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家有小寶,照著這份書單去買就是了(給3歲和以下的寶貝們)

今年,我們出了三期寒假書單,覆蓋從幼兒園到初中的孩子。當然,我們也不會漏了三歲和三歲以下的小寶寶們(在Kiddo書友會裡很多書友都在記錄小寶寶的閱讀)。上周我們推送了第一部分,家有小寶,或者等待二寶的,照著這份書單買就是了(0-1歲階段),這周我們來看餘下的部分。

今天這份書單涉及兩個年齡段:1-2歲和2-3歲,共有20本書,全部來自Kiddo書友們的推薦。不少書友都說,這個階段的很多童書,看起來十分簡單,有些還挺無聊的,但沒想到孩子卻喜歡得不得了。多次經歷後,大家都由衷地感嘆:千萬不要用大人功利的眼光來看待童書,只有孩子喜歡的才是好書。

既有書友的大量親身體驗做支撐,也有靠譜的兒童閱讀理論作為依靠,所以,這份書單還是比較符合科學閱讀規律的。檁子有信心說,這個書單上的書,信譽很高,小寶寶的閱讀體驗也會很好,跟著不會錯。

1-2歲:認識身體、喜歡互動、語言能力快速發展


這個階段的寶寶,見識越來越豐富、身體和語言的能力也有很大的發展。適合他們讀的書,種類就更加豐富了。

1、From Head to Toe 《從頭動到腳》

讓寶寶在說說唱唱、學學做做中認識身體的部位

這是《好餓的毛毛蟲》的作者卡爾爺爺的另一本暢銷書。在這本書里,作者用獨特的拼貼畫,畫出了大象會跺腳、大猩猩會捶胸、野牛會聳肩膀等十二種不同動物的「招牌動作」,並以「我會……,你會嗎?」和「這個我會」的重複句型,邀請小小孩一起來轉頭、彎脖子、擺動胳臂,讓孩子在玩樂中掌握一些重要的技能,比如認真傾聽、集中注意力、聽從指揮。

說說唱唱、學學做做,這本書太適合小寶寶了。

@bojas460:KK最近很愛這一本,每天早上起來就要我給念。一邊念,一邊跟著書里的小動物們做動作,自己笑得咯咯咯的。

@傑瑞麻麻:一開始讀書的時候爸爸會按照書的內容做動作,慢慢的讀的多了,小寶自己就會做那些動作,包括在其它的書本中碰到相同的動物,小寶也會做出相應動作,非常好玩。

@bebering:娃非常喜歡的一本遊戲書,能夠準確地做出每一個動物的動作,經常主動拿書要我們配合他對照表演。在玩具店看到猩猩會捶胸,平日問他姥姥的屬相他會擺胳膊??是本讓寶寶覺得有趣的書。

2、小金魚逃走了

適合幼兒的"閱讀啟蒙+視覺發現"繪本, 培養寶寶的觀察力

這是一本非常有趣的遊戲繪本,帶著寶寶一起去發現吧。

哎呀,小金魚從魚缸里逃走了!逃到哪兒去了?窗帘上、花叢中、糖果罐子里、水果盤裡……哪裡有它的影子?接下來,這個調皮的小傢伙竟然還在鏡子上玩起了「分身術」,變成了三條一模一樣的小金魚,到底哪個才是真正的小金魚?最後,它還跳進了有好多金魚的大池塘里,哪只金魚才是我們要找的呢?

這本書的作者五味太郎是日本最暢銷的繪本作家之一,作品曾榮獲過多項日本及國際大獎。

在這本書里,作者用白色的背景襯托色彩鮮明的圖案,非常吸引小寶寶的眼球。對於喜歡在書上指指點點的寶寶來說,這本書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果果媽_小衣:這本是果果15個月看的,也是第一本帶給媽媽驚喜的繪本。 看的前4天,果果只是喜歡不停的往後翻,一隻小金魚也指不出來,第五天突然就把小金魚全都找到了,真是好神奇,媽媽高興壞了,她自己好像也很有成就感,之後就很喜歡翻這本書找小金魚。

