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學佛答問 — 早晚課

學佛答問 —早晚課 · 彙集本

1

早晚課 · 彙集本

問:弟子學佛十餘年,初持《金剛經》,後誦楞嚴咒,且曾在佛前言明盡形壽奉持。現為一門深入故,想改為早晚課都念《彌陀經》,請問是否可以,又早晚課時是否要加念《心經》及大悲咒?

答:早晚課都念《彌陀經》最好,這是專修專念。《楞嚴經》大勢至菩薩講「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早晚課是不是要加念《心經》及大悲咒?如果專修的話,可以不必加這些經咒進去。《心經》及大悲咒應當放在日常生活當中。《心經》是觀空,你真正能看得破放得下,就是受持《般若心經》。大悲咒就是大慈悲心,見到一切眾生有苦難就全心全力幫助他,捨己為人,那就是大悲咒。如果你做不到,天天念這個咒沒有用處。蚊子來咬你,一巴掌打死,哪有大悲心?大悲咒就白念了。所以念大悲咒為什麽不靈?沒有大悲心。念《心經》不靈,沒有看破,沒有放下,諸位明白這個道理就好。

佛學答問 新加坡之七十四 2005/1/12

問:居士專念經而不做早晚課行不行?

答:行,念經就是早晚課;你早晨念一部經,晚上念一部經,這就是早晚課。各人早晚課有不同的做法,不一定要用寺廟裡面的課誦本。寺廟課誦本是他們道場在一起共修,我們自己修行不必,愈簡單愈有效果。你看有人他連經也不念,他就念佛號,早晨念一萬聲佛號,晚上念一萬聲佛號,他的功課就圓滿了,真正求往生,都會很有效。

學佛答問 香港之七 2005/5/20

問:在家居士早晚課是否要穿海青?

答:穿海青很好,你不穿也行,這是不強迫。海青是中國古時候的禮服,在大庭廣眾之下要求整齊,一定要穿海青,不是在大的典禮,居士不穿海青沒有關係。

學佛答問 新加坡之七 2000/8/3

問:平時於家中衣著較隨便。如於家中做晚課,穿著一般居家時服裝,甚至就寢時的服裝,是否如法?

答:不如法。一切都要從恭敬中求。你家裡有客人來,你還要穿上像樣的禮服,何況我們面對佛菩薩、面對鬼神?總得要有禮貌。這是不能夠疏忽的。能穿海青,這是最好,海青是中國古代的禮服;不穿海青,平常我們家裡有貴客來時穿的服裝也行。至少也要是一般便裝。如果穿睡衣,不好,這是很沒有禮貌。

學佛答問 香港之四十二 2006/7/28

2

早晚課 · 彙集本

問:每天所定功課,因這次來新加坡,或者是打佛七,沒有完成功課,請問如此可否?

答:你每天定的功課,現在參加佛七完全依照念佛堂裡面的儀規去做,你的功課沒有中斷,你的功課並沒有缺乏。如果你打佛七,你平常的功課還要另外找個時間去做,你的佛七當中就夾雜,你佛七的效果就收不到。所以功夫應當用在得力之處,應當要求效果。無論做什麽功課,縱然法門不相同,方式不一樣,必須要曉得,方向跟目標是不會改變的。決定是求「戒定慧」。離開戒定慧,那是魔法不是佛法。戒是我們心地清凈;平等心是定;慧就是覺而不迷。《無量壽經》的經題,「清凈、平等、覺」。不管哪個法門,這是修行的總目標、總方向。

我們用功,自己反省,心一年比一年清凈,一年比一年平等,一年比一年有智慧,你的功夫得力了。如果你反省檢點,月月都有進步,非常好,你這一生決定有成就。如果你每一個禮拜都有明顯的進步,恭喜你,你肯定往生,往生決定不是在中下品,你決定是上輩往生。我們用這個來檢點自己,就知道自己走的路有沒有走錯。

