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養老產業政策、機會及發展模式分析

一、中國已步入老齡化社會加速期中國步入老齡化社會已有十餘年。老齡化是指老齡人口在社會總人口中的比重逐漸上升,按照聯合國的定義, 60 歲以上人口比例達10%,或65歲以上老人佔比達到7%,就意味著該國步入老齡化社會。我國2001年65歲以上人口就已達到7.0%,按聯合國標準即已步入老齡化社會了。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1年及2012年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已分別達1.23億,1.27億,佔總人口比重分別為9.1% 及9.4%。中國65歲以上老齡人口占人口比重

中國人群老齡化已步入加速期。由於中國30多年嚴格的計劃生育政策造成了人口生育率低於人口更替水平,並且20世紀五六十年代出生的高峰人口陸續進入老年,導致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明顯快於大部分發達國家。從老齡人口比重由7%到14%所花費的時間來看,中國和日本均只花了25年,而德國花了42年,美國則花了69年。預計到2020 年,預計65 歲以上老人將達1.7 億,佔11.7%;2030 年達16.2%;2035-2040年老齡化比例將在超過美國,在2050 年達到23.9%。中國已步入老齡化社會加速期7%14%21%7%-14%所需年數14%-21%所需年數中國2000年2025年2040年25年15年日本1970年1995年2010年25年15年美國1945年2014年2050年69年36年德國1930年1972年2017年42年45年資源來源:聯合國二、中國養老產業的機遇和挑戰隨著中國老齡化人口的不斷增加以及勞動力人口的逐年下降,中國的養老行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上世紀的兩次嬰兒潮和1979年開始實施的獨生子女政策導致了中國獨特的「4-2-1」家庭結構,也引發了一系列的養老問題:在當前社會中扮演中堅力量的年輕父母們——第二代嬰兒潮——承擔著日益加劇的養老壓力;然而當他們的子女長大成人,將面臨著更加艱巨的任務——每人有6名老人需要贍養。中國目前家庭人口結構帶來養老難題

中國人雖有居家養老的傳統,社區養老的意識也沒有歐美國家普及,老年人也更願意和自己的子女呆在一起。但是年輕夫婦在繁忙的工作壓力和殘酷的生存發展競爭條件下要照料四個老人和一個孩子,時間和精力嚴重不足,老人逐步願意選擇養老社區,有一定經濟條件的老人的子女也更願意為父母選擇條件優越的社區服務。然而,中國的養老產業仍處於起步階段,政府機構是中國養老市場上的最大運營商,養老機構多為非營利性,老年護理服務管理水平較低、老年生活護理用品市場發展滯後,在專門的養老社區和相關的配套服務建設依然處於起步階段。截至2010年底,全國僅有約10萬家養老機構可向市場提供約350萬個床位,而這一數字只相當於全國老齡人口總數的2%,這相當於平均每1,000個老年人能分配到19.7個床位,或者說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中僅有1.97%可以分配到床位,這一比重遠落後於美國、澳大利亞和日本等國家所擁有的近5%到7%的水平(每千人50~70個)。但隨著政府要於2015年末將機構養老床位供應量增至600萬的這一目標的提出,且因在老齡化加速階段,政府統籌的養老金壓力率先加大,必然會主動放開和接納民營資本和商業保險進入養老基礎設施建設和服務相關領域,老產業的發展將成為我國經濟未來發展的大主題之一。目前,已經有多家上市企業開始「試水」養老地產及相關服務業,因此,將國外成功經驗和做法引入中國市場,將會對中國養老服務機構尤其是中高端機構的發展提供借鑒意義。中國養老服務機構數量&床位供應情況

