹上漲,負債隨通脹縮水,實現了「雙擊」。

第二,迴避風險,讓別人被「收割」。

當你的競爭對手熱衷於搞比特幣、投股權、炒外匯,想快速致富實現通關走向人生巔峰,他們越熱衷於投資,就越有可能掉到各種坑裡。

日本戰國時代一統天下建立江戶幕府的德川家康,就是靠熬死了牛逼的競爭對手而獲勝的。當競爭對手都掉到「大坑」里財富被洗劫了,你只要別亂投高風險資產,手裡的財富雖然沒很大增長,但只要在收割中產的過程中活下來,你在社會上財富相對排名就上升了。

第三,提早埋伏,洞悉財富流向,在終點等待與勝者做交易。

無論青年才俊A君是做金融的、搞研發的、創業的,還是炒數字貨幣的,他只要在競爭中脫穎而出賺到了錢,遲早還是提高生活品質或被丈母娘逼著買房的。那麼我們可提早把房子買下,等著未來以高價賣給A君。

例如提早在廣州琶洲買好房子準備賣給微信的高級碼農接盤,再不濟提前在兩三個地鐵站外對岸金融城囤個小房子,高價租給CBD白領或對岸的碼農。又比如中產階級對子女教育花費都是不吝成本的,教育投入就像「軍備競賽」,你可以從事或布局幼兒教育或青少年培訓,通過高昂的費用「收割」他們。又比如高端醫療、養老等行業,社會競爭的勝者也免不了在這些地方持續地大筆消費。

你並不需要去搞最火的金融、IT、地產,也不需要懂什麼金融衍生產品、人工智慧,我們只需要在終點埋伏好,跟社會競爭的勝利者交易,把他們的錢賺了就行。

五、小結

中產返貧是任何社會發展都一定程度都會出現的現象,是不可避免的。在資源有限,暫無突破性的技術革新的條件下,中產返貧甚至能保持社會的活力和階級流動性(向下流動),迫使中產階級更努力地工作,提高勞動生產率,為全社會創造更多財富。殘酷地說,很過國家甚至是有意為之地收割中產階級。

對於個人來說,防止返貧首先要保護好手中的資金,別盲目亂投資;然後盡量選擇類似樓市這樣的「正和」市場,靠實物資產的投資對抗通脹,並努力挖掘富人需求搶佔先機,爭取賺取社會競爭勝者的錢。

祝大家好運!


推薦閱讀:

中產焦慮:殘酷的十年即將到來 (008期)
我們他媽的只喜歡賺錢
聽說新中產要逃離北京?慢走,不送
矽谷年收入40萬美元的人自稱是中產階級
一個國家最可怕的不是富豪移民,而是中產階級的移民

TAG:中年 | 中產階級 | 避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