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出汗:體虛了嗎?

2014-08-18 來源: 老人報

  烈日炎炎,揮汗如雨。許多病人質疑道:「我出好多汗,是不是太虛了,該怎麼補呢?」其實,天熱出汗多不一定是虛了。中醫把多汗分為自汗和盜汗兩種。自汗是指人體不因勞累、天熱及穿衣過暖和服用發散藥物等因素而自然出汗。盜汗,又稱「寢汗」,是指入睡時汗出,醒來即止的現象。

  老人自汗為多

  如果在安靜狀態下,全身或身體的某一部分出汗較多,生活中,很多人都會遇到這種問題,特別是老人。若出汗太多,將導致精氣耗傷,出現精神倦怠、臉色蒼白、四肢乏力、不思飲食、容易感冒、睡眠多夢等癥狀,損害健康,甚至誘發其他疾病。

  自汗對症調理

  暑傷氣陰自汗:此型平素體質較虛而又易上火的人常見。夏季暑熱之邪耗氣傷津,既有發熱汗出,胸膈痞悶,舌紅苔黃而燥的暑熱癥狀。方選用王氏清暑益氣湯,清暑泄熱,益氣生津。輕者可用太子參30克、麥冬15克、五味子10克煎水服。平素宜多用沙參、麥冬、百合、玉竹等煲湯。

  陽虛自汗:此型寒底和老人多見。脾腎陽氣虛弱,陽不斂陰,則自汗出,動則加重,形寒肢冷,納少腹脹,喜熱飲,大便溏薄,面色萎黃或淡白,舌淡苔白,脈虛弱。宜溫陽斂陰,可用金匱腎氣丸和補中益氣湯加減。輕者五倍子10克研末後用醋調後敷肚臍。泥鰍燉湯飲,可補脾腎。艾灸關元、腎俞等穴也有溫陽止汗的作用。

  居家貼士

  為了防止出汗受涼,老人最好貼身穿件純棉的隔汗背心,外出走路、睡覺前穿上,可以吸汗。條件允許時,適當調節一下居住環境的溫度與濕度,如火旺的人居住環境應稍偏涼一些等。常洗澡,以減少汗液對皮膚的刺激。如果出汗現象比較嚴重,除了及時去醫院治療外,其被褥、睡衣應經常拆洗、晾曬,保持乾燥。

  (記者蔡衛楊通訊員陳瑤旋)


推薦閱讀:

大暑到!出汗排毒泄舊病,抓住三伏天最後15天!艾灸養生灸起來!
手心出汗也是病
【健康】總愛出汗咋回事?看這裡,幫你分清自汗、盜汗、冷汗
夏天什麼最容易:出汗

TAG:出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