@Sissi希希:一度的最愛,每天不厭其煩的找小金魚,還順便認識了裡面的電視機。

@瓜瓜的麻瓜媽媽:一歲多的小寶寶正是尋覓的月齡,我點,我找,我按。這本書增加了瓜瓜對圖畫書的興趣,也讓我發現了一些如何把娃不愛的圖畫書讀到愛的門路。

3、點點點

《紐約時報》超級暢銷書

這本書的作者說:

我很想嘗試做出一本從未有過的書、一本能給人帶來意外驚喜的書、能讓人在翻閱中,從看似很小的事情上,得到不小的收穫——不管是從視覺上、還是精神上。我試圖創作出一本可以和孩子互動交流的書,同時在書里給孩子留下自由發揮的空間……因此,就有了這本書的誕生。

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根據作者的文字提示找到需要的圓點,並做出相應的動作,翻到下一頁,就能看到這些圓點出現了新的排列組合。

對大人來講,這就是一本普普通通的書。但是對於假戲真做、認真執行指令的小寶寶來說,這簡直就是一本魔法書!

@linda521:簡簡單單的一本書,對孩子來說,卻是有魔力的一本書,最好互動的一本書,而且無形之中,孩子理解了一些認知概念。讀起來樂此不疲。不可或缺的一本書。

@carolsy:這本書成為近期的大愛,顛覆了我對繪本的想像:按一按會變多,摸一摸會變色,搖一搖會四處亂跑,還能吹口氣,拍拍手...兒子在和我共讀的時候很賣力的配合做指令,我也秀出了百分之一百二十的超強演技。

@Yolice:估計不會有幾個媽媽像我這麼傻傻的以為這真的是個有魔法或者至少有動畫效果之類的書了吧,以至於當初收到書後我翻來覆去研究了好久,最後還帶著點失望的心情給小包開始講。但一旦開始講了,就會發現孩子的繪本真的切忌用我們成人的心理去揣測和判斷,因為當我按書的指令一頁一頁翻的時候,坐在我對面的這個小人兒是真的信以為真了,他是真的以為小點點們是會聽話的,所以他會傻傻但真真的去點去吹氣去拍手去期待。即便現在,我相信他小小的心裏面已經能夠明白書里的這些小技量,但還是會不時的口裡念念有詞「點點點」的翻找著這本書,自己玩著變變變的小遊戲,這就是孩子,這就是童真!

4、蹦

這是一個對寶寶有魔法的字...

這本書雖然只有這一個字,「蹦」,跟無字書差不多了,但很多書友說,小寶寶就是喜歡得不得了。

@曼陀仙子:這本書最大的特點就是畫面乾淨,內容重複,用語簡單。在大人眼裡,這樣的書似乎很沒有意義。可是偏偏就是這樣的書,孩子看了喜歡得不得了,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它滿足了這個年齡段孩子的閱讀心理。所以,永遠不要用大人功利的眼光來看待童書,只有孩子喜歡的才是好書。兒子15個月的時候開始閱讀這本書,很喜歡,每次都要翻來覆去講好幾遍,也會開心地蹲下,然後一躍而起,兩手舉高。可以看,又可以玩的書,怪不得深受孩子喜歡。

@王子の城堡:王子十個月的時候我對繪本還處於很茫然的狀態,從度娘查閱了好多相關帖子,選了這本作為他繪本閱讀的啟蒙。就那麼簡單的一個「蹦」著實吸引了小傢伙。讀了沒一會,小傢伙自己把書搶過去,左翻右翻折騰著,突然嘴裡發出疑似beng的聲音,我和寶爸瞬間驚呆了。這就是繪本的魔力嗎?!呵呵,我們的繪本之旅就此開始。

@果果媽_小衣:這本是12個月的時候讀的,內容超級簡單,但果果超級喜歡。一頁一個動物,一頁一個蹦的動作,可能恰恰是這種簡單的重複吸引了孩子。15個月再讀的時候,媽媽問「果果蹦不蹦?」果果會說「蹦」,然後媽媽就抱著果果蹦一下,每次讀到最後都要做這個動作,每次果果都特別開心。這本讀的最大的樂趣是媽媽和寶寶一起參與書上這個蹦的活動中來,小寶寶可以媽媽抱著蹦,大點的孩子可以自己學著圖中動物的樣子蹦,參與度越高越好玩。

