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把改變世界的椅子

椅子所扮演的標誌性、典型性的角色已經發展成了某種自我應驗式的預言。椅子的歷史非常悠久,可以象徵著權威、身份或者家庭生活,它就像是一塊空白的畫布,令它的設計者自由揮灑……

一把椅子不只是一部小說,它更像是一首詩歌。通過對這些經典椅子的審視,我們完全可以看穿過去150年的設計歷史。

14號靠背椅動態的曲線與擠壓的弧度

經常喚起人們對舊時咖啡館中

那種浪漫氛圍的無限眷戀。

然而這些毫不起眼的、常見的椅子

卻是現代工業大批量生產的革命性產物

這種椅子同一系列量產的曲木組合而成

連接處由螺絲擰緊

它可能是歷史上最著名、最高產

並且含量義最為豐富的椅子之一

克蘭斯頓小姐茶室高背椅

呈現出拉長的幾何造型

它瞻性地為20世紀的設計

描繪出了一種全新的視覺語言

奧地利設計師約瑟夫·霍夫曼

與「維也納工業同盟」的設計師們

而這種簡潔明快的高背椅

麥金托什後來還設計了很多變本

一直被視為現代椅子的經典之作

普克斯多夫療養院扶手椅

這把幾何造型的椅子

體現了維也納工業同盟作品的典型特徵

宛如盒子一般的構造與方格圖案的坐面

呼應了牆面與地板上的正方形主題

令整個空間瀰漫著一種強烈的現代氣息

因為普克斯多夫療養院

原本就是一家為講求時髦的富人

而開設的旅館兼康體中心

機器坐椅

從山毛櫸木製成的流線型扶手

帶有格柵的無花果木核方形板

以及靠前上的鏤空方格等方面來看

機器坐椅的靈感顯然來自於

帶式發動機的驅動構件

蝙蝠歌廳728號椅子

極簡主義結構完全具有了現代感

只有扶手和坐面下方的4個小黑球

給它抹上了一絲幽默的調子

這些椅子擺放在同為霍夫曼設計的

同樣簡潔的小圓桌的四周

豪不矯飾的設計風格完美地襯托也歌廳

其他部分的裝飾所體現出來的華麗的青年風格

紅/藍椅

是荷蘭風格派運動中最先鋒的實驗作品之一

它首次試圖將風格派的思想應用在立體造型之中

它嚴格地由純色的直線和平面構成

三維的造型完全轉化為抽象元素的表現

這把椅子最初塗以灰、黑、白這些典型的風格派色彩

1918年,里特維爾德

用紅、藍、黃和黑色重新繪製了這件作品

以之作為對同為風格派成員的彼埃·蒙德里安

繪畫作品的回應

B3椅——後稱「瓦西里椅」

是包豪斯在德紹市嶄露頭角的第一批產品之一

它在很大程度上鞏固了包豪斯學校

作為功能主義設計領導者的聲譽

同時

它也是最早應用鋼管材料的設計產品之一

鋼管所具有的堅韌輕盈、光滑流暢的特點

極大地促進了傢具造型的推陳出新

懸臂椅

斯塔姆設計的這把椅子也許顯得有些僵硬

甚至坐起來並不舒服

然而

它卻為其他傢具設計師進一步發展

傢具的「彈性」留下了空間

這正是布魯爾所說的

「一個彈性的空中支架」

甲板躺椅

它的躺椅形式喚起了人們

對橫跨大西洋旅行的奢侈享受的遐想

格雷對風格創新與完美造型的追求

顯示了她獨到的眼光

同時也為機械時代如何重新定義

產品的樣式與製作方式

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B32號椅

這件作品被公認為是20世紀20年代

所有對懸臂椅進行的

設計實驗中最成功的一例

作為布魯爾在包豪斯傢具

製作工作室的另一件成果

這把椅子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

一直到六七十年代重新生產時

仍然十分受歡迎

巴塞羅那椅

一直是世界各地辦公場所

前廳傢具最普遍的選擇

鍍鉻鋼管的金屬光澤

與豬皮皮革椅面那溫潤的象牙色

令椅子充滿了奢華的現代感

