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柴木老傢具將成為市場新寵

城市化「趕」出老紅木,新農村「踢」去老柴木

  中國古典傢具中的精華——硬木傢具,在明清兩代十分發達,它們用紫檀、黃花梨、鐵梨、老酸枝等優質硬木作原料。當時按生產地可分京式、海式、廣式、蘇式等。但多為宮廷和官府及少數商賈所用。

  有「20世紀傢具之父」之譽的浙江湖州外甥王世襄,以古籍為依據,繼而實地考察,認為明式黃花梨傢具主要產地在江南蘇州、東山地區。

▲清早期 櫸木無束腰馬蹄腿架子床

  香港的伍嘉恩女士,經營明式黃花梨傢具20多年,客戶遍布全球。在她的近作《明式傢具二十年經眼錄》一書中,詳細繪製了一份「中國明式傢具分布圖」。圖上顯示,明式黃花梨傢具大都分布於京杭大運河由南延北沿岸,其中杭州灣兩岸集中在嘉興、海寧、杭州、紹興和寧波。在她細解的分布點上,湖州地區僅有南潯一地。據多年經營古傢具的湖州一些業內人士介紹,南潯之外,湖城、菱湖、長興等地,雖曾出有明式黃花梨製品,但以小件居多,難得有書櫃、書案等大件現身。

  和江南很多富庶地區一樣,湖州明清以來的老傢具,最為尋常百姓熟悉的,是酸枝又稱老紅木之蘇工傢具。資料表明,雖清代早期已有老紅木傢具出現,但多延續明朝的傳統樣式和風格,也即「明式」。規模興盛,是在清中期以降。與明式傢具秀麗簡潔、豪放規整等風格不同,包括老紅木在內的清代傢具,以富麗、豪華、穩重、威嚴為準則,多結合廳堂、卧室、書齋等不同居室進行設計,分類詳盡,功能明確。

▲清18世紀 櫸木方凳

  近些年,因為紅木吃香,湖州城東至南潯318國道沿線,湧出數十家新紅木家私生產企業。但在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初的城市化潮流中,它們的命運是十分「不待見」。因為時尚潮流,許多遷新居的人,要「一切都要新」,喜歡新沙發、組合傢具,搬遷時視「過時」、「累贅」的老紅木傢具,從老屋「趕」出後,旋即被先發地區上海、蘇州等古董販子風聞而花小錢喜購而去。它們僱傭船隻或貨車,在浙江德清城關、新市,長興至湖州的太湖沿岸鄉鎮,南潯、練市、菱湖等明清富庶地區、古鎮,大量以地攤價批量購走,然後在大都以數倍數十倍的差價售出,人稱「吃仙丹「。湖州一位吳姓古玩經營者說:「上世紀90年代初,從我手裡出去的老傢具,也不知幾貨車,大都是老酸枝,蘇工,細路子。」近些年,等湖州許多人「醒來」,老紅木傢具「大勢已去」。

▲清 櫸木四齣頭官帽椅

  而現在風行一些企業家、經理辦公場所的新紅木傢具,相較與老紅木傢具,各方面差距「不是一點點」。歷史、藝術、科學價值不去說,單是材質一項,已有千丈之別。清朝到民國的老紅木用材,主要來自泰國、印度、寮國、柬埔寨以及我國福建、廣東、雲南等地,其最大的特點是紋理清晰,質地細膩,製作時結合粗細、花紋,好中選優;而今日的新紅木,原料多來自巴西、非洲等,材質較粗、髓性差,有來自越南、寮國的,以品質較低的「花梨」經處理冒充「酸枝」。

  就在湖州城鎮的以老紅木為代表的優秀古典老傢具「長腿跑走」之時,湖州鄉村的柴木老傢具,還大數量積聚。這些材質低於紫檀、黃花梨的柴木,包括櫸木、柏木、銀杏木及其它雜木。

▲17世紀 榆木羅漢床

  但近些年,伴隨著新農村建設的如火如荼,它們中的絕大多數,也因住房改造、搬遷,被清理出來。因為經歷了百餘甚至數百年的家居之用,它們大都有不同程度的「缺胳膊斷腿」,故在喬遷新居時,主人家對這些從舊宅清出的老傢具,或拆散,或砍碎後「踢」進灶膛,一把火燒了。只有很少一部分,這些柴木老傢具中的精華,被一些走村串戶「刨地皮」者以眼尖與滿意出價,搶救收羅而出,進入古傢具經營者的店鋪或老傢具愛好者的家門。 

 

櫸木成為老柴木,紅火的「領頭雁」

  南櫸北榆,蘇工晉作。中國古代傢具,除了紫檀、黃花梨、酸枝木等名貴木材,民間傢具採用最多的還是常見的材質,一般稱之為柴木。江南地區的柴木傢具料以櫸木、柏木、銀杏木、樟木、楠木等為主。

▲明晚期 榆木螭龍紋大翹頭案

  明朝中葉以來,在長江中下游江南地區,民間就地選用盛產的櫸木為傢具用材,大量製造日常生活用傢具,給中國傳統傢具帶來了一次開創的機遇。

  櫸木,江南人也常書寫為「椐木」,木材質地堅緻,色澤明麗,花紋優美。在蘇州、松江一帶,還把這類木製的傢具稱為「細木傢具」。櫸木,實是硬木的一種。就其傢具製造歷史而言,先於明式中的黃花梨、紫檀等,且從明朝中葉一直持續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