學佛答問 新加坡之四十八 2000/12/28

會集本有沒有必要?有必要,沒有必要誰做這個事情?會集本是集翻譯之大成,因為你要是讀五種經本,份量太多了,不容易,把五種本子會集成一本,這不是很好嗎?所以,最早作會集本的是宋朝王龍舒居士。你要說王龍舒居士作會集本有錯誤,龍舒居士是站著往生的,你看《凈土聖賢錄》、《往生傳》上都有他,他如果是做錯了事情,破壞佛法,他就不會往生,人家是站著往生。

清朝末年,魏默深居士第二次作會集本;民國年間夏蓮居居士是第三次。後面的會集本比前面的會集好,前面有些缺失,後面全部都補起來了。所以你念這一本,等於把五種原譯本統統念到,你說這個多好,多方便!所以各人喜愛,你不喜愛這個本子,你不必去攻擊別人,攻擊別人是錯誤的。你要攻擊我弘揚會集本你就錯了,你應當攻擊夏蓮居,他會集的,你要去攻擊他,你怎麽能找我的麻煩?

又何況我這個會集本是老師傳給我的,我們做弟子的一生依教奉行,老師把這個事情交給我。他老人家在台灣曾經講過一次會集本,會集本序文很長,是梅光羲作的,梅光羲是李老師的老師,所以我們是有法脈相傳的。夏蓮居是我們老師的老師,我們講祖師,我們有一脈相承。那本子又這麽好,如果要是不傳,我們做弟子的人怎麽講也講不過去。跟這個沒有關係,他可以批評,我們不可以。如果我們要是不做這個事情,也像他那樣,他馬上給我戴帽子,「背師叛道」,那還得了嗎!所以不管怎麽罵,我們總是尊師重道,沒有做背師叛道的事情,所以各人的立場不相同。

佛法是圓融的,不但佛法,任何一個宗派不同學習的方法不可以毀謗,其他宗教也不可以毀謗。為什麽?你一定要懂得,佛菩薩度眾生是隨順眾生的根性,應以什麽身得度就現什麽身,應以什麽法得度他就講什麽法,佛沒有一定的形相,也無定法可說。所以說這些話的人心量都窄小,而且見識不廣。好在這樁事情現在中國政府擺平了,我看國家宗教局出版了一部《凈土五經》,《無量壽經》就用會集本,這國家承認了。現在他要去罵葉局長去,不能罵我,罵國家去,國家為什麽要提倡這個本子?

學佛答問 香港之十七 2005/9/30

現在在中國大陸,有一些出家人,極力反對夏蓮居居士的會集本,說那是居士會集的,決定是錯誤的,決定不可以採用。《普賢菩薩行願品》是居士加到凈土三經後面,也應該廢除,「居士乾的,我們不能相信」。哪有這種道理!居士成佛的人很多,出家人墮地獄的不少,問題不在出家、在家,他是不是真修行人?問題在這裡。

世尊對於末法時期的現象早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居士能不能講經說法?釋迦牟尼佛那時就表演給我們看,釋迦牟尼佛天天講經,同時維摩居士也天天講經。維摩居士講經如法不如法?釋迦牟尼佛讚歎,不但讚歎,而且還派遣他的大弟子舍利弗、目犍連這些人,常常到維摩居士座下聽經,對維摩居士的禮敬跟對佛沒有兩樣,頂禮三拜,右繞三匝。你去看經,經上都有。不論男女老少,他升座講經是代佛說法,比丘、菩薩一定要頂禮三拜,右繞三匝。他不去讀這些經,有什麽法子!完全憑著自己的意思來排斥,這是錯誤的。我們遇到這些現象,避開就好。佛法決定不與人爭論,爭論就不是佛法,他說他的,說累了他就不說了,公道自在人心。聽他的,捨棄念佛法門學他的,那是個人的因緣不一樣,我們自己清楚,堅定不移,一心向道,這樣就好。

學佛答問 新加坡之七十四 2001/5/2

我們善根福德都不足,要培植,天天親近佛菩薩,唯一的親近方法是讀經,明理,依教奉行。

居士亭


推薦閱讀:

《弟子規》心得分享之四十六/學佛基礎/先學做人
益西彭措法師:凈土聖賢的傳記(六)--學佛網
學佛的體會二 第五集文字
藥師佛總攝十方凈土文--學佛網
凈土法門:無量壽經科注第四回學習班(第195集)--學佛網

TAG:學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