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你的愛里,我如履薄冰」| 你是否正在遭受來自伴侶的情緒暴力?

前陣子,我們在後台收到這樣一條留言:

「KY君,我和我對象交往了一段時間了,可不知道為什麼總覺得自己並不是很開心。Ta好像只有在心情不好的時候才會想起我、主動聯繫我,讓我陪伴Ta、聽Ta訴說;可是,當我心情不好想要尋求Ta的安慰時,Ta卻表現得很冷漠。

每次我跟Ta說起我的這種感覺,Ta總說是我太敏感了。有時候,我也感覺Ta應該還是很在乎我的,比如Ta會因為我周末和朋友待一起時間太長而吃醋。所以,是我太容易小題大做了么?為什麼我總覺得,自己在愛里活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呢?」

我們當然沒有辦法僅僅從一條留言中,就判斷到底發生了什麼。但藉由這條留言的契機,我們想討論親密關係中的情緒暴力這個話題。這個小夥伴,可能就遭受了來自伴侶的情緒暴力。

當提到情緒暴力時,大多數人都會想到辱罵等比較激烈的表現形式。但有時,情緒暴力的外衣也可以是很「溫柔」的。

研究發現,情緒暴力是發生在親密伴侶之間的最常見的虐待形式(Karakurt &Silver, 2013)。美國國家親密伴侶與性暴力調查(National Intimate Partner& Sexual Violence Survey)的結果顯示,近半數的美國人表示自己曾遭受過來自伴侶的情緒暴力(Black, et al., 2011)。

你是否也正在遭受伴侶的情緒暴力呢?以及,為什麼說受到情緒暴力的人很難逃脫這種虐待性的關係呢?在此之前,我們首先要了解什麼是「情緒暴力」。

情緒暴力,是對「自我感」的破壞

情緒暴力,指的是關係中的一方試圖通過索取、否認、攻擊、威脅、隔離等一系列策略(詳見下文),使另一方逐漸喪失「自我感」(sense ofself)(Smith & Segal, 2017)。

而自我感的破壞會使人們對自我價值產生懷疑——「我就應該被如此對待,我不值得被好好對待」;陷入自我否定——「是我太敏感了」、「我的感覺不可靠」;而且,還會使人喪失獨立性——認為「ta說的才是對的」,「我離不開ta」。

當一個人在關係中喪失了自我感,就意味著ta將不再把自己放在同樣值得被尊重、被愛的位置上了,ta的想法、行為與感受也都會以對方為核心,被對方的一舉一動所牽制,這毫無疑問會令ta在關係中變得謹小慎微、如履薄冰(因為對方掌控著你們關係中的一切)。

除了情緒暴力之外,其他形式的虐待,比如身體虐待,也可能會讓人們陷入恐慌。但不同的是,情緒暴力是以「情緒」為武器的(Mathews,2016),而這也就意味著,它將比其他任何形式的虐待方式都更隱蔽,也更不易被人們所察覺。

情緒暴力的3大策略

在情緒暴力的各種策略中,存在著3種極為隱蔽,但卻對「自我感」有極強破壞力的策略,它們分別是:虐待性的期待、否認及不可預期的反應。

1. 虐待性的期待(Abusive Expectation)

Ta期待你在ta需要的時候能夠隨叫隨到,以致於你常常被迫放下自己手邊的事務只為能及時出現在ta身邊(Hein, 2013)。然而,你並不能以同樣的標準來要求ta。比如,在ta情緒不佳的時候,ta會主動聯繫你並尋求你的陪伴,但當你有同樣需求的時候,ta則不會為你付出時間和精力。

儘管很多時候,ta不會直白地向你索取,但你或許能感覺到,似乎只有當你為ta付出的時候,ta才會對你表現出「關心和愛」,對你有所讚賞。因而,ta對你的期待,就「自然地」成為了你努力的方向——想要獲取ta的愛,你就必須將自己擺在一個不斷滿足ta需要的位置上。