@sivyer:一本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書了。不同的動物粉墨登場,逐個「蹦」一下,但是重複中有變化,靜止中有動感,玩的時候配合各種聲調和搞怪動作,著實抓住了低幼兒的眼球。最近每喊一個動物,就抱著秋秋蹦一次,小朋友樂得咯咯笑,就是媽媽我累得夠嗆。十個多月的時候,秋奶奶問「青蛙蹦」在哪兒,小人兒屁顛屁顛地能自己指認出來啦。

5、噗~噗~噗

日本全國學校圖書館協會選定用書

「從前…最最從前的從前…天上什麼也沒有,地上什麼也沒有……不知過了多久,忽然,「噗」的一聲,大地上鼓起一個包兒…」

一本很奇特的書,沒有故事,只有圖畫和擬聲詞。作者用擬聲詞表達了物體的狀態和變化,卻沒有說明這是什麼物體,也沒有用文字講述什麼故事,只交給孩子自己去想像。

@媽媽談的月亮媽媽:這是一本奇特的繪本,去年買的時候,女兒還不到一歲,說實話,我剛收到書的時候,有點失望,「這什麼呀,裡面沒什麼情節內容嘛!」,沒想到,女兒超喜歡,拉著你講一遍又一遍,一口氣講十幾遍,講得我口乾舌燥,眼冒金星,她還是饒有趣味的用她不多辭彙央求道:「講!噗~噗」。講這本書,真是累死老娘的節奏,因為裡面都是「噗!」「噌!」「轟!」需要力氣才能發出來的音。現在女兒22個月,閱齡增長眼界開闊了,但她對這本書還是那麼地專一,經常拿著這本書跑到我面前,「媽媽,講噗~噗~噗,好嗎?」現在我一看到這書就逃,讓孩子爸頂上,我怕講得自己大腦缺氧。

Eva正媽:全本擬聲詞,怎麼講?不講,照著讀,讓小傢伙自己去體會吧,哈哈。

@斕斕媽:一歲左右看的,在裡面斕斕學會了各種各樣的象聲詞,充滿想像力的書,沒有完整的結果,可以隨意的編各種各樣的故事。

6、猜猜我是誰

連續14年雄踞美國亞馬遜童書總榜前100名

Peek-a-who就是外國人的躲貓貓。這本書透過色彩繽紛的圖像,簡單押韻的文字,吸引寶寶由小洞來猜猜看是誰,期待藏在下一頁的明亮可愛的圖像,驚奇中充滿歡笑,孩子興趣維持的時間特別長。

整本書顏色非常鮮艷,每一頁都有洞洞,洞洞後面都有圖,有奶牛、貓頭鷹、斑馬、火車等,最後一頁是一面鏡子,寶貝最後猜到的是一張自已的小臉。媽咪們配合一下表情聲調,小寶寶們很吃這一套,常常會逗得小寶寶哈哈大笑。

@曼陀仙子:小開本便於手拿,紙板書耐翻,設計巧妙,小寶寶也能看得津津有味,小鏡子更是讓孩子一下子被吸引。兒子整天拿著看,還喜歡讓人講。

@Cookie202:這本洞洞書是兒子的第一本玩具書,一歲以前很喜歡,經常拿出來玩,現在快兩歲了依然經常拿出來翻著玩,推薦給小寶!

