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拐點至少再等半年?樓市的錢又要「水漫金山」?

又到周末。邦爺這個歷史白痴,無意發現了一個細節——

唐代歷時二百八十九年,正史所載的朝廷發行了三種錢:開元通寶、乾封泉寶、乾元重寶,但實際上有史記載除此之外還有若干種類。伴隨兵事漸少,商業略盛,政府為緩解市場中錢少不便的問題,在貨幣問題上是很懂創新的,這或許也是唐朝成為強盛王朝的原因。

為什麼邦爺會突然說起唐朝呢,因為它讓人想到了如今的央行放水。

「央媽下半年降准」的呼聲越來越高,就連13日央媽端出的一碗2590億元的麻辣粉(MLF),也有不明真相的群眾把MLF當成了「降准」來理解。

一陣瞎激動之後才發現:蛤?這竟然不是降准!而且…2590億,太少了吧!

沒想到大家對「降准」的期待如此之高,既然這樣,很多機構也發話了「央媽,你就再來給大家發點兒錢唄~」

比如滙豐就預測,中國將下調利率和存准率,預測下半年將再降息50個基點,降准350個基點。

其實,不止是因為民意或機構預測,很多細節也都在預示,降准可能真的會再來一次!

第一,如果不降准,M2年度13%的增長目標無法實現。

從今年開始,M2的增速分別是一月14%,二月13.3%,3月13.4%,4月12.8%,5月11.8%,6月11.8%,有觀點就認為在M2增速要跌破11個月以來的新低之前,如果央行下半年不降准,那麼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設定M2增長13%的目標可能無法完成。

第二,不降准,M1與M2剪刀差會繼續擴大。

M1與M2之間的剪刀差,是從去年10月以來就開始的。去年10月,二者的差值還是0.5個百分點,今年6月已經升至12.8個百分點。

這樣的背離不斷擴大,那是因為企業都把錢存在銀行,沒有拿出來投資,自然就對經濟發展貢獻不大。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

房地產投資正在放緩!

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國內二季度GDP同比增長6.7%,達到預期,可喜可賀。

但是,房地產投資卻出現下滑。2016年1-6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46631億元,同比名義增長6.1%,增速比1~5月份回落0.9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投資31149億元,增長5.6%,增速回落1.2個百分點。

下降的根本原因,就是房企融資成本上升,投資謹慎。

其實上半年樓市是很火的,今年上半年個人購房貸款新增2.36萬億,這一數額約佔同期居民中長期貸款的九,應該說買房的群眾是大批大批的。但大量居民存款和按揭貸款,轉換成了開發商的活期存款。

房地產一不給力,加上鋼鐵等行業去產能,民間投資回落,下半年GDP是否還能保持如今的增速,誰都不能肯定。

這時候,唱衰下半年樓市的聲音也出現了,社科院的一份報告就稱「下半年中國樓市會面臨回落,『地王』又那麼多,可能面臨的資金鏈問題和債務違約風險會放大。」

然而…

如果央媽放水,這個判斷就可能「呵呵」了!

其實,目前全球央行都在放水,中國央行不太可能完全置身事外。

看看美國,上調貼現率的支持率上升,美聯儲的Loretta Mester就說,如果降息和QE沒能成功刺激經濟,直接將錢交到家庭和公司手中可能是一個選項,這樣可以尋求更寬鬆的貨幣環境。

看看馬來西亞,7月13日,其央行自2009年以來五度加息後的首次降息,將基準利率下調25個基點至3%,為的是避免英國脫歐帶來的全球經濟下行的風險。

看看日本,未來可能「直升機撒錢」,也就是日本政府發行非上市永續債券,由日本央行直接購買,這是應對通縮的最強力手段。

如果這時候中國央行來一個降准,第一個笑瘋的就是房地產行業,「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起整個行業!」

一旦降准,銀行手裡的錢多了,可以貸出去的錢也就多了,支持房地產的核心是什麼?

不是老百姓手裡有多少錢,而是銀行!從現代金融體系的角度看,我們手裡的貨幣主要是來自銀行信貸,而我們就在用這些貨幣去買房。

如果央行下半年降准,對於刺激下半年房地產市場有著極大的正面意義。

可是,咱們再繞回那個主題——降准現實性到底有多大?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告訴邦爺,降准不代表就貨幣寬鬆,不降准也不意味著緊縮。

別忘了「權威人士」還說過,要堅持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稱不能也沒必要用槓桿的辦法硬推經濟增長。

這時候降准拚命刺激經濟,是不是又有點作死的意思?而且,監管層在死守人民幣6.7這樣的關口,如果不想跌破6.7,降准也不是最好的選擇。

其實,想要達到保證市場預期平穩、刺激實體經濟發展、保證貨幣流動性平穩,OMO+MLF+PSL等等貨幣政策可以靈活選擇嘛!

誰說的非降准不可?

*文中觀點為作者評論,和邦地產立場無涉。

(加群有問題可留言哦)


推薦閱讀:

據說他是最懂中國經濟的人
任志強:這次我沒有說房子漲不漲!房價漲跌,你動動腦子就知道。
勤勞就能致富的話,那你早超越巴菲特了
死去的樓市,狂奔的房租
香港重稅「冰凍」火爆樓市

TAG:樓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