漸漸地,你會發現自己不自覺地開始將ta的所有需求都置於自己的需求之上,以此換來ta對你的愛與肯定,你們之間也由此出現了一種「給予與索取」的不平衡,而你們也逐漸變成了關係中權力不對等的兩方——ta成了主宰者,而你成了服從者。

2. 否認(Denying)

如前文所述,情緒暴力的施虐者常常會要求你給予ta情感上的支持,然而他們並不給予你同樣的支持。不僅如此,ta還會否定你的情緒的合理性與重要性,將你的感受排除在你們的溝通之外。似乎,你們之間只有ta的情緒感受才是真實的、重要的、緊急的。

比如,當你向ta傾訴自己最近感到煩悶、難過的事時,ta會說「你太敏感了」,「你反應過度了吧」(否認合理性)。又或者,告誡你「不用成天糾結於這些小情緒」(否認重要性),或者ta的回應就是給你一種漫不經心的感受。而當ta開始傾訴自己的情緒時,你知道你不能這樣對待他。

如果你因為這樣和ta產生衝突,ta甚至不會認真和你爭論,而是把責任歸咎於你,「你看你,你就是要這樣執著於自己的想法感受,然後把大家都弄得不開心」。

簡言之,ta否認你所記得的事實、否認你對彼此關係的理解、否認你的情緒,否認ta在其中負有的責任。而否認,是尤其具有破壞力的(Hein, 2013)。它瓦解了你所看見的、感受到的、相信的東西,你開始懷疑和否定自己,開始依賴於ta所說的和所感受到的。

3. 不一致的、不可預期的反應(Unpredictable Responses)

你們的關係總是似近乎遠的,Ta會在某些時候,對你做出愛的姿態,關心你、稱讚你,在某些時候又對你不理不睬、冷漠疏遠。

事實上,這種若即若離的本質是一種是操縱——偶爾出現的「愛與關心」是為了說服你更多做出更多犧牲,還為了「證否」你心中的一些不利於ta的想法——「ta不像我想的那樣,ta還是愛我的」;突然的疏遠,則是為了強調和確認ta才是關係的掌控者。

更關鍵的是,ta的這種若即若離是不可預期的。你不知道ta什麼時候會突然關心自己,也不知道什麼時候ta就會疏遠自己。為了避免壞的結果(ta疏遠自己),你便終日處於誠惶誠恐之中,生怕自己做了什麼讓ta不滿意的,也會不斷地反省自己,對ta的要求保持高度的警覺和配合。這樣,ta便佔據了你幾乎全部的思想和精力。

* 其他更為明顯、容易被識別的策略

相比起以上三種核心策略,其他策略並不一定總是出現在情緒暴力的關係中,並且一旦出現,也比較容易被人們所識別。

攻擊

Ta會在公開場合指名道姓地辱罵、貶損、諷刺你,利用羞恥感實現對你的控制,比如說「你反正什麼都做不好的,也不是一次兩次了」。或者總是對你的想法/做法橫加指責並強行提供建議,「你又不懂了吧,你應該……」。

情感綁架

情感綁架,最常出現在你試圖反抗的時候,比如當你試圖指出ta總是忽視你的感受時,ta會說,「你如果愛我,就不應該這樣誤會我、曲解我」,或者當你試圖拒絕ta的要求時,ta會說,「你不是很愛我嗎?你愛我難道不應該為我做……嗎?」。

威脅

當你試圖反抗或拒絕時,ta還會威脅你。有些施虐者會以「傷害或離開你」來威脅你,而有些則會不斷向你提及ta身邊的其他愛慕者,或者ta欣賞的其他對象,以此警告「你可能會隨時失去我」,令你陷入擔憂和焦慮之中。

隔離

比起物理上的隔離,情緒暴力的施虐者更常通過操縱「情緒」來達到隔離的目的。Ta會表現出很強的佔有慾,一旦你花很多時間和家人朋友在一起,ta就表現得悶悶不樂、醋意大發。這就使得你被迫為了ta的感受,而刻意疏遠其他人。不過,ta也並不會為此承擔責任,ta會說,「這是你自己選的」,「你可以去啊,又沒攔著你」。

人們為何身陷情緒暴力卻難以逃離?