7、抱抱

情節簡單、感染力十足的故事

這本書講的是小猩猩Bobo與媽媽走失了。在尋找媽媽的路上,看到相親相愛的各種動物們熱烈地抱在一起,小猩猩也很想念媽媽的抱抱。好心的大象媽媽背起了他四處尋找媽媽,最後,樹上傳來了小黑猩猩熟悉的呼喚聲,原來是媽媽的叫聲!小黑猩猩大叫著「媽媽」,向媽媽撲去,黑猩猩母子閉著的雙眼和幸福的神情溫柔著每一顆心。

@Yolice:比無字書多兩個字-「抱抱」。但這就是兩個帶有無窮魔力的字。其實今天並沒有給小包讀這本書,但是晚上睡覺前,他照例會來各個房間巡視和爸爸媽媽哥哥說拜拜後跟阿姨回屋睡覺,今天他向我揮小手說再見時,我說了句「抱抱」並張開雙臂,但是小傢伙可能一時沒反應過來也可能是這個不符合他的程序,他仍然掉頭走出了我的房間,就在我內心感到一陣小傷感的時候,這個小傢伙突然回頭滿臉笑容的沖向了我,嘴裡說著「抱抱,抱抱!」 擁他在懷裡,我只能說,這種愛只有做了父母才會知道。

@milly454:這本書太贊了,文字很少,認識了書中所有的動物,還沒看完就要媽媽抱抱。

@Snnwcj:全書只有「抱抱」兩個字,是一本講述親情的溫馨繪本,而「抱抱」也成了騁成的高頻詞。惹媽媽生氣了「抱抱」,跟姐姐鬧彆扭了「抱抱」。真是好有愛的兩個字!

@悠然2013:畫面溫馨感人,小猩猩就像個孩子看到別的動物有媽媽抱抱,也期待著抱抱。每次讀完我們都有一個大大的擁抱。溫馨的抱抱永遠不嫌多啊!

8、信誼·寶寶起步走:小寶寶翻翻書

來自英國,貼近小寶寶生活的一套經典故事書

這是一套可以讓幼兒一邊看、一邊翻的圓角板紙玩具書,共有4冊:《穿衣服》《上床啰》《好朋友》《小寶寶》。這套書在內容的設計上,以一問一答的方式,告訴寶寶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概念,比如:衣物的名稱、不同動物的小寶寶、誰和誰是好朋友、上床睡覺的習慣等等,每一個問題的答案都隱藏在小窗口後面。這套書很適宜作為親子互動遊戲的藍本,父母和孩子完全可以模仿書中的情境展開一問一答的遊戲。

@敦敦:這兩天看了《好朋友》,翻機關從用「摳」的熟練到用「掀」了,今晚看的時候,11個半月的敦敦盯著浴缸的冷熱水龍頭不停的「en en en」,我也沒太懂他的意思,不過我按照書里說:「嗯,紅點點出熱水,藍點點出冷水。」他就沒聲音了。

@Helen201502:這套書內容很貼近生活,小開本,適合小寶寶自己拿,而且有翻翻頁,容易吸引寶寶的注意力。最喜歡上床啦,講的是上床之前找各種玩具的故事。

9、幼幼成長圖畫書

一套來自日本的經典生活類低幼繪本

這是一套來自日本的低幼優秀繪本,主題也是以寶寶的日常生活為主。這套書的作者,都是日本的頂級童書作家,不僅深諳兒童心理,更懂得怎樣在取悅孩子的同時,幫助小寶寶提高觀察、認知和思考的能力。

@小餃子:給其他小朋友推薦第一套書時,我往往選它。這套書小羽從小嬰兒到現在可以自己一頁頁讀出來,看了無數遍。《小手手,出來了》讓我們在穿衣時多了口訣和樂趣,《喝湯咯》中的小動物陪伴她的每頓飯,《月亮晚上好》增添了晚上散步的內容和意趣,《連在一起》我們邊讀邊抱增強了鏈接…這是一套簡單得小嬰兒都看得懂卻讓大人也不可自拔的書。

@sivyer:《連在一起》特別有愛,其中一頁是媽媽和寶寶腦袋挨著腦袋連在一起,我想他看懂了,有時候我說,秋秋,來,和媽媽連在一起,小盆友會把小腦袋靠過來,好開心。所以這是一套真正適合一歲左右年齡段的繪本。

10、動物寶寶和媽媽寶寶理想的動物認知繪本,日本暢銷30餘年

這套書共有7冊,分別是《動物寶寶和媽媽》、《動物寶寶的快樂遊戲》、《和媽媽在一起》、《動物寶寶睡覺了》、《這是誰的腳印》、《這是誰的寶寶》、《動物寶寶怎麼保護自己》。作為寶寶早期接觸的認知類繪本,書中的動物形象生動逼真,每一根毛髮、每一處肌肉運動清晰可見,動物寶寶的調皮神態以及母子之間的溫情躍然紙上,可謂「最理想的動物認知繪本」。

@kitty0731:少有的低幼書中動物最逼真的,很好的一套認動物的書!

