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11-2伊本·西那哲學

第二節伊本·西那哲學

一、伊本·西那的生平和著作

伊本·西那(980—1037),全名為艾布·阿里·海珊·本·阿卜杜 勒·本·哈桑·本·阿里·本·西那,他的拉丁文名字阿維森納,由於其卓 越的哲學與醫學成就,為世界人民所稱頌。伊本·西那於公元980年8 月出生於塔吉克布哈拉附近的一個小鎮里,其父曾在薩瑪尼王朝作過 大官,同時也是一位虔誠的伊斯馬儀派信徒。兒童時期的伊本·西那 聰慧伶俐,才智過人,十歲便已經學完了〈古蘭經〉和許多文學作品,此 外還攻讀了數學、邏輯學、醫學和哲學。十七歲時,他已在醫學上名揚 四海,因為替薩瑪尼王朝蘇丹努哈·本·曼蘇爾治癒了疑難重病而獲特 權可以自由出人王宮,在宮廷圖書館中,他飽覽群書,還接觸了許多珍 本和孤本,其學識蒸蒸日上,十八歲便已通覽了當時所有的各門學科。 他從二十一歲開始著述,在醫學、哲學、物理學、幾何學、天文學、邏輯 學、語言學、教義學、音樂等諸多領域中發表了許多獨到的見解與創 新,被人尊稱為「領頭長老」。

伊本·西那的父親去世以後,他開始在呼羅珊各地漫遊,後定居於 朱爾丈,在這裡他獲得機會創辦了一所公立學校,並開始編著其偉大 的醫學著作(醫典〉。〈醫典〉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醫學著作,12世紀被 翻譯成拉丁文字,取代格林等當時名人的著作而成為歐洲各大學的醫 學教科書,被稱為「醫學聖經」。此後,他又前往哈馬丹治癒了國王夏 姆斯·島萊的怪病並成為他的近臣,不久蒙冤人獄。當再次治好了國 王的病而官復原職後,他針對亞里士多德的哲學又寫下了哲學巨著 〈治療篇〉,在此期間他的學生焦贊尼負責核對其中的物理學部分。在 二次入獄監禁期間,他撰寫了第一篇蘇菲派論《哈伊·本·耶格贊〉的論 文以及《治療篇〉一書中的邏輯學部分。之後,他輾轉逃往伊斯法罕, 受到國王阿拉渥·島萊重用達十三年之久。

公元1030年,曼斯渥德*哈斯納威佔領了伊斯法罕,搶劫了伊本· 西那的住宅,致使他的大型百科全書〈公正論》遭遺失,該書更正了亞 里士多德有關神學的解釋的錯誤之處,同時對他的〈形而上學》作了注 解,對其〈靈魂論〉一書作了評論和旁註,可惜(公正書〉到目前僅留下 個別章節。在隨國王出征哈馬丹期間,伊本·西那不幸患了不治之 並於1037年病逝,當時年僅57歲。

在哲學史學界,伊本·西那的名字倍受推崇,被譽為是在哲學、物 理學和醫學上成就最突出、最偉大的穆斯林哲學家之一。他的思想在 全世界範圍內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其哲學觀點被後人大量引用,後人 稱他為「哲學家之王」和「亞里士多德第二」。他的著述多以阿拉伯文 和波斯文寫成,共有200多部,其著名代表作有〈醫典〉和〈治療篇〉,其 次是〈拯救論〉,《拯救論〉廣泛探討了自然哲學、數學、邏輯學和神學。 他晚年的著作〈指示與說明 >,全面總結了有關自然哲學、神哲學、塔騷 屋夫哲學和道德倫理的問題。此外,他還有〈靈魂論〉、〈道德論〉、〈戀 愛論〉等哲學論文,〈哈義的故事〉、〈賽萊曼〉等哲理故事,全面比較阿 拉伯伊斯蘭帝國東西方哲學的巨著〈公正論〉和全面研究波斯、印度等 東方哲學思想的〈東部哲理書 >(僅保留有〈東部邏輯〉部分)等。

