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主席緊急與三國通電話:奧巴馬開始心慌了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3月10日應約與美國總統奧巴馬通話,此前3月9日晚他與德國總理默克爾通話,3月4日晚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通話。至此,烏克蘭局勢中關鍵對壘的美俄與調停的德國領導人都與習近平通了電話。

  從習近平與普京、奧巴馬、默克爾通話的措辭差別,可以看出中國雖然對烏克蘭局勢中立,但對烏克蘭局勢仍然有著自己的是非判斷。與認為俄羅斯出兵克里米亞事出有因相比,中國對西方在烏克蘭局勢上的立場頗有微詞。習近平雖然不認同俄羅斯出兵克里米亞,但在整體局勢上更多地偏向普京。

  習近平同普京(Vladimir Putin)、默克爾(Angela Merkel)、奧巴馬(Barack Obama)的談話整體上都分為三個層次,一是中國對烏克蘭局勢的是非判斷,二是回應來電國的求援邀請,三是中國對於國際社會斡旋的態度。在闡述中國對國際社會的態度時,習近平均強調了中方對國際社會斡旋努力的支持,但在表明中國對烏克蘭局勢的是非判斷、表明如何看待來電國在烏克蘭局勢中作用時措辭卻不同。

  在表明中國對烏克蘭局勢的是非判斷方面,習近平3月4日與普京通話時指出烏克蘭局勢發展到今天,偶然中有必然,這與3月2日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秦剛公布的中國認為烏克蘭局勢發展到今天事出有因基本一致。

  中國外長王毅3月8日召開記者會時對烏克蘭局勢也用了「事出有因」一詞。聯繫中國一直強調的烏克蘭局勢背後有著複雜歷史經緯和利害衝突,「事出有因」被認為是中國對俄羅斯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持同情態度。3月3日中國副外長程國平與俄羅斯副外長舉行磋商後,克里姆林宮就曾表示中國對俄羅斯的烏克蘭局勢立場表示理解。

  而在同默克爾通話時,習近平卻指出,當前烏克蘭局勢十分複雜、高度敏感,處理起來需要全面考量和權衡。結合德國在烏克蘭局勢中調停人的地位,習近平指出需要全面考量和權衡顯然另有深意。

  且不說默克爾調停烏克蘭局勢時一般先與奧巴馬通話再與普京的次序反映了傾向性,默克爾同意由美國發起的退出八國峰會籌備工作的行動,在俄羅斯應撤回在烏克蘭克里米亞境內的軍隊,並允許國際觀察員和人權監督員進入該地區問題上與美國觀點一致,就足已經說明了德國在斡旋烏克蘭局勢時的局限。

  更為重要的是,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德國是俄羅斯的第二大貿易夥伴,2013年德國是俄羅斯的第三大貿易夥伴。德國40%的天然氣進口來自俄羅斯,義大利27%、法國23%的天然氣進口來自俄羅斯。整個歐洲與俄羅斯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與美俄雙方貿易額僅佔美國對外貿易額的2%相比,整個歐洲與俄羅斯關係搞僵的危害將不可收拾。

  習近平提醒默克爾處理烏克蘭局勢要全面考量和權衡,實際上是對默克爾站在美國立場斡旋的並不認同,意在提醒德方俄羅斯的關切必須得到正視,各方利益都考慮的斡旋才是公平公正。從這一點看,習近平大有為普京鳴不平的意味。

  在與奧巴馬談烏克蘭局勢時,習近平率先強調了中方在烏克蘭問題上秉持客觀公正態度也是對美國的敲打。習近平沒有提事出有因,沒有敦促俄羅斯撤軍單單強調客觀公正,顯然是對奧巴馬不公正客觀態度的反諷。

  習近平對奧巴馬說,當務之急是各方保持冷靜克制,避免局勢進一步緊張升級。要堅持通過政治和外交途徑解決危機,希望有關各方通過溝通和協調,妥善處理相關分歧,為推動烏克蘭問題政治解決作出努力。在美國輪番公布對俄羅斯制裁、派軍艦前往黑海、調戰鬥機前往波蘭加劇形勢惡化的背景下,習近平的話其實是用不點名的方式對美國火上澆油般升級局勢的反對。

  .

  與和普京通話時認為烏克蘭局勢事出有因,體現對俄方行動的理解相比,習近平與奧巴馬的通話並沒有對美方占絕對優勢的對俄羅斯攻擊點——出兵破壞烏克蘭主權完整表示理解,而是直接表達了對美國在局勢中做法的不客觀。中國對烏克蘭局勢保持中立,對美俄雙方的做派都不完全認同,但是在批美國方面的不留情面反映出中國更多地顧忌與俄羅斯的戰略協作關係,情感上偏向普京。

  白宮在北京時間3月10日晚公布的奧巴馬與習近平通話內容稱,兩位領導人一致同意「專註共同利益,深化務實合作,以應對地區和全球挑戰,從而推動雙邊關係的發展」的根本重要性。在這個前提下,他們肯定了雙方就降低緊張局勢及尋求和平解決俄羅斯和烏克蘭爭端的共同利益。但是中國外交部公布的習奧通話內容,明顯表明了二者在烏克蘭局勢上基本無共識的判斷。

推薦閱讀:

緊急通知?5.1極其罕見的天氣即將來臨,太震撼了,百年難遇!
賈親屬提交死刑停止執行緊急申請,還有希望嗎?賈敬龍案一審判決書/二審裁定書公開
緊急避險的概念和成立條件
廣東省葯監緊急通報!這50批次感冒藥不合格,快扔掉你家的!
緊急提醒!千萬別在手機相冊里存這種照片,有的話趕緊刪!

TAG:三國 | 電話 | 奧巴馬 | 主席 | 緊急 | 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