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最大的失誤,是不理解孩子的青春期

/01/

最近郭敬明的新聞鬧得沸沸揚揚,撇開充滿爭議的事件,很多人倒是表示想起了曾經讀過的那些小四寫的書。

記得有段時間《悲傷逆流成河》很火,書里講述了一個非常「疼痛」的青春故事:

女主角易遙是一個離異家庭的孩子,在上高中,媽媽林華鳳和女兒的矛盾每日升級,內心叛逆的易遙經歷了懷孕、戀愛失意、墮胎等一系列事情後,最終跳樓自殺。

這樣的故事,讓人在感受到青春的傷感之外,也不禁感嘆,青春期的孩子真的很難搞,稍不注意就容易走歪路!

家有青春期的孩子,怎麼與ta相處?怎麼給ta正確的引導,陪伴ta安然度過這段成長的重要時期?

/02/

你要先學會理解孩子:什麼是青春期?

青春期是孩子很重要的成長時期。

此時的孩子身體趨於成熟,隨著身體的發育對異性產生莫名的好感;同時心智卻沒有發育完全,自我意識增強,但是缺乏實際的生活經驗,自己的事情想自己做主卻又拿不定主意。

在這種矛盾中,孩子情緒波動大,煩惱也日漸增多,像一顆「小地雷」一樣隨時引爆。

你要學會和孩子溝通:孩子為什麼開始使用語言暴力?

孩子為什麼說話越來越難聽了?

「我自己的事情關你什麼事?」

「我愛幹嘛幹嘛,你管不著。」

「你算個屁?」

……

都說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這句話無不道理。

如果父母在平時和孩子以及其他家庭成員溝通的時候,習慣於使用語言暴力,正處青春期的孩子出於叛逆心理,自然會對這種行為進行模仿,並且是變本加厲的模仿:大人越是生氣,ta就越喜歡以此激怒大人,獲得一種反叛的快樂。

在面對孩子的語言暴力,家長要做到:不能「以暴制暴」,自己絕不使用語言暴力。

和孩子講道理,並且一定要告訴他們,他的暴力行為會傷害到真正愛他們的人,不要用不文明的語言和行動來試探父母、親人的底線、引起注意。

你要學會正確的引導孩子:怎麼破解「代溝」?

要給孩子正確的引導,就要先充分的了解孩子生活中接觸到的東西,盡量消除「代溝」,以朋友的姿態給孩子提出的建議,會更容易被接受。

時代在進步,新生事物層出不窮。家長要緊跟時代步伐,接受新生事物,更新觀念。

愛玩「王者榮耀」的孩子,如果和你也能偶爾一起過招,說不定會更容易接受你提出的「每周末可以玩兩小時」的建議;愛看動漫、玩「cosplay」的孩子,如果在和朋友參加漫展的時候得到你的支持,會更容易同意和你之間「只能在課餘時間看動漫」的約定。

為什麼孩子不聽話?

為什麼孩子早戀、厭學、沉迷上網?

為什麼和孩子陷入「無話可說」的境地?


推薦閱讀:

浙江蕭山母親街頭腳踩女兒,真相讓人落淚
這5句話,寧願爛肚子里也別對孩子說!後悔都來不及!
感恩父母的名言|感恩父母的名言 作文素材
父母「無知」是怎樣一種體驗?

TAG:青春 | 孩子 | 父母 | 青春期 | 失誤 | 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