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戶牛肉很耳熟,但你清楚什麼是和牛嗎?

神戶牛肉很耳熟,但你清楚什麼是和牛嗎?

愛吃牛肉的朋友都知道,到日本旅遊一定要品嘗當地的日本和牛,其美味讓人無不感嘆「此物只因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嘗」,紛紛表示吃過一次就忘不了!日本養殖戶除了相當重視和牛的血統和養殖外,對於肉質亦有非常嚴苛的等級區分,享受美食必須了解美食,你對和牛又了解多少呢?

1.認識日本和牛

日本和牛是一種日本明治時代和歐美國家的品種交配、育種改良而來的肉牛,共有四個不同品種:黑毛和牛Japanese Black、褐毛和牛Japanese Brown、日本短角牛Japanese Shorthorn 跟無角和牛Japanese Polled ,和牛便是這四種的通稱,其中主要以黑毛和牛為主(佔90%)。

因擁有獨特的血統,加上日本人相當重視牛隻飼養方式,使得養出的和牛油花分布密而平均,有著獨特的風味和質感,美味程度凌駕於世界其他品種的牛肉之上,讓和牛成為牛肉中的王者。不過近年澳洲和美國也出現人工育種的「和牛」,風味、肉質略遜日本和牛一籌,所以到餐廳用餐,務必注意菜單上的「和牛」是否為在日本土生土長的牛肉。

和牛以其細膩的油花聞名全球


2.和牛的等級判斷

日本食肉格付協會JMGA 將屠宰後,去除皮、骨、內髒的和牛「枝肉」判定成A5~C1共15個評級,從等級評定中可以從英文字母和數字分別看出兩項指標。

日本和牛的15 個等級,以A3~A4等級較常見,A5則是最高級。

歩留等級( Yield Grade )

以字母A~C表示。又稱作成品率等級,以一套特定的公式來計算從特定部位中能取出的「肉量百份比」,再計入肉的厚度、皮下脂肪的厚度等,A為良好(72%以上)、B是一般標準(69~72%)、C則較差(69%以下),等級越高代表這塊肉品發育的越完整。

肉質等級( Quality grade )

以數字1~5代表,分別從「油花比例及紋理分布」、「肉質色澤」、「肌肉紋理及結實度」、「脂肪品質及色澤」4個項目來鑒定;4項會分開來給1 ~5的分數,數字越大表示越優質。最終分數則是取最低者,例如若某塊A級肉的前三項皆是5(優良),最後一項卻是3(標準),那麼這塊肉便只能得到A3的等級,標準可說是相當嚴苛。

1.油花比例及紋理分布:除了字母搭配數字,你也可能在菜單上看到No.10的等級標示,這便是根據牛脂肪交雑基準(BMS)的標準,將牛肉油花分布的密集度分成12種,並相對應到1~5級,最高級的No.12油花比例必須達到56.3%以上才能取得。

肉質等級對應至BMS的對照表

BMS 油花等級判定表

日本人以「霜降」來形容分布密集的油花,而BMS 主要就是依據霜降的紋路來進行評級。

因此,儘管都是A5級的牛肉,油花仍會有No.8~No.12的差別。不過No.12的和牛即使在日本也相當罕見,開出的天價可能動輒數十萬日圓!所以千萬別貪小便宜,購買號稱高品質、價格卻出乎意料地便宜的和牛。

2.肉質色澤的判定:根據牛肉色基準(BCS)分成7個光譜等級,其中No.3~No.5較佳。

3.脂肪品質及色澤:根據牛脂肪色基準(BFS)亦分成7級,No.1~4較佳,乳白色的脂肪為最好的色澤,而越是偏淡黃色者則較差。

4.肌肉結實度:肉質則是從粗糙到軟嫩評定成1~5級,不過即使是最嫩的5級肉,也會因為部位的不同而造成口感差異,想吃到最嫩的牛肉,建議選擇牛較少運動的部位。


3.除等級外品牌也可作為參考標準

一般在餐廳里,大多會看到A3~A4 等級的牛肉,頂級一點的和牛店也會販售最高級的A5,價格也最高。如果你嘴饞想來點牛排,其實點A3 就夠了,偶爾與朋友聚會可以嘗嘗A4,至於A5的話,在宴請重要的人時候上吧,畢竟逼格是它最大的價值。

除了以上的分級外,你一定也聽過人稱三大和牛(さんだいわぎゅう)的名牌牛肉:松阪牛Matsusaka Beef、神戶牛Kobe Beef ,以及米澤牛(或近江牛,第三名是這兩位在競爭),便是從和牛中精選出來「高級中的最高級」!舉神戶牛為例,除了飼養方式、品種和產地的規範之外,還必須達到A4~A5才有資格被稱做神戶牛,而BMS則必須超過6級,甚至用嘴巴就能融化生肉上頭的油花,唯有用入口極化才能形容,也造就了其不凡的身價。