二、伊本·西那的主要哲學思想

(一)伊本·西那的宇宙觀

在宇宙觀上,伊本·西那繼承了法拉比的溢出說,在此基礎上又作 了進一步的發展。他首先探討了存在,把存在分為可能的存在和必然 的存在,整個宇宙都是憑本體可能的、憑他體必然的存在,只有真主才 是憑本體必然的存在。真主是各方面的一,凡從他而發出的物也必為 一,真主憑其思悟而創造他物,萬物都根據真主思悟的形式而存在。 伊本·西那認為,真主的存在就是自在和必然存在,他是萬物存在的原 因,而其本身的存在則不需要任何原因。真主是自悟其本體的純粹理 性,從他處溢出第一果,為第一理性。第一理性是憑真主的必然存在、

憑本體的可能存在,當它思悟真主時,從中流出第二理性,當它自悟其 本體時,從中流出最遠的天體。最遠天體是靈魂與體的統一,因而從 單一的真主處流溢出的是殊多:理性、靈魂和體。依次類推,從第二理 性中流出第三理性及其相應的靈魂和體,然後又流出第四理性、第五

理性 直到第十理性(能動理性)以及與之相應的世界靈魂與天

體月球。

伊本·西那反對法拉比關於物質由真主溢出的觀點,認為物質是 永恆存在的,並非由真主所創造。存在物由理性自思自悟其本體而溢 出,這是合理的必然的溢出,並非是由真主隨心所欲來決定的。這種 合理的必然的溢出是無始的,因此,首先萬事萬物的本體是無始的,其 次時間也是無始的。本體無始者,以其自身為其存在的根據;時間無 始者,則以本體無始者為其外部根據。真主的存在是本體無始的存 在,宇宙萬物的存在則是時間上的無始存在,真主存在成為宇宙萬物 存在的根據。物質憑藉真主思悟的形式而存在,因此,宇宙萬物都被 打上了神性的烙印,在萬事萬物中都留下了造物主的痕迹,表面上似 乎真主無所不在,宇宙萬物只是作為真主本體的表象而存在,事實上 宇宙內發生的一切都是憑真主的必然存在,因而在宇宙內存在必然 性,凡物都有其本原的存在定數。

在形式與質料的問題上,伊本·西那堅持了較多的唯物主義成份。 他認為,事物普遍是由形式與質料構成,宇宙萬物的本質是物質的,無 論形式怎樣變化,其物質的屬性則是永恆不變的。他反對柏拉圖的理 念論,認為世界是實實在在由物質構成的,自然界不可能既是物質的, 又不是物質的。他從自然界中存在的一切事物以及數學、幾何中來分 析論證,任何實體都不可能脫離客觀事物而獨立存在。但在形式與質 料兩者的關係問題上,伊本·西那體現出某些形而上學性。他認為形 式從其本體意義上先於質料,質料離不開形式,物質性的質料脫離了 非物質的形式將不能獨立存在,但形式也同樣不能離開質料而獨立存 在,充分肯定了質料的作用。據此,他對宗教神學唯心主義的「無中生 有」的觀點進行批駁,認為該觀點否定了真主為造物主的觀點,可能的

存在並非是由必然存在真主處溢出,這就違背了真主之為動力因的前 提。假如真主也是從無中生有的話,就否定了真主的創造能力,限制 了真主的作用。伊本·西那的形式質料說雖然含有唯心主義因素,但 以二元論取代了神學唯心論,具有進步意義。

伊本·西那認為,宇宙萬物的運動正如人體的運動一樣,是在其靈 魂的驅動下而進行的,並且時刻準備接受來自神性的善。宇宙從真主 處溢出,因而萬物存在於善中。存在的等級越高,善便越多而惡越少, 而形式較實體更善,分離的本質又較形式更善,這種善性逐漸增加直 到最高的存在形式——真主。善源於宇宙萬物憑他體存在的必然性 本質,惡源於宇宙萬物憑本體存在的可能性本質,必然性多則可能性 必然少,善若佔上風則惡必然退於次位。整個宇宙在必然性與可能 性、善與惡的交織下變化出無窮無盡的形式。

