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說這些話的家長,孩子更自信

大多數我們父母那一輩的人,很少會向孩子表達愛。上一次你的父母說愛你、說想你是什麼時候?我已經不記得了。東方的含蓄教育讓成年人羞於表達愛和鼓勵,我們長大了,很多人都沒學會。

於是,我們對孩子的賞識教育變為簡單的猛「誇」:你真棒、你真厲害、你真帥!

今天跟大家聊聊,怎樣說話、怎樣誇才會讓孩子更自信。

「謝謝你來到媽媽的身邊,媽媽很愛你。」

我第一次和還是嬰兒的小Jo說這句話時,憋了很久才說出口。黑暗中我悄悄流下了淚水,心中滿是感激,他盯著我痴痴的笑了。以後,每晚我們關燈後,我都會和他說這句話,他知道這是該閉上眼睛的信號。我希望,寶寶是帶著愛意睡去的。

「你的意見很重要。」

到寶寶1歲半到3歲之間,處於自我意識敏感期,通常他們會「要權」,無關大雅的事,就讓他們做決定吧,比如穿哪件衣服、是去樓下玩還是去公園玩。

「媽媽相信你可以做到的。」

在游泳池裡,寶寶不敢下水,最差勁的鼓勵方式是:「你看別的小朋友都下來了,你怕什麼啊?」在寶寶不敢挑戰自己的時候,堅定的看著寶寶,重複幾次這句話,也許神奇的事情就會發生。

「看你玩得那麼高興,爸爸/媽媽也很開心。

這是在對寶寶說:你的情緒對我們很重要,我們很在乎你的心情。

「你幫了媽媽大忙了。」

寶寶喜歡跟著媽媽東看看西摸摸,去廚房炒菜也要跟著,把廚房翻得亂糟糟。給寶寶找點事做,比如扔個菜葉、把地上的灰擦一擦。跟寶寶說這句話,而不是「你凈在這搗亂!」

「你這麼做很勇敢。」

寶寶突破了自己,爬上了一個有挑戰性的攀爬架,別急著說你真棒,表揚孩子的勇氣更好。

「媽媽原諒你,我們都會犯錯的。」

當寶寶打碎了杯子、撕碎了你的雜誌,總之是因為無心之失而犯錯,雖然你很生氣,可先別急著責備,搞清楚前因後果,然後告訴他「媽媽原諒你,別傷心了,下次我們小心一點。」

「媽媽在聽呢。」

到了語言敏感期,寶寶的嘴整天停不下來,不停的說說說,我們需要及時回應寶寶,讓他有興趣繼續說話。寶寶會結巴、會說錯,不必馬上糾正,耐心的聽他說完。媽媽總是在傾聽你說話,在孩子眼裡是極大的尊重。

「你明天再試試吧。」

當寶寶衝擊一個目標總是失敗時,可以這樣說。比如今天他準備將5塊積木搭高高,或者完成一個很難的拼圖,寶寶嘗試幾次都沒有成功,逐漸失去興趣時,可以這樣鼓勵他。

"你這個問題問得好!你有這份好奇心很好。"

你愛提問的好奇寶寶,必須多鼓勵。

所謂高情商,就是好好說話,對孩子,亦如此。讓寶寶知道,你的到來,不是負擔而是欣喜,做你的父母是我們最好的工作。


開團嘍

本周團購正式開啟啦,中秋節和國慶日漸臨近,很多寶媽都已經開始計劃假期出行。

Jo媽也為大家精選了四大出行團品:

1、德國Cybex安全座椅

2、新安代(Shiada)可摺疊便攜媽咪包

3、Mamaway時尚媽咪包

4、小藍羊(Littlebluelamb)秋款童鞋


推薦閱讀:

你可以不長大但不可不記這些話!!!
這些話,總是能觸動心靈
家長會班主任的18句話,所有家長頓悟!孩子教育好記住這些話!
這些話很有正能量,關心語說不完 
這些話 你懂了多少【下】

TAG:孩子 | 自信 | 這些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