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社會學協會說了:顏值高的女性不容易被「掰彎」

本周,一項新的研究成果提交到了美國社會學協會(the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該報告指出:那些看上去更具吸引力的、在年輕時就能夠「成功與男性合作」的女性更傾向於成為100%的異性戀,而且很有可能永遠都不會去探索不同的性取向。另一方面,那些因為「循規蹈矩」錯失與男性共度浪漫機會的女性,反而可能會在她們的人生中尋找其他的性認同。聖母大學的伊麗莎白·奧拉·麥克林托克博士追蹤了5018位女性和4191位男性,分別記錄了他們從青春期到成年早期的狀況。該研究調查了參與者的教育程度、顏值、早育等狀況,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到女性的性取向。最後結果表明:基於外界環境的影響,女性的性向會變得更加易變。麥克林托克聲稱,「和男性相比,女性同時吸引男性和女性的概率更高,這也使得他們在伴侶的選擇上有更大的靈活性。當談論到性別認同的時候,擁有靈活的性吸引會更加重視情境和體驗的因素。」然而,該研究中的男性在他們的性別選擇上顯得更堅定,據報道,生理上的吸引並不能促成性向的改變。該研究還發現,受到較高教育的人反而只具有較低的可能性去識別自己是100%的異性戀。但是麥克林托克認為她的研究並不是希望讓異性關係看上去比同性關係更加正當,就如她所言:性別就像美麗一樣,只是一種社會構建。她接著談道,「我不認為女性是從戰略角度去選擇一個有利的性別,從而自由地挑選是男性,女性亦或兩者皆可。相反,社會背景和浪漫的經歷可能會影響到她們對自身性認同的看待。」然而,當女性們逐漸認為她們可以很好地處理性認同時,一些令人沮喪的部分出現了,文化中美的標準決定和影響著人們的行為表現,這些都是我們無法想像的。
推薦閱讀:

公共知識分子的污名化:一個消費社會學的解釋視角
芝加哥學派的互動理論
第十二章 社會學主義
孔德的實證社會學理論
中國人該如何回答問題

TAG:社會學 | 社會 | 女性 | 美國 | 美國社會 | 顏值 | 掰彎 | 協會 |