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社交禮儀知識大全(4)

中國社會社交禮儀知識大全(4)

網易博客http://blog.163.com/sxy684832@126/blog/static/7974224220102270308402/九.電話禮儀

在惜時如金的時代,電話已經成為人們最重要的交際工具。電話里,人們沒見過你的笑容,你的蹙眉,沒和你握過手,更沒有觀察過你的肢體語言、你的穿著。不過,或許都有這樣的經驗,就是通過電話可以猜出對方是個什麼樣的人。很顯然,怎樣有效使用好電話,讓它發揮應有的作用,是我們交際成功的重要保證。

九.打電話的禮儀

在拿起話筒之前,我們應該注意什麼或是準備什麼?

1)未打電話先準備

打電話前,最好先做好準備,比如談話要點所要講到的數據等,可以記錄在紙上。這樣既能節約時間,又不至於「忘詞」。

通話前要把自己情緒調整好。人們往往以為在電話里講話,誰也看不見誰,講起話來就不注意帶表情、帶動作。其實這是不對的。如果你希望對方了解真正的你,就必須把笑容、點頭以及手勢變成對方聽得見的聲音,激動時還可以帶上動作,把聲音表情誇大一些。因為沒有表情時講出來的話往往是乾澀而沒有感情的,對方一聽就能想像出來。對方想像到你毫無表情的和他談話,心裡也就沒有熱情了,這樣就中斷或阻隔了兩人的情感交流。

如果正心情不好的時候有你的電話,在接過電話前,一定要穩定一下情緒,使自己高興起來,不要把煩惱和不高興傳染給對方,更不能因對方在不適合的時候打來電話而發火。因為對方並不知道你在幹什麼,或是為了告訴一件很重要的事。如果一說話就帶出一股不歡迎或不耐煩的情緒,對方馬上就能覺察,想說的也就不說了。

2)適合通話的時間

通話最佳時間是在雙方事先約定的時間或對方方便的時間。

除非有要事必須立即通告外,不要在別人休息時間打電話。例如,每天上午7點前、晚上10點後及午休時間,用餐時打電話,也不合適。另外要注意,給海外打電話,要先了解一下時差,不要不分晝夜地騷擾人家。

打公務電話,盡量要公事公辦,不要在別人私人時間,特別是節、假日時間裡,麻煩對方。如果能有意識地避開對方的通話高峰時間、業務繁忙時間、生理厭倦時間,打電話的效果會更好。

會計師最忙是月頭和月尾,不宜接觸;醫生最忙是上午,下雨天比較空閑;銷售人員最閑的日子是熱天、雨天或冷天,或者上午9點前下午4點後;行政人員10點半後到下午3點最忙;公務員最適合的時間是上班時間,但不要在午飯前後和下班前;教師最適合的時間是放學的時候;家庭主婦最適合的時間早上10點至11點;忙碌的高層人士最適合的時間是早上8點前下午5點後。

每次通話的具體長度都要有所控制,基本的要求是寧短勿長。我們提倡「三分鐘原則」。在打電話時,應當自覺地、有意識地將每次通話的長度,限制在3分鐘以內。在通話開始後,除了要自覺控制通話長度外,必要時還要注意受話人的反應。比如,可以在開始通話時,先問一下對方,現在通話是否方便,如果對方不方便,再約另外的時間。

如果通話時間較長,最好先徵求一下對方意見,並在結束時略表歉意。在對方節假日、用餐、睡覺時,萬不得已打電話影響了別人,不僅要講清楚原因,而且不要忘了說聲:「對不起。」在別人工作時間裡,原則上不要因私通話。在和對方通話時,可以多稱呼對方,不僅會使對方專註,而且還會增加你的感情色彩。

3)通話中的規範

在通話的過程中,自始至終,都要尊重自己的通話對象,待人以禮,表現得文明大度。

在正式通話前,首先要說一聲:「您好!」接下來要自報家門,以讓對方知道自己是誰。在電話里自報家門,通話人有四種模式可以借鑒。第一種,報本人的全名;第二種,報本人所在的單位;第三種,報本人所在的單位和全名;第四種,報本人所在的單位、全名和職務。其中第一種模式主要用於私人交往中,後三種模式適用於公務交往。最後一種模式是最正規的。

不論自己是什麼身份或是再有什麼值得生氣的事,打電話給別人時,都不應該厲聲呵斥,態度粗暴無理。低三下四也沒有必要。如果對方電話有總機的話,不要忘了對總機話務員問聲好。比如:「您好,請轉×××,謝謝!」碰上要找的人不在,需要接聽電話的人代找,或轉告、留言時,態度同樣要文明而有禮。並且還要用上「請」、「麻煩」、「勞駕」、「謝謝」之類的詞。