以與養老服務密切相關的養老地產來說,2010 年養老地產需求5 億平方米,隨著老齡化的加速和老年人觀念的轉變,2020 年需求將達到7 億平方米,再到2050 年需求13 億平方米,其中高端養老需求是需求增長的先導。三、我國養老政策初步具備總綱式政策2011 年9 月17 日,國務院印發《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這是我國第一個國家級層面的養老事業政策規劃。2011 年末,國家陸續發布《國家人口發展「十二五」規劃》和《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規劃(2011-2015)》,我國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具備總綱式規劃。新一屆政府對於養老產業特別是養老服務業的發展給予了高度重視,要求各級政府要積極探索以購買服務等方式促進養老服務業發展,財政性資金重點向農村養老服務傾斜,並發揮好對社會資金的引導作用。2013 年9 月13 日,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提出了系列扶持政策。目前,多部委初步完成了我國養老體系的頂層設計方案。我國主要養老政策發展情況時間政策2013.10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多部委內部會議:頂層設計方案2013.09.13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2012.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修訂)2011.12.16《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規劃(2011-2015)》2011.11.23《國家人口發展「十二五」規劃》2011.09.17《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2000.10.08《中共中央關於加強老齡工作的決議》1996.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若干意見》針對性較強。意見針對當前養老服務業發展面臨的融資難、用地難、用人難及運營難等突出問題,提出了系列扶持政策,目標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支撐的,功能完善、規模適度和覆蓋城鄉的養老服務體系。其重點包括:完善投融資政策、完善土地供應政策、完善稅費優惠政策、完善補貼支持政策、完善人才培養和就業政策和鼓勵公益慈善組織支持養老服務等。我們認為,後續養老產業的配套落地政策將後陸續出台,從而支撐我國養老產業的良性健康發展。《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解讀完善投融資政策· 安排財政性資金支持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鼓勵和支持保險(放心保)資金投資養老服務領域· 開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試點完善土地供應政策· 將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用地納入城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用地計劃· 可將閑置的公益性土地調整為養老服務用地完善稅收優惠政策· 對非營利性養老機構建設免徵有關行政事業型收費· 對營利性養老機構建設減半徵收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 養老機構用電、用水、用氣和用熱按居民生活類價格執行完善補貼支持政策· 建立健全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等老年人補貼制度完善人才培養和就業政策· 支持高等院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增設養老服務相關專業和課程· 對符合條件的參加養老護理職業培訓和職業技能鑒定的從業人員按給予補貼完善公益慈善組織支持養老服務· 確定開展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鼓勵有特點和代表性地區先行先試,為全國養老服務業發展提供經驗四、中國資本切入養老服務業(以養老地產為例)分析養老地產是養老服務業最終的價值落地,故研究中國資本切入養老服務業時研究養老地產的模式具有很重要的參考意義。養老地產與地產業緊密相連,但不僅僅只是不動產的買賣,確切來說應是房地產混合開發模式,是住宅地產、商業地產和服務三者的有機結合體,具有明顯服務屬性特徵。我國養老地產當前尚處於初級階段,親和源、開發商、保險公司等多方試水養老地產,但大規模成體系發展尚未成型。親和源會員制養老,開發商項目部分採取租售並舉方式,保險資金優勢得天獨厚。我國當前有很多機構試水養老地產,其中被談論較多的開發項目有親和源老年公寓及北京東方太陽城等。1)親和源老年公寓是地道的養老地產,採用會員制模式,會員繳納一次性入會費和每年的年費就可以入住老年公寓,享受各種配套和服務,包括看護服務等。會員卡分兩種,A卡可以繼承,本質上即是銷售;B卡不可繼承;兩種卡都是有一定的入會費和年費。2)北京東方太陽城項目以出售為主。但與一般出售不同之處在於,業主繳納房款入住後,開放商會逐年回購部分產權,這部分錢用於老人的養老、醫療護理費等;如果業主去世較早,則子女繼承剩餘部分產權;若業主足夠長壽,開放商將全部產權購回,則業主仍可免費住下去。整個項目的老年客群大概佔到三成左右;項目設計上考慮老年人種種需要,但不提供看護服務,更適合能自由活動的老年人。3)開發商如萬科等也試水老年地產,但當前多處於初步階段,規模較小。在房屋設計上考慮老年人需要,部分採取租售並舉的方式。4)泰康保險等保險資金現也紛紛進入養老地產。泰康保險開發了養老社區,採取和親和源類似的運營模式,且購買了泰康養老金產品的客戶還可用養老金支付相關費用,實現了養老社區和養老金的結合。但這並不是險資開發養老地產的最大優勢,因為客戶可以自己選擇用養老金支付其養老地產的費用;險資開發的最大優勢在於其資金上,養老地產可以有效緩解保險資金「長短錯配」的壓力,而其他開發商要長久佔用資金則可能是致命問題。我國典型養老地產類項目

#qq.com
推薦閱讀:

婚戀的經濟學分析
PS色彩分析/色彩精講
頭一次見有人在衛生間牆上開槽,聽老師傅分析,我立馬回家做一個
社會科學研究中的定性比較分析法
《子平真詮評註》中八字分析三十四

TAG:中國 | 政策 | 養老 | 發展 | 產業 | 發展模式 | 模式 | 機會 | 產業政策 | 養老產業 |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