雖然,當我們「拆解」了情緒暴力中可能被使用的策略之後,很多人會以為,只要自己發現了伴侶有這種傾向,就及時止損、離開這段關係便可,但在現實中,離開一段情緒暴力的關係卻並不如想像中簡單。

原因1: 難以被覺察

對於遭受情緒暴力的人而言,對方偶爾的愛意表達就會讓他們拒絕將彼此的關係定義成一段虐待的關係。並且,「自我感」遭到破壞的他們會更傾向於認為是自己做的還不夠好,而不是對方在蓄意操控、虐待自己。

不僅如此,施虐者,乃至旁觀者也都未必能意識到這是一種「虐待」(特別是在看到這篇文章之前)。尤其,當施虐者本身在依戀與信任上存在問題時,與其說他們想要虐待伴侶,不如說他們是習慣性地使用了自認為行之有效的相處模式。

比如,恐懼迴避型依戀的人,他們對親密既期待又害怕,因而,他們會希望對方隨叫隨到而自己卻並不這麼做(虐待性期待),也會時而親近時而疏遠對方(不可預期的反應)。對於他們的伴侶而言,這段關係是虐待性的,而對於他們自身而言,這是他們感到安全的應對方式。

原因2: 「愛」的操縱

虐待性的期待,會讓人們的思緒和精力被完全佔據,產生一種「我真的很愛ta,心裡想的都是ta」的錯覺。而這種期待和對方不可預期的反應,就會讓你為了爭取ta的愛與讚許而不斷付出努力,而你的這種努力又再度強化了「我很愛ta」的認知。

原因3: 施虐與受虐相互滋生

有學者認為,在童年曾遭受過照顧者情緒暴力的人更容易在成年之後進入一段情緒暴力的關係中(CounselingCenter at 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 2007)。

曾遭受虐待的部分人,習得了照顧者對待自己的方式而成為「施虐者」,便以同樣的方式對待親密關係的伴侶,來應對自身的問題、平衡被破壞的自我感。他們通過對伴侶的控制,來逃避低自尊感和自我懷疑——「我能控制對方,我還是有能力的、有價值的」。

而另一部分人,則由於過去經歷導致的「自我感」被破壞,而將自我價值設定在一個非常態的「默認值」上,成為了受虐者。(打心底里不認為自己值得被友好對待)

一方面,固有的受虐模式——被支配和操控,讓他們感到熟悉和安全。一旦有人真誠地認可ta或者對ta好,這種不熟悉的善意與肯定,會讓他們感到心理上的恐慌或不適。

另一方面,他們在不斷滿足對方的需求的過程中,感到倍受鼓勵——「因為對你的付出,讓我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那些自尊水平健康的人,會更多在「別人對自己好」的過程中感到自己的價值。而自尊水平受損的人,則會更多在自我犧牲、在取悅別人的過程中覺得自己還是「被需要的」。而對自我價值感的需要是每個人的本能,這讓他們不斷陷入、甚至製造出不平等的關係。

面對情緒暴力,我們應該怎麼辦?