  湖州傳統文化愛好者「吟嘯閣主」,興趣廣泛,浸淫古董有年。說起以櫸木為代表的老柴木傢具,「吟嘯閣主」認為:「價格低廉,卻有著樸實大氣的本真之美。」他認為,近年隨著百姓居住條件的改善,古傢具的收藏也應運而生。「2008年底金融危機時,我偶然涉足網路淘寶,眼界大開,發現古傢具價格與樣式的挑選餘地很大。」「去年以來,柴木傢具熱銷。上海顧姓賣家,業餘販售蘇工櫸木傢具,品種繁多,非常熱銷,每次上貨都會吸引大量買家的『圍攻』,爭購時速甚至於到了以秒而計的熱鬧程度。」 

▲明末/清初期 榆木畫案

 

柴木老傢具緣何這兩年走俏?原因多個方面。

  柴木老傢具不但好賣,這兩年以來,價格明顯走高,而且十分堅挺。湖城余先生去年裝修新房子前,購置了幾件清中期至民國的柴木老傢具,幾天前請行家一番評估,結果樂滋滋:一張有冰裂紋腳踏的民國櫸木寫字檯,購時價900元,今春市場價已達1800元;一張清晚期櫸木太師椅,購價2600元,今市場價3800元;一張清中期扶手太師椅,購價1600元,今市場價2500元。春節上來,余先生想在客廳置張明式圓台桌,新近好不容易訪到半隻清中期蘇式櫸木拼圓台,銷售者開「朋友價」,最低5000元,而就在5年前,這半隻價格也只要2000—3000元。

  「老柴木傢具,不但能夠保值,而且能年增值25%—30%」,顧儀偉說,「形制獨特、品相完好的櫸木老傢具,漲幅還要高。柏木在學術界評價很高,做工精巧的蘇作明式柏木、銀杏木,年份長的在當下的古傢具市場也表現不錯。」

▲清早期 圓包圓核桃木長條桌

  古傢具在中國再度興起,最主要是文化的因素。儘管老柴木傢具相較紫檀、黃花梨等,材質上遜上一二籌,但作為傳統文化的一種載體,它們通過形體結構、線條紋飾、雕工、功用等顯示而出的文化精神形態是同等的。明式傢具的簡約、秀美、大氣,蘇工的精巧、細緻,華貴的紫檀黃花梨呈有,江南尋常百姓家的桌椅上也呈有。國家經濟的發展,人們居住條件的改善,民族文化精粹的活力再現,使得老傢具的價值再放光芒。紫檀黃花梨近拍賣價已屬天文數字,老柴木的價值也跟進漲高。說起老櫸木,「苕上耕夫」認為,蘇式柴木老傢具「藝術性不差。而且造型更加靈活。作為投資,我認為也是值得的。」為此,他近年來已花去10萬購置。

  老傢具資源日益減少,數年後將要枯竭,是古傢具經營市場普遍感受。「新農村建設中,有80%—90%的老柴木傢具被拆、毀。5%被留著自己用。只有5%被跑地皮者收入市場。」顧儀偉說,電視等媒體「尋寶」、「鑒寶」類節目的熱播,「警醒」了一些家有老傢具者,加之祖傳的老傢具上積澱著家人的情感,他們一般也就不賣了。「除非家中父母去世,子女分家,一件老桌子沒法劈幾瓣,只好賣掉,以便分錢。」5年後,大規模的新農村改造基本結束,「貨源」因此不再有。

▲清18世紀 柏木嵌癭木方形炕桌

  改革開放這些年,城市化這些年,使一些城鎮居民感覺到,家居所用,還是實木傢具好。低碳、原生態、結實耐用……而中國古典傢具,更因為承載文化,添置於現代裝修中能彰顯古典文化、映襯現代文化,故受到越來越多熱愛文化的消費者的青睞,由此,對古典傢具的購置慾望,較以往大大強勁。而許多老傢具,一旦被收藏者購置進入居家,就不大「吐出」再入市場。老紅木傢具本來就量少價昂,柴木老傢具也因供給量逐年減少,由此,老傢具越來越俏。

  行家認為,柴木老傢具好辨認。因為價格相對於紫檀、黃花梨等便宜得多,所以新仿、做舊的很少,最多是經過一點整修。而紅木傢具不屑說新紅木生產廠家很多,市面上做舊的仿品、贗品也很多,一般人很難辨識。「與動輒上萬的老紅木相比,一兩千、小几千元就能『搞定』的柴木老傢具,成為工薪愛好者的首選。」以經營者顧儀偉的保守估算,目前湖州城鄉收藏、購買、營銷古傢具的人數「肯定超千」。

▲清中期 柏木有束腰霸王棖馬蹄足方桌

  60歲的老林即將從湖州一家企業退休,說起來他已有近20年「百相『老東西』的歷史」,老傢具是他收藏的一項。退休後他準備也搞點老柴木經營。他分析以櫸木為代表的老柴木傢具會越來越受寵,原因還在於新櫸木傢具生產的「受控」。「我們這裡雖然是櫸木生產地帶,但能做傢具的櫸木用材,至少要生長100年以上,而生長了百年以上的老櫸木樹,因為已歸入『古樹名木』,不能隨便砍伐,所以等於是沒有新製作的櫸木傢具問世。這樣的話,新的無以為繼,老的越來越少,只要經濟發展,柴木老傢具的價格還要上升。」

編輯:明清傢具之家

文章來源:網路


推薦閱讀:

傢具的環保標準
非洲花梨木的傢具為什麼很臭,時間久了會自然消除么?
傢具擺放位置要合理 沙發擺放占客廳25%最好
橡木實木地板如何選擇,國澤地板廠家直銷

TAG:市場 | 傢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