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儒釋道思想對中國茶道的影響

淺析儒釋道思想對中國茶道的影響

大唐煎茶茶道

什麼是茶道?

道普識的講是事物的本質、本源和規律。茶是作為物質而存在的,但在任何物質生活之中都有一定的思想,一定的精神,一定的道理,所謂物以載道。茶道,就是人在與茶發生關係的過程中,尤其是飲茶品茶的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人的審美情趣、價值觀念、思維方式、精神狀態以及心理感受。

拋開物質的一面談「道」只是空談,同樣沒有精神的貫通茶道就沒有靈魂。明代張源在其著的《茶錄》中講到:「茶道,造時精,藏時燥,泡時潔,精、燥、潔,茶道盡矣。」簡潔明了地概括了茶道既是物質的是精神的雙重屬性。

就品飲來說,茶道就包括了技、藝、精神等內容。這也是茶道與茶藝之區別所在。茶藝側重於「藝」,即藝茶之術,是茶道的外在形式和物質基礎,是有形的,可觀的。如茶藝表演過程中無論是作為主角的茶,還是茶具、茶藝師表演技藝以及音樂等輔助工具的運用,無不為了使觀賞者和品茶者的視覺、聽覺、嗅覺和味覺活躍起來,進而產生一種審美享受。

茶道所側重的是在技和藝的基礎上精神層面的內容,是無形的和不可觀的。同樣的道理在莊子的寓言《庖丁解牛》中有形象的闡釋:庖丁在解牛之後,每每「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表現出自我滿足之感。達到這樣的境界,根本之點就在於:其「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也就是說,他已從具體的「技」提升到「道」的層面。任何事物,它的精神都是附著在物質之上的,或者說是蘊含在物質之中,對於茶而言,同樣是先有茶這一物質,而後逐漸形成包括藝茶之術在內的茶道。

中國茶道之源及飲茶形式之變

中國的茶道自唐始,最早的關於飲茶之道的論述見於茶聖陸羽所著《茶經》,它是世界上第一部茶書,包括了「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飲,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圖」等內容,分別闡述了茶的產地,採茶、制茶的工具,制茶的工藝,煮茶飲茶的器具和方法,茶人茶事,唐代茶區,煮茶器具可省略的情形以及用白絹所繪之圖。

陸羽第一次把茶的實用性、科學性、藝術性統一在一起,尤其將普通的茶事提升到藝能的高度,是當之無愧的茶道的開創者。

在《茶經·一之源》中他還提出:「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苦熱渴、凝悶、腦疼、目澀、四肢煩、百節不舒聊四五啜,與醍醐甘露抗衡也。」強調飲茶之人的品德和飲茶對人格完善的重要性。唐代封演的《封氏聞見記》中評價說:「楚人陸鴻漸為《茶論》,說茶之功效,並煎茶灸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統籠貯之,遠近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鴻漸之論廣潤色之,於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封演文中提到的「茶道」,實際上是指當時飲茶的社會風尚。陸羽《茶經》的問世,大大提高了茶的地位,提高了人們對茶的進一步了解和認識,促進了茶的普及,推動了以後茶文化的發展。

繼陸羽之後,後世有關茶的著述出現很多,茶人、茶詩也蔚為大觀,其中不乏對茶道的見解。如唐末的茶學家劉貞亮在其《茶十德》中對茶道精神的表述:「以茶散鬱氣,以茶驅睡氣,以茶養生氣,以茶除病氣,以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嘗滋味,以茶養身體,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將飲茶從物質的層面提高到了恭敬、有禮、仁愛、自省、精行的道德修養層面。宋徽宗趙佶著有《大觀茶論》,對茶道精神有這樣的闡述:「至若茶之為物,擅甌閩之秀氣,鐘山川之靈稟,祛襟滌滯,致清導和,則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矣。沖淡閑潔,韻高致靜,則非遑遽之時可得而好尚矣。」將茶對人的情性陶冶和飲茶的心境概括為「致清、導和、韻高、致靜」。