@滿滿的小書:這是一套科普書,作者用纖巧柔軟的筆觸描摹出每隻動物的形象姿態神采,每一隻都像要從書頁里跳出來嗷嗷叫。科普的意義首先在於求真,這些好樣兒的書哪怕是畫給小屁孩兒的也做到了一絲不苟。 滿滿今天只看了其中的一本,《動物寶寶睡覺了》。金花鼠怎麼睡覺?火烈鳥怎麼睡覺?長頸鹿怎麼睡覺?…有意思嗎?連我都會好奇呀。滿滿十分喜歡這本書,下午出門也要拿著,吃飯的時候也要拿著,看她這樣的喜歡,我相信一歲的寶寶,兩歲的寶寶都會愛上這套書。

2-3歲:自我認知、培養習慣、貼近生活的故事


在國外,有種 「Terrible 2,Horrible 3」的說法,意思是指在2、3歲左右,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出現持續半年至一年的「反抗期」,這個反抗期是兒童心理發展的一個必經階段,突出表現為:兒童自我意識開始發展,好奇心強,有了自主的願望,喜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希望別人來干涉自己的行動,喜歡說「不」,一旦遭到父母的反對和制止,就容易產生對著來的現象。

所以,對於這個階段的寶寶,藉助一些優秀的生活類故事書,幫助他們培養良好的習慣,往往比口頭的嘮叨和訓斥要有效的多。

1、樂悠悠小寶貝

一套來自荷蘭的低幼生活故事繪本

這是一套從荷蘭引進的圖畫書,它講述了小熊「寶貝」(bobbi)平凡、溫馨,而又有趣的生活。寶貝上幼兒園、去奶奶家、購物、生病…這些生活場景也是小寶寶們非常熟悉的,很容易得到小寶寶的認同。

值得一提的是這套書的翻譯,全部採用了韻文兒歌體,讀起來朗朗上口,孩子很容易就能記住。

@榴槤妹:朋友送的一套非常棒的書,剛開始覺得文字有點多,但給寶寶講了其中一本《寶貝去奶奶家》後,寶貝愛上了它,每天晚上睡覺前都要讀其中兩三本,文字譯得很棒,順口押韻,而且跟寶寶的成長相關,尤其是讀到《寶貝當哥哥了》這本時,她對媽媽做孕檢感到很好奇,會經常要摸摸我剖腹產的傷口,問我疼不疼,還問我怎麼還不給她生個弟弟妹妹。

2、寶寶好習慣養成書

真的可以幫助寶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這是一套來自韓國的低幼繪本,圖畫色彩鮮艷,富有童趣,故事適合此年齡段兒童的心理特點,包含「打招呼」、「自己穿衣服」、「不挑食」、「自己去朋友家」等認知內容,通過對小主人公有趣的生活小故事的描寫,讓孩子們在盡情享受閱讀快樂的同時,開始接觸社會的雛形,學會認識自我,懂得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教他們練就跨入真實世界的能力,並促進他們良好習慣的形成,為其日後的成長打下良好基礎。

@Yolice:很適合2歲出頭的小包,感覺和那些以小動物為主人公的書籍相比,這類以年齡相仿的小朋友為主人公的作品更容易被孩子理解和接納。小包最愛其中那邊「自己去朋友家」,估計一來是因為書裡面有不少汽車的出現,另一方面小主人公的自主意識(不要媽媽陪,自己去小朋友家玩)其實也是很符合2歲多孩子的成長心理。這類引起共鳴的低幼繪本還是很推薦的。已經不知道念了多少遍了。

