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冬天養生保健知識

  冬季養生,中醫名詞。中醫認為冬季是匿藏精氣的時節,冬令進補以立冬後至立春前這段期間最為適宜。冬季養生主要指通過飲食、睡眠、運動、藥物等手段,達到保養精氣、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目的。冬季氣候寒冷,寒氣凝滯收引,易導致人體氣機、血運不暢,而使許多舊病複發或加重。特別是那些嚴重威脅生命的疾病,如中風、腦出血、心肌梗死等,不僅發病率明顯增高,而且死亡率亦急劇上升。所以冬季養生要注意防寒。

  冬季,人體陽氣收藏,氣血趨向於里,皮膚緻密,水濕不易從體表外泄,而經腎、膀胱的氣化,少部分變為津液散布周身,大部分化為水,下注膀胱成為尿液,無形中就加重了腎臟的負擔,易導致腎炎、遺尿、尿失禁、水腫等疾病。

一、幼兒冬季養生小常識:

  合理穿衣,隨時增減。有的家長給小兒穿衣過多,孩子稍有活動,汗水把內衣濕透,而小兒不會表示需要更換內衣,只能憑自身的體溫把濕衣暖干,天天如此,容易傷風感冒,對健康不利。同時應隨氣候變化而增減,在活動前或進入有暖氣房間時應脫去外衣。

  夜間蓋好被褥,家長或保育員應勤查看,幼兒登被褥時及時蓋好,以免孩子著涼。不然,常會引起其它大病發生,如肺炎、心肌炎、大葉性肺炎、急性腎炎。

  注意保持幼兒寢室活動場所良好的環境條件,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特別是長時間生活在門窗緊閉、有暖氣和空調環境下的孩子,空氣不流通,不利小兒的健康。在有空調的環境中,應視情況調節室內的濕度。

  冬季天氣寒冷,幼兒需要的能量和熱量也相應增加,因此應增加些能量高,熱性的食物。如肉類、魚類、家禽類、乳類、豆類等等。此外也要注意補充紅棗、紅豆等健脾補血的食物。

  冬季還要保證幼兒的飲水量。水是人體新陳代謝必不可少成分。幼兒代謝旺盛,需水量大,每節課後都應組織幼兒喝水,個別特異性體質的幼兒還要視情況增加飲水的次數。

冬季幼兒也要進行適度的運動和鍛煉。鍛煉可增強幼兒體質,增強自身免疫力,才能抵禦病抵禦病原體對機體的侵蝕。

1.冬季要讓幼兒多搓手

  孩子的血液循環多欠佳,一旦氣溫低於10℃而又缺乏運動或有效的保暖措施時,很容易在手指、手背、足部、耳廓、面頰等部位出現凍瘡。常搓手,一方面可以藉助摩擦生熱來增加局部的溫度;另一方面還能加速血液循環,從根本防止凍傷和凍瘡。

2.益智

  搓手不僅能使手指更加靈活自如,而且由於手部有眾多的肌肉、關節,它們的運動都要受大腦的指揮和調控,所以搓手能強化手、腦的反射,大腦也會越用越靈。

3.防感冒

  經常搓手能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預防感冒。雙手拇指的根部在醫學上稱之為「大魚際」,是治療呼吸道病症的有效部位,該處脈穴豐富,刺激它能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強化面部「三角部位」和咽、鼻、喉及上呼吸道抵禦感冒病毒侵襲的免疫能力。

 4.強化動手能力

  搓手運動不僅是5個手指的活動,腕、肩及肘關節也要同時參與,是一項複雜、精細的運動,可涉及肩部、臂部、手腕、手掌和手指等30多個大小關節的50多條肌肉,經常搓手無疑就是在發展孩子的手功能。

推薦閱讀:

什麼條件的女性生完孩子後身材不會走樣?
魔術揭秘(1)-幾分鐘網生活百科
極端加班長度與頻率(如建築設計行業)下,如何紓解心理壓力?
獻血真的像宣傳的那樣有百利而無一害呢?
瑜伽(4)-幾分鐘網生活百科

TAG:生活 | 生活百科 | 知識 | 養生 | 保健 | 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