伊本·西那繼承了亞里士多德關於事物運動的某些觀點。他認為 運動是客觀事物固有的,是永恆不變的。根據亞里士多德的觀點,他 把運動看作是事物為了追求一定的目的使其潛在的能力活動起來或 由「潛能」轉為「現實」。運動離不開客觀存在,離不開實體,沒有了實 體也就沒有了運動,但運動僅是由潛能向現實的過渡,並非是運動的 本質屬性。根據事物運動的形式,伊本·西那將其歸為三種類型:偶然 運動、強迫運動和自然運動。偶然運動是指「形體由於包含著這個形 體的其它形體和其它事物的運動而發生的運動」?,強迫運動是由於外 因而使物體發生簡單位移及其它一些物理變化,自然運動則是指物體 本身自發產生的持續或間斷的運動。伊本·西那從內因和外因的角度 闡明了自己的運動觀,否定了真主對世界萬物運行的支配作用。從這 一意義上來講,他也是一位自然神論者。

(二)伊本·西那的靈魂論

對靈魂進行系統研究是伊本·西那一生所作的重要成果之一。在 他的〈靈魂論〉、〈論靈魂的潛能〉、〈論認識有理性的靈魂及其狀況〉、 〈人的靈魂狀況的不同〉、《有理性的靈魂的存在〉、< 靈魂依附肉體 >等 論文著作中,系統論述了靈魂的存在、性質、潛能以及靈魂與肉體的關 系、靈魂的不朽性等問題,發表了自己獨到的見解。

伊本.西那首先討論了什麼是靈魂的問題。他認為靈魂是凌駕於 軀體之上的動因,因為有了靈魂,肉體才具有了超越自然屬性的意志 力。正如天空中飛旋的一隻麻雀,如果沒有靈魂的存在,它會像石頭 一樣從高空中作自由落體運動而墜落下來,正因為具有靈魂,鳥兒才 可以控制身體,隨意在天空中翱翔。肉體憑藉自身的運動和意志,不 斷吸收營養、發育成熟、繁衍後代,這一切都是肉體之外的靈魂使然。 因而,「除了它的肉體性外,它的本體中有一些為此的原則,即由其產 生這些行為的事物。總之,這些行為並非沒有意志、千篇一律的,所有 構成這些行為產生的原則的,我們稱之為靈魂。

在伊本·西那看來,肉體隨著不同的環境、條件會產生由多變少、 由好到壞的量和質的變化,而無論在何種情況下,靈魂始終是不發生 任何變化的。靈魂的本質是無法感覺、無法觸摸得到的。他提出著名 的「飛人證明」理論來說明,人身上存有某種自我存在的意識,這就是 靈魂的特性。靈魂是一種精神性的本質,它可以離開肉體而獨立存 在,但肉體一旦沒有靈魂就會立刻因為外界的影響而發生變化,直至 解體消亡。靈魂與肉體同時生成,每個肉體有一種靈魂,但這一種靈 魂卻可以分成多個。靈魂與肉體之間不存在彼此的因果關係,肉體不 是靈魂存在的根本原因,二者分屬於兩種本質。靈魂是非合成的精神 性的本質,這一特性決定了它不會像物質一樣分解流失,也不會隨著 肉體的消亡而消亡。即使作為生命的本原而與肉體相結合,靈魂所具 有的這種永恆性也會始終保持。

伊本·西那把靈魂劃分為三類,即植物靈魂、動物靈魂和人類靈 魂,這三種靈魂各有自己的潛能。植物靈魂具有繁殖、生長和營養三 種潛能,動物靈魂兼具感覺、意欲和行動的潛能,人類靈魂則具有根據