3、小雞球球

一套超級幽默而有趣的低幼成長故事書

「小雞球球的成長故事」系列共6冊,以一隻絨毛小雞為主角,講述了小小孩的生活中最常見的問題:找媽媽、不想睡、對藏貓貓樂此不疲…故事中有孩子的小冒險,有孩子對小挫折的克服,有孩子的友誼,有孩子的第一次獨立做事的經過。每個故事都講述了寶寶的一次實際的成長曆程。

@石頭媽媽:石頭只有1歲,可能是男孩子的緣故比較好動,專註力較差,之前給他買過很多書,但是都不能吸引他的注意力。但這套小雞球球不一樣,從拿回家的那天起,每天都會讓我給他讀,幾乎得一本讀三遍才可以換書。真是太適合這個年齡段的孩子。

@咪先生的來妹媽:很棒的一套書,有洞洞書,機關書,立體書基本都涵蓋了。小雞球球也是萌萌的可愛,紙板書也厚實,拉不壞!拉不壞!拉不壞!在來妹破壞力倍增的今天,很重要啊!

@瓜瓜的麻瓜媽媽:真心是一套娃值得擁有的好作品。不論是內容、圖畫還是排版細節無一不體現著兩個字:用心。封面點題不用說了,看看扉頁(第二張圖)很多小動物彙集在一起的畫面,每個動物都有名稱,這真的很細緻,因為這裡的動物一個不少的都將出現在接下來故事的畫面里,好像演員表哎,很棒對不對!這裡我還自創了新玩法,讓瓜同學從人物卡上挑一個他喜歡的小動物,在我後面講故事時引導他去找到,找到了真的會很有成就感。

4、金色童書名家精選

一套永不過時的經典

在美國,金色童書系列是媽媽們最喜愛的睡前讀物,一代一代經久不衰,是真正的童書經典。直到今天,美國的媽媽們還在床頭給孩子們讀著這些曾經伴隨她們度過美麗童年的圖畫書。

@linda521:這套書曾經是妹妹睡前必讀,每次搬出來時,我都好崩潰,因為讀完要花近一個小時。但這套書真心不錯,各種風格都有,都是童書名家作品,充滿童趣。今年夏天,在悉尼看到這套原版書,妹妹很開心的說,我們家也有這套書也。看來,這是一套受世界各地小朋友歡迎的書。

@太原沉香:孩子一歲多點開始讀裡面最簡單的《消防車》一冊,持續了兩個月,對消防隊員,隊長,雲梯車等都完全明白,還要求去家附近的消防隊看實物車,還咿咿呀呀地打電話假裝有火警,還穿好衣服戴帽子要去救火,角色扮演很入神。後來玩各種工程車,又給他讀了《快活的翻斗車司機》,友善快活的司機就是他的偶像,在家裡開著車,說自己是司機師傅,對計程車司機,公交車司機也都有好感。《晚安,小熊》基本是睡前必講,喜歡一家三口做遊戲的感覺,特別是熊爸爸憨厚裝傻的角色,是每個男孩都需要的爸爸形象。對於我們大人來說,每個故事都能給他表演到位,讓孩子品味琢磨每個角色的表情,情緒,語言等,才是讀起來有味道的好書。這套書的確很棒!

5、全景式圖畫書 開車出發系列有趣的交通工具繪本,其中多冊入選日本圖書館協會選定圖書、日本全國學校圖書館協議會選定圖書、日本兒童書研究會選定圖書

這是一套交通工具大集合的書。天上飛的飛機、飛艇,地上走的火車、公共汽車、消防車、摩托車,水裡游的大輪船、小橡皮艇,大大小小的交通工具都有出現。

特別要說的是,這套書的背景——日本的自然風光,真是美極了。

@滿滿的小書:最全最酷的交通工具。這套書實在是男寶必備,女寶也大愛呀。除了全景畫面和溫馨風格,也有許多細節。比如神出鬼沒的郵遞員,比如車廂上乘客每次鑽出隧道後就會發生的細微變化,比如滿滿喜歡的找一輛總出現的小黃車……

