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學寶典

佛學寶典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中最古老的宗教,佛教自公元一世紀傳入中國,在長達兩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使佛教文化與中國傳統的儒道文化有機結合,產生了極為豐富多彩的成果,其影響力甚至擴大到東亞其他國家,促進各國文化的發展和繁榮。佛教在印度本土的流行約有一千八百年的歷史(自公元前六世紀至公元十二世紀)。佛教可分為三期,初六百年,為部派佛教形成時期;中六百年,為顯教大乘發展時期;後六百年,為秘密佛教流行時期。初期佛教以上座、大眾兩部為主,三四百年中分化為十餘種部派。其中上座部,分為南、北二傳。南傳上座部,在阿育王時傳入斯里蘭卡,並傳入緬甸、泰國、柬埔寨等地區;約公元七世紀攘又自緬甸傳入中國雲南省,迄今流行於傣族地區,形成中國的巴利語系佛教。中期的大乘佛教,於公元二世紀傳入中國漢地,公元七世紀起又自漢地和印度傳入西藏。公元十一世紀起,印度後期逐漸流行的秘密佛教大量傳入西藏。印度這後二期的佛教,又在中國形成漢語系和藏語系兩大系統的佛教。在長達兩千年的歷史時期中,印度佛教傳入中國分為三個時期,形成三大語系。從那崛多、玄奘(596-664)和阿底峽的傳記及譯經史實得知,大乘顯密經論的原本中國保藏最多,其中不少重要經論,印度本土反而沒有全部流行,如《華嚴經》、《大集經》、《大智度論》等,使中國佛教文化更加多姿多彩。佛教文化的豐富性,主要表現在典籍的浩瀚,宗派的繁多。在漢語系佛教中,現存譯典一千四百八十二部,五千七百零二卷,聲聞乘三藏約一千四百卷,大乘經論約三千卷,全部約合梵文二百五十萬頌。另有歷代漢文著述一萬餘,摺合梵文字七、八白萬頌。全部合計約有一千萬頌。我國的《中華大藏經》(漢文部分)共收二萬三千餘卷。藏文《甘珠樂》及《丹珠爾》兩部共收譯典五千九百六十二部,約合梵文三百萬頌,傣語系佛教除巴利語原典外,還有傣文譯本及大量傣文著述。漢文化歷史悠久,文獻之多,使人觀為嘆之。公元1403-1407年成書的《永樂大典》,不過二萬二千八百七十八卷,與漢文佛教典籍約略相當。佛教在漢文化中所佔的比重於此可見一般。其他兩種語系的佛教典籍就幾乎等於各該民族文獻的全部。大乘佛教在印度只分「中觀」與「唯識」二「見」和「波羅密折」與「真言」二「乘」,並未形成學派或宗派。傳入中國後,在漢地由於長期對教義進行磚研和辨析,逐漸形成許多宗派。如地論師、攝論師、楞伽師、涅槃師、天台宗、三論宗、律宗、法相宗、華嚴宗、密宗、凈土宗、禪宗、三階教等,禪宗後來又分為七宗。西藏語系佛也分為寧瑪派、迦當派、迦舉派、薩迦派、格魯派、希解派、覺宇派、鍋札派、夏魯派等。傣族巴利語系佛教也分潤派、擺庄派、多列派、左抵派等。佛教在中國所形成的這種「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是中國佛教文化豐富多彩的具體表現。漢藏兩語系的佛教雖與民族文化緊密結合而發展,但並未成為民族的宗教,反而廣泛流傳到其他民族和國家。漢語系佛教即傳入朝鮮、日本、越南等地。西藏語系佛教即傳入蒙、滿各族。近代,這兩種語系的佛教又傳入歐、美兩洲各國。佛教傳入漢地,時間最長,發展變化最多,影響也最為廣遠。佛教傳入中國時面臨一個民族傳統文化高度發展的社會。從一開始中國人就把佛教作為一種思想學說來接受,磚研講習,不遺餘力。由於書寫工具的便利,每一新譯經論不久即可傳遍全國,講、錄、注、述,蔚然成風。因此,在教理、教義的研究方面很快就達到很高的水平,贏得當時國外佛教學者的讚美和崇敬。東晉時的道安(312-385),被西域的佛教大師鳩摩羅什譽為「東方聖人」,「恆遙而禮之」。北魏時的曇謨最,妙達《涅槃》、《華嚴》,印度的佛教學者菩留支來華,「見而禮之,號為東方菩薩」,又把他著的《大乘義章》譯為梵文,「寄傳大夏,彼方讀者皆東向禮之為聖人矣。」唐玄奘在印度被尊稱為大乘天和解脫天,更是眾所周知的事情。歷史事實說明,大乘佛教傳入中國後,教義的研究始終是發展的主流,由此引起十餘種宗派的繁興和二萬三千卷佛經譯籍及著述的出現。在佛教傳入以前,中國的藝術和工藝已達到極高的水平,書法、繪畫、製造、放置、建築等精美工藝在世界上都冠絕一時。大乘佛教傳入後,吸收了漢文化的長處,引起畫像、造像、寺塔建築等工藝和工藝的發展,使佛教面目煥然一新。歷史上的著名畫家如顧愷之、吳道子、楊惠之等為僧寺所作的壁畫、塑像引起轟動的故事更是膾炙人口。今天,敦煌壁畫、龍門石窟、樂山大佛、雍和宮大佛,扎什倫布寺大佛、布達拉宮等以及遍布全國的寺、塔、石刻,其藝術上的價值已為世界所公認。事實上,大乘佛的這一發展方向,是用漢文化中高超的藝術手段和方式來表達佛教的思想教義。近代有人認為中國佛教是多神教,是偶像崇拜,這是完全不理解佛教教義和無視歷史事實的一種誤解,事實上,大乘佛教信奉「諸法緣起性空」的學說,佛教不承認有創世主,也不相信有主宰人類命運的天神。中國大乘佛教繼承和發展了龍樹的「一切資生事業悉是佛道」和彌勒的成佛必須修學五明的思想,在僧俗信徒中產生許多著名的學者,一行、道宣、王維、孫思邈等就是天文學家、史學家、文學家、醫學家。到了禪宗六祖慧能(638-713)提出「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的思想,以後懷海(720-814)又提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原則,因而使佛教與社會生活結合在一起,在實際行動上實現了釋迦牟尼的「成熟有情,莊嚴剎士」的理想,使大乘真正發展為「人間佛教」。自公元九世紀以後的一千餘年中,佛教的高僧大德從事造橋修路、興修水利、植樹造林、行醫施藥、興辦教育、賑災救難、救死扶傷,以至興辦社會福利事業、從事民族團結工作、進行整理文化遺產者代不乏人。深受禪宗思想影響的西藏寧瑪派高僧缽闡布在擔任吐魯僧相時力主和議,促成唐、蕃立碑結盟(821-836),結束了百餘年紛爭的局面,開闢了漢藏兩族世代永好的新的歷史時期。明代僧人道衍(1335-1419)主持《永樂大典》二萬二千八百七十八卷的編纂,總匯了當時漢文化的全部內容,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一部百科全書。大乘佛教的發展,使佛教與中國文化完全緊密的相結合,促進了中國文化的發展。
推薦閱讀:

初級佛學 四聖諦(二)集諦
掌中論
佛學常識初級組比賽題
小心!別讓你的壞情緒傷害孩子!| 哈佛學子行為習慣養成36計
達照法師:《空谷回音》佛學常識」之一

TAG: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