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17]【收藏夾】

構建面向二十一世紀的中和哲學

摘要:「中」本質上是系統思想,「和」本質上是系統實踐,「中和」是主張多元和諧統一的哲學體系。中和思想在中國有四千多年的傳承和發展,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當然也存在科學性、實踐性不強的問題。傳統馬克思主義哲學是100多年前革命時代的產物,對世界的概括強化了鬥爭性和決定性,不太適應當代中國建設實踐的需要。現代系統哲學是20世紀40年代以自然科學新成果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在科技和經濟領域產生重要影響,但在歷史和社...2017.08.30 11:00從對立統一律到分異合同律

中國傳統哲學很多人並不了解,我認為稱為「中和」哲學比較恰當,中和哲學實際上是系統實踐哲學的早期形態。我們知道馬克思主義辯證法哲學的核心是矛盾律或對立統一律。這實際上只是一個方面,其實馬克思主義哲學還有系統論的內容,我們在革命年代,引進的蘇聯版的馬克思主義哲學過度地強調了對立統一,實質上成為「鬥爭」哲學,與天斗、與地斗,與人斗,現在是和平年代,這種分析問題簡單化的鬥爭哲學已經過時了。我們需要系統哲學,這...2017.01.08 14:06從決定論到非決定論?

長期以來,人們的世界觀都是決定論的世界觀,決定論的信仰,從目不識丁的文盲到學富五車的專家學者們都是如此,這是深植於人類內心的渴望,是固有的。即使在今天,決定論的信仰仍然是許多人對世界的認識方式。 人們普遍認為,世界是可以理解的,規律是可以把握的,世界是連續的、必然的,是完全確定的!我們不能夠忍受不確定的東西,不希望那種模模糊糊、似是而非的認識。我們相信,通過全體人類不停的努力,總有一天我們可以抵達...2017.01.01 11:34中國古代哲學的基本概念:體用

中國古代哲學的基本範疇。體,指本體或實體;用,指作用、功用或用處。這是它們的本來涵義。在中國哲學的長期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一種有體有用、體用一如的思維模式。體用範疇也被賦予了複雜多樣的涵義,但主要有兩種:①指實體及其作用、功能、屬性的關係;②指本質與現象或根據與表現的關係。起源和含義體用二字早就見諸先秦典籍,如《周易·繫辭上》說:「故神無方而易無體。」又說:「顯諸仁,藏諸用」。這裡體用二字已蘊含著後來作...2016.11.11 08:54中國古代哲學的精髓:中和

中和最初是指人的一種處世態度,是中庸思想及和諧實踐的簡稱。《禮記·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大意是說:喜怒哀樂沒有發作時的平靜正常狀態,叫做中;喜怒哀樂情緒表現出來的時候,都恰到好處,叫做和。君子能夠做到中,是天下最大的根本;做到和,天下才能歸於道。君子的中和如果做到完美的程度,天地都會賦予他應有的位置...2016.11.10 14:39孫中山對陽明心學的批判

現在中國興起一股陽明熱,有人甚至認為鼓吹陽明心學是糾正人心,挽救世風的根本。心學是儒學的一個發展階段或分支,與程朱理學相比,它更具有知行合一的系統論和實踐論的傾向,不過心學的知行合一也有局限性,王陽講「一念發動即是行」,有混淆知行的地方,他要求人人「知行合一」、「致良知」,也違背社會分工的歷史趨勢。孫中山曾對陽明心學提出過批判。他在《建國方略》中列舉飲食、用錢、作文、建屋、造船、築城、開河、電學、化學、...2016.11.10 10:05系統實踐哲學三大規律

系統實踐論基本規律。我們可按照系統形成、系統作用、系統變化方面概括:1、分異合和律。系統形成方面的規律,即由不同的要素通過分異合和作用形成一個有機整體。系統由不同要素構成,系統形成過程,也是要素分異與合和的過程。這些要素之間存在量和質等方面的分異,有些要素之間也存在著競爭或對抗。分異合和是系統形成的基本規律。也被稱為自組織湧現律和差異協同律。這一規律與馬克思主義辯證法中的對立統一律既有區別,又有聯...2016.10.27 05:13推薦一本集創新與保守為一體的「好書」

《系統哲學》是烏傑的代表作之一,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於2008年,這本書是他1988年《系統辯證論》的修訂版。這本書又有2014年的修訂版《系統哲學基本原理》。烏傑,男, 1935年12月生,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人,蒙古族。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副主席烏蘭夫第三子。1960年畢業於蘇聯列寧格勒化工學院工程物理系。歷任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副市長、包頭市市長,山西省副省長,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八屆全國人大代表、八屆人大環資委委員...2016.09.22 13:26馬克思唯物史觀的內容

唯物史觀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所在,列寧把它稱之為「科學思想中的最大成果」 ,由此,過去在歷史觀和政治觀方面占支配地位的那種混亂性和隨意性,被極其完整嚴密的科學理論所代替。無疑,隨著時代的前進,唯物史觀也要豐富和發展。發展首先要在堅持它的基本精神、基本原則的前提下進行,不能重新回到被馬克思所消除了的以往歷史理論的主要缺點上去。倒退不是「創新」。唯物史觀又只能在將其基本原則運用到社會歷史實踐中去、運用它...2016.09.07 07:55發展的客觀辯證法之謬誤