@王嘟嘟:這本書是跟同事借來讀的,很棒的一本書,每次讀這套書寶寶都會說她也要坐車去這些地方,很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梅子371:兩歲半再讀這套書,這回就成了孩子的最愛。每天都要讀,有時候讀完了還要重複。剛好這書可以從末尾往前看,於是又完整地從後往前再讀一遍。圖畫很精美,細節很豐富,每次讀,都可以找到一些不同的細節講一講,一直都有新鮮感。實在是值得擁有的繪本。

@carolsy:小布丁馬上就要兩周歲了,最喜歡的交通工具類的繪本,就是這套《開車出發》系列。我很喜歡日本人創作的很多繪本,畫風細膩,很多不經意的細節。比如其中的一本叫《坐電車出發》,這本書可以正著讀,也可以倒著讀!(太有創意了有木有!)

6、阿波林的小世界

一套來自法國的低幼生活故事,童心小世界中的萌寶寶帶你領略那一片爛漫天地

這套書在法國很有名。阿波林是一個兩三歲的小姑娘,她調皮、單純、善良、鬼馬行空,跟現實生活中的小孩一模一樣。這套書除了真實地反映孩子單純、可愛之外,還有一種非常特別的法式浪漫在裡面,跟中國或日韓的童書不太一樣。

@果果媽_小衣:適合女寶寶讀的書,講的都是阿波林和娃娃嘟嘟一起玩的日常小事,貼近小女孩的生活和心思,書中的句子也都是阿波林的自言自語。

@筱330:這可是一套媽媽讀到嗓子冒煙的書,阿波林的世界是有太多的共鳴吧,每次14本書一本不落的讀2遍,是有多大的魅力。

7、偷偷看裡面英國Usborne出版社為低幼兒童打造的藝術童書,榮獲2014年學前教育實踐金獎

這是英國Usborne出版社為低幼兒童打造的藝術科普童書。這兩本書的主題都是低幼的孩子們最喜歡的動物。動物園有海豹、大象、長頸鹿、猴子……小手翻一翻,還有哪些可愛的動物呢?動物的家各種各樣:馬廄、鳥窩、蜂巢、蟻穴。

另外,這套書洞洞+翻翻書的形式很符合這個年齡段的小孩喜歡動手的特點。

@lingers:17個月的寶寶很喜歡。每天都會從書架上拿下來讓我給讀,喜歡打開裡面每個內頁,看看什麼動物在裡面。

8、看裡面低幼版—揭秘農場

英國兒童科教圖書排行前十名的經典科普系列

農場動物也是低幼階段非常著迷的一個主題。這本《揭秘農場》,是看裡面經典科普系列中的一本。書里有精心設計的翻翻頁,還有滑動標籤、轉盤、立體小折頁等,不僅增強了圖書的趣味性和互動性,還可以提高寶寶的動手能力。

農場里有很多房屋,「進去」看看,原來每一個房子用處都不同,有的是雞舍、牛舍,有的是擠奶屋,有的是車棚,有的是麥倉、穀倉。當然,還有大片的草地,耕地,翻翻卡片,你還會看到四季的不同風光。擠奶、剪羊毛、餵雞、收雞蛋、耕種、收穫……農場的生活新奇而忙碌,快來體驗一下吧!

@雨人arwen:這本書買回來後一直閑置,因為我覺得對寶寶來說太難了。18個月左右時被外公翻出來講給她聽(外公不懂英文,是照著圖講),沒想到寶寶居然很喜歡,直到現在都經常拿出來看,雖然對她來說可能文字多了一些,但也絲毫不影響她對這本書的喜愛。媽媽也利用這本書教會了她幾個英文單詞。這本書設計、圖畫、文字都很用心,細節都非常講究,雖然內容很多,卻毫不雜亂,生動豐富,深入淺出,從一歲看到七八歲都沒有問題。

