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家」會傷人?大人盯小孩行不通

上海人文類十大科普公號

點擊上方藍字免費訂閱父母堂

據相關統計顯示,52%的兒童意外傷害發生在家庭,19%發生在街道,12%發生在學校。其中學齡前兒童的意外傷害多發生在家裡。最安全卻也最危險!過半意外傷害發生在家中

「我家孩子太淘了,出門就瘋跑胡鬧,摔得身上青一塊紫一塊。還是在家裡省心,不用看著,任他玩鬧也沒事……」

如果真是如此倒也不用緊張了,可檢索關於兒童意外傷害的新聞,不難發現,孩子在家中發生的意外事故比比皆是:

>>>>11月8日,長沙 · 高處墜亡!

長沙芙蓉廣場附近的曼哈頓大廈,一名7歲男孩從10樓墜亡。附近居民稱,其母親將孩子交給閨蜜照顧,遺憾是事發時閨蜜也未在孩子身邊。

>>>>10月15日,徐州 · 熱粥燙傷!

一位媽媽將剛煮好的粥盛碗後放在桌子上想等涼一些再喂孩子,結果一時沒有注意,10個月大的女兒將右手伸進了粥里,疼得嚎啕大哭。

>>>>9月,重慶 · 家中溺水!

封女士把1歲的兒子桐桐和2歲的女兒放在床上玩,從衛生間出來後發現床上只有女兒,兒子桐桐不見了!找到桐桐時,他在卧室的一個增加室內濕度的水桶里臉色蒼白,幾乎沒有呼吸。孩子至今還在重症監護室里昏迷不醒,醫生說他不一定能醒過來,因為他的腎臟和大腦受損嚴重,即使醒過來很可能也會留下後遺症。

為何「家」會傷人?家長的心被揪緊!

為何家中會成為兒童意外事故的「重災區」?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有二:

1

與孩子年齡與發育有關

有數據顯示:

1~12歲是兒童發生意外傷害的高發期。

0~3歲兒童受到傷害的人數隨年齡的增加而增加。

並在3歲時達到最高點,之後逐漸遞減。

孩子的成長速度快得令父母吃驚,生下來還不會抬頭翻身,轉眼已會爬會走。而孩子天性好動、好奇心強,對危險缺乏預見性和防護性,缺少避險逃生的知識和能力,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遭遇意外傷害:

"TIPS

各年齡段孩子最易發生的意外傷害

0~1歲:以意外窒息為主; 0~4歲:以誤服藥物中毒為主; 1~3歲:燒燙傷發生率高;1~4歲:常發生溺水事故;5歲以下:吸入異物的高發人群;10歲以下:跌落傷多見;2~7歲:跌落傷發生和死亡的高峰期。

孩子以爸媽來不及思考的速度成長著,在成長過程中,父母沒有預料到孩子會做這樣的事情:

1歲孩子放在床上,媽媽想不到他會爬到床下,掉進水桶里;一碗粥放在桌上,媽媽想不到孩子會把手伸進粥碗里;

7歲孩子交給閨蜜看管,爸媽也想不到他會從窗戶上摔下去……

所有這一切,都與孩子的年齡、發育和好奇心有關。

2

「人盯人」行不通

我們帶養孩子的出發點是人盯人,也就是說孩子是要一個人來盯的,可實際上帶養人是盯不住一個孩子的,你總會有時間要走開一下:

媽媽把一碗粥放在桌子上要走開一下,媽媽把孩子放在床上要走開一下……

所以,人盯人這個問題的最大的漏洞就是:當有一個家長要走開一下的時候,孩子就可能會出現大問題。那麼,如果不是人盯人該靠什麼呢?

①環境里要安全

家長應及時排查並消除家中潛在的環境危險因素,例如將藥物隨意放置在桌上,傢具茶几沒有安裝防撞條等。

②從小要給孩子安全意識

這個安全意識就是平時比如家長可以讓孩子從不高的地方小小地跌一跤,讓孩子知道,人是不能從高處跌跤的,不能從上面掉下去的。比如,你讓孩子從陽台把一個準備扔掉的舊玩具扔下去,孩子看到玩具摔碎了,就能明白這個道理了。

③掌握意外傷害知識教育

家長應掌握食物中毒、燙傷、溺水等常見兒童意外傷害的急救知識,以及意外傷害預防干預意識。

給孩子真正的愛護是父母的責任也是義務

孩子們的好奇心太重了,看到什麼都想摸一摸、嘗一嘗,很普通的東西,對他們來說都有可能隱藏著風險。因此,家長在家外要時時警醒,在家裡也同樣要處處當心:

1:家用電器

落地及放置在高處的電器要底盤穩固,防止孩子拉扯。不使用的時候,要把電源線收起來。

壁掛式電器應安裝牢固,防止墜落。

家中插座要選用帶保險擋片的安全插座,防止孩子用手指觸摸或用金屬物捅插座孔眼。還可以選用一種安裝了防濺水盒或塑料擋板的插座,這樣能有效防止因油污、水汽侵入引起的短路,起到雙重保護作用。

2:浴缸、洗衣機、馬桶

使用浴缸洗澡時,應先注入冷水後再加熱水;不要把寶寶獨自留在浴缸或浴盆中,用後及時將水放掉;在不洗澡的時候,一定要保證浴缸里沒有水,最好隨手關上浴室的門。

不用洗衣機時,一定要記得拔掉電源關好蓋子,如果洗衣機上有兒童安全鎖,一定要鎖上。

馬桶蓋也一樣,防止孩子把頭伸到馬桶里。

3:床

兒童床應靠牆壁並有護欄。

床周圍的地板上最好放置軟性防護材料,比如拼圖式地墊等。

使用抗衝力的海綿等包裹床的4個銳利邊角,以防碰傷。

4:廚房

菜刀、水果刀、削皮刀、剪刀等鋒利的器具使用完畢後一定要放到寶寶夠不到的地方,包括熱水瓶、開水壺等物品。

爐灶上的鍋柄把手記得朝內。

地板要鋪設防滑墊。

5:陽台、窗戶

如果家裡有小孩,無論住在幾層,窗戶、陽台等都應該安裝牢固的護欄。護欄應選擇豎向排列、間距小於10厘米寬的欄杆。如果陽台比較大,可以裝隱形防護網。

如果是有飄窗和落地窗的家庭,可以在窗戶的內側裝防護欄。

窗邊不要放小凳、床等可以爬高的物件。

6:樓梯

最好在樓梯處裝上安全欄杆,防止寶寶攀爬。孩子上下樓梯要看護好。

7:玩具

以下幾大危險玩具,建議遠離小孩或在家長看護下玩耍:

彈射玩具:玩具手槍、彈弓、飛鏢玩具等

氣球玩具:氫氣球、普通氣球等

帶繩的玩具:溜溜球等

小型玩具:包括小型積木及玩具零部件、衣服扣子、硬幣、紐扣電池、髮夾等

8:藥物、零碎物品

藥物及零碎物品都應分門別類放置於藥箱並上鎖,且一定要放在孩子看不到夠不到的地方,以免兒童打開誤食造成傷害。

9:門

家長在開關門時必須先確認孩子的方位,做到輕開輕關。

準備一個安全擋門器,或者備好鑰匙,保證即使門關了還能從外面打開,防止孩子被反鎖。

10:桌角、茶几

邊緣、尖角要加裝防護設施,比如用軟布將四角包起來,或者使用圓弧角的保護套,有條件的話在裝修的時候可以選擇邊角圓滑的傢具。

有孩子的家庭桌子、茶几最好不用檯布,以防孩子拉扯檯布角,將物品帶倒造成危險。

防意外傷害,

家長還應做到!

①儘早教孩子學會自我保護的方法。

意外傷害是孩子的生活中突然發生的,父母可以通過講故事、角色扮演等等方式,讓孩子了解一些危險的行為可能會帶來的後果,及早教會孩子良好的保護意識,教會孩子掌握預防意外傷害的技能。

比如,讓孩子知道,在沙發、床、樓梯階梯上蹦跳,可能會導致跌傷,特別是如果跌倒時撞到尖銳的物體,後果就更加嚴重。

②掌握一些常見的急救知識。

家長應學習燒燙傷、嗆噎、觸電、拉傷或扭傷等的急救知識,做到未雨綢繆。

父母堂原創育兒文章

媒體機構轉載需經授權

推薦閱讀:

【話腫瘤】腫瘤細胞也怕熱——你所不知道的腫瘤熱療
您不知道的20道居家靚湯
你知道泡沫軸的正確使用方法嗎?
南京這幾個美得意外的小眾景點,80%的人都不知道!
芭蕾鞋的正確穿法,你知道嗎?

TAG:知道 | 大人 | 小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