滋賀縣的近江牛

而在前三名之後,還有宮城的仙台牛、岐阜的飛驒牛、長野的信州牛和沖繩的石垣牛等是各地區的知名和牛品牌,也是你品嘗和牛的好選擇。不過,即使三大和牛和其它和牛被評為同樣的評級,價格和肉質也會硬生生高上不少!簡單來說,三大和牛的A4 級就會比飛驒牛、仙台牛的A4 級更佳,而飛驒牛、仙台牛的A4 級又會優於普通和牛的A4 級...依此類推下去;下次想品嘗和牛,點餐時務必注意菜單上的標示,才不會點錯。

A5等級的飛驒牛,脂肪在室溫下就會融化


4.澳洲和牛等級

澳洲牛肉是以依照MLA 機構制定出的MSA(Meat Standards Australia)的標準,以肉質色澤、脂肪品質和成熟度等分為M1 ~ M9級,相當著重大理石油花(Marbling)的分布比例,有兩項數值指標可以判定油花的等級:AUS-MEAT和MSA,AUS-MEAT由低至高為1~9,對應到MSA則是300~1100。

下次到餐廳享用澳洲和牛,看到菜單上的Grade 500 或Grade 5,你就知道誰比較高級了吧?絕不是數字大就比較好喔!不過自從引進日本和牛配種、以人工繁殖的方式培育成「澳洲和牛」後,因其美味程度遠勝於M9 ,也些餐廳會在菜單上寫著M9+,於是民間廠商便自行增定了M10~ M12級。

澳洲和牛的M12 最高級大概接近日本和牛的A5 等級,市面餐廳販售的則大多是M9、M10 兩級(接近日本和牛的A3),價格約是美國牛的USDA Prime 等級的兩倍以上。不過澳洲和牛的評級方式與日本的標準稍有不同(前面你已經看過日本人對評級有多吹毛求疵了),即使等級相同,許多人都認為日本和牛大大勝過澳洲和牛。

5.美國和牛介紹

澳洲和牛的M12 最高級大概接近日本和牛的A5 等級,市面餐廳販售的則大多是M9、M10 兩級(接近日本和牛的A3),價格約是美國牛的USDA Prime 等級的兩倍以上。不過澳洲和牛的評級方式與日本的標準稍有不同(前面你已經看過日本人對評級有多吹毛求疵了),即使等級相同,仍有饕客認為日本和牛大大勝過澳洲和牛。

美國和牛會以American Wagyu、American style kobe beef 來標示。

美國極黑和牛由低至高分為Silver、Black、Gold 三等級。一般來說,極黑和牛Gold 的大理石油花(Marbling)等級大致上與澳洲和牛的M9~M10 相近(約是日本和牛的A3);Black 則是在澳洲和牛M6~M8 的等級(大概等於日本和牛A2)。


6.和牛等級對照表

認識了日本、澳洲和美國和牛之後,現在就來看看這三種的等級該如何對照,也加上市面最常見的美國牛USDA 的等級提供給你參考!

美國牛肉、美國極黑和牛、澳洲和牛及日本和牛的等級對照表。

談談我對國內和牛的看法吧:

美日澳三國的和牛,日本名氣最大,澳牛最實惠,美牛國內基本很少有就不說了,在國內神戶牛肉基本是封神了的,無數人去追捧,但國內又很少有真正的A5牛,眾所周知,國家世紀初就禁止從日本進口牛肉,現在國內能吃到的絕大部分是走私,很少一撮是特批,但數量非常的低,所以很多不入流的餐廳掛牌受,賣日本A5牛,你覺得可信嗎?總的來說神戶牛的名氣大於實際,絕大部分人追捧的只是這個名,而恰恰給了很多商家機會,用其他和牛冒充神戶牛,但是冒充的也不能差了,必須品質很接近,而澳牛就是他們的首選,澳大利亞的和牛血統純正,肉質不輸神戶牛,只是名氣不夠大而已,但是價格卻相差太多,因為我本人就是做餐飲的,自己經營的也是澳洲牛肉,我去餐廳吃飯,服務員老闆都信誓旦旦的告訴我,這是日本和牛,絕對是真的,我都是笑笑不說話,不用試我就能看出來這是哪裡的肉,給大家一點建議,去點菜不要被所謂神戶牛名頭所忽悠,你應該要清楚你坐的餐廳有沒有這個實力給你吃到神戶牛,不要花了冤枉錢,真心的推薦大家去品嘗澳洲和牛,正規檢疫進口,品質極高,而且相對來說便宜很多


推薦閱讀:

TAG:和牛 | 日本和牛 | 澳大利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