低矮寬大的體形與微妙的傾斜角度

則使得這把椅子顯得既舒適又大方

既豪華又樸素

帕米奧椅

這把椅子即使長時間坐在上面

也仍然會感覺相當舒適

像捲軸一般的椅面

由一整塊樺木膠合板模壓成型

它那彎曲的形態令堅硬的木材

彷彿「柔軟」了起來

給人以非常親切的感覺

60號高凳

這把簡潔優雅的凳子最初是阿爾瓦·阿爾托

為維普里公共圖書館設計的

高凳顯得非常樸素而低調

但塗過清漆的木材所呈現出的色澤

與紋理卻顯得那麼的溫潤可愛

當把它們成排擺放在一起時

這些凳子彷彿一個模子里做出來的

,就像30年代那張拍攝了講堂內

波浪形天花板的著名照片中所呈現的那樣

Z形椅

儘管里特維爾德在1928年脫離了風格派

但他的Z形椅卻再一次闡釋了抽象的概念

與他在10多年前設計的紅/藍椅一樣

Z形椅放棄了所有的自然造型與傳統參照物

簡化為對造型與色彩的純粹表現

406號椅

的設計很容易被視為

無視地球引力的一個奇蹟

這把懸臂椅有著優雅的

S形輪廓線與纖薄的樺木構架

它實際上是在向當時運用木材

進行家居設計的各種傳統觀念提出挑戰

蘭迪椅

可以說已經將這種材料的物理特性

和美學特徵發揮到了極致

它的靠背和坐面由一整塊工業鋁板製成

質感比較柔韌

而椅子腿則非常剛健挺直

靠背上切割出來的圓孔

不僅強化了造型結構的堅固性

而且令椅子顯得非常輕盈優雅

這把椅子還彷彿籠罩著一層晶瑩的光澤

這是經過最先進的熱加工與化學處理之後的效果

LCW椅

LCW椅可以說是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

美國日益膨脹的年輕家庭量身打造的一把椅子

為了適應使用者的不同體形

椅子的連接處還添加了一塊減震橡膠

用以調節一定幅度的活動

LAR、DAR和RAR椅

材料製成的坐面

可以安放在任意三種配件上——

優雅的「埃菲爾鐵塔」基座、圓錐狀的金屬支柱

或者是作為搖椅支架的兩塊弧形木板

用於連接這兩種配件的是一塊焊接上去的減震架

可以控制坐面與椅腿之間的活動幅度

這些椅子的色系最初只有

暗灰色、灰綠色和淡棕色這幾種

但很快就變得五彩繽紛了

羚羊椅

這把椅子的框架結構由鋼管彎曲而成

充滿想像力

坐面則是用膠合板模壓而成

並被塗以黃、藍、紅、灰等節日的色彩

椅子腿末端圓球的設計靈感

則來自於分子物理學的啟發

與之相配套的還包括一種可摺疊的跳羚椅

這兩種椅子在節日博覽會結束之後

都投入了商業化生產

DKR金屬絲網椅

儘管DKR椅的凹面結構

隱約還帶有埃姆斯之前塑料椅子的痕迹

但在這裡

它卻由一系列呈等高線狀的橫豎鋼條所構成

整個結構巧妙地由外緣的粗鋼絲拉緊

網狀結構的鑲邊輪廓則令其更為牢固

儘管拎起來有些風量

但整張椅子看上去卻像一張3D草圖般輕盈

鑽石椅

當見到這些椅子的時候

你就好像看到了一些

宛如空氣構成的、充滿光線感的雕塑

甚至連穿過它們的空氣也彷彿純凈了許多

搖擺凳

其高腳杯造型的設計靈感

源於非洲的金貝手鼓

而貝爾托亞的金屬絲網工藝

則被運用到了凳子中部的連接處

拱形的基座令凳子

可以向各個方向輕微地搖動

這一充滿想像力的新穎設計

敏銳地把握住了時代的脈搏

3107型椅

儘管在現在許多復古現代主義風格的餐廳和咖啡廳里

擺上幾把3107型椅子早已習以為常

但在誕生之初

它不僅有著自己的設計原則

而且經歷也更為有趣

鬱金香椅一把明亮的白色椅子成為獻給世人的禮物

鬱金香椅表現出對白色塑料材質的獨特闡釋

它那如花朵一般的造型彷彿剛剛從泥土中鑽出

除了有機形態之外

它的設計沒有任何手工製作的痕迹

整把椅子時通過化學材料的模型澆鑄模壓而成的

