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大兒童心理學實驗(6)——兒童何時開始理解他人的想法

10大兒童心理學實驗(6)——兒童何時開始理解他人的想法

367個讀者

sunrise@ yeeyan.com 12/28/2008

雙語對照原文

字體大小小中大

「讀心術」是每個心理學家都夢寐以求的超能力。它不僅會讓心理學實驗事半功倍,想想看,能夠成為另外一個人去感受他的經歷,實在是太神奇了!

雖然心電感應還只是科幻小說的情節,但是大多數人只要轉換個角度,都有本事在某種程度上鑽進別人腦袋裡看看。

我們之所以能夠鑽進別人的腦袋,是因為我們大腦是個超級模擬器——比方說,我們可以建立一個模型,預測網球從哪裡飛過來,然後判斷是上網截擊還是到底線防守。同樣的道理,我們也可以站在別人的角度去體會他們的想法、目的或者可能的行動。實際上,如果不能模擬別人在想什麼,我們就會在社會生活中無所適從。

心理理論

心理學家將這種模擬或者猜測他人想法的能力稱之為「心理理論」。兒童出現心理理論,是發展過程中的重大里程碑。有些心理學家認為,不能成功發展出心理理論,是孤獨症的主要特徵。

薩爾茨堡大學的Heinz Wimmer和 Josef Perner 利用錯誤概念進行的實驗,為心理理論何時出現提供了最早的實驗證據。

為了證明心理理論何時出現,研究者們需要孩子通過錯誤概念的測試來判斷。要通過這項測試,孩子需要明白別人的想法可能和自己的不一樣。這對那些剛接觸這個世界的孩子來說,這可是個很大的挑戰。

錯誤概念的測試

Wimmer和Perner的實驗對象是3至9歲的孩子,他們給孩子們講了一個叫做Maxi的男孩的故事。Maxi的媽媽買了巧克力回家做蛋糕。Maxi看到嗎媽媽吧巧克力放進了藍色的櫥櫃,之後Maxi就去出去玩了。與此同時,媽媽用巧克力做完蛋糕,把剩下的放到了綠色的櫥櫃里。Maxi玩完回家覺得很餓,就想拿些巧克力來吃。實驗者問參加實驗的孩子:Maxi會到哪個櫥櫃找巧克力?(而不是巧克力放在哪個柜子里)

在實驗中,實驗者還用玩偶和火柴盒表演了這個故事,讓孩子們有更直觀的理解

結果

結果顯示,3到4歲的孩子一般不能通過這個測試,他們會回答巧克力實際的位置,而不是Maxi以為巧克力在哪。他們不能理解:雖然自己知道巧克力在哪兒,但是Maxi並不知道。

Wimmer and Perner 認為,這是因為他們不能通過Maxi的視角,構建一個與自己世界不同的心理模型。也就是說,他們還不具備心理理論。

從4、5歲開始,情況發生了戲劇性的改變。彷彿一夜之間,大多數孩子們突然可以指出Maxi認為巧克力在哪個柜子里,而不是自己所知道的真正有巧克力的柜子。但是,有些孩子已經5歲了,還是很難理解別人可能會有錯誤的想法。

最後,6歲大的孩子都可以理解別人對世界的理解可能是錯誤的。

純真年代的終結

這個實驗指出,在4到6歲的時候,孩子們開始具備一系列重要的社會技能,這對他們日後能否在社會中應對自如至關重要。他們開始知道,別人的想法可能是錯誤的,自己可以說謊,別人可以欺騙他們。

從某種意義上,喪失這種純真有些遺憾;但是從另外的角度,這是想要在社會生活中獲得成功的必要基礎。4歲左右,孩子們開始理解我們並不是生活在一個絕對的世界中,實際上我們在自己的腦袋裡建造了一個自己的世界模型,而這個模型很容易就會出錯。

質疑和其他解釋

像很多兒童心理學研究一樣,這個實驗也引發了關於如何解釋試驗結果的爭論。研究者們對其中的一些疑問進行了說明:

實驗的時候,孩子專心么?是的。他們正確地回答了一些問題,說明他們很專心。

年齡小的孩子會不會把故事忘了?不會。他們通過了一個記憶測驗。

年齡小的孩子是不是沒考慮問題,所以指出巧克力實際在什麼地方?在另一個實驗中,特意讓孩子們停下來想一想——但這對年齡小的孩子沒什麼幫助。

在這個實驗受到質疑的同時,心理學家有發明了其他檢查孩子的心理理論的研究方法。至今,這些實驗仍在世界各個角落使用著,發掘我們最初是在何時、如何擁有了解他人思想的能力。


推薦閱讀:

卡尼曼和特維斯基實驗
「軟糖實驗」給我們的啟示
【阿里雲自助實驗】如何快速學習網站基本搭建和伺服器環境配置?
開學有準備,入園不抓狂!新曹楊實驗幼兒園的朱園長給家長寫了一封信……

TAG:心理學 | 兒童 | 實驗 | 心理 | 兒童心理 | 兒童心理學 | 想法 | 理解 | 童心 | 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