我國的飲茶自周朝始,歷史上隨著人們生產實踐經驗的積累和對茶的認識程度的提高,制茶、飲茶的方法也發生了很多變化。制茶從最初的自然乾燥(漢代以前)到團茶、餅茶(宋以前)再到蒸青、炒青散茶(宋末明初)直至綠茶、黃茶、黑茶、紅茶、烏龍茶、白茶六大茶類的完善(清代),使得飲茶法也發生了由煮茶、烹茶(煎茶)、點茶而最終到泡茶的變化。從茶道的開創、茶道之論和制茶、飲茶方式的變化中,顯示了作為實用飲品的茶同時也承載了人們的審美情趣與精神追求,貫穿著人們不斷求新、求真、求美的思想和創造力。

茶性與茶道

領悟茶道的內涵的首先要建立在對茶性的理解和認識的基礎上,茶性可以概括為凈、靜、敬三字。

茶樹生於山區,生長的環境空氣清新,多雲霧,吸天地日月之精華,成大自然之精靈,人們飲用之茶實為茶葉之嫩芽,猶如初生之嬰兒,非一「凈」字不足以描摹其本質。好茶需要好水的輔助,沒有水,茶的使命無法完成,歷來茶學家們都強調水對於茶的重要性,認為茶性必發於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試十分之茶,茶亦八分矣。明代許次紓《茶疏》說:「精茗蘊香,借水而發,無水不可與論其茶也。」茶浸於水,水的清、潔、柔、甘將茶之味、之形、之韻、之神完美地展現,水之凈與茶之凈渾然天成。

靜是飲茶對環境的要求。許次紓《茶疏》中寫道:「賓朋雜沓,只堪交錯就籌,乍會泛交,僅須常品酬醉。惟素心同調,彼此暢適,清言雄辯,脫略形骸,始可呼童篝火,酌水點湯。」他強調了飲茶的環境與飲酒不同,人不能多而且一起飲茶的須是情投意合之人。歐陽修在他的詩中也提到了飲茶之境:「泉甘器潔天色好,坐中揀擇客亦佳。」(《嘗新茶呈聖俞》)林語堂這樣談飲茶之境:「茶有一種本性,能帶我們到人生的沉思默想的境界里去。在嬰孩啼哭的時候喝茶,或與高談闊論的男女喝茶是和在陰天或雨天摘採茶葉一樣的糟糕。」(《談茶與友誼》)古代文人不論在自然環境飲茶還是寺院中的清靜之飲,都追求一個「靜」的氛圍,茶館這種專門飲茶的場所,它的環境布局也是突出靜雅和美的,因為茶性本清凈,只有在靜的環境中才能放鬆心緒,靜心品味生活與思考人生,也才能充分領略茶之美好.

從古至今,無論廟堂還是江湖,無論漢族還是少數民族,無論佳節還是平常時日,在中國的待客之禮中最具普遍性的就是敬茶,這已經成為一種根深蒂固的傳統和禮俗。在國人意識中,茶不僅是一般意義上的飲品,還代表著珍貴和高尚的物質,飲茶的方式,是一種禮法和道德修養的一種儀式。人與人之間互相尊敬,謙和禮讓,情誼的交流盡在一杯茶中。

品茶悟道,由茶而及人,茶道有三:一心凈,二心靜,三心敬。

心凈即心地純凈,心無雜念。儒家主張治世首先要修身,所以如「君子坦蕩蕩」、「不以惡小而為之」、「慎獨」等等這樣的信條成為衡量人道德操守的標杆。而心凈則是修身之本。心靜即內心平和,冷靜理性。茶與酒最大的不同在於,酒使人醉而茶讓人清醒。

歷來佛門參禪,道教修鍊都與茶結下了不解之緣,主要原因就在於參禪、修鍊皆是修心,修心關鍵在去除浮躁而達靜,飲茶則能導致入靜。靜是一種力量,一種智慧。心敬即存感恩之心,待人真誠友善,處事公平公正,人與人彼此之間互敬互愛。敬是禮,更是德,是內外兼具的修養。如歐陽修《雙井茶》詩云:「豈知君子有常德,至寶不隨時易變。」「茶道」與茶性是一致和貫通的,是內心和諧之道,為人處世之道,自我完善之道。

儒釋道思想對中國茶道的影響

中國茶道從內容上來講,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沉澱的結果。中國茶道根植於中華文化的土壤,茶道精神歷經一千多年,儒、釋、道各家思想文化成為中國茶道內涵之源。