完全按照嚴謹科學的生產方式製造出來的

埃姆斯670號躺椅

實際上由三部分結構組成——

頭靠、靠背與坐面

每個部位都由五層膠合板

與兩層巴西紅木單板組成

扶手部分則創造性地運用了減震墊

這是他們在10多年前就曾經使用過的一種技術

椅身坐面的裝飾材料也很有特色

它們是用拉鏈固定在椅子上的

「拖拉機座」椅

它還試圖去探究人類行為方式的真相

並對設計如何才能迅速適應

這些行為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把從拖拉機上拆下來的座位

安在彎曲的金屬懸臂基座上就成了一把椅子

「超輕」椅

其傳統的造型

源於義大利常見的基亞瓦里竹節椅

這是一種價格低廉、製作簡單

可以大批量生產的椅子

這把椅子最為顯著的特徵就在於「輕」

修長的白蠟木框架與淺色的藤編坐面

使這把椅子無論是在重量

還是外形上都非常的輕盈

聚丙烯椅

是戴將埃姆斯設計的玻璃鋼椅

進行的「經濟型」改版

而為了達到經濟實惠的目的

對注塑壓模技術進行了深入研究

這把椅子便於移動、攜帶、摞放與清洗

製造起來非常快捷

易於大批量生產

多功能椅

就具有一種太空時代的、未來世界的感覺

明亮醒目的色彩與活潑圓潤的造型

令這把椅子與波普藝術之間產生了共鳴

充氣椅

儘管這個好像米其林輪胎一樣的傢伙

長著一副極不嚴肅的面孔

但是它在商業上的成功表現

卻是毋庸置疑的

一直到今天

這把椅子還在不斷地被重新生產

並且還衍生出一大批各式各樣的複製品

薩科豆袋椅

是有趣而實用的

完全符合20世紀60年代

那種閑逸懶散的生活方式

它幾乎放棄了傳統椅子的所有構成部件

坐面、靠背、扶手、椅腿

而是可以按照使用者的體型和姿勢

來隨意塑造自身的形態

有賴於造型拓展的無限可能性

以及輕盈便攜的特質

它可以變成沙發、躺椅、腳凳

甚至某種家居裝飾雕塑

作為後世無數豆袋椅的原型

薩科豆袋椅開創了傢具設計的全新時代

潘頓椅

它是第一把採用單片塑料

一次性模壓成型的懸臂椅

這把椅子最初是用玻璃鋼成型

80年代之後

才改為聚氨酯硬質泡沫塑料

「Up5唐娜」沙發

可以被壓縮為整個體積的1/10

一旦把真空包裝的封口打開

它就會在你的眼皮底下

膨脹成一個很大很舒服的單人沙發

比里洛凳

這把高腳凳由不鏽鋼、玻璃纖維和皮革製成

主要時為20世紀70年代早期

那些時尚酒吧或辦公場所而設計

儘管椅子的主體結構簡潔得近乎有些呆板

但它的基座卻非常有特色

設計師通過一個凸起的X形定點

降落標誌造型隱藏起了4萬個萬向輪

令這款高凳可以像在科幻小說里

的太空飛船中一樣平穩地滑行

合成45號椅

像顏料盒一樣鮮亮的色彩和短粗的體形

合成45號旋轉辦公椅的

那副樂天派的外觀顯然也足夠招搖了

但是它的出現卻像一縷清新的風

吹進了以往那些陰冷狹窄的辦公室中

濃烈的色彩與結實的造型

在20世紀70年代那些前途光明的公司里

真是再合適不過了

奧門克斯頓卡椅

這把椅子的特色在於

它在整條鋼管彎曲而成的框架內

安裝上壓制鋼板的座位和靠背

並在上面鏤刻出整齊的圓孔

它輕便、耐用、防火

還可以疊摞到25層的高度

「扭動」靠背椅

一會兒把它粘在一起

一會兒又用手鋸和小刀把它切成一片一片

……

一絲不苟的製作工藝與精巧的工程學結構

使得「扭動」椅不僅是異想天開的實驗品「扭動」靠背椅新穎、有趣

並充滿了驚奇。

「支撐」椅

乾淨的線條、光滑的平面

賦予「支撐」椅一種功能主義的時代感

顯得既實用又優雅

「支撐」椅的S形曲線靠背

意味著英國的辦公椅設計

已經開始引入精密的人體工程學原理

羅孚椅

它也許不像阿希爾·卡斯狄里奧內

