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養生 | 學會這7種方法,便得了道教修鍊的真髓

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它以道為最高信仰,故名道教,它又有玄教、仙道之稱。貴生重生,以成仙得道為目的,道教把對神仙的嚮往和道的信仰融為一體,相信人通過修鍊可以與神仙一樣逍遙無待,長生久視,使生命與道合一,實現永恆長存。修道的訣要在於保性命之真,即性命雙修,修性即修造自己的品德,修命即修鍊自己的生命。我們現在常說的「養生」,便來源於道教。

養生,又稱攝生、道生、養性、衛生、保生、壽世等等。養生一詞最早見於《莊子》內篇。所謂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長之意;所謂養,即保養、調養、補養之意。養生,就是保養生命的意思。

道家養生術的主要內容有以下幾項:

一、守一。在身心安靜的狀態中,將意念集中於對「一」(即「道」)的信仰,以求得長生的養生方法。魏晉以後,守一的方法逐漸同存思、吐納、導引等方法融合在一起,成為後來內丹修鍊的一個重要環節。

二、存思。在高度入靜的情況下,將意念存放在體內或體外的某處,以求得到長生。魏晉時期,曾廣泛流行。有的稱體內各部分各有神靈居住,將意念存於體內,稱為存神,存神而與神合一,即可登臨仙界。有的主張,存思中應以意念內觀自身臟腑,就可獲得自身臟腑之形象,這就是內視。

三、導引。即是伸屈、俯仰、行卧、倚立等各種人的肢體運動。它與氣息調節相配合,求得血脈暢通、延年益壽和祛除百病。大約在秦漢時已經流行。其後,導引之勢越來越多,並與氣息調節的關係越來越密切,成為後來的內丹修鍊的一個內容。

四、吐納。即是在呼吸調節中,吐出胸中的濁氣,吸進新鮮空氣,以求長生延年。大約秦漢時已在流行。後來的內丹功夫也十分重視氣息,強調在呼吸中獲得先天之氣以補後天之氣。

五、胎息。即是在呼吸調節達到一定程度時,神氣相結,鼻息若有似無,呼吸似在臍部進行,如同胎兒在母腹中一樣。大約秦漢時已在流行。魏晉以後,逐漸同吐納、導引等方法融合在一起。調節呼吸達到似胎息之狀,成為後來內丹功法的一個重要環節。

六、服食。即是通過服用特定的食物或藥物來求得長生成仙。早在戰國時期就已形成併流傳,在魏晉和唐代曾兩度成為養生的主要方法。服食的對象大致又有兩類,即草木葯和金石葯。草木葯的功效在於補救「虧缺」,就是中醫家們常說的補養元氣、調理五臟、滋養精血、治療疾病的意思。金石藥石因為采自天地之間,古人以類附比認為服金石葯即可長存不朽。

七、起居。即是對人的生活方式和環境要求,包括飲食、言語、作息、穿著、房舍等等,要求取法自然,適應變化,順乎天時地理,以求健康長生。對於起居攝養之道,春秋戰國時期的思想家們多有論述,道教綜合繼承並加以系統化,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頤養生息的起居之道。


推薦閱讀:

《老子》中分量最重的一句
《薩祖煉性歌》淺解
道家養神功法—靜功
道家道德

TAG:養生 | 方法 | 道家 | 道教 | 修鍊 | 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