打電話的時候,最好用手拿好話筒,盡量不要在通話時把話筒夾在脖子下,抱著電話機隨意走動,或是趴著、仰著、坐在桌角上,或是高架雙腿和人通話。如果邊打邊吃東西,在公眾場合或對方不是你的十分親密的朋友面前,都是失態的。

通話也要注意控制音量。不管打還是接電話話筒和嘴都要保持3厘米左右的距離,聲音寧小勿大。用電話談話,必須完全依靠聲音,電話聲音就是唯一的使者,你必須通過它給對方一個良好的印象。所以,傳到電話那端的必須是一個清晰、生動、中肯、讓人感興趣的聲音,首先音量要適中,更要注意發音和咬字準確。

不管是長途還是市內電話,都不要大喊大叫,要想著你是對著對方的耳朵說話。如果電話里有雜音,或者其他毛病,對方聽不清楚的時候自然會提示你大點聲,此時你就可以適當加大音量。但如果你聽不清對方的聲音,可以禮貌的說:「對不起,您的聲音我聽得不是很清楚。」或「對不起,話機好像有什麼問題,不是很清晰」等話語,來加以提示,對方自然會加大音量。

4)盡量把話說明白

在電話里交談總不如兩人面對面交談方便。看不到對方在做什麼,不知道對方是不在聽你講話,對方也同樣不知道你是否對他說的問題感興趣,這就要求在打電話時適當多說兩句,作為補充交流,使雙方更好地溝通。

如果你和對方談話的內容太長,先問問對方是不是方便。

對方聽你說話時,要時不時地問問他,對你說的話有什麼看法想法,讓他發表些意見。如果只是你一個勁地說,對方聽多了就會分散注意力,或不耐煩了。你問他一個問題,問一下是否同意,就是提醒對方認真聽,也是交流的補充,使雙方都集中精力。

2.接電話的禮儀

打電話需要注意,接電話更是馬虎不得。

1)「鈴響不過三」原則

電話鈴聲一旦響起,要立即放下手頭的事去接聽電話。接聽及不及時,反映了一個人待人接物的真實態度。而且應該親自接聽電話,輕易不要讓別人代勞,尤其是不要讓小孩兒代接。

我們提倡「鈴響不過三」:接聽電話以鈴響三聲之內接最適當。

不要鈴響許久,才姍姍來遲。也不要鈴聲才響過一次,就拿起聽筒。這樣會讓打電話的人大吃一驚。因特殊原因,致使鈴響過久才接,要在和對方通話之前先向對方表示歉意。正常情況下,不允許不接聽來電,特別是「應約而來」的電話。

就像敲門一樣,如果剛敲第一聲你就開了門,沒準會讓對方嚇一跳,而且還會認為你清閑得聚精會神地等著別人來敲門。如果門被敲了四五聲還沒人應,又會被認為沒有人在,或是不想理。

接起電話時,先自報家門,並首先向發話人問好。如果是對方首先問好,應該立即問候對方。但在家裡,為了自我保護,可以用電話號碼作為自報家門的內容,不報家門也不算失禮。

2)非常規電話的處理

撥錯電話是常事。如果接到打錯的電話,要簡短向對方說明情況後掛斷電話,不要為此勃然大怒甚至出口傷人。

有時候接起電話時,卻聽不見對方說話,這時如果不分清紅皂白,在連續問候幾聲而沒有人應答就破口大罵的話,未免顯得太沒修養。要知道,這可能是電話線路出了問題,造成了你聽不見對方的聲音,而對方卻能聽見你聲音。如果破口大罵,萬一對方是你的客戶或上級,又該怎樣收場?

對於惡意騷擾的電話,應簡短而嚴厲地批評對方,沒有必要長篇大論或大說髒話;如果問題嚴重,甚至可以考慮報警。

3)兩個電話同時響起

當兩部電話同時響起,或者在接聽電話時,恰好另一個電話打來,可先向通話對象說明原因,要對方不要掛電話,稍候片刻,然後立即去接另一個電話。待接通之後,先請對方稍候,或過一會兒再掛進來,也可以記下對方電話稍候打去,然後再繼續第一個電話。

不管多忙,都不要拔下電話線。也不要把假的甚至是別人的電話號碼,留給不受你歡迎的人。

4)不想繼續接聽這個電話

如果是找你的而你又厭煩的電話,可以試著採取下面的方法禮貌而婉轉地中斷通話:

告訴對方有另外一個緊急電話打進來;

告訴對方有客人來訪,你必須過去招呼了;

告訴對方有急事要馬上處理;