中和之道是中華文化和傳統思想的精髓,《易經》強調「中和」的思想,在儒學和道學中都得到了極力推崇。儒學崇尚「中庸」之道,更是「中和」思想的具體衍化。《禮記·中庸》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和是中國人認識世界和人生的智慧,深刻影響了中國人的性格。茶的平和之性,使人親而不亂,嗜而敬之的特點與中和思想是一致和貫通的。

陸羽在創製茶道時,形式和內容上也注重了和諧統一。他煮茶用的風爐形如古鼎,運用了「坎」、「離」、「巽」三個卦象(《茶經·四之器》),其設計思想便是以《易經》為主導,取水、火、風互相調和而達於化境之意。

佛教一貫近茶,「禪茶一味」,就體現了飲茶與參禪有著相通的境界和感受。禪與茶都強調主體感受,飲茶須平心靜氣,參禪須懷一顆平常心,心境寧靜才能自悟禪機。茶性與禪性的完美契合,這是佛教禪宗對茶的一大貢獻。佛教禪宗修行,講究體驗和頓悟,其理想境界是力求把宗教的哲學與思想融化到日常生活中一事一行中,從細微處去體味禪音,故有唐代從念禪師「吃茶去」之偈。

道家哲學的核心,體現在其對自然的崇尚,主張自然無為的天道觀,強調「道」是世界的本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莊子》)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在茶道中的體現就是人品與茶品的和諧統一,茶的淡然寧靜與人品操守的淡泊、謙虛、恭敬等等相互契合。道教則重視以茶養生和輔助修鍊,關於飲茶成仙的傳說故事有很多,《茶經》中提到的茶人很多都是道教人物。

明代皇族,道士朱權在《茶譜?序》中說:「茶之為物,可以助詩性而頓色,可以伏睡魔而天地忘形,可以倍清淡而萬象驚寒。」「乃與客清談款話,探玄虛而參造化,輕心神而除塵表。」道出飲茶之真趣。可以說中國茶道從形式到內容都深受中華傳統文化的濡養,因而也才獨具中國魅力。

其實,我們從茶道創始人陸羽的個人經歷也可以看出儒釋道思想在其身上的折射。陸羽自幼被智積禪師收養授以佛法(智積禪師可以說是陸羽的啟蒙恩師),後來又跟詩僧皎然結為忘年之交(皎然是陸羽著茶經的支持者和資助人),所以說陸羽的一生與佛學結下了不解之緣。陸羽因不愛佛學愛儒學而與他的啟蒙恩師智積禪師分道揚鑣,在太守李齊物的資助下完成了對儒學思想的系統學習,這一點從陸羽的詩作及朋友圈(文人墨客)可以得到佐證,後來還被封為太子文學,但始終沒有赴任。陸羽時期雖說經歷了安史之亂,但那個時代的文人多以入世為主,希望能夠有一番作為。然而陸羽卻選擇寄情于山水之中,醉心於自己的茶學事業,要知道,在當時茶學是很冷門的,稍微有「志向」的人都不屑為之。

隆鼎祥禪茶體驗

陸羽之所以這樣,恐怕與他所接受的道家思想有很大關係,那麼陸羽從哪裡接受道家的思想,這個沒有具體的史料記載,但我們可以做一個大膽的推斷:陸羽的朋友圈中有一個很著名的女道士叫李季蘭;唐代是佛教與道教交相輝映的一個時代,陸羽雖然不醉心於修仙煉丹,但接受一些道家思想也在所難免,陸羽再設計風爐的過程中就運用了道家的思想。正所謂「坎上巽下離於中,體均五行去百疾」。

《陸文學自傳》中描寫到陸羽「往往獨行野中,誦佛經,吟古詩,杖擊林木,手弄流水,夷猶徘徊,自曙達暮,至日黑興盡,號泣而歸。」也學就是儒釋道思想的影響及理想與現實的背離在陸羽身上的最好體現。


推薦閱讀:

古中醫理論體系中的生物全息思想探析(原創)
鄧純東:《共產黨宣言》的基本思想及現實意義
梁漱溟|梁漱溟的佛學思想
由尼採的生存與生命想到
還原真實的儒家思想

TAG:中國 | 思想 | 茶道 | 影響 | 儒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