楊友成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認為,辯證法的否定之否定規律就是螺旋式前進和上升規律,就是人類社會歷史註定要向人們所嚮往的理想目標發展的規律。其原理可以表述為客觀事物每經過一次否定之否定就會在高一級的水平上回歸自身一次,經過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即新的肯定,事物在新的基礎上重現自身,彷彿是原來事物的復歸,但它不是原來事物的簡單重複,而是在更高、更豐富的基礎上的復歸,是完成了自然發展過程的新事物。摘...2016.09.07 07:43系統論的基本內容

系統論是研究系統的一般模式,結構和規律的學問,它研究各種系統的共同特徵,用數學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尋求並確立適用於一切系統的原理、原則和數學模型,是具有邏輯和數學性質的一門科學。宇宙、自然、人類社會,由於人類設定的參照系不同,而分屬於不同的子系統。如果把世界上所有的存在,劃分為物質與精神世界的話,那麼宇宙、自然、人類社會就通通屬於物質與精神世界這個複雜巨系統。如果這樣來看全宇宙,系統論就是具有哲...2016.09.07 07:28辯證法批判——從辯證法到系統論

焦培民辯證法被稱為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它雖然還有些觀點可以成立,但作為一種哲學體系現在已經過時了,它將被系統論所代替,這個過程從20世界40年代就逐漸開始了,由美國學者開創系統論開始,系統論已經發展為一個龐大的學科群:包括系統哲學、系統論、控制論、對策論、資訊理論、博弈論、突變論、協同論、分形論等等,其內容是豐富遠遠超出了辯證法的概括。系統論興起之時,由於中國還處在內戰和冷戰階段,中國對來自西方...2016.09.06 12:26唯物史觀批判

唯物史觀有三大基本原理:物質決定意識,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其中物質決定意識這一條是最基本的,後兩條是根據這一條推演出來的。馬克思又根據這三大原理推導出來階級鬥爭、階級專政理論。以上都是唯物史觀的基本內容。唯物史觀本質上一種革命史觀和階級史觀,是為某一階級革命和專政服務的,這個本質特徵現已經時代要求顯著不符,我們現在提倡和諧、民主,難道還要繼續宣傳革命、鬥爭,對敵專政嗎?!唯物...2016.09.06 09:02唯物史觀還沒有過時嗎?

唯物史觀有三大基本原理:物質決定意識,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其中物質決定意識這一條是最基本的,後兩條是根據這一條推演出來的。馬克思又根據這三大原理推導出來階級鬥爭、階級專政理論。以上都是唯物史觀的基本內容。唯物史觀本質上一種革命史觀和階級史觀,是為某一階級革命和專政服務的,這個本質特徵現已經時代要求顯著不符,我們現在提倡和諧、民主,難道還要繼續宣傳革命、鬥爭,對敵專政嗎?!唯物...2016.09.05 11:12「物質決定意識」這句話是對的嗎?

唯物主義認為,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決定意識。這是我們重複千遍的教條,實際上這句話充滿著偏頗。世界對每一個人來說,都稱為「存在」,世界=存在。傳統教科書有一句話,物質的唯一特性就是客觀實在性。所以物質也等於存在。問題在於,我們通常講的物質並不是這種含義。化學上和物理學上的物質都是實體的,都是有形態和質量的粒子。這樣的物質是一種存在我們當然要承認。問題在於有的存在並一定是以粒子或實體形式存在,如磁場、聲波...2016.08.31 13:22從辯證唯物論走向系統實踐論

辯證唯物論是二百年前恩格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概括,是對古希臘、黑格爾辯證法和德國哲學費爾巴哈唯物論的綜合。辯證法認為事物包含矛盾,即對立統一,是兩點論。生活中極易使人的思維陷入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思維,造成實踐活動的來回折騰。唯物論強調物質決定論,認為政治、文化是由經濟條件決定的,這一論斷過於強調「客觀規律」,忽視人對歷史的主動性和選擇性,最終導致宿命論。二百年後,這種哲學的名詞的概括和內容都已經過...2016.08.31 10:17馬克思主義是兩個雞蛋的家當

明代文人江盈科在《雪濤小說》中寫了一個故事:都市裡有個窮人,吃了上頓沒下頓。一天他撿到一隻雞蛋,非常高興地對妻子說:「我們有家當了!」妻子問他家當在哪裡,那人舉起雞蛋給妻子看,並對妻子說:「我拿這隻蛋去孵小雞,雞長大了再生蛋,蛋再孵雞,兩年後可以得三百隻雞。把這三百隻雞賣了可買五頭牛。牛再生牛,幾年後可賣到三百金。再拿這三百金放高利貸,三年可得千金。我有了這些錢,就拿出三分之一買田宅,用三分之一雇奴...2016.06.02 10:33


推薦閱讀:

窮則思變的理財哲學
南懷瑾老師講述:中國文化有關「水」的人生哲學
閱與思·詮釋學導論
中國簡明哲學

TAG:哲學 | 收藏 | 收藏夾 |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