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房市的目光都轉向三四線了? || 小錢頻道

過蟈/文

三四線城市迎來趨勢性機會?

根據克爾瑞的數據顯示——今年2月重點城市成交量環比下降21%,僅有7個城市上漲,且全部集中在二、三線城市,環比是跟上個月相比,即2月和1月比。今年1月恰逢春節放假,農曆正月也是房地產歷年淡市。次月環比上升是大概率事件。

同比是今年同月和去年同月相比。同比來看,由於去年2月份受到春節淡季的影響,部分城市成交量同比上升也在情理之中,這裡值得關注的是幾個同比成交量翻番的城市,如青島、南昌、徐州、濟南。濟南的成交量更是翻了兩倍多!這些多為弱二線和三線城市。

華爾街見聞中更提到逆城市化、返鄉潮將帶動未來三四線城市房價上漲——《中國版逆城市化?三線城市或迎來趨勢性大周期》。對於這個觀點,本人表示深深不贊同。

此輪成交量攀升的三四線城市是繼一二線樓市高燒退去後的補漲。這類城市分為兩類情況:

一類是之前的高庫存城市,如徐州;還有一類是返鄉置業的城市,如宜昌。但這兩類城市,無一不是因為周邊核心城市漲幅過大、漲價過快而被調控後的「被動受益者」。

去年四季度出台的政策核心是「一二線強調控,三四線去庫存」。對於「漲得過快」的一線和強二線城市進行限購調控、限貸加碼。但對於「被遺忘」的三四線,則繼續鼓勵去庫存。相對於一線城市嚴厲的限購,很多外地人士選擇在老家置業。

相對於教育、醫療等各類配套條件,老家和一二線城市還是有差距的。好在價格低、不限購,甚至部分城區不限貸,在2016年的樓市高燒期,退而求其次的回老家買一套房,葉落歸根,也可以理解。但這樣的置業,只適合個人生活方式的選擇,而不該是資本的流向地。

歷史總是驚人相似。

銀監會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談到「希望房地產市場穩定、健康發展,既不能出現巨大泡沫,也不願意看到巨大的波動和下降……

在信貸方面,要繼續實施差別化政策,對於過熱的、帶有泡沫的、投機性的、非改善性的進行限制;對於三四線城市存在的去庫存需求,信貸上也要給予考慮。」——中國證券網3月2日差別化信貸,對個人而言,意味著首套房、二套房的信貸政策差距將進一步擴大;對城市而言,「漲價過快」的一二線城市信貸可能更加收緊,而三四線城市將會繼續寬鬆。

歷史總在驚人地重複。2012年12月6日《21世紀經濟報道》以「三四城市風險疊壓,開發商重回一二線」為題報道了這個有些殘酷的現實:「在當年克爾瑞報告測評的287個城市中,「房地產風險排名倒數前三的分別是深圳、北京和上海,廣州、杭州、南京等重點一二線城市的風險也較低。該風險榜單前50強幾乎都被三四線城市佔據,排名第一的是酒泉,第二為呼倫貝爾,鄂爾多斯排名第六,其土地消化周期長達9.71年,供求比高達3.88,市場嚴重供過於求。分區域看,風險排名前50城市主要集中在華北、西北、西南中,大多數集中在內陸城市。」

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鬼城」鄂爾多斯:「從2006年起,在煤炭產業帶來的資金支撐下,房價在一年內從每平方米1500元飆漲至5000至6000元。2011年泡沫破滅前,鄂爾多斯的房價均價已經達到了每平方米1.3萬元左右,有的地區甚至突破每平方米2萬元。而在2016年6月,東勝區建成、在建項目庫存未售面積已達1286萬平方米,其中僅住宅未售面積就達607萬平方米、3.39萬套。而在去年,當地把拆遷安置納入到樓市去庫存中,推出『房票』制度——從1平方米到100平方米不等,共有7種面額。每張房票都標有平方米數、地段類型、每平方米單價、兌付截止日期等主要信息。其中,票面分類價值最低的「三類地段」折算後房屋價格為每平方米3822元,僅為鄂爾多斯房價高點的零頭。」【《「鬼城」鄂爾多斯樓市去庫存放大招:出台「房票制」》2016年9月30日,中工網】

當年鄂爾多斯暴漲的邏輯在於對「資源型城市」的崇拜:十年前煤礦資源太豐富,煤炭價格上漲暴富了很多人,錢沒地方去,拚命買房子。

十年後看來,今日沒落的都是這些資源密集之城,如東北、攀枝花、克拉瑪依等。而這些城市即便在2016的牛市中,也早已被遺忘,多少買房者如陷沼澤,至今不得解套。

三四線發展的前提,仍在大城市

每一輪暴漲,總有些城市被概念驅動炒作。比如去年一些暴漲的二線,被稱為樞紐城市,一帶一路、八縱八橫的中心樞紐,節點之城。這些城市漲價過快遭遇調控之後,周邊的三四線就成為了資本的外溢流向地。例如,靠近武漢的宜昌;靠近合肥、南京的徐州等。中心城市買不了,或者買不起,三四線不限購甚至有些地方還不限貸!

可是,這些城市只是供應了房子與低價,卻沒有供應足夠、多元的就業和配套,還是有那麼多人湧入大城市。信貸對三四線城市的投入,更是增加了不良資產的風險:那麼多人外出工作,房子空置,沒有租金來源——沒有生機的小區,不能賺錢的房子,本身就是極大的風險。

在網上查了一下徐州目前的全市二手房均價7800元左右,同比漲幅18%。與「漲幅過快」的幾個城市相比,微不足道。但即便如此,這些二手房源的接盤率,也是心有疑問。

在本人11年的房地產經驗里,即便江浙富庶的三四線樓市,大部分時間都是波瀾不驚——租賃市場沒有培育、二手市場不夠完善、本地居民一家多套房。很少有所謂的「剛需」,更談不上什麼「改善」——自家有天有地的農民別墅,比商品房空間開敞好多。城市的定位和經濟速度,決定了生活方式不會出現激進快速的改變。而想激進的年輕人,也都去了周邊的省會或大都市。

當然三四線也要細分:以長三角為例,上海為中心50公里左右的衛星城市如嘉興、崑山此類的三四線,未來也都將有長足發展:依託高鐵、軌道的半小時的衛星之城,可以疏通大城市人口、銜接部分產業、解決一系列「大城市病」,但這樣的城市,定位則是「大城市」的配套之城——「後花園」。

這個說法可能會傷本地人的自尊心,但背靠大樹好乘涼。「後花園」就意味著後發優勢,就像崑山和上海——上海實行總部經濟,崑山分包了生產製造,也締造了GDP連續高增長的傳奇,躍升成為明星三線城市。

沒有強大的一線後盾,三四線城市的發展則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為一二線、三四線本身就不該是對立的存在,而是相輔相成,生生不息。既有競爭,但更多的是連接與合作。

這不是逆城市化,恰恰是大小城市之間生動、深度的「城市化」。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推薦閱讀:

三四線城市房價紛紛破萬,翻倍暴漲背後到底是誰在推波助瀾?
媒體:房市衰退格局已定 至少再下行8個月
中國房價分析與預測(長文)
樓市「打新」一簽賺百萬,房價不漲更可怕!
萬科:大陸房市卡三關 難再高成長

TAG:房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