首先,你需要正視情緒暴力,明白它對自我感的破壞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不再對發生在自己或身邊人的虐待熟視無睹。你需要了解一些幫助你識別情緒暴力的信號。

最直接的信號是你的感受:

  • 恐懼感。大多數時候,在ta面前你總是戰戰兢兢,惶恐不安。也會為了避免惹怒ta而盡量避免一些行為或者語言。

  • 不平等。在關係中,ta可以毫無顧慮地表達自己的需求、想法、負面情緒,而你不行。

  • 虧欠感。你覺得對方已經對自己很好了,自己不該覺得ta還有不好,不該固執己見,不該讓ta不高興;自己應該對擁有這段關係而感到感激。

  • 自我懷疑。你覺得自己比從前更不自信、更消極了。

  • 無助與絕望。你覺得自己在這段關係中非常不快樂,還常常感到無助。

  • 另外,伴侶的這些行為也需要你注意:

  • 只有當你滿足ta的要求時,才會表現出對你的關心和愛。

  • 很少討論和你有關的事情,如你的想法、感受,或對你的事情並不關心

  • 佔有慾很強,常常因為你外出或和家人朋友聚會就吃醋。

  • 常常莫名其妙疏遠你

  • 出軌,並把責任歸咎於你——「都是因為你沒有…我才…」;也會以出軌作為要挾——「如果你不…,那我就…,反正有那麼多人在約我」。

  • 如果你發現,你的感受和伴侶的行為符合以上絕大多數條目的話,你可以先嘗試著與對方溝通,嘗試與ta一起改變你們之間不良的相處方式。但若此時,對方只是一味地否認,甚至對於你有這樣的想法而大發雷霆的話,那麼,你需要認識到你有選擇離開的權利,而不是幻想自己可以改變對方。

    此外,積極的自我對話(positive self-talk)是幫助你重新找回「自我感」的有效途徑。值得一提的是,這並不是一種盲目樂觀或者自我欺騙(Jantz, 2016),而是允許自己以另一種同樣真實的眼光看待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你嘗試著每天練習:

  • 寫下你腦海中出現的對自己的負面評價,比如「我什麼都做不好」。

  • 然後,仔細思考並羅列發生在你生活中的,能反駁這個負面評價的真實事例,越具體越好,比如「我廚藝很好,朋友們最喜歡吃我做的紅燒鱔魚」。(一開始你可能需要花上一段時間才能想得起來,但請不要灰心。)

  • 經常、反覆對自己強調積極看待自己的言語,如「xx,你值得被好好對待」、「你值得被你關心的人關心」等。

  • 另外,當你發現身邊的人有可能遭遇了情緒暴力時,你可以表達自己的擔憂和關切,可以分享這篇文章給ta,表達自己幫助的意願。但請不要隨便給出建議、指責ta、評價ta和伴侶的關係,或者給ta製造額外的壓力(Smith & Segal, 2017)。

    最後,沒有人應該活在對自己所愛之人的恐懼之中。如果你覺得你的恐懼是真的,那麼你需要考慮,ta的愛是不是真的。懇切、真實地去溝通你的想法,也許一切能夠變得不同。

    以上。

    References:

    Black, M.C., et al. (2011). The National Intimate Partner and Sexual Violence Survey (NISVS): 2010 summary report.Atlanta, GA: National Center for Injury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enters for DiseaseControl and Prevention.

    Counseling Center at University of Illinoisat Urbana-Champaign (2007). Emotioanl Abuse.

    Hein, S. (2013). Emotional Abuse. EQI.org.

    Jantz, G.L. (2016). The power of positiveself-talk. Psychology Today.

    Leisring, P.A. (2013). Physical and emotionalabuse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Motivation for perpetration among collegewomen. Journal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 28(7), 1437-1454.

    Mathews, A. (2016). When is it emotionalabuse? Psychology Today.

    Smith, M. & Segal, J. (2017). DomesticViolence and Abuse. Helpguide.

    推薦閱讀:

    消除孩子對老師的抵觸情緒
    人的衣著和情緒密切相關
    【特別推薦】你知道, 情緒對於你的價值有多大嗎?
    Dr.魏,寶寶大哭大鬧時,怎麼教他管理情緒?|公開課
    [早教]-怎樣降低孩子入園抵抗情緒

    TAG:情緒 | 暴力 | 伴侶 | 是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