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出行、UBER優步、神州專車APP競品分析

一、概覽

1.產品名稱

2.選擇理由

(1)打車軟體日漸進入人民生活,以上三款軟體是目前我國叫車軟體中的領航者,在應用市場和搜索引擎數據排行來看也是目前我國叫車軟體的TOP3。

(2)以上打車軟體都具有類似功能和產品模式,滿足競品分析的要求;

註:由於「UBER」和「神州專車」都是以專車模式,為了分析產品的近似性,故本篇分析涉及「滴滴出行」部分主要以滴滴快車為主。

二、市場現狀

1.行業綜述

隨著城市生活節奏的日益加快,城市生活人數逐步增長,人民出行問題日益突出,公交擠不上的同時,經常在路邊等半天也打不到一個車的情況也是司空見慣。最早的打車軟體代表有英國的Hailo、美國的Uber和以色列的GetTaxi。在我國,2012年8月,快的打車在杭州上線,同年9月滴滴打車在北京上線。2014年1月,滴滴打車入駐微信平台,快的打車接入支付寶平台,兩家迅速成為行業佼佼者。2015年2月14日,滴滴打車與快的打車進行戰略合併為「滴滴出行」。UBER優步雖屬於國際化公司,卻是在2014年4月才進入中國,最初試點滬、廣、深三個城市。神州專車是國內領先的租車連鎖企業「神州租車」推出的打車軟體,2015年1月上線,是三款軟體上線最晚的。

2.應用市場

下載量排行(AppStore):

(註:以上數據來自「應用雷達」的蘋果應用市場排行對比)

該對比圖可靠性僅作參考,說服力不大,移動端APP在蘋果應用市場刷下載量已經是業內慣用的伎倆。不過根據我國市場現狀來看,這三款軟體分別在市場佔有率的排名在此數據圖中顯示的還是比較靠譜的。

目前軟體排名第一的滴滴出行首席發展官李建華上個月表示,2016年1月滴滴全平台的GMV(凈收入)首度突破8億美元,同時,滴滴1月份新增專車快車用戶超過1000萬。

三、競品分析

1.產品定位與優勢分析

滴滴出行:定位打造智能出行平台,服務社會多類型人士,目前已打造為綜合性出行軟體。旗下分別有專車(面前中高端商務人士)、快車(大眾群體出行)、順風車(環保節能的拼車)、巴士(企業客戶)、代駕(車主群體)、試駕(欲買車用戶)等六大出行服務,可謂為目前常見的多種類型人士提供了個性化的出行服務。它服務範圍較廣,目標性強,由於是由前身為兩大強者的「滴滴打車」和「快的打車」合併,又佔領了「移動互聯網兩大王者APP—支付寶和微信」平台領域,支付寶和微信上均可點擊滴滴出行進行叫車業務,可不用專門下載「滴滴出行」APP,故市場佔有率和影響力目前排名第一也是無可厚非,軟體競爭力較另兩款來說的確屬於實力強悍。

UBER優步:定位於全球即時用車軟體,現已覆蓋了全球63個國家,344個城市,旨在為大家提供更安全、更舒適的出行方式。旗下分別有:人民優步(普通型轎車)、優選轎車(商務型轎車)、順風車(拼車業務)。由於是美國的科技公司,它國際化程度較廣,比另外兩款軟體來說,離開大陸範圍也是可以正常使用的。另外,它也與我國目前地圖軟體APP王者—「百度地圖」合作,百度地圖裡面亦可呼叫UBER業務,為順應我國市場,也開通了支付寶支付方式。UBER在管理訂單方面與滴滴不同的是,它是由系統自動「派單」,分派給附近最近的空閑車輛,不會出現客戶叫車一直沒有車輛應答的情況,方便程度大大增加。

神州專車:定位於「專業車輛,專業司機」的B2C運營模式,車輛均為來自神州租車的正規租賃車輛,並和專業的駕駛員服務公司合作,有百萬安全保障。該服務覆蓋我國60餘個城市,提供:立即叫車、預約叫車、接送機等服務,車型包括普通、公務、商務、豪華等。它主打「安全」,重磅推出「五星安全計劃」,從司機保障、健康保障、技術保障、隱私保障和先賠保障五大方面保障乘車人的安全,全面推動專車市場的安全標準升級。