早期現成品設計那樣圓滑巧妙

但卻以充沛的能量和活力

彌補了這方面的缺憾羅孚椅的問世

使羅恩·阿拉德成為20世紀80年代

非主流設計浪潮中的重要設計師之一

安娜皇后椅

它那大膽的線條和像摺疊紙盒一樣的外觀

這件椅子上塗滿了豐富的色彩和繁複的圖案

有些圖案甚至超出了邊框之外

「月亮有多高」椅

集金屬的堅硬質感與絲網的通透性於一身

椅子由一塊鍍鎳鋼絲網製成

這種材料具有一定的強度

看上去還會顯得有些若有若無

這樣一來

這把椅子在我們的眼前就幾乎隱去了身影

確實就像那逐漸消逝的銀色月光一樣

膠合板椅

需要對造型有著非常準確和細緻的研究

同時還要設法用最簡潔的形式

來傳達出傳統椅子的神韻

白樺木貼片的色澤與紋理也要經過控制

以求與整體造型相協調。

膠合板椅在後來由瑞士傢具製造商威達公司投入生產

S形椅

它拋棄了原來那些椅子時髦的波普藝術感

代之以更為粗糙的質感

同時用手工的、有機的優雅作風

代替了工業生產的精細感

這把椅子在金屬噴漆的框架上

纏滿了經過編織的秸稈草繩或柳條

以一種出人意料的肌理效果

改變了現代主義設計中

所常見的精確性與幾何造型感

路易二十椅

將聚丙烯材料製成的座位

和前腿與鋁合金管的兩條後腿接合在一起

路易二十椅把影響20世紀椅子

發展的兩個關鍵性元素進行了玩笑式的雜交

艾龍辦公椅

它沒有附加任何軟墊——

完全依靠自身造型來提供支撐力和舒適度

鏤空效果緊隨時代風氣

顯示了通透感

在當時建築和技術上的美學價值

在現代工作環境下

很多職業病也隨之產生

艾龍辦公椅的設計就是對付這些辦公室疾病

的一種令人滿意的、高科技的解決辦法

FPE椅

絕妙、塑膠、彈性

三個詞語拼寫的首字母

描繪出了這些柔韌、時髦的椅子

一整片經過彎曲處理的塑膠面板

與旁邊兩條平行的鋁管椅腿

結合得乾淨利落

一長條色彩鮮亮的塑膠板

令這把椅子看起來非常活潑

十分符合20世紀90年代末

樂觀向上的時尚風尚

當有重量壓在上面的時候

它會隨著人的身體改變形狀

而後還會反彈回原來的形狀

它還可以疊摞到8個椅子的高度

空氣椅

如今它已經成為許多咖啡館

和公共場所中的時髦搭配

當成組地擺放在一起時

儘管看上去都像是一個模子做出來的

但起聚丙烯材料模製的美感與柔和的外形

卻賦予了所有這些椅子以獨特的個性

樹榦長椅

以一種迷人的幽默感

挑戰了傳統椅子的設計和材料

這段樹榦將我們拉回了工藝技術的基礎階段:

一段未經加工的圓木

在嵌進一個傳統的椅子背之後

就被賦予了明確的實用功能與更深刻的意義

武士椅

設計靈感源自於中世紀的甲胄

這個名稱不僅表明了椅子的構造和防護性特色

同時也暗示了日本美學對它的影響

武士椅的設計將多種功能集於一體

並以一種復古風格的功利主義闡釋了

當前人們對公共領域與私人家居中

秩序性和實用性的追求

椅子1號

椅子的坐面

可以安放在不同的基座面上

它設計得像一個足球

由許多小塊的平板組合到一起

構成一個立體造型

其結果就是這個既像籠子又像杯子的奇怪東西

人們坐在上面就像小鳥回到了巢穴里

文章來源丨傢具產業

文章來源:圖文為網路整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推薦閱讀:

他竟然說這些花園椅子還不夠創意!
黑白調變形椅子測評:進能電競,退能居家,累了還能當床睡!
舊物再生,居然可以這麼美?廢舊木框、影院椅子、船上風燈……
傲風的電競椅好不好?
一把椅子,也能打敗健身房?

TAG:世界 | 椅子 | 改變 | 改變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