@筱330:對於低幼科普讀物的引入一直有些糾結,不願意太早直接告訴她是什麼。這套書的無意中被她發現,書里太多的機關驚喜。是可以讓她自己安靜的一直翻的好作品。

9、好餓的小蛇

一本小寶寶也能理解的幽默繪本

這是一本構思非常巧妙的低幼繪本。來自日本的作者宮西達也把他的幽默發揮得淋漓盡致,故事巧妙地將各種水果,顏色等幾種知識點結合在一起,結尾出人意料,讓人捧腹大笑。

好餓的小蛇扭來扭去散步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圓圓的蘋果,「啊嗚」真好吃;第二天,好餓的小蛇扭來扭去散步的時候,發現了一根黃色的香蕉,「啊嗚」真好吃……第六天,好餓的小蛇扭來扭去散步的時候,發現了一棵結滿紅蘋果的樹,你猜猜好餓的小蛇會怎麼樣呢?

@yuanyihuan07:和好餓的毛毛蟲一樣,這本書每天必被找出來讀一次,吃東西也會想起來,不忘說一句「啊,真好吃」。

@Eva正媽:正正對這條小蛇可以說是一見鍾情,宮西達也創作的比較低幼的一本書,對付不愛吃飯的小朋友的必殺技,張開大嘴,「啊嗚,咕嘟」~畫面乾淨,重複句式,百讀不厭~

@Yolice:明知這個時候再入這本書可能已經晚了點了,但是事實證明,同一本書且不論不同的孩子,即便是同一個孩子在不同的階段閱讀都會有他不同的視角和不同的樂趣。小包顯然是喜歡這本書的,只不過他喜歡的不是那些不同的形狀和小蛇吞下食物後奇形怪狀的肚子,他更喜歡的是我繪聲繪色的發出「啊嗚」一聲並砸吧嘴的聲音呢!

10、媽媽,買綠豆!

「信誼幼兒文學獎」佳作、入選台灣教育部101閱讀專案

這是一本難得一見的中國優秀原創繪本:阿寶和媽媽上街買綠豆,一連串奇妙的情節就此展開……阿寶專註於綠豆,從買綠豆、煮綠豆湯、吃綠豆到種綠豆,作者把整個過程處理得十分生活化和趣味化,與母子濃郁的親情相互映照,插畫唯妙唯肖,細膩寫實,牽動每個人的童心。

@周波:信誼原創圖畫書,阿寶和媽媽買綠豆,煮綠豆,做綠豆冰,很生活化的場景,很有愛,女兒很喜歡看。

@艾琳小姐的機器貓:超級推薦的一本繪本,首先故事上以小見大,從買綠豆煮綠豆的小事,洞見一個普通人家母子之間的互動與愛;其次畫風細膩,生活中很小的細節都被刻畫地很仔細,而一些場景又頗有電影畫面的大氣的溫馨,牆裂推薦!

@linda521:這本書,我覺得中國的小朋友絕對會喜歡的,因為那麼有生活氣息,大家簡直就是書里的那個小男孩,跟著媽媽上街買東西,點名買了綠豆,回家煮綠豆,喝綠豆湯,做綠豆冰。簡單的文字,樸實的畫面,卻牢牢的俘獲了孩子的心,還有每一個有童心的大人。我們的童年就是這樣的。

相關書單:

  • 家有小寶,或者等待二寶的,照著這份書單買就是了(0-1歲階段)

  • 寒假書單第1期:30本來自家長一手推薦的精彩好書,適合3-6歲左右孩子

  • 感謝訂閱 「小花生網」

    公眾號:xiaohuasheng99

    每天推送國內外最優秀的教育資源

    周一:國外優秀教育資源推薦

    周二:國內外實用有趣的教育方法

    周三:英文原版經典童書團購

    周四:適合不同年齡段的中文優秀圖書

    周五:電影、動畫、音樂、紀錄片

    周六:美好生活畫報

    周日:引發深度思考的教育文章


    推薦閱讀:

    怎樣教育寶貝尊敬長輩?
    一旦陽台有這幾樣寶貝,就偷著笑吧,這是要發大財的預兆!
    雪兒的寶貝
    這些寶貝雜質越多越值錢!

    TAG:寶貝 | 書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