2.功能展示分析

基本功能實現流程圖:

流程說明:

1.三款打車軟體的基本主流程的差別不算很大,由於滴滴是司機「搶單」形式,故增加了需要等待接單和添加小費的流程,而其他兩款則是公司「派單」形式,則不需要上述選擇。

2.Uber沒有預約用車的功能,此外,因UBER註冊賬戶後必須綁定信用卡或者支付寶賬號,故不需要用戶選擇支付,直接由系統後台扣款後以簡訊或者郵件方式告知用戶詳情。

3.產品結構圖:

滴滴出行:

UBER優步:

神州專車:

不同的經營模式,使得產品流程部分出現了一定的差別。從三款的結構圖可見,UBER的結構最簡單,用戶從呼叫到用車完畢步驟很少。神州專車的預約功能上有重複的部分,需要精簡。

4.商業模式:計費規則分析

補充說明:

1.從以上價格表來看,滴滴快車和UBER的價格基本相似,UBER的路程費用稍微高一點點但不算明顯,不過是因為「派單」形式可以保證用車的穩定性。

2.只有滴滴快車在3分鐘無司機搶單後,目前施行有「慢必賠」(無人接單時,每次賠償3-5元不等抵用券),但會提示是否加小費,小費5—20元隨意選擇,不強求。

3.雖然神州專車的價格是有起步費的,各項收費也是比前兩款高的,但是神州專車車輛的質量和服務是比前兩款用車普遍較高,神州專車車內提供免費WIFI、充電器、雨具等客戶關懷用品,車輛基本也是目前市價15W以上,車齡3年以內的。而其他兩款的普通車型的車輛質量和服務稍微較弱一些。

4.優惠上面來說,滴滴出行因為開通服務類型數量比後兩款較多,經常會時常贈送客戶優惠券或現金抵用券;UBER也是會經常不定期全天分時段給予乘客車費不同比例的折扣;神州專車一直是有「充X送X」的充值優惠折扣,目標在於想培養固定會員制,不過偶爾也會和媒體合作散發乘車優惠券。前段時間的價格戰硝煙暫停數月後又開始了,最近筆者每天都能收到打車軟體的全單打折和送現金券的推送,市場競爭如火如荼。

5.視覺&交互設計:

分析說明:

(1)從產品界面來看,UBER和神州專車的頂部TitleBar都有顯示品牌名,而滴滴出行只是一個LOGO。界面增加顯示品牌名有利於增強用戶內心的品牌影響力,如果只是一個LOGO,往往用戶打開後感覺自身處於什麼軟體上感受不明確。

(2)Uber 的界面也是比其他兩款簡單,用戶可以直接一鍵點擊「立即叫車」,就可以等待接駕(如果定位沒錯,這種情況較少),屬於美國科技類公司的產品的普遍現象,會以「簡單、傻瓜式」為基準。

(3)滴滴出行頁面下方有個「+」加號,熟悉的人會知道是用於設置預約按鈕的,如果不常用的話,這個按鈕卻會讓人不是一眼就能明白的功能,個人認為不如把「+」號直接變成「預約」字元的按鈕會清晰許多。此外,滴滴的功能的確是較多,頁面內容較複雜。

(4)神州專車頁面下方的有三個按鈕,但上手操作發現其實「預約叫車」和「接送機」完全可以合併成一個按鈕,都是預約功能的,只是「接送機」可以填寫一個航班號,把「航班號」設置成非必填不是更好?其實最好建議可以設置為一個按鈕,進入後多一個預約設置,不點擊的話就是立即叫車,頁面會更簡潔、舒適、易用。

四、總結與建議

最後再來看這三款軟體目前的百度搜索指數:

1.滴滴出行:

滴滴出行在下載量、軟體排名、搜索趨勢等數據上都是稍微領先的,但也歸因於它是目前三款軟體中功能選擇最齊全的,導致涉及的用戶量大,佔有率高。功能上看,滴滴的功能豐富,可滿足多種人群的出行需要。日前新開通了「計程車敬老版」服務,創意新穎,為老年人出行提供服務,以用戶角度出發,滿足用戶需求。除此之外,滴滴公司背景實力雄厚,已完成多輪融資,包括中信產業基金、騰訊集團等,並且去年已從上海市交委得到了我國第一張專車平台的資質許可。

建議:

1、功能的豐富都融於一款軟體,看似方便滿足多種的同時,卻給很多人增加了學習的成本,未能體現軟體的智能型和易用性。大多數用戶出行是只會選擇一種車型的,今天坐普通快車明天坐豪華專車的人數基本可忽略。以用戶為服務理念,不妨採用個性化形式,界面的「計程車、專車、快車……」都可變為用戶可自定義的項目,比如我平常就坐計程車和快車,那麼用戶可以設置頁面頂端就只有這兩種,如果意外需要其他服務,再去設置裡面增加即可。

2、可以考慮像支付寶一樣,給每一位用戶購買乘車意外出行險,出行安全始終是最重要的。滴滴客服雖回答目前是有的,但能不能在軟體裡面增加「我的保障」一欄,讓用戶眼看為實,增加產品可信度。

2.UBER優步

UBER優步是美國的國際化公司,在美國已經發展的較為成熟,但目前在我國市場上看,還稍遜與滴滴出行。功能上,UBER主張簡單、傻瓜式,上手操作簡單,學習成本很低。「派單」的訂單形式也保障了用戶用車的穩定,雖目前在我國的服務車型較少,但也基本能滿足大眾和商務這兩種普遍人群的使用。進入我國兩年不到,已和滴滴勢均力敵。在泰國,UBER已經開通了摩托的服務,如果以後考慮引入到中國三四線城市,結果拭目以待。

建議:

1、可適當增加與用戶的交互內容,保留傻瓜式的一鍵叫車功能無可厚非,可考慮增加用戶關懷,比如考慮某些人群,提供特色服務。

2、運營上,目前廣告和社交平台活動較少,可以考慮和國內大型的社交平台或媒體合作,以發放優惠券或者其他形式,增強用戶量和品牌影響力。

3、客戶服務上需要加強,目前軟體和網站上找不到明確的計價規則,客服也只能郵件溝通。對於美國人的生活模式,中國大多普通人群不愛郵件交流,最好能增加電話或者在線諮詢處理平台。不然一些小問題的出現,因為會員關係不能及時處理好,會損失用戶量。

4、支付方式較為單一,期待開發更多一點的支付方式,不僅僅是目前的信用卡和支付寶。

3.神州專車

定位於中高端商務人群,提供更舒適、安逸的出行環境,服務的質量上是與前兩款有所區別,經營模式B2C模式與前面的C2C模式也是不同的。服務質量處於高平台的同時,價格也伴隨提升了不少,導致用戶類型有一定的選擇性,沒有親民性。日前有開通「孕媽專車」服務,為國內中產以上家庭提供關愛型出行服務,創意有亮點,用戶關懷度高。

建議:

1、產品功能上可以考慮更簡約一點,合併一些近似的功能按鈕。

2、B2C模式導致目前除北上廣深大城市外,車輛覆蓋比例較少,一些城市普通地區(非繁華也非偏僻)都需要10-20分鐘等車接駕的時間,可以考慮是否開通C2C模式,或者增加車輛數量。

3、增加優惠項目,帶動用戶量增長。可以考慮與某些大型互聯網公司合作,互利互惠,畢竟滴滴有騰訊和阿里,優步有百度,神州還是主要靠自己,實力不算強大。


推薦閱讀:

關於網約車新政,你們吐槽的姿勢基本不對
為什麼這次我認為滴滴做錯了
滴滴代註冊的黑幕
吃貨出行指南:滴滴大數據告訴你去哪兒吃

TAG:滴滴出行 | 出行 | 競品分析 | 專車 | 神州專車 | 滴滴 |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