自由意志而行為、根據個人判斷力來推理和認識事物的潛能。一切自 然形體都是由質料和形式構成,人類也同樣如此:肉體是質料,靈魂是 形式,形式比質料更加完美,各種形體只有根據形式才能獲得明顯的 區分。人類靈魂是理性靈魂,該理性分為實踐的理性和理論的理性。 實踐的理性即人類靈魂的第一潛能——行為,理論的理性又稱為知識 的潛能,它能掌握從物質抽象的全稱形式,構成知識。?伊本·西那認 為理性的潛能具有三個意義,即絕對的潛能、可能的潛能和完全的潛 能。絕對的潛能與物質的理性相近似,可以稱之為物質的潛能。該潛 能無法通過行為來表達,因而不能直接過渡到行為。可能的潛能則可 以通過某些自明的原則而過渡到行為。至於完全的潛能,已經可以隨 意用行動來表現了。

(三)伊本·西那的認識論

認識論是伊本·西那哲學的中心,他堅持可知論,充分肯定感覺的 作用,在此基礎上創立了「雙重真理」觀,為此後的認識論研究開闢了 新的道路。

伊本·西那認為知覺就是認識,人們的知覺活動除了有自身的知 覺機能外,還要有外界事物對感官的刺激。在這兩種作用的促進下, 反映出事物的形狀,形成_對事物的基本認識。人和動物一樣都有視 覺、聽覺、嗅覺、味覺、觸¥五種官能,這些知覺官能在經過外界事物的 刺激後,將所獲得的信息通過保存機能存儲進大腦之中,在成型機能、 想像機能、評價機能、回憶機能、行動機能、認識機能和思維機能等內 部官能的輔助下對事物逐步展開認識。「官能只感覺一個外部的東 西,而不感覺它自己」 ?,人的知覺是對客觀存在著的外界事物的反諛。

人不同於動物的地方在於人有理性,具有理解、認識抽象概念的 能力,這是人的根本特徵。人具有兩種理性,一是實踐理性,一是思辨 或理論的理性。實踐理性是通過人的生理機能和人體器官來完成的,

①伊本·西那〈拯救書〉,第164頁。

②伊本·西〈靈魂記>,第221頁。

它憑藉一般的道德規範和倫理要求來辨別好壞美醜。理論理性則可 以接受從質料抽象出來的普遍形式,因而能夠辨別真偽、可能或必然, 這個過程必須以感性認識為基礎。伊本·西那將理論理性又分為四種 理性,即潛在理性、神聖理性、現實理性及獲得理性。潛在理性即質料 理性,是人人所具備的,它本身沒有形式但卻可以接受任何形式。神 聖理性是由潛能向現實的過渡,當潛在理性具有了理智真覺的性態時 就上升為神聖理性。而現實理性是潛在理性在感知一般並理解這種 感知達到較高程度時的一種理性,當這一理性由於超自然的原因而達 到無條件的現實性時,便成為了獲得理性。獲得理性是一切理性之 首,擁有該理性的人將成為超脫凡塵的髙級存在。

伊本·西那堅持可知論,認為理論科學的最終目的就是認識真理。 真理就是其所反映的內容與客觀事物相一致,這是唯物主義的真理 觀。但他同時認為真理是「具體顯現中的存在」,是「必然」或「可能」的 存在,雖然把本質的存在看作是真理有其積極的一面,但沒有把事物 的客觀本質同它在認識中的反映相區別,有其不恰當的一面。此外, 伊本·西那的真理觀中包含有一定的唯心主義傾向,他認為可能的存 在必須在真主這一「必然存在」的前提下才可能成為真理,從而否定了 科學與真理的客觀性。

在真理問題上,伊本·西那堅持「雙重真理」觀,認為宗教教義和科 學在各自領域中是可以獨立存在、互不相干的。這種說法在本質上是 錯誤的,但他同時斷言,哲學歸根到底是髙於宗教的,該觀點隱含有唯 物主義因素。「雙重真理」觀在他之後的伊本·路西德(阿威洛伊)的繼 承和發揚之下迅速傳遍了整個歐洲哲學界,成為進步思想與正統經院 哲學和神學相抗衡的有力武器。


推薦閱讀:

蘇格拉底之死,讓他以「理想國」,引流兩千年西方哲學史
不可貧困的生存需要與不可缺失的所有權
圍棋的哲學(轉)
李錫錕聽課筆記
《世界即知識》

TAG: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