告訴對方領導正在叫你,你不方便再繼續通話。

5)規範地代接電話

假如對方要找的不是自己,不要拒絕幫忙代找別人的請求,特別不要向對方表示出你對他所找的人有意見,或是對方要找的人就在身邊,你說「不在」。

代接電話時,不要充當「包打聽」,向對方詢問和要找的人的關係。當發話人要求轉達某事給某人時,應嚴守口風,別隨意擴散。

即使發話人要找的人就在附近,也不要大喊大叫,而鬧得人人都行注目禮。當別人通話時,更不要「旁聽」或是插嘴。

對發話人要求轉達的具體內容,最好認真做好筆錄。對方講完之後,還要重複一遍,以驗證自己的記錄是否正確無誤,免得誤事。可以在一張乾淨的紙上記錄他人電話,記錄內容應涵蓋五個「W」,即對方是哪個單位「where」、打電話人的姓名「who」、打電話來有什麼事情「why」、通話要點「what」、什麼時間打來以及什麼時間回電話「when」。然後趕緊把這張紙親自放在對方所要找的人的辦公桌顯眼處(最好背過來放,以免讓人看到電話內容)或親自交給他。我們可以自制電話記錄表。

電話記錄表

來電時間 姓 名

電話號碼 緊急程度

內 容:

接聽者 日期

接聽尋找他人的電話時,先要弄明白「對方是誰」、「現在找誰」這兩個問題。如果對方不願講第一個問題,也不必勉強。如果要找的人不在,可先以實相告,再詢問對方「您有什麼事情?是否可以轉告或留下電話,以方便讓他給您回話」。如果前後次序顛倒了,就難免讓人產生疑心。

不到萬不得已,不要輕易把自己代人轉達的內容,再托他人轉告。這樣一來,不但內容容易走樣,也耽誤時間。

3.結束通話

當你作為打電話人時,要結束通話,應該先掛電話,並先用手按斷,再把話筒扣上,不要用力一摔,讓對方大驚失色。並要做好通話要點的記錄,例如通話時間,以及通話中所提到的重點內容、數字等,以免電話一多,忘掉了一些電話所談的內容。

當你作為接電話人,通話終止時,不要忘記向對方說聲「再見」。出於禮貌,應該讓對方先掛斷電話。如果對方是尊者,無論是你接電話還是打電話,都要讓對方先掛斷電話。

當通話因故暫時中斷後,應該由發話人或是身份低的人立即給對方撥過去,不要不了了之,或乾等對方打來。

4.請注意手機禮儀

隨著手機的日益普及,無論是在社交場所還是工作場合放肆地使用手機,已經成為禮儀的最大威脅之一,手機禮儀越來越受到關注。在國外,如澳大利亞電訊的各營業廳就採取了向顧客提供「手機禮節」宣傳冊的方式,宣傳手機禮儀。

公共場合特別是樓梯、電梯、路口、人行道等地方,不可以旁若無人地使用手機。

在會議中、和別人洽談的時候,最好的方式還是把手機關掉,起碼也要調到震動狀態。這樣既顯示出對別人的尊重,又不會打斷發話者的思路。而那種在會場上鈴聲不斷,並不能反映你「業務忙」,反而顯示出你缺少修養。

在一些場合,比如在劇院里看電影或欣賞文藝演出,打手機是極其不合適的,如果非得回話,或許採用靜音的方式發送手機簡訊相對適合一點。

在餐桌上,關掉手機或是把手機調到震動狀態還是必要的。不要正吃到興頭上的時候,被一陣煩人的鈴聲打斷。

不管業務多忙,為了自己和其他乘客的安全,在飛機上都不要使用手機。

使用手機,特別是在公共場合,應該把自己的聲音儘可能地壓低一下,而絕不能大聲說話,以贏取路人的眼球。

一切公共場合,手機在沒有使用時,都要放在合乎禮儀的常規位置。不管怎樣,都不要在沒用的時候放在手裡或掛在上衣口袋外。

放手機的常規位置有:一是隨身攜帶的公文包里(這種位置最正規)。二是上衣的內袋裡。

有時候,可以將手機暫放腰帶上,或是開會的時候交給秘書、會務人員代管,也可以放在不起眼的地方,如手邊、背後、手袋裡,但不要放在桌上。

手機簡訊既有書面信函的特點,又有快捷的優勢,所以被廣泛地使用。所以我們關注一下有關手機禮儀簡訊的禮儀是必要的。

在一切需要手機震動狀態或是關機的場合,如果簡訊的聲音此起彼伏,那麼和直接接、打手機又有什麼區別呢?如果你一邊和別人說話,一邊查看手機簡訊,能說明你在全神貫注嗎?

在簡訊的內容選擇和編輯上,應該和通話文明一樣重視。因為通過你發的簡訊,意味著你贊同至少不否認簡訊的內容,也同時反映了你的品味和水準。所以不要編輯或轉發不健康的簡訊,特別是一些帶有諷刺偉人、名人甚至是革命烈士的簡訊,更不應該轉發。

推薦閱讀:

禮儀4
生活禮儀--著裝的基本要求、握手、贈送接受禮物
金正昆商務禮儀講座整理稿
個人禮儀的內涵
職場必學的商務禮儀

TAG:禮儀 | 社會 | 中國 | 知識 | 社交禮儀 | 中國社會 | 社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