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教師要有追問的習慣

教師要有追問的習慣

(2011-11-27 12:00:07)

轉載

標籤: 教師處理問題要努力培養追問的習慣深入探究專業診療校園 分類: 博主原創作品

記得自己初為人師之際,面對學生中出現的各類問題,常陷入和現象作鬥爭的泥潭,總幻想擁有一招制勝之術。偶爾遇著問題果然迎刃而解,便以為學到「真經法寶」和真理在手。而對於今天的我來說,已經擺脫了曾經的認知衝動,遇事總喜歡追問「為什麼」,哪怕問題已然得到圓滿解決,自豪驕傲的同時,也會在心裡問上一句「為什麼這樣處理才有效果?」或許正是有了追問的習慣,方能讓我在教育教學工作中不斷進步與提高。

在我們今天的學校生活中,學生厭學恐怕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都無法迴避的一個問題,且呈日益擴大之態勢。倘若我們只滿足於苦口婆心地向這類學生灌輸「好好學習」的道理,恐怕並不能順利引導他們重歸學習正途,因為這樣的道理在他們而言早就耳熟能詳。作為教師特別是班主任,要針對每一個具體厭學的孩子追問「為什麼他(她)會厭學?」有了探究的慾望,並付諸於實際行動,或是和他們推心置腹談心,或是帶著疑問走進他們的家庭,或是認真分析他們的作業和考試,或是仔細觀察他們日常交往的圈子,你就會知道厭學的原因在哪裡,有的是在學習上從來體驗的都是挫折感,有的是家庭環境妨礙了正常的學習,有的是學習欠賬過多進而「破罐子破摔」,有的則是「近墨者黑」的犧牲品等。明確各自不同的原因,為師者有針對性提供指導與幫助,或許能夠重新激起他們學習的興趣。

其實,在面對每一個擺在我們面前的教育問題時,教師既不應該過於迷信自己的主觀認知,也不必急於通過自己一廂情願的行動以謀求問題得到迅速解決,依愚之見,有必要追問「為什麼」,王曉春老師也曾作這樣的這樣開導,「教師遇到一件事情,一定要刨根問底,假設多種原因,一個一個排除,最後鎖定的那個原因一定能能夠較好地解釋所有的疑問,合乎邏輯,這才接近於正確答案」。解決學生厭學問題該當如此,學生違紀屢教不改、迷戀網路遊戲成癮、男女學生相處異常(恕我並不認同早戀一說)、師生關係緊張對立、班風不正學風不濃、小團體盛行影響班級穩定等,何嘗又不是這樣呢?

王曉春老師感慨「我們的師範教育失誤就在於,既沒有培養學生問為什麼的習慣,也沒有告訴他們一些最基本的診斷知識。」於是,遇到出現在自己面前的諸多問題,便有不少人不想去探究,或者是不能正確地探究。作為具有專業技術職稱的教師,我們應當以此時刻警醒自己,既不迷信傳統經驗,也不輕信主觀判斷,要在培養遇事追問「為什麼」習慣的基礎上,不斷充實教育教學專業知識,穩步提升診斷和解決問題能力。如若不願作此努力,即使很幸運地將問題化解,亦不過是歪打正著罷了,終究無助於實現自身專業化成長。還有不得不提醒的是,縱然原因探究明確,措施運用得當,效果有目共睹,也有必要追問自己一句:「除此之外,還有更妥善的處置方法嗎?」

推薦閱讀:

摩登舞常見的29種不良習慣
護髮習慣常見的誤區
讓好習慣伴陪孩子的一生
【TY】花夫人:不要習慣了黑暗,就去為黑暗辯護!
為什麼要重新定義「習慣」

TAG:習慣 | 教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